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70784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1 2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由下往上依次设置的背光源、选择性反射膜、第一液晶盒与第二液晶盒,所述第一液晶盒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位于二者之间的第一液晶层;第二液晶盒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基板、第四基板以及位于二者之间第二液晶层,第三基板与第二基板紧邻设置,且第三基板设置在第二基板远离第一液晶层一侧;所述选择性反射膜用于反射从所述第二液晶盒一侧入射的光并透射从所述背光源发出的光;其中,当所述第一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呈平躺姿态时,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为透射模式,当所述第一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呈竖立姿态时,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为反射模式。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comprising a backlight, a selective reflective film, a first liquid crystal cell and a second liquid crystal cell arranged sequentially from bottom to top, the first liquid crystal cell comprising a first substrate, a second substrate and a first liquid crystal layer positioned between the two, and the second liquid crystal cell comprising a relatively arranged first substrate. The third substrate is arranged adjacent to the second substrate, and the third substrate is located at one side of the second substrate away from the first liquid crystal layer. The selective reflective film is used to reflect the light incident from one side of the second liquid crystal cell and transmit the light emitted from the backlight. When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 in the first liquid crystal layer is in a lying position, th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is in a transmission mode, and when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 in the first liquid crystal layer is in a vertical position, th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is in a reflection mode. The invention also relates to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面板具有画质好、体积小、重量轻、低驱动电压、低功耗、无辐射和制造成本相对较低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电子书、液晶电视等电子设备中。近年来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推广,业界现已研发出一种可在任何环境中使用的液晶显示面板,即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兼具反射模式与透射模式两种显示模式,当外界环境光线充足时,可利用环境光以反射模式工作;当外界环境光线不足时,可开启背光源以透射模式工作。然而,上述技术中液晶显示面板在反射模式下工作时,液晶显示面板的对比度低,显示效果差。而在透射模式下工作时,液晶显示面板的功耗相对较高,且对眼睛的伤害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将透射模式显示屏与反射模式显示屏结合在一起,能够根据所使用的环境随时切换透射/反射模式,还可自主调节透射/反射比例。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将透射模式显示屏与反射模式显示屏结合在一起,能够根据所使用的环境随时切换透射/反射模式,还可自主调节透射/反射比例。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液晶盒,所述第一液晶盒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位于二者之间的第一液晶层;第二液晶盒,所述第二液晶盒设置于所述第一液晶盒靠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表面上,所述第二液晶盒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基板、第四基板以及位于二者之间的第二液晶层,所述第三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紧邻设置;背光源,所述背光源设置于所述第一液晶盒远离所述第二液晶盒一侧,用于向所述液晶显示面板提供背光;选择性反射膜,所述选择性反射膜设置于所述第一液晶盒与所述背光源之间,用于反射从所述第二液晶盒一侧入射的光并透射从所述背光源发出的光;其中,当所述第一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呈平躺姿态时,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为透射模式,当所述第一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呈竖立姿态时,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为反射模式。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液晶层内的液晶分子为正性液晶分子,在初始状态下,所述正性液晶分子处于平躺姿态,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处于透射模式;当向所述第一液晶层施加电压,使所述正性液晶分子从平躺姿态偏转至竖立姿态,此时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由透射模式切换为反射模式。进一步地,第一液晶层内的液晶分子为负性液晶分子,在初始状态下,所述负性液晶分子处于竖立姿态,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为反射模式;当向所述第一液晶层施加电压,使所述负性液晶分子从竖立姿态偏转至平躺姿态,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由反射模式切换为透射模式。进一步地,通过控制所述第一液晶层上施加的电压值,以控制所述第一液晶层中液晶分子的偏转角度,所述液晶分子在平躺姿态与竖立姿态之间偏转,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切换为透/反模式。进一步地,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偏光片和第二偏光片,所述第一偏光片配置于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三基板之间,所述第二偏光片配置于所述第四基板远离所述第二液晶层一侧的表面。