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江勇专利>正文

一种儿童手推车折叠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91231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8 10:30
一种儿童手推车折叠车架,属于机械技术领域。车架后叉的一端分别与右后轮、左后轮连接,车架前叉的前端分别连接左万向轮架、右万向轮架,左万向轮架的一端连接左前轮,右万向轮架的一端连接右前轮,车架前后叉连接件上有倒勾形卡齿台阶,在车架前叉连接处有凹形槽,凹形槽与车架前后叉连接件上的倒勾形卡齿台阶相吻合;车架前后叉连接件通过车架轴与车架后叉连接固定于一体;快拆件通过螺母固定在车架前叉上;车架前叉与车架后叉通过前后叉轴连接固定,在车架前叉两端分别通过卡扣固定连接右脚垫、左脚垫。

Folding frame for child trolley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folding frame for children's trolley, which belongs to the mechanical technical field. One end of the rear fork of the frame is connected with the right rear wheel and the left rear wheel respectively. The front end of the front fork of the frame is connected with the left universal wheel frame and the right universal wheel frame respectively. One end of the left universal wheel frame is connected with the left front wheel, one end of the right universal wheel frame is connected with the right front wheel. The front and rear fork connectors of the frame are connected with the rear fork of the frame and fixed in one body; the quick disassembly parts are fixed on the front fork of the frame through the nuts; the front fork of the frame and the rear fork of the frame are connected and fixed through the front and rear fork axles; and the front fork and the rear fork of the frame are respectively fixed at the two ends of the front fork of the frame. The right foot pad and left foot pad are fixedly connected by buck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童手推车折叠车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儿童手推车折叠车架,属于机械

