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幅辊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8521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开幅辊子,在精炼与染色等的原布加工工程中,为了不若干次通过螺旋辊子而进行开幅,在用于开幅的辊子上附加以特殊的功能,使开幅能力提高。在辊子的圆周表面2上,沿相对于回转轴线的方向为倾斜的方向设置用于开幅的凸出构件4,在构成凸出构件时,要使凸出构件的外周端至回转轴线的长度至少有两种以上,这样,由于在原布上同时加上开幅作用与跳动作用,一方面可除去在原布中产生的顽固的皱纹与折叠,一方面能提高开幅能力。(*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原布加工工程中所用的开幅辊子。在精练与染色等原布加工工程中,原布不一定以不断在宽度方向扩展的状态下进行。一般来说,采用天然原料与人造丝的原布在加工液中扩展宽度的结果为,在轧光工程中,原布容易有折叠的皱纹,在用液流染色机梁色的场合,原布成为拧在一起的状态,因此发生拧转的皱纹。用于将长的原布在宽度方向扩展的螺旋辊子,为了不对原布施加非常大的弯曲部分的力,常常采用在通常的圆柱形辊子的圆周表面上,从辊子的中间部分开始,向左向右按右旋和左旋的螺旋状连续设置凸出的构件的所谓的螺旋辊子。还有,原布与螺旋辊子之间的摩擦如果不大到某种程度,则开幅作用就不能充分发挥。因此在螺旋辊子的表面上喷吹空气,用刷子构成凸出的构件,使摩擦加大。一般来说,上述螺旋辊子的圆周速度为原布的前进速度的三倍左右时,效果较好,可以设定回转方向是促使原布前进的方向即顺方向,但是,根据原布的种类和加条件,也可以设定为逆方向。不过,在一部分原布处于折叠状态时,一次通过螺旋转子,不能充分开幅,因此就有必须若干次通过螺旋辊子的问题。还有,为了区别过去的螺旋辊子与本专利技术的辊子,下面说明用本专利技术的辊子作为开幅辊子。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为,为了不必使原布若干次通过螺旋辊子就能开幅,在开幅辊子上附加特别的功能,图1为透视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开幅辊子的一个实施例;图2为放大的透视图,放大地示出了图1中用点划线圈住部分。图3为侧视图,示出了开幅辊子的工作状态。图4为透视图,示出了将螺旋形凸出构件的排列分割配置的另一实施例的开幅辊子。图5为侧视图,示出了以椭圆作基本形状的开幅辊子的另一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由于从辊子的回转轴线至凸出构件4的外圆周端的长度的构成至少有两种以上,并在辊子的外周表面上,将凸出构件以相对于回转轴线方向为倾斜的方向按连续的和/或断续的状态设置,成为开幅辊子,因此在使该开幅辊子回转时,附加有使原布跳动的功能。还有,在辊子外周表面上设置的凸出构件最好至少有一部分被沿平行于辊子的回转轴线的平面切除,具有多边形。此外,在辊子的外周表面上设置的凸出构件也可以设置成以回转轴线为中心的椭圆形。下面根据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图1为透视图,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原布染色中使用的开幅辊子1。在辊子2中,将其两端支承的轴可贯穿辊子2而设置,并用电动机(图中未示出)按规定的速度回转。在辊子2的外周表面上,从辊子的中间部分向右及向左分别焊接固定高10mm,宽3mm的带状凸出构件4。此凸出构件4系将有规定高度及宽度的带钢弯曲加工,预先做成螺旋状,然后将其嵌合在辊子上并在其接触部分进行焊接。在图2中,放大示出了图1所示的用点划线圈住的部分。在本实施例中,凸出构件4的外周表面的一部分用与辊子2的外周表面相切的切割面切除,并沿周向每隔120度的位置,作为面5来设置。图3示出了从轴3的一侧看去的这种状态的侧视图。原布6用其它输送手段按箭头B的方向通过开幅辊的上部,并在用导向辊7,7-1使原布6与开幅辊1接触时进行。在此状态下,如果在箭头A的方向,用原布6的输送速度的3倍左右的圆周速度使开幅辊子1回转,则原布6在用点划线所示的位置和原布位置之间返复上下运动,而按螺旋状设置的凸出构件4就对原布起着开幅作用。因此,变成折叠状的部分,由于振动和刮浆作用,就容易开幅。在本实施例中,用辊子2的外圆周的切线将凸出构件4切除,形成面5,但,在有从辊子的轴线至面5的长度L1、从轴线至凸出构件4的外缘部分的长度L2的场合,L1与L2的长度有差异的部分至少有一个就可以,不一定要用辊子外圆周的切线构成面5。但是,由于开幅辊子是回转的,为了使重量不相对于回转轴偏心,最好是设置两个以上。在上述实施例中,凸出构件4的排列为按螺旋形连续配置,但是也可以如图4所示,将凸出构件4切开,构成凸出构件4-1并平行移动,并同样设置凸出构件4-2、4-3,用于进行开幅。图5示出了从轴3的一侧看去的距辊子的回转轴线的长度不同的例子的侧视图。凸出构件以椭圆为基本形构成开幅辊子1-1。在相对于辊子2的轴线的对面位置上,固定镶条8、8-1,并从辊子的中心开始,在其外侧将凸出构件9分别向左右方向按左旋、按右旋卷成螺旋状,在辊子上固定。在此情况下做出从辊子的回转轴线至凸出构件4的外周缘的长度L3、L4时,产生短的长度L3两个,长的长度L4两个。与前述实施例相同,这样的开幅辊子1-1能在回转时一面使原布振动,一面开幅。根据能对原布附加以跳动功能的本专利技术的开幅辊子,在精练与染色等加工工程中在原布上产生的皱纹只要一次将原布通过开幅辊子,就可以完全展开,进行开幅,因此可以在加工装置的设置余地少的场所,也可以有效地进行开幅。还有,在有一部分原布折叠的状态,原布也可以完全开幅,特另是用在厚的手工织布的加工中,其作用能充分发挥。权利要求1.一种开幅辊子,在辊子的外周表面上,将具有至少两种以上的从辊子的回转轴线至凸出构件的外周端的长度的凸出构件以相对于回转轴线方向为倾斜的方向按连续的和/或断续的状态设备。2.一种如权利要求1的开幅辊子,在辊子的外周表面上设置的凸出构件至少有一部分被沿平行于辊子的回转轴线的平面切除,具有多边形。3.一种如权利要求1的开幅辊子,在辊子的外周表面上设置的凸出构件设置成以回转轴线为中心的椭圆形。全文摘要一种开幅辊子,在精炼与染色等的原布加工工程中,为了不若干次通过螺旋辊子而进行开幅,在用于开幅的辊子上附加以特殊的功能,使开幅能力提高。在辊子的圆周表面2上,沿相对于回转轴线的方向为倾斜的方向设置用于开幅的凸出构件4,在构成凸出构件时,要使凸出构件的外周端至回转轴线的长度至少有两种以上,这样,由于在原布上同时加上开幅作用与跳动作用,一方面可除去在原布中产生的顽固的皱纹与折叠,一方面能提高开幅能力。文档编号D06C3/00GK1170790SQ9711353公开日1998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1997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1996年7月1日专利技术者中屋俊隆 申请人:瓦西兴产株式会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开幅辊子,在辊子的外周表面上,将具有至少两种以上的从辊子的回转轴线至凸出构件的外周端的长度的凸出构件以相对于回转轴线方向为倾斜的方向按连续的和/或断续的状态设备。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屋俊隆
申请(专利权)人:瓦西兴产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