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轮工件晾晒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67758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4 2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铸造工件铸造辅助设备技术领域的转轮工件晾晒干装置,所述的转轮工件晾晒干装置的装置底板(1)上设置支撑座Ⅰ(2)和支撑座Ⅱ(3),支重杆Ⅰ(4)一端与支撑座Ⅰ(2)活动连接,支重杆Ⅰ(4)另一端与支撑座Ⅱ(3)活动连接,支重杆Ⅱ(5)一端与支撑座Ⅰ(2)活动连接,支重杆Ⅱ(5)另一端与支撑座Ⅱ(3)活动连接,所述的支重杆Ⅰ(4)和支重杆Ⅱ(5)平行布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转轮工件晾晒干装置,结构简单,能够方便可靠放置转轮工件,并且只需要简单操作,就能够向任意角度翻转转轮工件,不仅降低翻转难度,提高晾干效率,满足转轮产品批量生产要求。

A drying and drying device for runner workpie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runner workpiece drying device applied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asting auxiliary equipment for casting workpieces. The device bottom plate (1) of the runner workpiece drying device is provided with a support seat I (2) and a support seat II (3), one end of the support bar I (4) is movably connected with the support seat I (2),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support bar I (4) is movably connected with the support seat I (2). The support rod II (5) is movably connected with the support seat I (2), the other end of the support rod II (5) is movably connected with the support seat II (3). The support rod I (4) and the support rod II (5) are arranged in parallel. The runner workpiece drying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can conveniently and reliably place the runner workpiece. Moreover, the workpiece of the runner can be turned to any angle by simple operation, which not only reduces the turning difficulty, improves the drying efficiency, but also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mass production of the runner produ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轮工件晾晒干装置
本技术属于铸造工件铸造辅助设备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转轮工件晾晒干装置。
技术介绍
