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肝组织诱导性水凝胶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1870282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1 2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技术领域,公开了肝组织诱导性水凝胶材料一种肝组织诱导性水凝胶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用途,一种肝组织诱导性水凝胶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B.大鼠肝脏ECM水凝胶的制备:将脱细胞肝脏组织冷冻干燥后做成粉末,然后按比例与盐酸‑胃蛋白酶溶液混合,调节pH值至生理状态,即得大鼠肝脏ECM水凝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肝组织诱导性水凝胶材料的用途,有望发展为一种用于治疗缺血性肝脏疾病的药物用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肝组织诱导性水凝胶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用途
本专利技术属于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
,具体涉及肝组织诱导性水凝胶材料一种肝组织诱导性水凝胶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用途。
技术介绍
各种终末期肝病包括急性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癌,病情凶险,死率高,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肝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唯一有效办法。然而,供体器官短缺、免疫抑制以及继发感染等问题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近年来,随着再生医学的不断进步,干细胞移植技术在各种终末期肝病治疗方面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但据研究报道,其疗效尚欠佳,这是由于肝脏病变部位处于相对恶劣的微环境,如缺血性缺氧、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等,均会影响干细胞的黏附与存活。因此,亟待寻找新的策略来提高干细胞修复肝病的疗效。近年来,可注射水凝胶作为一种新颖的工具可用于干细胞/药物递送,受到再生医学研究者的极大关注。可注射性水凝胶种类繁多,常见的有胶原、Matrigel、壳聚糖、纤维蛋白等。最近的研究表明,基于天然胞外ECM(Extracellularmatrix,ECM)材料的组织工程研究有望为组织损伤的修复提供一种新策略。ECM脱细胞支架材料是指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方法将器官组织的细胞成分全部清除,从而完整地保留血管系统、超微结构以及主要细胞外ECM成分。因此,脱细胞ECM材料能够提供最天然的细胞外微环境,已成为组织再生领域有应用前景的支架材料。特别是ECM水凝胶材料,其不但包含天然胞外ECM中的生物活性分子,而且可通过微创注射的方法可将材料或者细胞递送到组织损伤部位,其微创、安全、可控性强等优点大大增强了脱细胞ECM材料在临床上的应用。迄今,国际上已将ECM水凝胶应用于心脏、软骨和皮肤的组织再生领域,研究表明其可调控内源性细胞的行为进而促进组织的修复与重建。然而,针对肝脏ECM水凝胶材料的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目前尚无关于肝脏ECM水凝胶用于肝脏再生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肝组织诱导性水凝胶材料一种肝组织诱导性水凝胶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用途。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肝组织诱导性水凝胶材料在制备促进肝脏修复的药物中的用途。肝组织诱导性水凝胶材料在制备治疗缺血性肝脏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进一步的,所述药物为注射剂。进一步的,所述注射剂为含有大鼠脱细胞肝脏组织的盐酸-胃蛋白酶溶液。进一步的,每毫升盐酸-胃蛋白酶溶液中含有大鼠脱细胞肝脏组织8mg。进一步的,所述含有大鼠脱细胞肝脏组织的盐酸-胃蛋白酶溶液的pH值为7.4。一种肝组织诱导性水凝胶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B.大鼠肝脏ECM水凝胶的制备:将脱细胞肝脏组织冷冻干燥后做成粉末,然后按比例与盐酸-胃蛋白酶溶液混合,调节pH值至生理状态,即得大鼠肝脏ECM水凝胶。进一步的,所述的肝组织诱导性水凝胶材料的制备方法,还包括步骤:A.肝脏的脱细胞化:(1)将肝脏组织切成薄片,并用生理盐水漂洗,得到肝脏组织薄片;(2)将所述肝脏组织薄片浸于含有TritonX-100溶液中搅拌,得到肝脏组织;(3)将所述肝脏组织浸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生理盐水溶液中搅拌至所述肝脏组织透明后,用生理盐水漂洗后得到脱细胞肝脏组织。进一步的,所述步骤B中采用浓度为0.1mol/L氢氧化钠溶液和10xPBS调节pH值至7.4;所述脱细胞肝脏组织与盐酸-胃蛋白酶溶液的比例关系为:在调节pH值之前,每毫升盐酸-胃蛋白酶溶液中含有脱细胞肝脏组织的量为10mg;在调节pH值之后,每毫升盐酸-胃蛋白酶溶液中含有脱细胞肝脏组织的量为9mg。