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填料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7667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4 2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填料塔,包括由下往上依次设置的配气空间,填料层,所述填料层包括填料支撑架及填料,设置于所述填料支撑架上部用于向填料支撑架上的填料内补充生物填料液的生物填料喷淋泵,与臭气源相连用于向配气空间送气的进气管,设置于所述生物填料塔的上部的排气管,设置于所述生物填料塔的下部的排液管,其中,所述进气管设置于所述配气空间的底部,所述配气空间包括至少为2个子配气空间,所述进气管包括主进气管,所述主进气管包括若干子进气管,所述子进气管与所述子配气空间一一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填料多个配气空间,避免废气短路的问题,提高了废气的均匀分布,减少了气水接触死角,气液反应充分,提高了废气污染物去除率。

A biological packing tow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io-packing tower, which comprises a gas distribution space arranged sequentially from bottom to top, a packing layer comprising a packing support frame and a packing, and a bio-filling spray pump arrang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packing support frame for supplying bio-filling liquid to the packing on the packing support frame, connected with a odor source. The intake pipe for air supply to the valve space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exhaust pipe of the bio-packing tower and on the lower exhaust pipe of the bio-packing tower, wherein the intake pipe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valve space, the valve spac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sub-valve spaces, and the intake pipe includes the main intake air. The main intake pipe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sub-intake pipes, and the sub-intake pipe corresponds to the sub-distribution space one by one. The utility model fills a plurality of air distribution spaces, avoids the problem of short circuit of exhaust gas, improves the uniform distribution of exhaust gas, reduces the dead angle of gas-water contact, fully reacts with gas and liquid, and improves the removal rate of exhaust gas polluta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填料塔
本技术属于环保
,具体涉及一种生物填料塔。
技术介绍
目前对有机废气处理最简单的办法是采用活性炭作为吸附剂,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吸附效率低、净化不稳定、系统投资大、运行费用高、系统安全性差等缺点,很多企业是买不起,或者买的起又用不起的尴尬局面。目前对有机废气处理最有效的无二次污染的办法是利用微生物以废气中的有机组分作为其生命活动的能源或其他养分,经代谢降解,转化为简单的无机物(CO2、水等)及细胞组成物质。目前采用的有机废气处理生物填料塔中废气由下而上,废气与鲍尔环填料中生长的微生物进行接触反应,最后净化后的空气经出风口达标排出,但往往因为废气会带走填料中的水分,使得填料的活性下降,因此通过在生物填料反应塔前设置喷淋塔或者在生物填料塔内设置喷淋装置自上而下喷淋。目前填料的比表面积少、孔隙率少、通风阻力大是目前填料的主要问题。填料的效果欠佳造成菌种活性降低,设备体积庞大、停留时间过长、容易堵塞,影响传质效果,使填料使用寿命短,进而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费用。由于废气在生物填料塔内分布不均匀,废气压差较大,导致生物填料塔运行不够稳定,气液反应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目前生物填料塔运行不稳定,气液反应效率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生物填料塔,包括由下往上依次设置的配气空间,填料层,所述填料层包括填料支撑架及填料,设置于所述填料支撑架上部用于向填料支撑架上的填料内补充生物填料液的生物填料喷淋泵,与臭气源相连用于向配气空间送气的进气管,设置于所述生物填料塔的上部的排气管,设置于所述生物填料塔的下部的排液管,其中,所述进气管设置于所述配气空间的底部,所述配气空间包括至少为2个子配气空间,所述进气管包括主进气管,所述主进气管包括若干子进气管,所述子进气管与所述子配气空间一一对应。