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宁佐贝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物理实验的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70519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1 21:53
一种用于物理实验的搅拌装置,包括底板装置(1)、设置于底板装置(1)上的支架装置(2)、位于底板装置(1)上方的框体装置(3)、设置于支架装置(2)上的驱动装置(4)、设置于框体装置(3)上的第一搅拌装置(5)、设置于支架装置(2)上的第二搅拌装置(6)及设置于第二搅拌装置(6)上的推动装置(7),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对液体进行充分的搅拌,搅拌效率高,操作简单,使用便利,并且可以促进液体水平流动的同时可以促进液体竖直方向的流动,进而可以对液体进行充分的混合,混合效率高,并且混合的均匀,能够保证对液体整体混合的效果,同时搅拌方式多样化,搅拌效果显著,能够很好的满足物理实验的需要。

A stirring device for physical experiment

A stirring device for physical experiment comprises a base plate device (1), a support device (2) arranged on the base plate device (1), a frame device (3) located above the base plate device (1), a drive device (4) arranged on the support device (2), a first stirring device (5) arranged on the frame device (3), and a first stirring device (5) arranged on the support device (2). A second stirring device (6) and a propelling device (7) arranged on the second stirring device (6) can realize full stirring of liquids, the invention has high stirring efficiency, simple operation and convenient use, and can promote the horizontal flow of liquids while promoting the vertical flow of liquids, so that the liquids can be fully stirred. Mixing, mixing efficiency is high, and mixing uniform, can ensure the overall mixing effect of liquid, while the mixing mode is diversified, mixing effect is significant, can very well meet the needs of physical experim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物理实验的搅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物理实验的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在物理实验中会经常使用搅拌装置以便对一些液体溶剂进行搅拌,使其混合的均匀。现有的搅拌装置主要包括箱体、电机、转轴及搅拌杆等,同时电机驱动转轴及搅拌杆旋转实现对箱体内的液体进行搅拌,直至混合均匀,然而,由于搅拌杆的高度不变,使得搅拌时不同高度液体之间的流动效率低,影响对液体混合的效率及效果,搅拌效率低,并且搅拌方式单一,搅拌混合效果不理想,不能满足现有物理实验的需要。中国专利CN206285785U揭示了一种物理实验用搅拌装置,其揭露了主搅拌器的四周设有多个辅助搅拌器,主搅拌器由主驱动齿轮驱动转动,辅助搅拌器由辅助驱动齿轮驱动转动,其通过设置一个主搅拌器和多个辅助搅拌器,可以很好的提高搅拌效率。然而,其主搅拌器和多个辅助搅拌器的高度不变,在搅拌时对处于同一高度的液体搅拌效率高,对不同高度的液体之间混合效率低,影响整体的搅拌混合效果,并且搅拌方式单一,搅拌效果有限。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物理实验的搅拌装置,包括底板装置、设置于底板装置上的支架装置、位于底板装置上方的框体装置、设置于支架装置上的驱动装置、设置于框体装置上的第一搅拌装置、设置于支架装置上的第二搅拌装置及设置于第二搅拌装置上的推动装置,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对液体充分的搅拌,搅拌效率高,操作简单,使用便利,并且可以促进液体水平流动的同时可以促进液体竖直方向的流动,进而可以对液体进行充分的混合,混合的效率高,并且混合的均匀,能够保证对液体整体混合的效果,同时搅拌方式多样化,搅拌效果显著,能够很好的满足物理实验的需要。