在铸造产品生产过程中,产品表面需要进行浸油处理,以此来防止产品生锈,这是产品表面防护的一种方法。对于转轮类铸造产品而言,在浸油处理后需要进行翻转,以防止孔位或凹槽的积油。而转轮类产品,重量较大,翻转不便,在操作人员翻转时,工作人员劳动强度高,从而影响产品晾干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在转轮类产品进行浸油处理后,能够方便可靠放置转轮工件,并且只需要简单操作,就能够向任意角度翻转转轮工件,从而不仅降低翻转难度,提高晾干效率,满足转轮产品批量生产要求的转轮工件晾晒干装置。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为一种转轮工件晾晒干装置,所述的转轮工件晾晒干装置包括装置底板,装置底板上设置支撑座Ⅰ和支撑座Ⅱ,支重杆Ⅰ一端与支撑座Ⅰ活动连接,支重杆Ⅰ另一端与支撑座Ⅱ活动连接,支重杆Ⅱ一端与支撑座Ⅰ活动连接,支重杆Ⅱ另一端与支撑座Ⅱ活动连接,支重杆Ⅰ和支重杆Ⅱ平行布置。所述的支重杆Ⅰ和支重杆Ⅱ均设置为与装置底板平行布置的结构,支重杆Ⅰ一端端部位置或支重杆Ⅱ一端端部位置设置转动杆,所述的支重杆Ⅰ和支重杆Ⅱ上设置为能够放置多个转轮工件的结构。所述的支重杆Ⅰ和支撑座Ⅰ连接的一端设置轴承Ⅰ,支重杆Ⅰ和支撑座Ⅱ连接的一端设置轴承Ⅱ,所述的支重杆Ⅱ和支撑座Ⅰ连接的一端设置轴承Ⅲ,支重杆Ⅱ和支撑座Ⅱ连接的一端设置轴承Ⅳ。所述的转轮工件放置在支重杆Ⅰ和支重杆Ⅱ上时,转轮工件的工件轮面设置为能够分别抵靠在支重杆Ⅰ上和支重杆Ⅱ上的结构。所述的转动杆包括连接杆和转动扳手,连接杆一端与支重杆Ⅰ一端端部或支重杆Ⅱ一端端部焊接连接,转动扳手为L形结构,转动扳手一端与连接杆另一端焊接连接,转动杆为Z字形结构。所述的支撑座Ⅰ和支撑座Ⅱ之间的装置底板上还设置多个辅助支撑件,多个辅助支撑件之间按间隙设置,支重杆Ⅰ依次抵靠支撑在多个辅助支撑件上,支重杆Ⅱ依次抵靠支撑在多个辅助支撑件上。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转轮工件晾晒干装置,在转轮工件完成浸油处理后,将处理后的转轮工件放置在装置底板上的支重杆Ⅰ和支重杆Ⅱ上,而支重杆Ⅰ和支重杆Ⅱ均设置为能够相对于支撑座Ⅰ和支撑座Ⅱ转动的结构,这样,当转动支重杆Ⅰ或支重杆Ⅱ时,支重杆Ⅰ或支重杆Ⅱ转动,就能够带动转轮工件转动,这样,随着转轮工件的转动,就能够防止转轮工件上的孔位或凹槽内出现积油,有效提高转轮工件加工质量。而上述结构,在在翻转转轮工件时,不需要直接翻转转轮工件,而只需要转动支重杆Ⅰ或支重杆Ⅱ,这样,转动快捷省力,工作人员劳动强度低,有效提高转轮工件浸油后晾干的效率。本技术所述的转轮工件晾晒干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在转轮类产品进行浸油处理后,能够方便可靠放置转轮工件,并且只需要简单操作,就能够向任意角度翻转转轮工件,不仅降低翻转难度,提高晾干效率,满足转轮产品批量生产要求。附图说明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出简要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转轮工件晾晒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述的转轮工件晾晒干装置的A-A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分别为:1、装置底板;2、支撑座Ⅰ;3、支撑座Ⅱ;4、支重杆Ⅰ;5、支重杆Ⅱ;6、转动杆;7、转轮工件;8、工件轮面;9、连接杆;10、转动扳手;11、辅助支撑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附图1所示,本技术为一种转轮工件晾晒干装置,所述的转轮工件晾晒干装置包括装置底板1,装置底板1上设置支撑座Ⅰ2和支撑座Ⅱ3,支重杆Ⅰ4一端与支撑座Ⅰ2活动连接,支重杆Ⅰ4另一端与支撑座Ⅱ3活动连接,支重杆Ⅱ5一端与支撑座Ⅰ2活动连接,支重杆Ⅱ5另一端与支撑座Ⅱ3活动连接,所述的支重杆Ⅰ4和支重杆Ⅱ5平行布置。上述结构,在转轮工件完成浸油处理后,将处理后的转轮工件放置在装置底板上的支重杆Ⅰ4和支重杆Ⅱ5上,而支重杆Ⅰ4和支重杆Ⅱ5均设置为能够相对于支撑座Ⅰ2和支撑座Ⅱ3转动的结构,这样,当转动支重杆Ⅰ4或支重杆Ⅱ5时,支重杆Ⅰ4或支重杆Ⅱ5转动,就能够带动转轮工件转动,这样,随着转轮工件的转动,就能够防止转轮工件上的孔位或凹槽内出现积油,有效提高转轮工件加工质量。而上述结构,在在翻转转轮工件时,不需要直接翻转转轮工件,而只需要转动支重杆Ⅰ4或支重杆Ⅱ5,这样,转动快捷省力,工作人员劳动强度低,有效提高效率。本技术的转轮工件晾晒干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在转轮类产品进行浸油处理后,能够方便可靠放置转轮工件,并且只需要简单操作,就能够向任意角度翻转转轮工件,不仅降低翻转难度,提高晾干效率,满足转轮产品批量生产要求。