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钢丝网片增强的钢管混凝土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70071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4 2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钢丝网片增强的钢管混凝土柱,包括钢管(1),所述钢管(1)的内部填充有混凝土实体(2),所述混凝土实体(2)内分布有若干高强钢丝网片(3)和若干纵向架立钢筋(4),所述高强钢丝网片(3)与所述纵向架立钢筋(4)相互交叉设置。所述纵向架立钢筋(4)纵向等距绑扎于所述纵向架立钢筋(4)上,所述钢管(1)为圆形或矩形,所述高强钢丝网片(3)为圆形高强钢丝网片或矩形高强钢丝网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利用高强钢丝网片可以通过与混凝土的粘结咬合作用有效地抑制混凝土实体在受压过程中的侧向变形,提高混凝土实体局部承压承载力,从而达到提高钢管混凝土整体轴压承载力的目的。

A high strength steel wire mesh reinforced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ular colum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igh-strength steel wire mesh reinforced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ular column, which comprises a steel tube (1) filled with a concrete entity (2), in which a number of high-strength steel wire mesh (3) and a number of longitudinal erecting steel bars (4) are distributed, and the high-strength steel wire mesh (3) and the longitudinal erecting steel bar (4) are arranged. The reinforcement (4) is mutually arranged. The longitudinal erecting steel bar (4) is longitudinally and equidistantly bound to the longitudinal erecting steel bar (4), the steel pipe (1) is circular or rectangular, and the high-strength steel wire mesh (3) is circular high-strength steel wire mesh or rectangular high-strength steel wire mesh. The high-strength steel wire mesh used by the utility model can effectively restrain the lateral deformation of the concrete entity during the compression process by bonding and biting with the concrete, and improve the local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concrete entity, so as to improve the overall axial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钢丝网片增强的钢管混凝土柱
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中的建筑构件,特别涉及一种高强钢丝网片增强的钢管混凝土柱。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繁荣发展,建筑结构的高度不断增加,由此所需的普通钢管混凝土柱的截面尺寸和钢管壁厚越来越大,混凝土和钢的强度等级也越来越高。尽管加大截面尺寸、增加钢管壁厚和提高材料的强度等级等传统方式能够提高普通钢管混凝土柱的承载能力,但同时也对其实际应用提出了新的问题:1、截面尺寸的增大会导致结构自重的增大,从而对基础构件的负重增加,导致基础设计困难和造价提高;2、混凝土体积的增大提高了对泵送混凝土机械的性能要求,影响泵送速率从而影响施工进展;3、钢管壁厚的增加对保证材料厚度方向的性能以及焊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建造成本;4、混凝土和钢材强度的提高增加了材料的制造加工难度,同时对材料性能的稳定性提出了新的挑战。当混凝土的强度提高时,其脆性特征将更加明显,延性变差,并且在浇筑硬化过程中的收缩变形也将进一步加大,不仅对混凝土本身承载力会产生影响,也将会影响到混凝土与钢管接触的稳定性。当钢材的强度提高到一定程度时,同样其脆性显著提高,延性变差,在其实际工程运用中,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基于上述四点,寻求一种在不增加钢管混凝土柱构件尺寸且不提高材料强度的情况下提升其抗压承载力的方法成为很多结构相关从业人员致力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在不增加钢管混凝土柱构件尺寸且不提高材料强度的情况下提升其抗压承载力的技术方法,基于此,提出了一种高强钢丝网片增强的钢管混凝土柱。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高强钢丝网片增强的钢管混凝土柱,包括钢管(1),所述钢管(1)的内部填充有混凝土实体(2),所述混凝土实体(2)内分布有若干高强钢丝网片(3)和若干纵向架立钢筋(4),所述高强钢丝网片(3)与所述纵向架立钢筋(4)相互交叉设置。优选的,所述纵向架立钢筋(4)纵向等距绑扎于所述纵向架立钢筋(4)上。优选的,所述钢管(1)为圆形或矩形。优选的,所述高强钢丝网片(3)为圆形高强钢丝网片或矩形高强钢丝网片。优选的,所述钢管(1)与所述高强钢丝网片(3)之间设有空隙。优选的,所述纵向架立钢筋(4)的数量为四根。优选的,所述高强钢丝网片(3)由带螺旋肋或刻痕的消除预应力钢丝绑扎而成。优选的,所述钢管(1)为圆形时,所述高强钢丝网片(3)为圆形高强钢丝网片。