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9150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8 1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下料机构,其包括:基板,该基板上设有机箱;从动轮模组,其包括安装于机箱外侧的承载台、安装于承载台上的第一从动轮、以可倾斜伸入承载台的第二从动轮,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上设有若干滚轮,滚轮与第一、第二从动轮接触;主动轮模组,其包括有一可升降方式安装于机箱外侧并位于滚轮组上方的主动轮;料盒,该料盒安装于基板上,并位于从动轮模组下方;所述承载台上具有供第二从动轮伸入的容置位,该容置位尺寸大于滚轮的尺寸,以致该第二从动轮离开容置位后,该滚轮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穿过容置位落入料盒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下料过程基本无需人工手工操作,其劳动强度极低,其工作效率极高,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A cutting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lanking mechanism, which comprises a substrate on which a chassis is provided; a driven wheel module, which comprises a bearing platform mounted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chassis, a first driven wheel mounted on the bearing platform, a second driven wheel which can be tilted into the bearing platform, and a number of rollers on the first driven wheel and the second driven wheel. The roller is in contact with the first and second driven wheels; the driving wheel module comprises an active wheel which can be mounted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chassis in a lifting manner and is located above the roller group; the material box is mounted on the substrate and is located below the driven wheel module; and the bearing platform has a tolerance position for the second driven wheel to be extended into, and the tolerance position is provided on the loading platform. The bit size is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roller, so that when the second driven wheel leaves the holding position, the roller passes through the holding position under its own gravity and falls into the material box. The cutting process of the utility model basically needs no manual operation, and its labor intensity is extremely low, and its working efficiency is extremely high, so that the utility model has a strong market competitiven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料机构
:本技术涉及下料
,特指一种下料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滚轮贴泡棉技术均是采用人工手动操作,其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下,且无法保证泡棉稳定准确贴合在滚轮上,导致后期极易出现返工现象,对生产者造成极大的困扰。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下料机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下料机构包括:基板,该基板上设置有机箱;从动轮模组,其包括安装于机箱外侧的承载台、安装于承载台上的第一从动轮、以可倾斜伸入承载台的第二从动轮,该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上设置有若干滚轮,该滚轮与第一、第二从动轮接触;主动轮模组,其包括有一可升降方式安装于机箱外侧并位于滚轮上方的主动轮;料盒,该料盒安装于所述基板上,并位于从动轮模组下方;所述承载台上具有供第二从动轮伸入的容置位,该容置位尺寸大于滚轮的尺寸,以致该第二从动轮离开容置位后,该滚轮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穿过容置位落入料盒中。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从动轮模组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基板上的气缸座、倾斜安装于气缸座上的倾斜气缸以及安装于倾斜气缸上并由倾斜气缸驱动的座体,所述第二从动轮安装于座体前端。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从动轮上设置有若干等间隔分布的第一凸环,该第一凸环之间形成有第一槽体;所述第二从动轮上设置有若干等间隔分布的第二凸环,该第二凸环之间形成有与第一槽体对应的第二槽体,所述滚轮置于第一、第二槽体中。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主动轮模组还包括有设置于所述机箱内侧安装的纵向滑轨上的滑动座、安装于滑动座上的第一皮带轮、安装于机箱外侧的第一升降架和用于驱动该第一升降架升降的第一升降气缸,所述主动轮活动安装于该第一升降架中,且该主动轮端部的轴体穿设于第一皮带轮中。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机箱外侧还设置有用于剥离标签纸以对从动轮模组传送泡棉的出标模组,并位于从动轮模组旁侧。