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偏光片的透光轴方向、所述第二偏光片的透光轴方向及所述选择性反射膜的透光轴方向两两相互垂直。进一步地,在透射模式下,所述第一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的配向方向与所述第一偏光片及所述选择性反射膜的透光轴方向之间形成的夹角为45°;在反射模式下,所述第一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的配向方向与所述第一偏光片及所述选择性反射膜的透光轴方向相互垂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液晶盒还包括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电极配置于所述第一基板靠近所述第一液晶层的一侧表面;所述第二电极配置于所述第二基板靠近所述第一液晶层的一侧表面;所述第二液晶盒还包括第三电极与第四电极,所述第三电极与所述第四电极相对设置,所述第三电极配置于所述第三基板靠近所述第二液晶层的一侧表面,所述第四电极配置于所述第四基板靠近所述第二液晶层的一侧表面。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液晶显示面板,以及背光源,所述背光源设置于所述反射式偏光片远离所述第一液晶盒的一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通过在液晶显示面板与背光源之间设置一选择性反射膜,利用选择性反射膜能够透射背光源发出的光并反射显示面板外侧入射的光的特性,通过控制施加在第一液晶层上的电压值,使液晶显示装置能够根据所处的环境在透射模式、反射模式及透反模式之间切换,如在户外明亮的阳光下切换至反射模式,在暗室或弱光的环境中切换至透射模式,在一般亮度下可将显示装置切换至透/反模式,并且可通过控制第一液晶层中液晶分子的偏转角度,以调节透射/反射的比例,从而获得合适的屏幕亮度。本实施例通过将透射模式显示屏与反射模式显示屏结合起来,可以随时切换透射/反射模式,还可以自主调节透射/反射比例,省电节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液晶显示面板在反射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液晶显示面板在透射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式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请参见图1,其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液晶显示面板10的结构示意图,一种液晶显示面板10包括背光源20、选择性反射膜16、第一液晶盒12与第二液晶盒14。第一液晶盒1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122、第二基板124以及位于二者之间的第一液晶层120。第二液晶盒14与第一液晶盒12相对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二液晶盒14配置于第一液晶盒12上方。第二液晶盒14包括第三基板142、第四基板144以及设置于二者之间的第二液晶层140。其中,第三基板142设置在第二基板124远离第一液晶层120一侧,第三基板142与第二基板124可通过边缘涂布封框胶进行贴合。本实施例中,第一基板122与第三基板142也即通常所称的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第四基板144为彩色滤光基板。如图1所示,选择性反射膜16设置于第一液晶盒12与背光源20之间。本实施例中,选择性反射膜16具有透射和反射功能,即选择性反射膜16能够透射背光源20发出的光线,且反射从第二液晶盒14一侧入射的光。具体表现为,对光轴平行于选择性反射膜16的透光轴的光线进行透射,显示装置外部的环境光线经过第二偏光片15、第一偏光片13后照射到选择性反射膜16上,光线的光轴与选择性反射膜16的透光轴相垂直,选择性反射膜16对这部分光线进行反射,出射到显示装置外。进一步地,液晶显示面板10还包括第一偏光片13和第二偏光片15,第一偏光片13配置于第二基板124与第三基板142之间,第二偏光片15配置于第四基板144远离第二液晶层140一侧的表面。第一偏光片13位于第一液晶盒12与第二液晶盒14之间。其中,第一偏光片13的透光轴方向与第二偏光片15的透光轴方向相垂直,第一偏光片13的透光轴方向与选择性反射膜16的透光轴方向相垂直。具体地,在透射模式下,第一液晶层120中的液晶分子的配向方向与第一偏光片13及选择性反射膜16的透光轴方向之间形成的夹角为45°。在反射模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晶显示面板(10),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液晶盒(12),所述第一液晶盒(1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122)、第二基板(124)以及位于二者之间的第一液晶层(120);第二液晶盒(14),所述第二液晶盒(14)设置于所述第一液晶盒(12)靠近所述第二基板(124)的一侧表面上,所述第二液晶盒(14)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基板(142)、第四基板(144)以及位于二者之间的第二液晶层(140);背光源(20),所述背光源(20)设置于所述第一液晶盒(12)远离所述第二液晶盒(14)一侧,用于向所述液晶显示面板(10)提供背光;选择性反射膜(16),所述选择性反射膜(16)设置于所述第一液晶盒(12)与所述背光源(20)之间,用于反射从所述第二液晶盒(14)一侧入射的光并透射从所述背光源(20)发出的光;其中,当所述第一液晶层(120)中的液晶分子呈平躺姿态时,所述液晶显示面板(10)为透射模式,当所述第一液晶层(120)中的液晶分子呈竖立姿态时,所述液晶显示面板(10)为反射模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晶显示面板(10),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液晶盒(12),所述第一液晶盒(1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122)、第二基板(124)以及位于二者之间的第一液晶层(120);第二液晶盒(14),所述第二液晶盒(14)设置于所述第一液晶盒(12)靠近所述第二基板(124)的一侧表面上,所述第二液晶盒(14)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基板(142)、第四基板(144)以及位于二者之间的第二液晶层(140);背光源(20),所述背光源(20)设置于所述第一液晶盒(12)远离所述第二液晶盒(14)一侧,用于向所述液晶显示面板(10)提供背光;选择性反射膜(16),所述选择性反射膜(16)设置于所述第一液晶盒(12)与所述背光源(20)之间,用于反射从所述第二液晶盒(14)一侧入射的光并透射从所述背光源(20)发出的光;其中,当所述第一液晶层(120)中的液晶分子呈平躺姿态时,所述液晶显示面板(10)为透射模式,当所述第一液晶层(120)中的液晶分子呈竖立姿态时,所述液晶显示面板(10)为反射模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晶层(120)内的液晶分子为正性液晶分子,在初始状态下,所述正性液晶分子处于平躺姿态,所述液晶显示面板(10)处于透射模式;当向所述第一液晶层(120)施加电压时,使所述正性液晶分子从平躺姿态偏转至竖立姿态,此时所述液晶显示面板(10)由透射模式切换至反射模式。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晶层(120)内的液晶分子为负性液晶分子,在初始状态下,所述负性液晶分子处于竖立姿态,所述液晶显示面板(10)为反射模式;当向所述第一液晶层(120)施加电压,使所述负性液晶分子从竖立姿态偏转至平躺姿态,所述液晶显示面板(10)由反射模式切换至为透射模式。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10),其特征在于,通过控制所述第一液晶层(120)上施加的电压值,以控制所述第一液晶层(120)中液晶分子的偏转角度,使所述液晶分子在竖立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刚楚方方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