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电池快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68378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4 2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快换装置,包括安装于电动汽车底盘上的上框架、下框架,所述下框架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两个用于放入动力电池的电池安装框,所述电池安装框的外端具有插入动力电池的开口,所述电池安装框远离开口的内侧壁设有与动力电池配合连接的接插件,所述上框架上设有用于升降下框架的电机,所述电池安装框的开口处的前后两侧设有定位凸块,所述动力电池上开设有与定位凸块配合的滑槽,所述上框架对应下框架的开口处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底部设置有导向倾角,所述限位块的顶部设有限位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动力电池快速安装,且保证接插件配合准确。

A quick change device for power batter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ast-changing device for power batteries, which comprises an upper frame and a lower frame mounted on the chassis of an electric vehicle.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lower frame are symmetrically provided with two battery mounting frames for placing power batteries. The outer end of the battery mounting frame has an opening for inserting power batteries, and the battery mounting is arranged. The inner side wall of the frame away from the opening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or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power battery, and the upper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motor for lifting the lower frame, and the front and back sides of the opening of the battery mounting frame are provided with positioning bumps, and the power battery is provided with a sliding groove which matches the positioning bump, and the upper frame corresponds to the lower frame. A limit block is arranged at the opening, a guide inclination angle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limit block, and a limit plate is arranged at the top of the limit block. The utility model can quickly install the power battery and ensure the accurate matching of the 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电池快换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实现动力电池快速安装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电动汽车上的两个动力电池装于电动汽车的底盘上,且对称的设置在电动汽车两侧的两个电池安装框内,在需要更换动力电池的时候,向内推动或者拉出动力电池,虽然也有电池安装框内设有滑轮引导动力电池滑动,但由于电动汽车底盘空间较为狭小,动力电池开始时很难对准电池安装框的开口。另外,由于是快速安装,动力电池容易与接插件配合不稳,在安装完成时又需要人工检查和固定动力电池,极为麻烦,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实现动力电池快速安装,且保证接插件配合准确的动力电池快换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动力电池快换装置,包括安装于电动汽车底盘上的上框架、下框架,所述下框架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两个用于放入动力电池的电池安装框,所述电池安装框的外端具有插入动力电池的开口,所述电池安装框远离开口的内侧壁设有与动力电池配合连接的接插件,所述上框架上设有用于升降下框架的电机,所述接插件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上均开设有通槽,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对应通槽处设有微调板,所述微调板与第一连接板之间设有若干微调弹簧,所述微调板的中部朝向下框架的开口的一面设有插接口,所述微调板上对应设有插接口的一面设有定位筒,所述定位筒与微调板之间设有弹性座,所述动力电池上设有与定位筒配合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端部呈锥形,所述电池安装框的开口处的前后两侧设有定位凸块,所述动力电池上开设有与定位凸块配合的滑槽,所述下框架上设有导向板,所述上框架上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内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导向板固定,所述上框架对应下框架的开口处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底部设置有导向倾角,所述限位块的顶部设有限位板,在下框架上升到设定高度后,所述限位板的底面与动力电池的顶面抵触。优选的,所述定位凸块对应下框架的开口的一侧设有导向斜面。优选的,所述电池安装框的前后两侧设有若干滑轮。优选的,所述定位凸块的上部设有凹槽,其中一个滑轮安装在凹槽内且最顶部露出凹槽。优选的,所述电池安装框远离开口的内侧壁的顶部设有水平的限位挡板。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在安装动力电池的时候,只要将动力电池从下框架开口沿定位凸块推入,就可以实现对动力电池的初步导向,在动力电池初步推入下框架后,动力电池上的定位杆初步的插入定位孔内;然后电机带动下框架上升,通过导向孔与伸缩杆配合对下框架的上升进行导向,同时限位块上的导向倾角,能逐渐将动力电池推入下框架内,此时弹性垫发生一定的形变,对动力电池进行缓冲,当出现歪斜的时候,由于定位杆的头端呈锥形,故锥尖在一定范围能均可以插入定位筒内,在往内推动的时候其锥形的头端侧壁会与定位筒的内壁抵触,通过定位杆的锥形端部导向逐渐将动力电池导正,而弹性座具有一定的弹性,不仅可以略微形变避免定位筒损坏,还可以缓冲动力电池对微调板的冲击力,这样就能快速的将插头插入插接口,且保证配合准确,在插入的时候微调弹簧也可以进行一定的形变,从而起到导向作用,最终通过限位块的导向将动力电池压紧在下框架内,同时限位块限定了动力电池横向的移动位置,实现自动导向固定,加快安装速度。