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LC型非标准连接器3D检测的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9004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8 0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LC型非标准连接器3D检测的夹具,包括:夹具本体、L型凹槽、第一V型定位槽、L型压块、长方形方块、方形定位缺口以及第二V型定位槽;其中,所述L型凹槽纵向贯穿所述夹具本体;所述第一V型定位槽设置在所述夹具本体底部边缘;所述L型压块与所述L型凹槽配合连接,且一端与所述L型凹槽固定;所述长方形方块与所述L型压块的侧面连接;所述方形定位缺口设置于所述夹具本体底部边缘;所述第二V型定位槽与所述夹具本体中轴线重合布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LC型非标准连接器3D检测的夹具,在使用3D检测仪器时,可以将待测的LC连接头精确定位在测试端面上。

A fixture for 3D inspection of LC non-standard connecto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fixture for 3D detection of LC type non-standard connectors, which comprises a fixture body, an L-shaped groove, a first V-shaped positioning groove, an L-shaped pressing block, a rectangular square, a square positioning gap and a second V-shaped positioning groove, wherein the L-shaped groove longitudinally penetrates the fixture body, and the first V-shaped positioning groove is arranged. The L-shaped pressing block is connected with the L-shaped groove, and one end is fixed with the L-shaped groove; the rectangular square block is connected with the side of the L-shaped pressing block; the square positioning gap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edge of the clamp body; the second V-shaped positioning groove and the clamp body are connected. The axis coincides with the layout. The fixture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for 3D testing of LC non-standard connectors can accurately locate the LC connector to be tested on the test end surface when using the 3D testing instru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LC型非标准连接器3D检测的夹具
本技术涉及夹具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LC型非标准连接器3D检测的夹具。
技术介绍
随着通信技术及其业务的飞速发展,大容量光纤通信系统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迄今已获得的光纤最大传输容量只相当于其潜在容量的0.24。粗波分复用(CWDM)技术能很好地挖掘光纤的传输潜能。对它的研究与应用正在同时进行基于阵列波导光栅(AWG)的光器件在WDM技术中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其研究与开发工作最近几年得到了很快的发展。AWG的概念首先是由荷兰Delft大学的Smit在1988年提出的。其重要的应用价值引起了NTT公司和Bell实验室等的关注,研究人员在Si和InP材料上研制了不同指标的AWG器件样品.并开始用于系统。随着通信业务的发展和传输容量的激增,粗波分复用系统(CWDM)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早期应用于北美骨干网络的CWDM,现在已经迅速的推进到全世界,而且广泛应用到了城域网之中。目前国内外开发的CWDM技术主要有三种类型,他们分别基于阵列波导光栅(AWG—ArrayedWaveguideGrating)和介质膜滤光片(TFF)以及光纤光栅(FBG)技术。AWG是一种平面波导器件,是利用PLC技术在芯片衬底上制作的阵列波导光栅。现有技术为了解决硅基AWG芯片对温度敏感的特点,通常使用温度控制器和温度控制电路来稳定中心输出波长;但是,这也增加了AWG芯片的成本、尺寸,并且限制了AWG的应用范围。目前国内与FBG和TTF相比,AWG具有集成度高、通道数目多、插入损耗小,易于批量自动化生产等优点。但AWG芯片由于本身非常脆弱,对于其封装要求较高。现有技术中,对于各种无源光器件和有源光器件的连接器多采用2.5mm插芯的SC连接头和FC连接头,少量采用1.25mm插芯的LC连接头,而为了满足现在有源器件集成度高的要求,大量LC非标准连接头开始应用。而为了满足LC非标准连接器的大规模应用,LC非标准连接器的3D检测是其必不可少的一项检测项目,而因为LC非标准连接器与现有的各种连接器结构不同,现有的3D检测的夹具无法适配LC非标准连接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至少部分地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LC型非标准连接器3D检测的夹具。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LC型非标准连接器3D检测的夹具,包括:夹具本体、L型凹槽、第一V型定位槽、L型压块、长方形方块、方形定位缺口以及第二V型定位槽;其中,所述L型凹槽纵向贯穿所述夹具本体;所述第一V型定位槽设置在所述夹具本体底部边缘;所述L型压块与所述L型凹槽配合连接,且一端与所述L型凹槽固定;所述长方形方块与所述L型压块的侧面连接;所述方形定位缺口设置于所述夹具本体底部边缘;所述第二V型定位槽与所述夹具本体中轴线重合布置。其中,所述夹具本体的材料为S136号不锈钢,所述夹具本体为长方体,所述夹具本体的长度为50~51mm,宽度为22~21mm,高度为2.5~3.5mm。