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微离子防伪标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8215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4 2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微离子防伪标签,包括从上至下依次粘附的覆盖层、保护层、防伪面材层和黏胶层,覆盖层为可刮开的涂层或者是可揭开的薄膜;防伪面材层包括标识区、超微防伪区以及查询防伪区,所述标识区包括文字、图案和/或字母,超微防伪区采用超微缩隐形制版设置有加密图案和/或加密文字,查询防伪区包括商品身份识别码;超微防伪区的加密图案和/或加密文字需要相应的解密设备通过远红外光技术进行识别解读。

An ultra micro ion anti fake labe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ultra-micro ion anti-counterfeiting label, which comprises a covering layer, a protective layer, an anti-counterfeiting surface layer and a viscose layer, which are adhered successively from top to bottom, and the covering layer is a scrapable coating or an uncoverable film; the anti-counterfeiting surface layer comprises a marking area, an ultra-micro anti-counterfeiting area and an inquiry anti-counterfeiting area, and the marking area comprises a Text, pattern and/or letter, Ultra-micro anti-counterfeiting zone uses ultra-micro invisible plate-making with encrypted patterns and/or encrypted text, inquiry anti-counterfeiting zone including commodity identification code; Ultra-micro anti-counterfeiting zone encrypted patterns and/or encrypted text need the corresponding decryption equipment through far-infrared light technology to identify and interpr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微离子防伪标签
本技术涉及防伪标签
,尤其涉及一种超微离子防伪标签。
技术介绍
防伪标签的研发和应用,主要目的是防止假冒伪劣,保护品牌维、护消费者权益。市场上的防伪手段基本为传统防伪,例如全息标签,彩色标签,浮雕标签等等,但是目前的标签随着仿造者仿造水平的提高,其防伪力度越来越低,同时,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一代高端信息防伪标签或者复合防伪标签越来越得到大众的大量需要,但由于研发成本昂贵技术复杂,以电子光学信息为主的高端特种信息防伪少之又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超微离子防伪标签解决了现有单一传统防伪标签越来越多被破译及仿造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微离子防伪标签,包括从上至下依次粘附的覆盖层、保护层、防伪面材层和黏胶层,所述覆盖层为可刮开的涂层或者是可揭开的薄膜;所述防伪面材层包括标识区、超微防伪区以及查询防伪区,所述标识区包括文字、图案和/或字母,所述超微防伪区采用超微缩隐形制版设置有加密图案和/或加密文字,所述查询防伪区包括商品身份识别码;所述超微防伪区的加密图案和/或加密文字需要相应的解密设备通过远红外光技术进行识别解读。所述覆盖层覆盖粘附防伪面材层的超微防伪区和/或查询防伪区。所述覆盖层覆盖粘附防伪面材层的超微防伪区和/或查询防伪区的部分。所述标识区和/或查询防伪区采用激光、镭射或全息镀铝防伪技术。所述黏胶层采用紫外光固化胶膜。所述黏胶层粘附有离型材料层。所述超微防伪区与标识区或者查询防伪区设置于同一区域。所述保护层采用易碎基材层。所述保护层采用PET薄膜。所述保护膜采用防复印薄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超微离子防伪标签,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超微离子防伪标签具有难以伪造、易于结合产品包装以及识别简易等特征。同时,利用高频电子光学摄拍技术和集成电路芯片进行高速数字信息转换识别,需要利用专用的相应解密设备通过远红外光技术进行识别解读,即便伪造了防伪标签,但是通过配备的专用解读设备仍然不能进行识别解读,从而达到了双层防伪的目的。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超微离子防伪标签的分层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超微离子防伪标签的防伪面材层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另外,本技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下面结合附图和示例性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描述,其中如果已知技术的详细描述对于示出本技术的特征是不必要的,则将其省略。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超微离子防伪标签的分层结构示意图。种超微离子防伪标签包括从上至下依次粘附的覆盖层40、保护层30、防伪面材层20和黏胶层1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超微离子防伪标签的防伪面材层的结构示意图。防伪面材层20包括标识区21、超微防伪区22以及查询防伪区23,标识区21包括文字、图案和/或字母,超微防伪区22采用超微缩隐形制版设置有加密图案和/或加密文字,查询防伪区23包括商品身份识别码,一个防伪标签对应一个商品身份识别码。超微防伪区22的加密图案和/或加密文字可以通过加密编程技术为商品生成,因为采用了超微缩隐形制版,同时还可以采用白色油墨制版,因此超微防伪区22肉眼不可见,需要相应的解密设备通过远红外光技术进行识别解读。只有使用该系统配套的语音识读笔,才能正确解读出加密的信息,从而达到防伪目的。即便伪造了防伪标签,但是通过配备的专用解读设备仍然不能进行正确识别解读,从而达到了双层防伪的目的。为了混淆伪造者的注意力增加防伪的目的,可以使超微防伪区22与标识区21或者查询防伪区23设置于同一区域。具体的,覆盖层40覆盖粘附防伪面材层20的超微防伪区22和/或查询防伪区23。或者覆盖层40覆盖粘附防伪面材层的超微防伪区22和/或查询防伪区23的其中部分内容。覆盖层40为可刮开的涂层或者是可揭开的薄膜,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可刮开的涂层,在防伪面材层防伪的基础上增加了防伪查询的一次性查询使用,增加了防伪的力度。优选地,标识区21和/或查询防伪区23采用激光、镭射或全息镀铝防伪技术。优选地,黏胶层10采用紫外光固化胶膜,增加了防伪标签与商品的粘合力,使防伪标签不能完整或者无损的揭下后重复使用,保证了防伪标签对商品的防伪可信度。进一步的,黏胶层10粘附有离型材料层。为了减少防伪标签的重复使用的风险,优选保护层30采用易碎基材层,当防伪标签受到外力剥除时即损坏。另一实施例中,保护层30可采用防复印薄膜,防止了伪造者对防伪标签的直接复制伪造。保护层30采用PET薄膜。防伪面材层的承印载体可为不胶版纸、铜版纸、可印刷PE及PVC等多种材料。本技术的超微离子防伪标签通过使用特定的编码组合通过无色印刷技术记录于印刷品或其它包装载体上,需要配合使用专用解码仪器通过远红外光学摄像机即OCR技术提取标签信息,然后解码防伪标签的专有加密信息进行识别从而实现产品的防伪保真功能。以上仅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局限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需要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微离子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粘附的覆盖层、保护层、防伪面材层和黏胶层,所述覆盖层为可刮开的涂层或者是可揭开的薄膜;所述防伪面材层包括标识区、超微防伪区以及查询防伪区,所述标识区包括文字、图案和/或字母,所述超微防伪区采用超微缩隐形制版设置有加密图案和/或加密文字,所述查询防伪区包括商品身份识别码;所述超微防伪区的加密图案和/或加密文字需要相应的解密设备通过远红外光技术进行识别解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微离子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粘附的覆盖层、保护层、防伪面材层和黏胶层,所述覆盖层为可刮开的涂层或者是可揭开的薄膜;所述防伪面材层包括标识区、超微防伪区以及查询防伪区,所述标识区包括文字、图案和/或字母,所述超微防伪区采用超微缩隐形制版设置有加密图案和/或加密文字,所述查询防伪区包括商品身份识别码;所述超微防伪区的加密图案和/或加密文字需要相应的解密设备通过远红外光技术进行识别解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微离子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层覆盖粘附防伪面材层的超微防伪区和/或查询防伪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微离子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层覆盖粘附防伪面材层的超微防伪区和/或查询防伪区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捷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挚联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