另外,由于定位凸块上的导向斜面导向,能将原先偏离安装位置的动力电池导回正确的安装方向,从而实现快速安装,而设置滑轮不仅可以减少操作员的用力,还可以减少动力电池的底面与下框架底面的摩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安装两个动力电池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其中一个动力电池未安装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B部的放大图;图4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图5为下框架开口处其中一侧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限位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框架;2、下框架;3、腰形孔;4、滑块;5、连接板;6、限位柱;7、折板;8、直线电机;9、导向板;10、伸缩杆;11、第一固定板;12、动力电池;13、限位块;131、导向倾角;132、限位板;14、第二固定板;15、第一连接板;16、第二连接板;17、微调板;18、定位筒;19、弹性座;20、插接口;21、滑轮;22、定位凸块;221、导向斜面;222、凹槽;23、限位挡板;24、弹性垫;25、转轴。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考图1至图6所示,一种动力电池快换装置,包括安装于电动汽车的底盘上的上框架1、下框架2,所述下框架2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两个用于放入动力电池的电池安装框(其中的左右方向与电动汽车以及底盘左右方向对应,下同),所述电池安装框的外端具有插入动力电池12的开口,所述电池安装框远离开口的内侧壁设有与动力电池12配合连接的接插件,所述上框架1的前后两侧对应每个电池安装框分别固定有两对向下延伸的第一固定板11和第二固定板14(其中的前后方向与电动汽车以及底盘前后方向对应,下同),第一固定板11和第二固定板14并行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板11和第二固定板14之间设有转轴25,所述转轴25上转动连接有“L”形的折板7,所述下框架2的前、后侧面设有连接板5,所述连接板5上开设有腰形孔3,所述腰形孔3内滑动设有滑块4,所述滑块4的两端均设有限位柱6,所述上框架1上设有直线电机8,所述直线电机8的驱动轴与转轴25的轴线垂直,所述折板7的一端与限位柱6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直线电机8的驱动轴铰接,所述下框架2上设有导向板9,所述上框架1上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内设有伸缩杆10,所述伸缩杆10的一端与导向板9固定。在对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12进行更换的时候,控制直线电机8工作,推动与直线电机8的驱动轴铰接的“L”形的折板7绕着第一固定板11和第二固定板14之间的转轴25旋转,本实施例中的“L”形的折板7的折弯处与转轴25转动连接。同时,与直线电机8的驱动轴铰接的折板7的一端被向上旋转推动,而另一端则向下旋转,折板7与限位柱6相对转动,由于腰形孔3的限位,推动滑块4在腰形孔3内滑动,用于补偿折板7旋转在横向方向上的位置差,从而使动力电池12和下框架2下降,为安装动力电池12提供高度空间。同理当更换完动力电池12的时候,只要控制直线电机8反向运动,下框架2即可承载动力电池12一起上升回位。这样就能在电动汽车的底部狭小的空间内实现下框架2的升降,通过在上框架1上设置横向工作的直线电机8,在整体安装和工作时,均不会影响电动汽车的底盘高度,从而降低电动汽车的底盘高度,增加电动汽车整体的行驶性能。由于上框架1上开设有导向孔,下框架2升降时通过伸缩杆10与导向孔配合,因此,滑块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电池快换装置,包括安装于电动汽车底盘上的上框架、下框架,所述下框架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两个用于放入动力电池的电池安装框,所述电池安装框的外端具有插入动力电池的开口,所述电池安装框远离开口的内侧壁设有与动力电池配合连接的接插件,所述上框架上设有用于升降下框架的电机,其特征是:所述接插件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上均开设有通槽,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对应通槽处设有微调板,所述微调板与第一连接板之间设有若干微调弹簧,所述微调板的中部朝向下框架的开口的一面设有插接口,所述微调板上对应设有插接口的一面设有定位筒,所述定位筒与微调板之间设有弹性座,所述动力电池上设有与定位筒配合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端部呈锥形,所述电池安装框的开口处的前后两侧设有定位凸块,所述动力电池上开设有与定位凸块配合的滑槽,所述下框架上设有导向板,所述上框架上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内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导向板固定,所述上框架对应下框架的开口处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底部设置有导向倾角,所述限位块的顶部设有限位板,在下框架上升到设定高度后,所述限位板的底面与动力电池的顶面抵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快换装置,包括安装于电动汽车底盘上的上框架、下框架,所述下框架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两个用于放入动力电池的电池安装框,所述电池安装框的外端具有插入动力电池的开口,所述电池安装框远离开口的内侧壁设有与动力电池配合连接的接插件,所述上框架上设有用于升降下框架的电机,其特征是:所述接插件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上均开设有通槽,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对应通槽处设有微调板,所述微调板与第一连接板之间设有若干微调弹簧,所述微调板的中部朝向下框架的开口的一面设有插接口,所述微调板上对应设有插接口的一面设有定位筒,所述定位筒与微调板之间设有弹性座,所述动力电池上设有与定位筒配合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端部呈锥形,所述电池安装框的开口处的前后两侧设有定位凸块,所述动力电池上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建华柳俊宇罗学鹏许军雷徐华勇袁军
申请(专利权)人:康迪电动汽车海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