钣金薄料连接用翻边孔加工方法及翻边孔半成品结构技术

技术编号:18709811 阅读:3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1 2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钣金薄料连接用翻边孔加工方法,以及一种钣金薄料连接用翻边孔半成品结构。钣金薄料连接用翻边孔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在钣金材料预成型翻边孔的位置,通过一步或多步引伸成型,在钣金材料上形成凸包结构;B、在钣金材料上的凸包结构处,通过冷镦成型,得到翻边孔。钣金薄料连接用翻边孔半成品结构,包括钣金材料,通过一步或多步引伸成型,在钣金材料上形成凸包结构。在钣金材料上的凸包结构为圆锥台形,且凸包顶部为小径端。凸包顶部的内径、外径与翻边孔的尺寸规格相适配。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解决由于钣金材料减薄出现的易滑丝的问题,尤其适用于当钣金材料的厚度≤0.7mm时的翻边孔加工。

Processing method of flanging hole for sheet metal thin material connection and semi-finished product structure of flanging hol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flanging hole processing method for sheet metal thin material connection and a semi-finished product structure of flanging hole for sheet metal thin material connection. Flanging hole processing method for sheet metal thin material connection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A. flanging hole is formed on sheet metal material by one or more steps of stretching forming at the position of flanging hole of sheet metal material pre-forming; B. flanging hole is obtained at the convex hull structure of sheet metal material through cold heading forming. The semi-finished structure of flanging hole for sheet metal thin material connection, including sheet metal material, is formed by one or more step stretching forming, and a convex hull structure is formed on the sheet metal material. The convex hull structure on the sheet metal material is cone shaped, and the top of the convex hull is a small diameter end. The inner diameter and outer diameter of the top of the convex hull are suitable for the size and specification of the flanging hole. The invention can solve the problem of slippery wire caused by the thinning of sheet metal material, and is especially suitable for processing flanging holes when the thickness of sheet metal material is less than 0.7 m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钣金薄料连接用翻边孔加工方法及翻边孔半成品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钣金薄料连接用翻边孔加工方法,以及一种钣金薄料连接用翻边孔半成品结构,属于钣金材料连接用翻边孔加工

