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改性玉米醇溶蛋白功能载药微球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改性玉米醇溶蛋白,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玉米醇溶蛋白载药微球,及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玉米醇溶蛋白功能性载药微球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制备药物输送系统能够改变药物的药理性质(如溶解度、循环半衰期)、药代动力学及体内生物分布。其中,药物载体材料是决定药物输送载体理化、生化特性的关键因素。玉米醇溶蛋白(全称玉米醇溶贮藏蛋白)作为一种天然疏水性大分子,来源广泛,无毒,非免疫原性,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可降解性,是少数被FDA允许口服的疏水性生物高分子(PatelA.R.,VelikovK.P.Zeinasasourceoffunctionalcolloidalnano‐andmicrostructures.Curr.Opin.ColloidIn.,2014,19(5):450‐458.)。玉米醇溶蛋白的氨基酸组成非常特别,非极性氨基酸的比例超过50%。在其组成的影响下,玉米醇溶蛋白能够通过二级结构的转换自组装形成稳定的内“疏”外“亲”的密实结构,包埋各种物质, ...
【技术保护点】
1.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改性玉米醇溶蛋白功能载药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三羟甲基氨基甲烷与玉米醇溶蛋白的偶联反应:将玉米醇溶蛋白与氨基保护剂二碳酸二叔丁酯按质量比1:1~1.5:1,溶于特定的二甲基亚砜或者乙醇水溶液中,在25~40℃避光反应12~24h,得到玉米醇溶蛋白保护液;在氮气的保护下,分别往玉米醇溶蛋白保护液加入碳二亚胺盐、N‐羟基琥珀酰亚胺及三羟甲基氨基甲烷,在25~40℃避光反应12~24h,得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玉米醇溶蛋白溶液;2)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玉米醇溶蛋白的提取与纯化:在氮气的保护下,往所述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玉米醇溶蛋白溶液加入浓盐酸 ...
【技术特征摘要】
1.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改性玉米醇溶蛋白功能载药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三羟甲基氨基甲烷与玉米醇溶蛋白的偶联反应:将玉米醇溶蛋白与氨基保护剂二碳酸二叔丁酯按质量比1:1~1.5:1,溶于特定的二甲基亚砜或者乙醇水溶液中,在25~40℃避光反应12~24h,得到玉米醇溶蛋白保护液;在氮气的保护下,分别往玉米醇溶蛋白保护液加入碳二亚胺盐、N‐羟基琥珀酰亚胺及三羟甲基氨基甲烷,在25~40℃避光反应12~24h,得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玉米醇溶蛋白溶液;2)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玉米醇溶蛋白的提取与纯化:在氮气的保护下,往所述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玉米醇溶蛋白溶液加入浓盐酸,在25~40℃避光反应6~8h;调节pH至5.0~6.0,转移至透析袋中透析,将透析袋中的保留液离心洗涤,冻干,得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玉米醇溶蛋白;3)载药微球的制备:将疏水性药物与冻干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玉米醇溶蛋白按质量比1:1~1:10,溶于乙醇水溶液;磁力搅拌下,注入pH为2.5~4.5的盐酸水溶液中,稳定后离心去上清,得载药微球;4)载药微球功能化修饰:分别制备溶有不同的功能性分子溶液,将载药微球分散到含功能性分子的溶液,搅拌下反应后,离心去上清,获得功能性载药微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改性玉米醇溶蛋白功能载药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碳二亚胺盐与玉米醇溶蛋白摩尔比为1:1~1.5:1;所述的N‐羟基琥珀酰亚胺与玉米醇溶蛋白摩尔比为1.2:1~1.75:1;所述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与玉米醇溶蛋白质量比为1:10~10: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改性玉米醇溶蛋白功能载药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碳二亚胺盐为二环己基碳二亚胺或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所述的玉米醇溶蛋白的蛋白纯度≥97%;所述的乙醇水溶液体积分数为50~9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改性玉米醇溶蛋白功能载药微球的制备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燕斌,庞嘉凤,卢珊,李致贤,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