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出标模组包括有安装于机箱外侧的放料气涨轴、安装于放料气涨轴旁侧的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安装于承载台上的剥标板、安装于承载台旁侧的收料转辊组和收料气涨轴、安装于机箱外侧并用于驱动该收料气涨轴转动的所述的电机。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下料过程基本无需人工手工操作,其劳动强度极低,其工作效率极高,令本技术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从动轮模组与主动轮模组的装配图;图4是图3的分解图;图5是本技术中承载台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见图1-5所示,为一种滚轮贴泡棉机构,其包括:基板1、设置于基板1上的机箱2、安装于机箱2外侧的从动轮模组3、安装于机箱2外侧并与从动轮模组3适配的主动轮模组5、安装于所述基板1上并位于从动轮模组3下方的料盒11;所述承载台31上具有供第二从动轮33伸入的容置位311,该容置位311尺寸大于滚轮34的尺寸,以致该第二从动轮33离开容置位311后,该滚轮34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穿过容置位311落入料盒11中。所述从动轮模组3包括安装于机箱2外侧的承载台31、安装于承载台31上的第一从动轮32、以可倾斜伸入承载台31的第二从动轮33,该第一从动轮32和第二从动轮33上设置有滚轮34,该滚轮34与第一、第二从动轮32、33接触;所述第一从动轮32上设置有若干等间隔分布的第一凸环321,该第一凸环321之间形成有第一槽体322;所述第二从动轮33上设置有若干等间隔分布的第二凸环331,该第二凸环331之间形成有与第一槽体322对应的第二槽体332,所述滚轮34置于第一、第二槽体322、332中,以此可保证滚轮34稳定置于从动轮模组3上。所述从动轮模组3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基板1上的气缸座35、倾斜安装于气缸座35上的倾斜气缸36以及安装于倾斜气缸36上并由倾斜气缸36驱动的座体37,所述第二从动轮33安装于座体37前端。所述出标模组4安装于机箱2外侧,并位于从动轮模组3旁侧,其用于剥离标签纸以对从动轮模组3传送泡棉。具体而言,所述出标模组4包括有安装于机箱2外侧的放料气涨轴47、安装于放料气涨轴47旁侧的第一转辊42和第二转辊43、安装于承载台31上的剥标板44、安装于承载台31旁侧的收料转辊组45和收料气涨轴46、安装于机箱2外侧并用于驱动该收料气涨轴46转动的所述的电机41。所述主动轮模组5包括有一可升降方式安装于机箱2外侧并位于滚轮34上方的主动轮51,该主动轮51的转动速度与出标模组4中电机41的转速一致。具体而言,所述主动轮模组5还包括有设置于所述机箱2内侧安装的纵向滑轨21上的滑动座52、安装于滑动座52上的第一皮带轮56、安装于机箱2外侧的第一升降架53和用于驱动该第一升降架53升降的第一升降气缸54,所述主动轮51活动安装于该第一升降架53中,且该主动轮51端部的轴体穿设于第一皮带轮56中,该第一皮带轮56通过第一皮带55与所述电机41连动。所述基板1上端设置有料盒11,该料盒11位于从动轮模组3下方。综上所述,本技术工作时,从动轮模组3中的倾斜气缸36驱动第二从动轮33伸入承载台31中,且该第一从动轮32置于第二从动轮33旁侧,并位于同一水平面上;随后,将滚轮34放置于第一从动轮32的第一槽体322和第二从动轮33的第二槽体332中,以此可保证滚轮34稳定置于从动轮模组3上;然后,出标模组4将剥离标签纸以对从动轮模组3传送泡棉,该泡棉置于滚轮34上,最后,所述主动轮模组5中第一升降气缸54驱动该主动轮51下降,且该主动轮51压在泡棉与滚轮34上,然后该主动轮51转动一周,使泡棉滚动贴合于滚轮34上,且滚轮34至少为两个以上,以致可同时对两个或以上的滚轮进行贴泡棉,且整个工作过程均采用自动化完成,其劳动强度极低,其工作效率极高,并可保证泡棉稳定准确贴合在滚轮上,工作质量极高。最后,需要对贴好泡棉的滚轮进行下料处理,此时,从动轮模组3中的倾斜气缸36驱动第二从动轮33缩回以离开承载台31的容置位311,使容置位311空置,以致该滚轮34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穿过容置位311落入料盒11中,以完成自动下料的目的,且下料过程基本无需人工手工操作,其劳动强度极低,其工作效率极高,令本技术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技术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基板(1),该基板(1)上设置有机箱(2);从动轮模组(3),其包括安装于机箱(2)外侧的承载台(31)、安装于承载台(31)上的第一从动轮(32)、以可倾斜伸入承载台(31)的第二从动轮(33),该第一从动轮(32)和第二从动轮(33)上设置有若干滚轮(34),该滚轮(34)与第一、第二从动轮(32、33)接触;主动轮模组(5),其包括有一可升降方式安装于机箱(2)外侧并位于滚轮(34)上方的主动轮(51);料盒(11),该料盒(11)安装于所述基板(1)上,并位于从动轮模组(3)下方;所述承载台(31)上具有供第二从动轮(33)伸入的容置位(311),该容置位(311)尺寸大于滚轮(34)的尺寸,以致该第二从动轮(33)离开容置位(311)后,该滚轮(34)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穿过容置位(311)落入料盒(11)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基板(1),该基板(1)上设置有机箱(2);从动轮模组(3),其包括安装于机箱(2)外侧的承载台(31)、安装于承载台(31)上的第一从动轮(32)、以可倾斜伸入承载台(31)的第二从动轮(33),该第一从动轮(32)和第二从动轮(33)上设置有若干滚轮(34),该滚轮(34)与第一、第二从动轮(32、33)接触;主动轮模组(5),其包括有一可升降方式安装于机箱(2)外侧并位于滚轮(34)上方的主动轮(51);料盒(11),该料盒(11)安装于所述基板(1)上,并位于从动轮模组(3)下方;所述承载台(31)上具有供第二从动轮(33)伸入的容置位(311),该容置位(311)尺寸大于滚轮(34)的尺寸,以致该第二从动轮(33)离开容置位(311)后,该滚轮(34)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穿过容置位(311)落入料盒(11)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轮模组(3)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基板(1)上的气缸座(35)、倾斜安装于气缸座(35)上的倾斜气缸(36)以及安装于倾斜气缸(36)上并由倾斜气缸(36)驱动的座体(37),所述第二从动轮(33)安装于座体(37)前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从动轮(32)上设置有若干等间隔分布的第一凸环(321),该第一凸环(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昆董忠衡张良平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东聚电子电讯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