进一步的,所述盐酸-胃蛋白酶溶液中胃蛋白酶的质量占所述盐酸-胃蛋白酶溶液总重的1%,所述盐酸-胃蛋白酶溶液中盐酸的浓度为0.1mol/L;所述TritonX-100溶液中TritonX-100的重量百分数为1%;所述含有十二烷基硫酸钠的生理盐水溶液中十二烷基硫酸钠的重量占含有十二烷基硫酸钠的生理盐水溶液总重的0.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的肝脏ECM水凝胶不但具有温敏性、低免疫原性及能提供最天然的细胞外微环境等优点,而且操作工艺简单、实施条件温和,为肝脏组织再生提供了一种新型水凝胶材料。该材料移植于缺血再灌注肝损伤部位后,肝细胞坏死和炎症细胞浸润显著减少,肝功能显著改善,因此有望发展为一种用于治疗缺血性肝脏疾病药物用途的产品,这对改进肝脏疾病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附图说明图1HE染色观察脱细胞化的肝脏组织。图2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外I型胶原保留情况图像。图3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外层粘连蛋白保留情况图像。图4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外纤连蛋白保留情况图像。图5本专利技术的大鼠肝脏ECM水凝胶在常温下的状态示意图。图6本专利技术的大鼠肝脏ECM水凝胶在37℃下的状态示意图。图7扫描电镜下观察本专利技术的大鼠肝脏ECM水凝胶图像。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附图结合实施例来描述说明但不限制本专利技术。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应当说明的是,以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应当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0.1%十二烷基硫酸钠/生理盐水指的是十二烷基硫酸钠的重量占含有十二烷基硫酸钠的生理盐水溶液总重的0.1%。肝组织诱导性水凝胶材料在制备促进肝脏修复的药物中的用途。肝组织诱导性水凝胶材料在制备治疗缺血性肝脏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进一步的,所述药物为注射剂。专利技术人通过将大鼠的肝脏组织制成大鼠肝脏ECM水凝胶,并将该物质通过注射的方式注入成功造模的实验用SD大鼠的肝脏位置,24小时后,取材观察其对肝脏损伤的修复情况表明,肝功能显著改善,肝细胞坏死和炎症细胞浸润显著减少,组织病理学评分也表明,ECM组与对照组相比评分明显降低。从而,证实本专利技术对于肝脏损伤和肝脏功能等病症具有较好的改善效果。进一步的,所述注射剂为含有大鼠脱细胞肝脏组织的盐酸-胃蛋白酶溶液。进一步的,每毫升盐酸-胃蛋白酶溶液中含有大鼠脱细胞肝脏组织8mg。进一步的,所述含有大鼠脱细胞肝脏组织的盐酸-胃蛋白酶溶液的pH值为7.4。一种肝组织诱导性水凝胶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B.大鼠肝脏ECM水凝胶的制备:将脱细胞肝脏组织冷冻干燥后做成粉末,然后按比例与盐酸-胃蛋白酶溶液混合,调节pH值至生理状态,即得大鼠肝脏ECM水凝胶。进一步的,所述的肝组织诱导性水凝胶材料的制备方法,还包括步骤:A.肝脏的脱细胞化:(1)将肝脏组织切成薄片,并用生理盐水漂洗,得到肝脏组织薄片;(2)将所述肝脏组织薄片浸于含有TritonX-100溶液中搅拌,得到肝脏组织;(3)将所述肝脏组织浸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生理盐水溶液中搅拌至所述肝脏组织透明后,用生理盐水漂洗后得到脱细胞肝脏组织。进一步的,所述步骤B中采用浓度为0.1mol/L氢氧化钠溶液和10xPBS调节pH值至7.4;所述脱细胞肝脏组织与盐酸-胃蛋白酶溶液的比例关系为:在调节pH值之前,每毫升盐酸-胃蛋白酶溶液中含有脱细胞肝脏组织的量为10mg;在调节pH值之后,每毫升盐酸-胃蛋白酶溶液中含有脱细胞肝脏组织的量为9mg。进一步的,所述盐酸-胃蛋白酶溶液中胃蛋白酶的质量占所述盐酸-胃蛋白酶溶液总重的1%,所述盐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肝组织诱导性水凝胶材料在制备促进肝脏修复的药物中的用途。

【技术特征摘要】
1.肝组织诱导性水凝胶材料在制备促进肝脏修复的药物中的用途。2.肝组织诱导性水凝胶材料在制备治疗缺血性肝脏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为注射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剂为含有大鼠脱细胞肝脏组织的盐酸-胃蛋白酶溶液。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每毫升盐酸-胃蛋白酶溶液中含有大鼠脱细胞肝脏组织8mg。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大鼠脱细胞肝脏组织的盐酸-胃蛋白酶溶液的pH值为7.4。7.一种肝组织诱导性水凝胶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B.大鼠肝脏ECM水凝胶的制备:将脱细胞肝脏组织冷冻干燥后做成粉末,然后按比例与盐酸-胃蛋白酶溶液混合,调节pH值至生理状态,即得大鼠肝脏ECM水凝胶。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肝组织诱导性水凝胶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A.肝脏的脱细胞化:(1)将肝脏组织切成薄片,并用生理盐水漂洗,得到肝脏组织薄片;(2)将所述肝脏组织薄片浸于含有Tri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红玉汤礼军田伏洲梁成霄吴印泽罗皓王攀屈琳林李凤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