优选的,所述钢管(1)为矩形时,所述高强钢丝网片(3)为矩形高强钢丝网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不同于传统钢管混凝土柱中钢管或箍筋对混凝土实体套箍效应的增强,本技术所利用高强钢丝网片可以通过与混凝土的粘结咬合作用有效地抑制混凝土实体在受压过程中的侧向变形,提高混凝土实体局部承压承载力,从而达到提高钢管混凝土整体轴压承载力的目的。(2)本技术在既不增加柱截面尺寸和钢管的厚度,又无需提高材料强度的情况下,通过对核心混凝土配置横向钢丝网片来提高钢管混凝土柱的抗压承载力,有效的避免了普通钢管混凝土柱设计中依靠截面尺寸,钢管厚度和材料强度来提高柱抗压强度的局限性,不仅能够有效地节约工程造价,而且在结构的安全性方面,也有着更好的保证。(3)普通钢管混凝土柱在轴心受压情况下,核心混凝土将同时产生竖向和横向应变,由于钢管的箍套作用,钢管混凝土柱拥有较大的抗压承载力,但随着压力的进一步增大,核心混凝土的横向应变不断增加,钢管的横向压力也随之增大,最终钢管发生屈服,这也意味着钢管混凝土柱达到承载力极限。在钢管混凝土柱中设置横向高强钢筋网片,目的是利用钢筋的抗拉性能来抑制钢管混凝土柱中核心混凝土的侧向变形,减小钢管所受侧向压力,扩大钢管工作应力区间,从而提高钢管混凝土柱的抗压承载力。高强钢丝网片增强的钢管混凝土柱的抗压承载力明显高于同等条件的普通钢管混凝土柱。(4)本技术实际施工过程中操作简单,实用性强。(5)本技术可作为承重柱,广泛应用于各类高层、超高层结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高强钢丝网片(3)为圆形高强钢丝网片时的横截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高强钢丝网片(3)为矩形高强钢丝网片横截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结构实例1高强钢丝网片增强的圆钢管混凝土柱与同等条件下普通钢管混凝土柱集中力与位移曲线图。图4是本技术结构实例2高强钢丝网片增强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柱与同等条件下普通钢管混凝土柱集中力与位移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2所示,一种高强钢丝网片增强的钢管混凝土柱,包括钢管(1),所述钢管(1)的内部填充有混凝土实体(2),所述混凝土实体(2)内分布有若干高强钢丝网片(3)和若干纵向架立钢筋(4),所述高强钢丝网片(3)与所述纵向架立钢筋(4)相互交叉设置。在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中,所述纵向架立钢筋(4)的数量为四根,所述纵向架立钢筋(4)纵向等距绑扎于所述纵向架立钢筋(4)上,并于钢管(1)中心位置放置在混凝土实体(2)中,混凝土实体(2)为一柱体,填充于矩形或圆形钢管(1)内。所述钢管(1)为圆形或矩形,所述高强钢丝网片(3)为圆形高强钢丝网片或矩形高强钢丝网片,所述高强钢丝网片(3)由带螺旋肋或刻痕的消除预应力钢丝绑扎而成。所述钢管(1)与所述高强钢丝网片(3)之间设有空隙。所述钢管(1)为圆形时,所述高强钢丝网片(3)为圆形高强钢丝网片,所述钢管(1)为矩形时,所述高强钢丝网片(3)为矩形高强钢丝网片;所述的矩形高强钢丝网,由等长的钢丝纵横向分两层等距绑扎而成,所述圆形高强钢丝网由一圆形纵横向分两层等距排布的钢丝网绑扎而成。需要说明书的是,钢管(1)的强度等级不高于Q345;混凝土实体(2)的强度等级不高于C60;高强钢丝网片(3)强度标准值不低于1570N/mm2,高强钢丝网片(3)外边缘与钢管内壁预留20mm空隙,高强钢丝网片(3)平面内净间距不小于30mm;纵向架立钢筋(4)为普通热轧钢筋,强度等级不高于HRB335。本技术根据对钢管混凝土柱轴心受压原理的分析,所述钢管混凝土柱内置的高强钢丝网片,其作用类似于桥墩支座或桩基承台里的横向钢筋网,能够有效地抑制混凝土受压时的横向变形,提高混凝土局部承压承载力,同时减缓钢管受到的来自混凝土的侧向压力,扩大钢管的受力工作区间,从而提高钢管混凝土柱的抗压承载力。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的高强钢丝网片增强的钢管混凝土柱的横截面如图1所示,圆形截面高强钢丝网片增强的钢管混凝土柱包括圆形钢管1、混凝土实体2、圆形高强钢丝网片3、纵向架立钢筋4;若干圆形高强钢丝网片3纵向等距绑扎于4根纵向架立钢筋上,并于钢管1中心位置放置在混凝土实体2中,混凝土实体2为一柱体,填充于圆形钢管1内。所述高强钢丝网片增强的钢管混凝土柱,其钢管1所用钢材的强度等级为Q345,钢管外径为351mm,厚度为7mm,柱高800mm;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40;高强钢丝网片3由带螺旋肋的消除预应力钢丝绑扎而成,强度标准值为1570N/mm2,钢丝网片3外边缘与钢管内壁预留20mm空隙,钢丝平面内净间距为50mm,纵向间距为100mm;架立钢筋4为普通热轧钢筋,强度等级为HRB335,直径为8mm。上述内置高强钢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钢丝网片增强的钢管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管(1),所述钢管(1)的内部填充有混凝土实体(2),所述混凝土实体(2)内分布有若干高强钢丝网片(3)和若干纵向架立钢筋(4),所述高强钢丝网片(3)与所述纵向架立钢筋(4)相互交叉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钢丝网片增强的钢管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管(1),所述钢管(1)的内部填充有混凝土实体(2),所述混凝土实体(2)内分布有若干高强钢丝网片(3)和若干纵向架立钢筋(4),所述高强钢丝网片(3)与所述纵向架立钢筋(4)相互交叉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钢丝网片增强的钢管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架立钢筋(4)纵向等距绑扎于所述纵向架立钢筋(4)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钢丝网片增强的钢管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1)为圆形或矩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钢丝网片增强的钢管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钢丝网片(3)为圆形高强钢丝网片或矩形高强钢丝网片。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明祥熊公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