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效缓冲的汽车防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67105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4 2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效缓冲的汽车防撞装置,保险杆防撞挡板上设有受力杆,防撞挡板前侧设有防撞软垫,防撞软垫表层上设置有防撞传感器,防撞软垫中间设置有弹簧,受力杆后侧设有三个规格相同的吸能结构,吸能结构右侧设有防撞管,吸能结构的后侧上设有凸起,吸能结构通过凸起卡接在防撞管内部,防撞管内设有防撞弹簧,防撞弹簧右端设有气缸挡板,气缸挡板前侧设有防撞气囊,防撞气囊电性连接于防撞传感器,防撞传感器电性连接于一单片机,气缸挡板右侧设有气缸,防撞管右侧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右侧连接到汽车上。该装置安全性能高,结构简单,多层缓冲层实现了对车辆和人体最大程度的保护。

A vehicle collision avoidance device with effective cushionin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ffective buffering automobile anti-collision device. A force bar is arranged on the bumper anti-collision baffle plate, an anti-collision cushion is arranged on the front side of the bumper anti-collision baffle plate, an anti-collision sensor is arrang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anti-collision cushion, a spring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the anti-collision cushion, and three energy-absorbing structures with the same specifications are arranged on the rear side of the A bump is arranged on the rear side of the energy absorbing structure, and the energy absorbing structure is clamped on the inner part of the anti-collision pipe through the bump, and the anti-collision spring is arranged in the anti-collision pipe, and the right end of the anti-collision spring is provided with a cylinder baffle, and the front side of the cylinder baffle is provided with an anti-collision air bag, which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anti-collision sensor, and the anti-collision sensor is electrically A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is provided with a cylinder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cylinder baffle plate, and a connecting plate is connected to the right side of the collision-proof tube, and the connecting plate is connected to the car on the right side. The device has high safety performance, simple structure and multi-layer buffer layer to achieve maximum protection of vehicles and human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效缓冲的汽车防撞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汽车配件设备科技
,特别是一种有效缓冲的汽车防撞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汽车的拥有量越来越多,汽车的普及为人类社会生活创造美好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质量,扩大社交范围,方便出游,增加经济的发展,提高工作效率,汽车诞生给人类生活带来种种方便,同时交通事故不断增加,车祸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多阴影,目前普通的防撞装置安全性能底,抗冲击能力薄弱,缓冲效果差,仍然会有较大能量传递到车身,造危及车内乘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有效缓冲的汽车防撞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有效缓冲的汽车防撞装置,包括保险杆,所述保险杆包括防撞挡板,所述防撞挡板上设有受力杆,所述防撞挡板前侧设有防撞软垫,所述防撞软垫表层上设置有防撞传感器,所述防撞软垫呈蜂窝结构,所述防撞软垫中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受力杆后侧设有三个规格相同的吸能结构,所述吸能结构包括第一吸能管体和第二吸能管体,且第一吸能管体和第二吸能管体上安装有溃缩筋,所述吸能结构右侧设有防撞管,所述吸能结构的后侧上设有凸起,所述吸能结构通过凸起卡接在防撞管内部,所述防撞管内设有防撞弹簧,所述防撞弹簧右端设有气缸挡板,所述气缸挡板前侧设有防撞气囊,所述防撞气囊电性连接于防撞传感器,所述防撞传感器电性连接于一单片机,所述气缸挡板右侧设有气缸,所述防撞管右侧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右侧连接到汽车上。