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物理实验的搅拌装置,包括底板装置、设置于底板装置上的支架装置、位于底板装置上方的框体装置、设置于支架装置上的驱动装置、设置于框体装置上的第一搅拌装置、设置于支架装置上的第二搅拌装置及设置于第二搅拌装置上的推动装置,底板装置包括底板、位于底板下方的若干万向轮、位于底板上方的第一支撑杆、设置于第一支撑杆上端的第一滚轮、设置于底板上的第一连接块、设置于第一连接块上的连接杆、位于连接杆上方的推动架、设置于推动架左端的斜杆、设置于推动架右端的第二滚轮、位于第一连接块左右两侧的第一弹簧,支架装置包括第二支撑杆、设置于第二支撑杆上的第一光滑块、位于第二支撑杆右侧的第一横杆、位于第二支撑杆上方的第二横杆、设置于第二横杆上的第三横杆,框体装置包括框体、设置于框体上的第一过滤网、位于框体下方的集中框、收容于集中框内的密封板、位于密封板下方的第二弹簧、位于第二弹簧下方的第一固定块、位于集中框右侧的横板、位于横板上方的第一固定杆、设置于框体上的第二光滑块、位于框体右侧的第三弹簧,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缸、设置于第一电缸上的第一推动杆,第一搅拌装置包括过滤框、收容于过滤框内左右两侧的第二固定块、位于第二固定块下方的第四弹簧、位于第四弹簧下方的第二过滤网、位于第二过滤网下方的第三支撑杆、设置于第三支撑杆上端的第三滚轮、位于第三支撑杆右侧的第五弹簧、位于过滤框右侧的第一拉环、设置于第一拉环上的第一拉线、位于拉环上下两侧的第六弹簧、位于第一拉线右端的第二拉环,第二搅拌装置包括电机、设置于电机下方的转轴、设置于转轴上的第三光滑块、位于转轴左右两侧的第二固定杆、位于第二固定杆上方的第七弹簧、位于第七弹簧上方的移动框、位于移动框左右两侧的第二拉线、设置于第二拉线下端的搅拌杆,推动装置包括第二电缸、位于第二电缸下方的第四横杆、设置于第二电缸上的第二推动杆、位于第二推动杆下方的第二连接块、设置于第二连接块上的第三推动杆、设置于第三推动杆下端的第三连接块、位于第三连接块下方的推板、设置于推板上的第四光滑块、位于推板上方的第八弹簧。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用于物理实验的搅拌装置能够实现对液体充分的搅拌,搅拌效率高,操作简单,使用便利,并且可以促进液体水平流动的同时可以促进液体竖直方向的流动,进而可以对液体进行充分的混合,混合的效率高,并且混合的均匀,能够保证对液体整体混合的效果,同时搅拌方式多样化,搅拌效果显著,能够很好的满足物理实验的需要。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用于物理实验的搅拌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用于物理实验的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用于物理实验的搅拌装置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用于物理实验的搅拌装置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底板装置;11-底板;12-万向轮;13-第一支撑杆;14-第一滚轮;15-第一连接块;16-连接杆;17-推动架;19-第二滚轮;10-第一弹簧;2-支架装置;21-第二支撑杆;211-第一通孔;22-第一光滑块;23-第一横杆;24-第二横杆;25-第三横杆;3-框体装置;31-框体;301-圆孔;302-排水管;303-阀门;311-第二通孔;312-第三通孔;32-第一过滤网;33-集中框;34-密封板;35-第二弹簧;36-第一固定块;37-横板;38-第一固定杆;39-第二光滑块;30-第三弹簧;4-驱动装置;41-第一电缸;42-第一推动杆;5-第一搅拌装置;51-过滤框;52-第二固定块;53-第四弹簧;54-第二过滤网;55-第三支撑杆;56-第三滚轮;57-第五弹簧;58-第一拉环;59-第六弹簧;501-第二拉环;6-第二搅拌装置;61-电机;62-转轴;621-第四通孔;63-第三光滑块;64-第二固定杆;65-第七弹簧;66-移动框;67-第二拉线;68-搅拌杆;7-推动装置;71-第二电缸;72-第四横杆;73-第二推动杆;74-第二连接块;75-第三推动杆;76-第三连接块;77-推板;771-第五通孔;78-第四光滑块;79-第八弹簧。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用于物理实验的搅拌装置包括底板装置1、设置于所述底板装置1上的支架装置2、位于所述底板装置1上方的框体装置3、设置于所述支架装置2上的驱动装置4、设置于所述框体装置3上的第一搅拌装置5、设置于所述支架装置2上的第二搅拌装置6及设置于所述第二搅拌装置6上的推动装置7。