技术介绍
钣金件因为有良好的成型工艺性、高强度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家电领域。现行业中,为降低成本,采用薄板料的过程中,常常出现用于与其它零件连接的钣金件上成型的翻边孔。现有技术中的翻边孔加工方法通常为,先在钣金材料预成型翻边孔的位置,冲压成型一小孔,然后再在该冲孔位置冲压成型翻边孔,以M4的翻边孔加工为例,通常是先冲裁一直径为1.6mm左右的小孔,再冲压成型翻边孔。采用该加工方式,在冲孔工序中会造成一部分材料损失;而且该加工方式中钣金材料在变形范围内的料,通过成型凸模,从水平面流动到垂直面,形成圆筒状翻边孔,因为变形范围内材料有限,成型的翻边孔侧壁都是变薄成型的,通常翻边孔侧壁厚度变为原钣金料厚的0.65~0.75倍,因而该加工方式形成的翻边孔壁厚较薄,如图1所示。当钣金材料的料厚较薄时,因为钣金料厚减薄后,强度降低明显,自攻螺钉非常容易滑丝,大大降低了产品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钣金薄料连接用翻边孔加工方法,可以解决上述由于钣金材料减薄出现的易滑丝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钣金薄料连接用翻边孔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在钣金材料预成型翻边孔的位置,通过一步或多步引伸成型,在钣金材料上形成凸包结构;B、在钣金材料上的凸包结构处,通过冷镦成型,得到翻边孔。进一步的是:在钣金材料上的凸包结构为圆锥台形,且凸包顶部为小径端。进一步的是:凸包顶部的内径、外径与翻边孔的尺寸规格相适配。相应地,本专利技术同时提供一种钣金薄料连接用翻边孔半成品结构,通过该半成品加工得到的翻边孔,可以解决上述由于钣金材料减薄出现的易滑丝的问题。钣金薄料连接用翻边孔半成品结构,包括钣金材料,通过一步或多步引伸成型,在钣金材料上形成凸包结构。进一步的是:在钣金材料上的凸包结构为圆锥台形,且凸包顶部为小径端。进一步的是:凸包顶部的内径、外径与翻边孔的尺寸规格相适配。本专利技术尤其适用于当钣金材料的厚度≤0.7mm时的翻边孔加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首先,采用引伸成型的方式,加工过程中不会造成材料损失;其次,采用引伸成型的方式,把更大范围内的钣金材料流动到预成型翻边孔的范围内;最后采用冷镦成型的方式,把流入的钣金材料成型为翻边孔,达到翻边孔侧壁的料厚比钣金件正常料厚加厚的目的。从而,一是增加了翻边孔壁的厚度,二是孔壁部分的钣金料经过冷镦会冷作硬化,这两方面都会有效增强翻边孔的强度,有效减小由于钣金件减薄带来的连接用自攻螺钉滑丝风险。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翻边孔成型之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的翻边孔半成品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的翻边孔成型之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的材料变形范围对比示意图;图中标记:1-钣金材料,2-凸包,3-翻边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钣金薄料连接用翻边孔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在钣金材料1预成型翻边孔3的位置,通过一步或多步引伸成型,在钣金材料1上形成凸包2结构;得到的翻边孔半成品结构如图2所示;B、在钣金材料1上的凸包2结构处,通过冷镦成型,得到翻边孔3。本专利技术翻边孔成型之后的结构如图3所示,与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中翻边孔成型之后的结构相对比可知,本专利技术采用引伸成型的方式,把更大范围内的钣金材料流动到预成型翻边孔3的范围内;最后采用冷镦成型的方式,把流入的钣金材料成型为翻边孔3,达到翻边孔3侧壁的料厚比钣金件正常料厚加厚的目的。为方便产品材料流动成型,在钣金材料1上的凸包2结构为圆锥台形,且凸包2顶部为小径端;凸包2顶部的内径、外径与翻边孔3的尺寸规格相适配。采用该方式,同时可使得更大范围内的钣金材料流动到预成型翻边孔3的范围内,有效的增加翻边孔3侧壁的材料厚度。以M4的螺钉在空调行业中应用为例,在加工翻边孔3时,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加工方式实施,则通常需要钣金材料1的料厚在0.8mm以上,才能使得连接孔结构较为可靠。而采用本专利技术实施时,即使料厚只有0.6mm,也可使得加工后得到的连接孔结构可靠性,达到现有技术中的料厚在0.8mm时的可靠性。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的材料变形范围情况如图4所示,Da为现有技术中材料变形范围的直径,通常Da=d+0.2×2mm,d为翻边孔3的外径。采用现有技术实施时,对于M4的螺钉,翻边孔3的内径D常为3.3mm,当料厚为0.8mm时,d=4.34mm,变形区域直径Da=4.74mm;当料厚为0.6mm时,d=4.08mm,变形区域直径Da=4.48mm;采用公式V=∏×r2×T可计算得到料厚0.8mm时变形区域材料体积V为11.83m3,其中∏为3.14,r=Da/2,T为材料厚度。采用本专利技术实施时,增大后的材料变形范围直径标记为Dc,中间变形范围直径标记为Db,假定直径为Db范围内的材料需流入直径为Da的正常变形区域范围内,则可推导出,而Dc-Db范围内的平面,料厚会适当减薄,以补充Db-Da范围内流入Da中的料,在本实施例中,若按此区域料厚从0.6mm减薄到0.5mm,则Dc=5.56mm,这就是增大后的最终材料变形范围。从上述分析可知,若钣金材料0.8mm的料厚减薄到0.6mm,为了到达与0.8mm厚料成型的翻边孔固定自攻螺钉的可靠性类似,可以通过把变形区域直径从正常的4.48mm扩大到5.56mm,然后按上述方式采用引伸和冷镦工序,可达到钣金材料1减薄后,螺钉固定可靠性不变差。从上述记载可知,钣金薄料连接用翻边孔半成品结构如图2所示,其包括钣金材料1,通过一步或多步引伸成型,在钣金材料1上形成凸包2结构。在钣金材料1上的凸包2结构为圆锥台形,且凸包2顶部为小径端。凸包2顶部的内径、外径与翻边孔3的尺寸规格相适配。本专利技术尤其适用于当钣金材料的厚度≤0.7mm时的翻边孔加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钣金薄料连接用翻边孔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在钣金材料预成型翻边孔的位置,通过一步或多步引伸成型,在钣金材料上形成凸包结构;B、在钣金材料上的凸包结构处,通过冷镦成型,得到翻边孔。

【技术特征摘要】
1.钣金薄料连接用翻边孔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在钣金材料预成型翻边孔的位置,通过一步或多步引伸成型,在钣金材料上形成凸包结构;B、在钣金材料上的凸包结构处,通过冷镦成型,得到翻边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钣金薄料连接用翻边孔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钣金材料上的凸包结构为圆锥台形,且凸包顶部为小径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钣金薄料连接用翻边孔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凸包顶部的内径、外径与翻边孔的尺寸规格相适配。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钣金薄料连接用翻边孔加工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晖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