进一步的,软垫内部设置有气囊。进一步的,所述吸能结构的后侧上设置的凸起的轴线和防撞气囊水平方向的中线在同一直线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吸能管体和第二吸能管体均为正四面柱体结构,且每个面吸能侧棱构成,同时溃缩筋在第一吸能管体和第二吸能管体开设的三角形孔洞内侧设置。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在发生碰撞时,实现了二次缓冲,最大程度减少车身的损坏,同时防撞软垫减少了撞击对路人的撞击伤害,也减少了对车身的伤害,本专利技术安全性能高,结构简单,多层缓冲层实现了对车辆和人体最大程度的保护,。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吸能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防撞挡板,2-受力杆,3-防撞软垫,4-防撞传感器,5-吸能结构,6-防撞管,7-凸起,8-防撞弹簧,9-气缸挡板,10-防撞气囊,11-连接板,12-第一吸能管体,13-第二吸能管体,14-溃缩筋,15-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有效缓冲的汽车防撞装置,包括保险杆,所述保险杆包括防撞挡板1,所述防撞挡板1上设有受力杆2,所述防撞挡板1前侧设有防撞软垫3,所述防撞软垫3表层上设置有防撞传感器4,所述防撞软3垫呈蜂窝结构,所述防撞软垫3中间设置有弹簧15,所述受力杆2后侧设有三个规格相同的吸能结构5,所述吸能结构5包括第一吸能管体12和第二吸能管体13,且第一吸能管体和第二吸能管体上安装有溃缩筋,所述吸能结构右侧设有防撞管6,所述吸能结构5的后侧上设有凸起7,所述吸能结构5通过凸起卡接在防撞管6内部,所述防撞管6内设有防撞弹簧8,所述防撞弹簧8右端设有气缸挡板9,所述气缸挡板9前侧设有防撞气囊10,所述防撞气囊10电性连接于防撞传感器4,所述防撞传感器4电性连接于一单片机,所述气缸挡板9右侧设有气缸10,所述防撞管6右侧连接有连接板11,所述连接板11右侧连接到汽车上。进一步的,所述防撞软垫3内部设置有气囊。进一步的,所述吸能结构5的后侧上设置的凸起7的轴线和防撞气囊10水平方向的中线在同一直线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吸能管体12和第二吸能管体13均为正四面柱体结构,且每个面吸能侧棱构成,同时溃缩筋14在第一吸能管体12和第二吸能管体13开设的三角形孔洞内侧设置。本专利技术在发生碰撞时,实现了二次缓冲,最大程度减少车身的损坏,同时防撞软垫减少了撞击对路人的撞击伤害,也减少了对车身的伤害,本专利技术安全性能高,结构简单,多层缓冲层实现了对车辆和人体最大程度的保护。以上所述的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同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效缓冲的汽车防撞装置,包括保险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杆包括防撞挡板(1),所述防撞挡板(1)上设有受力杆(2),所述防撞挡板(1)前侧设有防撞软垫(3),所述防撞软垫(3)表层上设置有防撞传感器(4),所述防撞软(3)垫呈蜂窝结构,所述防撞软垫(3)中间设置有弹簧(15),所述受力杆(2)后侧设有三个规格相同的吸能结构(5),所述吸能结构(5)包括第一吸能管体(12)和第二吸能管体(13),且第一吸能管体和第二吸能管体上安装有溃缩筋,所述吸能结构右侧设有防撞管(6),所述吸能结构(5)的后侧上设有凸起(7),所述吸能结构(5)通过凸起卡接在防撞管(6)内部,所述防撞管(6)内设有防撞弹簧(8),所述防撞弹簧(8)右端设有气缸挡板(9),所述气缸挡板(9)前侧设有防撞气囊(10),所述防撞气囊(10)电性连接于防撞传感器(4),所述防撞传感器(4)电性连接于一单片机,所述气缸挡板(9)右侧设有气缸(10),所述防撞管(6)右侧连接有连接板(11),所述连接板(11)右侧连接到汽车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效缓冲的汽车防撞装置,包括保险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杆包括防撞挡板(1),所述防撞挡板(1)上设有受力杆(2),所述防撞挡板(1)前侧设有防撞软垫(3),所述防撞软垫(3)表层上设置有防撞传感器(4),所述防撞软(3)垫呈蜂窝结构,所述防撞软垫(3)中间设置有弹簧(15),所述受力杆(2)后侧设有三个规格相同的吸能结构(5),所述吸能结构(5)包括第一吸能管体(12)和第二吸能管体(13),且第一吸能管体和第二吸能管体上安装有溃缩筋,所述吸能结构右侧设有防撞管(6),所述吸能结构(5)的后侧上设有凸起(7),所述吸能结构(5)通过凸起卡接在防撞管(6)内部,所述防撞管(6)内设有防撞弹簧(8),所述防撞弹簧(8)右端设有气缸挡板(9),所述气缸挡板(9)前侧设有防撞气囊(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书建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盈安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