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底板装置1包括底板11、位于所述底板11下方的若干万向轮12、位于所述底板11上方的第一支撑杆13、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3上端的第一滚轮14、设置于所述底板11上的第一连接块15、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块15上的连接杆16、位于所述连接杆16上方的推动架17、设置于所述推动架17右端的第二滚轮19、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块15左右两侧的第一弹簧10。所述底板11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万向轮12设有四个,所述万向轮12设置于所述底板11的下表面上,所述万向轮12可以带动所述底板11移动。所述第一支撑杆13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13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13的上端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滚轮14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一支撑杆13枢轴连接,对横板37起到支撑作用,使得所述第一滚轮14可以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旋转。所述第一连接块15呈长方体,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物理实验的搅拌装置,包括底板装置(1)、设置于底板装置(1)上的支架装置(2)、位于底板装置(1)上方的框体装置(3)、设置于支架装置(2)上的驱动装置(4)、设置于框体装置(3)上的第一搅拌装置(5)、设置于支架装置(2)上的第二搅拌装置(6)及设置于第二搅拌装置(6)上的推动装置(7),其特征在于:底板装置(1)包括底板(11)、位于底板(11)下方的若干万向轮(12)、位于底板(11)上方的第一支撑杆(13)、设置于第一支撑杆(13)上端的第一滚轮(14)、设置于底板(11)上的第一连接块(15)、设置于第一连接块(15)上的连接杆(16)、位于连接杆(16)上方的推动架(17)、设置于推动架(17)右端的第二滚轮(19)、位于第一连接块(15)左右两侧的第一弹簧(10),支架装置(2)包括第二支撑杆(21)、设置于第二支撑杆(21)上的第一光滑块(22)、位于第二支撑杆(21)右侧的第一横杆(23)、位于第二支撑杆(21)上方的第二横杆(24)、设置于第二横杆(24)上的第三横杆(25),框体装置(3)包括框体(31)、设置于框体(31)上的第一过滤网(32)、位于框体(31)下方的集中框(33)、收容于集中框(33)内的密封板(34)、位于密封板(34)下方的第二弹簧(35)、位于第二弹簧(35)下方的第一固定块(36)、位于集中框(33)右侧的横板(37)、位于横板(37)上方的第一固定杆(38)、设置于框体(31)上的第二光滑块(39)、位于框体(31)右侧的第三弹簧(30),驱动装置(4)包括第一电缸(41)、设置于第一电缸(41)上的第一推动杆(42),第一搅拌装置(5)包括过滤框(51)、收容于过滤框(51)内左右两侧的第二固定块(52)、位于第二固定块(52)下方的第四弹簧(53)、位于第四弹簧(53)下方的第二过滤网(54)、位于第二过滤网(54)下方的第三支撑杆(55)、设置于第三支撑杆(55)上端的第三滚轮(56)、位于第三支撑杆(55)右侧的第五弹簧(57)、位于过滤框(51)右侧的第一拉环(58)、设置于第一拉环(58)上的第一拉线(50)、位于拉环(58)上下两侧的第六弹簧(59)、位于第一拉线(50)右端的第二拉环(501),第二搅拌装置(6)包括电机(61)、设置于电机(61)下方的转轴(62)、设置于转轴(62)上的第三光滑块(63)、位于转轴(62)左右两侧的第二固定杆(64)、位于第二固定杆(64)上方的第七弹簧(65)、位于第七弹簧(65)上方的移动框(66)、位于移动框(66)左右两侧的第二拉线(67)、设置于第二拉线(67)下端的搅拌杆(68),推动装置(7)包括第二电缸(71)、位于第二电缸(71)下方的第四横杆(72)、设置于第二电缸(71)上的第二推动杆(73)、位于第二推动杆(73)下方的第二连接块(74)、设置于第二连接块(74)上的第三推动杆(75)、设置于第三推动杆(75)下端的第三连接块(76)、位于第三连接块(76)下方的推板(77)、设置于推板(77)上的第四光滑块(78)、位于推板(77)上方的第八弹簧(7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物理实验的搅拌装置,包括底板装置(1)、设置于底板装置(1)上的支架装置(2)、位于底板装置(1)上方的框体装置(3)、设置于支架装置(2)上的驱动装置(4)、设置于框体装置(3)上的第一搅拌装置(5)、设置于支架装置(2)上的第二搅拌