技术介绍
儿童手推车是为婴儿或儿童户外出行提供便利而的工具车,以减轻成人负担的同时深受儿童宝宝户外出行工具,更是孩子的妈妈带着宝宝上街购物和户外散步休闲的必需品。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社会的进步,儿童手推车的使用需求也越来越多。目前现有技术中的儿童手推车车架种类繁多,推车车架的杆件的数目不同,各杆件之间连接关系。连接位置不同,从而折叠原理与折叠方式各不相同。但都存在在折叠体积过大,不便于收纳,不便于各种复杂的出行需求,尤其是城市中乘坐地铁的需要,折叠体积过大给使用者带来诸多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儿童手推车折叠车架。一种儿童手推车折叠车架,车架后叉的另一端分别与右后轮、左后轮连接,车架前叉的前端分别连接左万向轮架、右万向轮架,左万向轮架的一端连接左前轮,右万向轮架的一端连接右前轮,车架前后叉连接件上有倒勾形卡齿台阶,在车架前叉连接处有凹形槽,凹形槽与车架前后叉连接件上的倒勾形卡齿台阶相吻合;车架前后叉连接件通过车架轴与车架后叉连接固定于一体;快拆件通过螺母固定在车架前叉上;车架前叉与车架后叉通过前后叉轴连接固定,在车架前叉两端分别通过卡扣固定连接右脚垫、左脚垫。右脚垫、左脚垫有卡齿,卡齿与车架前叉踏板处所的卡齿相吻合,通过卡齿咬合卡在车架前叉踏板。左前轮通过螺栓固定在左万向轮架的一端,车架前叉的左侧叉杆前端的内腔中装入第一轴承,放入隔套,再装上第二轴承,将弹簧垫片放入转向轴上,转向轴插入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及内隔套,左万向轮架有转向轴,转向轴与螺栓连接。车架前叉的右侧叉杆与右前轮及右万向轮架的连接结构与上述结构相同。右后轮连接轴承和隔套,通过螺栓插入轴承和隔套后将右后轮与车架后叉的右叉连接。车架前叉的右侧叉杆与右前轮及右万向轮架的连接结构与车架前叉的左侧叉杆与左前轮及左万向轮架的连接结构相同,左后轮与车架后叉的左叉连接结构与右后轮与车架后叉的右叉连接结构相同。车架前后叉连接件与车架后叉能够旋转。车架前叉与车架后叉能够旋转。当车架展开需要锁紧时,利用车架前后叉连接件的倒勾形卡齿台阶咬合车架前叉凹形槽,再通过快拆组件锁紧实现展开固定;当车架需要折叠时,松开快拆组件,车架前后叉连接件与车架前叉咬合分离,车架前后叉连接件、车架前叉和车架后叉能够实现旋转。本技术的优点是:车架前后叉连接件通过车架轴与车架后叉连接固定于一体,此种连接固定方式,既可以起到固定作用又可以实现旋转;车架前叉与车架后叉通过前后叉轴连接固定,当车架展开需要锁紧时,利用车架前后叉连接件的倒勾形卡齿台阶咬合车架前叉凹形槽,再通过快拆组件锁紧实现展开固定;当车架需要折叠时,松开快拆组件,车架前后叉连接件与车架前叉咬合分离,车架前后叉连接件、车架前叉和车架后叉可以实现旋转;在车架前叉两端分别通过卡扣固定连接右脚垫、左脚垫,起到美观和防滑作用;当需要折叠车架时,松开快拆件,车架前后叉连接件与车架前叉咬合分离,即可实现车架前后叉连接件、车架前叉和车架后叉同时旋转。右脚垫、左脚垫有卡齿,卡齿与车架前叉踏板处所的卡齿相吻合,通过卡齿咬合原理直接卡在车架前叉踏板处,起到美观和防滑的作用。附图说明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照下面的详细描述,能够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以及容易得知其中许多伴随的优点,但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如图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分立结构示意图。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本技术的宗旨所做的许多修改和变化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显然,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称元件、组件被“连接”到另一元件、组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到其他元件或者组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或者组件。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一种儿童手推车折叠车架,包括前轮组件及后轮组件,前轮组件包括左前轮8、右前轮9,后轮组件包括右后轮4、左后轮5,还包括车架前后叉连接件1、车架后叉2、车架前叉3、快拆件10、左万向轮架11、右万向轮架12、右脚垫13、左脚垫14,车架轴6、前后叉轴7,车架后叉2的另一端分别与右后轮4、左后轮5连接,车架前叉3的前端分别连接左万向轮架11、右万向轮架12,左万向轮架11的一端连接左前轮8,右万向轮架12的一端连接右前轮9,车架前后叉连接件1上有倒勾形卡齿台阶,在车架前叉3连接处有凹形槽,凹形槽与车架前后叉连接件1上的倒勾形卡齿台阶相吻合;车架前后叉连接件1通过车架轴6与车架后叉2连接固定于一体,此种连接固定方式,既可以起到固定作用又可以实现旋转;快拆件10通过螺母固定在车架前叉3上;车架前叉3与车架后叉2通过前后叉轴7连接固定,当车架展开需要锁紧时,利用车架前后叉连接件1倒勾形卡齿台阶咬合车架前叉3凹形槽,再通过拆组件10锁紧实现展开固定;当车架需要折叠时,松开快拆组件10,车架前后叉连接件1与车架前叉3咬合分离,车架前后叉连接件1、车架前叉3和车架后叉2可以实现旋转。在车架前叉3两端分别通过卡扣固定连接右脚垫13、左脚垫14,起到美观和防滑的作用;当需要折叠车架时,松开快拆件10,车架前后叉连接件1与车架前叉3咬合分离,即可实现车架前后叉连接件1、车架前叉3和车架后叉2同时旋转。左前轮8通过螺栓固定在左万向轮架11的一端上,车架前叉3的左侧叉杆前端的内腔中装入第一轴承,放入隔套,再装上第二轴承,将弹簧垫片放入转向轴上,转向轴插入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及内隔套,在左万向轮架11有转向轴,转向轴与螺栓连接固定,车架前叉3的右侧叉杆与右前轮9及右万向轮架12的连接结构与上述结构相同。右后轮4连接轴承和隔套,通过螺栓插入轴承和隔套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儿童手推车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车架后叉的一端分别与右后轮、左后轮连接,车架前叉的前端分别连接左万向轮架、右万向轮架,左万向轮架的一端连接左前轮,右万向轮架的一端连接右前轮,车架前后叉连接件上有倒勾形卡齿台阶,在车架前叉连接处有凹形槽,凹形槽与车架前后叉连接件上的倒勾形卡齿台阶相吻合;车架前后叉连接件通过车架轴与车架后叉连接固定于一体;快拆件通过螺母固定在车架前叉上;车架前叉与车架后叉通过前后叉轴连接固定,在车架前叉两端分别通过卡扣固定连接右脚垫、左脚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童手推车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车架后叉的一端分别与右后轮、左后轮连接,车架前叉的前端分别连接左万向轮架、右万向轮架,左万向轮架的一端连接左前轮,右万向轮架的一端连接右前轮,车架前后叉连接件上有倒勾形卡齿台阶,在车架前叉连接处有凹形槽,凹形槽与车架前后叉连接件上的倒勾形卡齿台阶相吻合;车架前后叉连接件通过车架轴与车架后叉连接固定于一体;快拆件通过螺母固定在车架前叉上;车架前叉与车架后叉通过前后叉轴连接固定,在车架前叉两端分别通过卡扣固定连接右脚垫、左脚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童手推车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右脚垫、左脚垫有卡齿,卡齿与车架前叉踏板处的卡齿相吻合,通过卡齿咬合卡在车架前叉踏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童手推车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左前轮通过螺栓固定在左万向轮架的一端,车架前叉的左侧叉杆前端的内腔中装入第一轴承,放入隔套,再装上第二轴承,将弹簧垫片放入转向轴上,转向轴插入第一轴承、第二轴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江勇
申请(专利权)人:陈江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