其中,所述第一V型定位槽的宽度为4~5mm,角度为59~61°,且所述第一V型定位槽的中轴线距离夹具本体一侧表面的距离为4~5mm。其中,所述方形定位缺口的长度为8~9mm,宽度为1~2mm。其中,所述L型压块与所述L型凹槽之间的宽度为0.1~0.5mm。其中,所述L型压块上设置有通孔;其中,所述通孔为漏斗形通孔,所述漏斗型通孔的上端面直径1~3mm,下端面直径3~5mm并且所述漏斗型通孔的中心点与所述夹具本体的上端面的距离为7~9mm;或者,所述通孔为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的直径为2~4mm。其中,所述长方形方块的尺寸具体为:长度为4~5mm,宽度为4~5mm,高度为2~4mm。其中,所述第二V型定位槽的宽度为1~2mm,角度为55~65°。其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夹具本体上的两个台阶通孔;其中,所述两个台阶通孔对称布置。其中,所述两个台阶通孔的沉孔直径均为6~7mm,所述两个台阶通孔的通孔直径均为4~5mm。综上,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LC型非标准连接器3D检测的夹具,包括:夹具本体、L型凹槽、第一V型定位槽、L型压块、长方形方块、方形定位缺口以及第二V型定位槽;其中,所述L型凹槽纵向贯穿所述夹具本体;所述第一V型定位槽设置在所述夹具本体底部边缘;所述L型压块与所述L型凹槽配合连接,且一端与所述L型凹槽固定;所述长方形方块与所述L型压块的侧面连接;所述方形定位缺口设置于所述夹具本体底部边缘;所述第二V型定位槽与所述夹具本体中轴线重合布置。本技术提供的用于LC型非标准连接器3D检测的夹具,在使用3D检测仪器时,可以将待测的LC连接头精确定位在测试端面上。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用于LC型非标准连接器3D检测的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用于LC型非标准连接器3D检测检测的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夹具本体1、L型凹槽、第一V型定位槽、L型压块2、长方形方块3、方形定位缺口以及第二V型定位槽;其中,所述L型凹槽纵向贯穿所述夹具本体1;所述第一V型定位槽设置在所述夹具本体1底部边缘;所述L型压块2与所述L型凹槽配合连接,且一端与所述L型凹槽固定;所述长方形方块3与所述L型压块2的侧面连接;所述方形定位缺口设置于所述夹具本体1底部边缘;所述第二V型定位槽与所述夹具本体1中轴线重合布置。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V型定位槽倒立布置在夹具本体1的底部,并且靠近左侧表面。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方形定位缺口在右侧表面。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L型压块2可以通过切割夹具本体1获得。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L型压块2的一端与夹具本体1连接成为一体,其余部分与夹具本体1分离。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长方形方块3与L型压块2的侧面一体成型,或者两者通过螺丝连接在一起。其中,第二V型定位槽的中轴线和夹具本体1中轴线重合布置.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通过第一V型定位槽以及方形定位缺口将夹具固定在3D检测仪器上相对应的位置处,光纤通过第二V型定位槽连接在3D检测仪器上,并且长方形方块固定在L型压块上,使L型压块具有一定的位移空间。通过本技术提供的夹具固定3D检测仪器,在使用3D检测仪器时,可以将待测的LC连接头精确定位在测试端面上。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夹具本体1的材料为S136号不锈钢,所述夹具本体1为长方体,所述夹具本体1的长度为50~51mm,宽度为22~21mm,高度为2.5~3.5mm。优选地,夹具本体1的长度为50.8mm,宽度为22.05mm,高度为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LC型非标准连接器3D检测的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具本体、L型凹槽、第一V型定位槽、L型压块、长方形方块、方形定位缺口以及第二V型定位槽;其中,所述L型凹槽纵向贯穿所述夹具本体;所述第一V型定位槽设置在所述夹具本体底部边缘;所述L型压块与所述L型凹槽配合连接,且一端与所述L型凹槽固定;所述长方形方块与所述L型压块的侧面连接;所述方形定位缺口设置于所述夹具本体底部边缘;所述第二V型定位槽与所述夹具本体中轴线重合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LC型非标准连接器3D检测的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具本体、L型凹槽、第一V型定位槽、L型压块、长方形方块、方形定位缺口以及第二V型定位槽;其中,所述L型凹槽纵向贯穿所述夹具本体;所述第一V型定位槽设置在所述夹具本体底部边缘;所述L型压块与所述L型凹槽配合连接,且一端与所述L型凹槽固定;所述长方形方块与所述L型压块的侧面连接;所述方形定位缺口设置于所述夹具本体底部边缘;所述第二V型定位槽与所述夹具本体中轴线重合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LC型非标准连接器3D检测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本体的材料为S136号不锈钢,所述夹具本体为长方体,所述夹具本体的长度为50~51mm,宽度为22~21mm,高度为2.5~3.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LC型非标准连接器3D检测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V型定位槽的宽度为4~5mm,角度为59~61°,且所述第一V型定位槽的中轴线距离夹具本体一侧表面的距离为4~5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LC型非标准连接器3D检测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定位缺口的长度为8~9mm,宽度为1~2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LC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文龙刘丹黄望隆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驿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