所述的支重杆Ⅰ4和支重杆Ⅱ5均设置为与装置底板1平行布置的结构,支重杆Ⅰ4一端端部位置或支重杆Ⅱ5一端端部位置设置转动杆6,所述的支重杆Ⅰ4和支重杆Ⅱ5上设置为能够放置多个转轮工件7的结构。上述结构,通过转动杆的设置,在转动转动杆时,就能够方便转动支重杆Ⅰ4或支重杆Ⅱ5,从而有效通过支重杆Ⅰ4或支重杆Ⅱ5的转动,带动放置在支重杆Ⅰ4和支重杆Ⅱ5上的转轮工件相对于支重杆Ⅰ4或支重杆Ⅱ5转动,实现转轮工件可靠转动。所述的支重杆Ⅰ4和支撑座Ⅰ2连接的一端设置轴承Ⅰ,支重杆Ⅰ4和支撑座Ⅱ3连接的一端设置轴承Ⅱ,所述的支重杆Ⅱ5和支撑座Ⅰ2连接的一端设置轴承Ⅲ,支重杆Ⅱ5和支撑座Ⅱ3连接的一端设置轴承Ⅳ。通过轴承Ⅰ、轴承Ⅱ、轴承Ⅲ、轴承Ⅳ的设置,实现支重杆Ⅰ4和支重杆Ⅱ5与支重杆Ⅰ4和支撑座Ⅰ2的活动连接,并且支重杆Ⅰ4和支撑座Ⅰ2连接后连接灵活,转动过程避免摩擦,降低支重杆Ⅰ4和支重杆Ⅱ5与支重杆Ⅰ4和支撑座Ⅰ2的损坏,提高使用寿命。所述的转轮工件7放置在支重杆Ⅰ4和支重杆Ⅱ5上时,转轮工件7的工件轮面8设置为能够分别抵靠在支重杆Ⅰ4上和支重杆Ⅱ5上的结构。上述结构,通过将转轮工件的工件轮面放置在支重杆Ⅰ4和支重杆Ⅱ5上,转轮工件支撑稳定可靠,在转轮工件转动过程中,不会发生倾斜或跌落问题,提高翻转可靠性。所述的转动杆6包括连接杆9和转动扳手10,连接杆9一端与支重杆Ⅰ4一端端部或支重杆Ⅱ5一端端部焊接连接,转动扳手10为L形结构,转动扳手10一端与连接杆9另一端焊接连接,转动杆6为Z字形结构。上述结构,转动杆既与支重杆Ⅰ4一端端部或支重杆Ⅱ5一端端部连接可靠,又能够可靠实现转动时省力快捷,降低工作人员翻转个转轮工件时的劳动强度,提高翻转效率。所述的支撑座Ⅰ2和支撑座Ⅱ3之间的装置底板1上还设置多个辅助支撑件11,多个辅助支撑件11之间按间隙设置,支重杆Ⅰ4依次抵靠支撑在多个辅助支撑件11上,支重杆Ⅱ5依次抵靠支撑在多个辅助支撑件11上。多个辅助支撑件11的设置,对支重杆Ⅰ4和支重杆Ⅱ5中间部位起到支撑作用,避免支重杆Ⅰ4和支重杆Ⅱ5在放置多个转轮工件后中间位置发生变形,提高使用可靠性。本技术所述的转轮工件晾晒干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轮工件晾晒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轮工件晾晒干装置包括装置底板(1),装置底板(1)上设置支撑座Ⅰ(2)和支撑座Ⅱ(3),支重杆Ⅰ(4)一端与支撑座Ⅰ(2)活动连接,支重杆Ⅰ(4)另一端与支撑座Ⅱ(3)活动连接,支重杆Ⅱ(5)一端与支撑座Ⅰ(2)活动连接,支重杆Ⅱ(5)另一端与支撑座Ⅱ(3)活动连接,所述的支重杆Ⅰ(4)和支重杆Ⅱ(5)平行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轮工件晾晒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轮工件晾晒干装置包括装置底板(1),装置底板(1)上设置支撑座Ⅰ(2)和支撑座Ⅱ(3),支重杆Ⅰ(4)一端与支撑座Ⅰ(2)活动连接,支重杆Ⅰ(4)另一端与支撑座Ⅱ(3)活动连接,支重杆Ⅱ(5)一端与支撑座Ⅰ(2)活动连接,支重杆Ⅱ(5)另一端与支撑座Ⅱ(3)活动连接,所述的支重杆Ⅰ(4)和支重杆Ⅱ(5)平行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轮工件晾晒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重杆Ⅰ(4)和支重杆Ⅱ(5)均设置为与装置底板(1)平行布置的结构,支重杆Ⅰ(4)一端端部位置或支重杆Ⅱ(5)一端端部位置设置转动杆(6),所述的支重杆Ⅰ(4)和支重杆Ⅱ(5)上设置为能够放置多个转轮工件(7)的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轮工件晾晒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重杆Ⅰ(4)和支撑座Ⅰ(2)连接的一端设置轴承Ⅰ,支重杆Ⅰ(4)和支撑座Ⅱ(3)连接的一端设置轴承Ⅱ,所述的支重杆Ⅱ(5)和支撑座Ⅰ(2)连接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小玮徐向阳蓝福珍王月洁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伟工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