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敏专利>正文

一种高效节能小循环电热热风定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9204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小空间小循环的高效节能电热热风定型机,其包括烘箱,所述烘箱内设有上风道、下风道和风机,上风道位于加工织物的上方,下风道位于加工织物的下方,上风道和下风道均设有热风出风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通过管道直接与上风道和下风道的进风口相连,所述上风道和下风道内均设有电热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风机通过管道直接与上下风道相连,高温热源设置在上下风道内,使定型机烘箱的空间大大缩小,采用电热管作用高温热源,在小空间内实现热风小循环,大大提高了热利用率,从而达到高效节能的目的。(*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纺织印染行业的定型设备,具体属于一种高 效节能小循环电热热风定型机。
技术介绍
定型机是印染行业的必备设备,现有定型机的烘箱为上下两层结构(参见图1),烘箱上层内设置上风道1和下风道2,上风道1和 下风道2间为加工织物3,加工织物3的两边设有轨道4,加工织物 沿轨道3行进,上风道1的下表面和下风道2的上表面均设有出风孔, 烘箱下层设有高温热源设备5和风机6,风机6将高温热源设备5产 生的热量吹送到上风道1和下风道2的进风口,热风经上风道1和下 风2道的出风孔吹至加工织物,从而到达定型的目的。现有定型机的 高温热源是先用煤将油锅炉内导热油烧热至约300度,然后用热油泵 泵入烘箱的下层,7.5W风机吹热交换器,达到升温、循环,这种方 式以80万大卡热油炉,采用8节16台热交机,16台7. 5kw风机, 每小时耗标煤160kg,每天20小时,需3.2吨标煤,除此以外,油炉 本身耗电需60kw,另外16台风机需耗电120kw,总计需要耗电180kw, 在能源日趋紧缺的今天,这种方式显然已不适应节能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小空间小循环 的高效节能电热热风定型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 节能小循环电热热风定型机,包括烘箱,所述烘箱内设有上风道、下风道和风机,上风道位于加工织物的上方,下风道位于加工织物的下 方,上风道和下风道均设有热风出风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通过 管道直接与上风道和下风道的进风口相连,所述上风道和下风道内均 设有电热管。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电热管上设有翅片。所述上风道和下风道的长度小于烘箱的长度,并留有安装风机的 容置部分。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风机通过管道直接 与上下风道相连,高温热源设置在上下风道内,使定型机烘箱的空间 大大縮小,采用电热管作用高温热源,在小空间内实现热风小循环, 大大提高了热利用率,从而达到高效节能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原定型机烘箱的结构示意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3为图2的A向视图4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是对现有技术的改进,由图1可知,现有定型机分上 下两层结构,烘箱上层内设置上风道1和下风道2,上风道l和下风 道2间为加工织物3,上风道1位于加工织物3的上方,下风道2位 于加工织物3的下方,上风道1和下风道2的宽度宽于加工织物3, 加工织物3的两边设有轨道4,加工织物沿轨道4行进,上风道1的 下表面和下风道2的上表面均设有出风孔,烘箱下层设有高温热源设备5和风机6,风机6将高温热源设备5产生的热量吹送到上风道1和下风道2的进风口,热风经上风道1和下风道2的出风孔吹至加工织物,从而到达定型的目的。参见图2、图3、图4,本技术的改进之处在于风机6通过管道7直接与上风道1和下风道2的进风口相连,上风道1和下风道2内均设有电热管8,电热管8上设有散热用的翅片9,电热管8采用不锈铜电热管,上风道1和下风道2的长度小于烘箱的长度, 一般可设置成烘箱长度的2/3,并留有1/3长度作为安装风机6的容置部分10,风机6安装在该容置部分10,采用这种结构,风机6和高温热源5安装于烘箱的上层,下层空置,为提高热利用率,上下层之间设有绝热保温层11,将烘箱隔成热区和冷区,上层为热区,下层为冷区,绝热保温层ll使热量不外泄到冷区,当然也可直接取消下层,不用设置下层,这样烘箱热区的空间减少,相当于现有烘箱的一半,这样设置的目的是在小空间内实现热风小循环,从而达到高效节能的目的。为了不使风机6因热区的温度过高,导致电机烧毁,风机6上端伸出烘箱的顶部,并与机架固定。本技术结构合理,保持传统热风循环的方式,使用该定型机 加工织物,织物的手感依然保持良好。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节能小循环电热热风定型机,包括烘箱,所述烘箱内设有上风道(1)、下风道(2)和风机(6),上风道(1)位于加工织物(3)的上方,下风道(2)位于加工织物(3)的下方,上风道(1)和下风道(2)均设有热风出风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6)通过管道(7)直接与上风道(1)和下风道(2)的进风口相连,所述上风道(1)和下风道(2)内均设有电热管(8)。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小循环电热热风定型机,其特 征在于所述电热管(8)上设有翅片(9)。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小循环电热热风定型机, 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风道(1)和下风道(2)的长度小于烘箱的长度, 并留有安装风机(6)的容置部分(10)。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小循环电热热风定型机,其特 征在于所述风机(6)上端伸出烘箱的顶部,并与机架固定。5、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小循环电热热风定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箱内设有绝热保温层(ll),将烘箱隔成热区和冷区。专利摘要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小空间小循环的高效节能电热热风定型机,其包括烘箱,所述烘箱内设有上风道、下风道和风机,上风道位于加工织物的上方,下风道位于加工织物的下方,上风道和下风道均设有热风出风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通过管道直接与上风道和下风道的进风口相连,所述上风道和下风道内均设有电热管。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风机通过管道直接与上下风道相连,高温热源设置在上下风道内,使定型机烘箱的空间大大缩小,采用电热管作用高温热源,在小空间内实现热风小循环,大大提高了热利用率,从而达到高效节能的目的。文档编号D06C7/02GK201228318SQ20082012138公开日2009年4月29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24日专利技术者敏 杨 申请人:敏 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节能小循环电热热风定型机,包括烘箱,所述烘箱内设有上风道(1)、下风道(2)和风机(6),上风道(1)位于加工织物(3)的上方,下风道(2)位于加工织物(3)的下方,上风道(1)和下风道(2)均设有热风出风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6)通过管道(7)直接与上风道(1)和下风道(2)的进风口相连,所述上风道(1)和下风道(2)内均设有电热管(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敏
申请(专利权)人:杨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