进一步地,本技术生物填料塔中,所述子配气空间为2-3个。进一步地,本技术生物填料塔中,所述子配气空间中仅有一个包含有排液管的子配气空间,其余不包含有排液管的子配气空间的底部设置有排液孔。进一步地,本技术生物填料塔中,所述填料层至少分二层,填料采用错开安装,下层填料密集,上层填料疏松。进一步地,本技术生物填料塔中,所述述填料支撑支架上设置若干气孔。进一步地,本技术生物填料塔中,所述填料为复合纤维填料所述包括硬质蜂窝填料,上面缚以软性纤维填料,通过生物填料加药泵向填料内补充生物填料液。进一步地,本技术生物填料塔中,还包括与所述排气管连通的缓冲溶液池,用于中和反应后的排液。所述排气管也连通缓冲溶液池,可进一步对排气进行吸收,另一方面,排气可起到搅拌的作用,使中和反应更加充分。进一步地,本技术生物填料塔中,所述进气管内设置有进气阀,所述排气管内设置有排气阀。进一步地,本技术生物填料塔中,还包括与所述生物填料塔相连通的外部水源,从生物填料塔上部喷淋水雾。有益效果:本技术填料多个配气空间,避免废气短路的问题,提高了废气的均匀分布,减少了气水接触死角,气液反应充分,提高了废气污染物去除率。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污水处理厂的臭气处理效果,满足现代化环境治理更高的使用需求。附图说明图1生物填料塔结构示意图。1、生物填料塔,2、臭气源,3、配气空间,4、填料层,5、不包含有排液管的子配气空间,6、包含有排液管的子配气空间,7、缓冲溶液池,8、生物填料加药泵,9、排液孔,10、主进气管,11,子配气空间进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图1中,一种生物填料塔1,包括由下往上依次设置的配气空间3,填料层4,所述填料层1包括填料支撑架及填料,设置于所述填料支撑架上部用于向填料支撑架上的填料内补充生物填料液的生物填料喷淋泵8,与臭气源2相连用于向配气空间3送气的进气管,设置于所述生物填料塔1的上部的排气管,设置于所述生物填料塔1的下部的排液管,其中,所述进气管设置于所述配气空间3的底部,所述配气空间3包括至少为2个子配气空间,所述进气管包括主进气管10和若干子进气管11等,所述子进气管11等与所述子配气空间一一对应。优选地,所述子配气空间为2-3个,图1中,为2个,所述子配气空间5、6由子进气管11等分别进气,所述子配气空间中仅有一个包含有排液管的子配气空间6,其余不包含有排液管的子配气空间5的底部设置有排液孔9。所述进气管内设置有进气阀,所述排气管内设置有排气阀。各子配气空间分别进气,可以控制进气压力和进气量。所述排液管连通缓冲溶液池7,用于中和反应后的排液。本技术生物填料塔1中,所述填料层4至少分二层,填料采用错开安装,下层填料密集,上层填料疏松。避免风阻过大。所述述填料支撑架上设置若干气孔。使填料的表面反应更加充分。所述填料为复合纤维填料包括包括硬质蜂窝填料,上面缚以软性纤维填料,通过生物填料加药泵8向填料内补充生物填料液。本技术生物填料塔1中,还包括与所述生物填料塔1相连通的外部水源,从生物填料塔上部喷淋水雾。用以保证生物填料塔一定的湿度。具体地,臭气源2中的有机臭气通过主进气管10经子进气管11进入生物填料塔的配气空间3,所述配气空间3包括若干子配气空间,所述子配气空间5,6与所述子进气管11等对应,从生物填料塔1的底部有机臭气由下而上进入填料层4,与填料层4上微生物进行充分接触,有机污染物被微生物吸附、吸收,净化后废气由排气管排出。生物填料液可以由生物填料加药泵8喷淋头喷入补充,均匀分布在填料层5中。本技术填料多个配气空间,避免废气短路的问题,提高了废气的均匀分布,减少了气水接触死角,气液反应充分,提高了废气污染物去除率。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污水处理厂的臭气处理效果,满足现代化环境治理更高的使用需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填料塔,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往上依次设置的配气空间,填料层,所述填料层包括填料支撑架及填料,设置于所述填料支撑架上部用于向填料支撑架上的填料内补充生物填料液的生物填料喷淋泵,与臭气源相连用于向配气空间送气的进气管,设置于所述生物填料塔的上部的排气管,设置于所述生物填料塔的下部的排液管,其中,所述进气管设置于所述配气空间的底部,所述配气空间包括至少为2个子配气空间,所述进气管包括主进气管,所述主进气管包括若干子进气管,所述子进气管与所述子配气空间一一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填料塔,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往上依次设置的配气空间,填料层,所述填料层包括填料支撑架及填料,设置于所述填料支撑架上部用于向填料支撑架上的填料内补充生物填料液的生物填料喷淋泵,与臭气源相连用于向配气空间送气的进气管,设置于所述生物填料塔的上部的排气管,设置于所述生物填料塔的下部的排液管,其中,所述进气管设置于所述配气空间的底部,所述配气空间包括至少为2个子配气空间,所述进气管包括主进气管,所述主进气管包括若干子进气管,所述子进气管与所述子配气空间一一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填料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子配气空间为2-3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填料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子配气空间中仅有一个包含有排液管的子配气空间,其余不包含有排液管的子配气空间的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方曙姜佳男章志昌章荣倪春敖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龙湾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百一环境投资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