装置(6)及设置于第二搅拌装置(6)上的推动装置(7),其特征在于:底板装置(1)包括底板(11)、位于底板(11)下方的若干万向轮(12)、位于底板(11)上方的第一支撑杆(13)、设置于第一支撑杆(13)上端的第一滚轮(14)、设置于底板(11)上的第一连接块(15)、设置于第一连接块(15)上的连接杆(16)、位于连接杆(16)上方的推动架(17)、设置于推动架(17)右端的第二滚轮(19)、位于第一连接块(15)左右两侧的第一弹簧(10),支架装置(2)包括第二支撑杆(21)、设置于第二支撑杆(21)上的第一光滑块(22)、位于第二支撑杆(21)右侧的第一横杆(23)、位于第二支撑杆(21)上方的第二横杆(24)、设置于第二横杆(24)上的第三横杆(25),框体装置(3)包括框体(31)、设置于框体(31)上的第一过滤网(32)、位于框体(31)下方的集中框(33)、收容于集中框(33)内的密封板(34)、位于密封板(34)下方的第二弹簧(35)、位于第二弹簧(35)下方的第一固定块(36)、位于集中框(33)右侧的横板(37)、位于横板(37)上方的第一固定杆(38)、设置于框体(31)上的第二光滑块(39)、位于框体(31)右侧的第三弹簧(30),驱动装置(4)包括第一电缸(41)、设置于第一电缸(41)上的第一推动杆(42),第一搅拌装置(5)包括过滤框(51)、收容于过滤框(51)内左右两侧的第二固定块(52)、位于第二固定块(52)下方的第四弹簧(53)、位于第四弹簧(53)下方的第二过滤网(54)、位于第二过滤网(54)下方的第三支撑杆(55)、设置于第三支撑杆(55)上端的第三滚轮(56)、位于第三支撑杆(55)右侧的第五弹簧(57)、位于过滤框(51)右侧的第一拉环(58)、设置于第一拉环(58)上的第一拉线(50)、位于拉环(58)上下两侧的第六弹簧(59)、位于第一拉线(50)右端的第二拉环(501),第二搅拌装置(6)包括电机(61)、设置于电机(61)下方的转轴(62)、设置于转轴(62)上的第三光滑块(63)、位于转轴(62)左右两侧的第二固定杆(64)、位于第二固定杆(64)上方的第七弹簧(65)、位于第七弹簧(65)上方的移动框(66)、位于移动框(66)左右两侧的第二拉线(67)、设置于第二拉线(67)下端的搅拌杆(68),推动装置(7)包括第二电缸(71)、位于第二电缸(71)下方的第四横杆(72)、设置于第二电缸(71)上的第二推动杆(73)、位于第二推动杆(73)下方的第二连接块(74)、设置于第二连接块(74)上的第三推动杆(75)、设置于第三推动杆(75)下端的第三连接块(76)、位于第三连接块(76)下方的推板(77)、设置于推板(77)上的第四光滑块(78)、位于推板(77)上方的第八弹簧(79)。2.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于物理实验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撑杆(13)的下端与底板(11)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杆(13)的上端设有第一凹槽,第一滚轮(14)收容于第一凹槽内且与第一支撑杆(13)枢轴连接,第一连接块(15)与底板(11)固定连接,连接杆(16)的下端设有第二凹槽,第一连接块(15)收容于第二凹槽内且与连接杆(16)枢轴连接,连接杆(16)的上端与推动架(17)固定连接,推动架(17)呈V字形,推动架(17)的右端设有第三凹槽,第二滚轮(19)收容于第三凹槽内且与推动架(17)枢轴连接,第一弹簧(10)设有两个,第一弹簧(10)的下端与底板(11)固定连接,第一弹簧(10)的上端与推动架(17)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于物理实验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支撑杆(21)的下端与底板(11)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杆(21)的上端与第一横杆(23)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杆(21)上设有贯穿其左右表面的第一通孔(211),第一光滑块(22)收容于第一通孔(211)内且与第二支撑杆(21)固定连接,第一横杆(23)的左端与第二支撑杆(21)固定连接,第三横杆(25)与第二横杆(24)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于物理实验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框体(31)呈空心的长方体,框体(31)上设有位于其右表面的第二通孔(311)及位于其下表面的第三通孔(312),第一过滤网(32)收容于第三通孔(312)内且与框体(31)固定连接,集中框(33)呈空心的长方体,集中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佐贝
申请(专利权)人:宁佐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