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复合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7003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4 2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凝土复合材料,混凝土复合材料由内到外依次包括:第一废渣混凝土层、水泥砂浆找平层、钢丝加强筋层、第一增强纤维层、第二废渣混凝土层、第二增强纤维层以及第三废渣混凝土层,第三废渣混凝土层的厚度大于第一废渣混凝土层和第二废渣混凝土层厚度之和。使用废渣水泥作为主要承力结构,降低整体结构的成本。将传统的一层混凝土层变为“夹杂”多个纤维增强层的多个混凝土层,实现了结构的减重,并且增加了整体混凝土结构的强度。

A kind of concrete composite material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oncrete composite material,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slag concrete layer, a cement mortar leveling layer, a steel wire reinforcement layer, a first reinforcement fiber layer, a second reinforcement fiber layer, a third slag concrete layer, and a third slag coagulation layer from inside to outside. The thickness of the soil layer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first waste concrete layer and the second waste slag concrete layer. Using waste cement as main bearing structure to reduce the cost of the overall structure. The traditional one-layer concrete layer is changed into a multi-layer concrete layer with \inclusion\ and multi-fiber reinforced layer, which realizes the weight reduction of the structure and increases the strength of the whole concret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复合材料
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复合材料。
技术介绍
混凝土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骨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骨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现有技术中的混凝土包括如下几类:重混凝土是表观密度大于2500kg/立方米,用特别密实和特别重的集料制成的。如重晶石混凝土、钢屑混凝土等,它们具有不透x射线和γ射线的性能;常由重晶石和铁矿石配制而成。普通混凝土即是我们在建筑中常用的混凝土,表观密度为1950~2500kg/立方米,主要以砂、石子为主要集料配制而成,是土木工程中最常用的混凝土品种。轻质混凝土是表观密度小于1950公斤/立方米的混凝土。对于普通建筑领域而言,希望使用轻质混凝土,以便降低结构自重。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轻质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还比较差,不能完全适用于所有建筑领域。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复合材料,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凝土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混凝土复合材料由内到外依次包括:第一废渣混凝土层、水泥砂浆找平层、钢丝加强筋层、第一增强纤维层、第二废渣混凝土层、第二增强纤维层以及第三废渣混凝土层,第三废渣混凝土层的厚度大于第一废渣混凝土层和第二废渣混凝土层厚度之和。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增强纤维层由内到外依次包括:第一玻璃纤维层、第二玻璃纤维层以及第三玻璃纤维层。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增强纤维层由内到外依次包括:第四玻璃纤维层、第五玻璃纤维层以及第六玻璃纤维层。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废渣混凝土层的厚度以及第二废渣混凝土层的厚度为1-5cm。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三废渣混凝土层的厚度2-15cm。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玻璃纤维层的厚度大于第二玻璃纤维层的厚度,并且第二玻璃纤维层的厚度大于第三玻璃纤维层的厚度。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第四玻璃纤维层的厚度大于第五玻璃纤维层的厚度,并且第五玻璃纤维层的厚度大于第六玻璃纤维层的厚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使用废渣水泥作为主要承力结构,降低整体结构的成本。将传统的一层混凝土层变为“夹杂”多个纤维增强层的多个混凝土层,实现了结构的减重,并且增加了整体混凝土结构的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混凝土复合材料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本技术的混凝土复合材料的具体制造方法是本领域公知的方法。其中废渣混凝土层的组分是本领域公知的组分,废渣水泥的具体组分例如可以参见肖中明等主编的《工业废渣在水泥生产中的应用》,对于实现本技术的目的而言,该书中介绍的废渣水泥都可以应用于本技术的层结构中。本技术的玻璃纤维购自市场,并且对于实现本技术的目的而言,任何品牌或者来源的玻璃纤维都可以适用于本技术。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种混凝土复合材料,混凝土复合材料由内到外依次包括:第一废渣混凝土层107、水泥砂浆找平层106、钢丝加强筋层105、第一增强纤维层104、第二废渣混凝土层103、第二增强纤维层102以及第三废渣混凝土层1001,所述第三废渣混凝土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废渣混凝土层和所述第二废渣混凝土层厚度之和。实施例1混凝土复合材料由内到外依次包括:第一废渣混凝土层、水泥砂浆找平层、钢丝加强筋层、第一增强纤维层、第二废渣混凝土层、第二增强纤维层以及第三废渣混凝土层,第三废渣混凝土层的厚度大于第一废渣混凝土层和第二废渣混凝土层厚度之和。第一增强纤维层由内到外依次包括:第一玻璃纤维层、第二玻璃纤维层以及第三玻璃纤维层。第二增强纤维层由内到外依次包括:第四玻璃纤维层、第五玻璃纤维层以及第六玻璃纤维层。第一废渣混凝土层的厚度以及第二废渣混凝土层的厚度为1cm。第三废渣混凝土层的厚度3cm。第一玻璃纤维层的厚度大于第二玻璃纤维层的厚度,并且第二玻璃纤维层的厚度大于第三玻璃纤维层的厚度。第四玻璃纤维层的厚度大于第五玻璃纤维层的厚度,并且第五玻璃纤维层的厚度大于第六玻璃纤维层的厚度。实施例2混凝土复合材料由内到外依次包括:第一废渣混凝土层、水泥砂浆找平层、钢丝加强筋层、第一增强纤维层、第二废渣混凝土层、第二增强纤维层以及第三废渣混凝土层,第三废渣混凝土层的厚度大于第一废渣混凝土层和第二废渣混凝土层厚度之和。第一增强纤维层由内到外依次包括:第一玻璃纤维层、第二玻璃纤维层以及第三玻璃纤维层。第二增强纤维层由内到外依次包括:第四玻璃纤维层、第五玻璃纤维层以及第六玻璃纤维层。第一废渣混凝土层的厚度以及第二废渣混凝土层的厚度为3cm。第三废渣混凝土层的厚度8cm。第一玻璃纤维层的厚度大于第二玻璃纤维层的厚度,并且第二玻璃纤维层的厚度大于第三玻璃纤维层的厚度。第四玻璃纤维层的厚度大于第五玻璃纤维层的厚度,并且第五玻璃纤维层的厚度大于第六玻璃纤维层的厚度。实施例3混凝土复合材料由内到外依次包括:第一废渣混凝土层、水泥砂浆找平层、钢丝加强筋层、第一增强纤维层、第二废渣混凝土层、第二增强纤维层以及第三废渣混凝土层,第三废渣混凝土层的厚度大于第一废渣混凝土层和第二废渣混凝土层厚度之和。第一增强纤维层由内到外依次包括:第一玻璃纤维层、第二玻璃纤维层以及第三玻璃纤维层。第二增强纤维层由内到外依次包括:第四玻璃纤维层、第五玻璃纤维层以及第六玻璃纤维层。第一废渣混凝土层的厚度以及第二废渣混凝土层的厚度为5cm。第三废渣混凝土层的厚度15cm。第一玻璃纤维层的厚度大于第二玻璃纤维层的厚度,并且第二玻璃纤维层的厚度大于第三玻璃纤维层的厚度。第四玻璃纤维层的厚度大于第五玻璃纤维层的厚度,并且第五玻璃纤维层的厚度大于第六玻璃纤维层的厚度。前述对本技术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技术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技术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技术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技术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复合材料由内到外依次包括:第一废渣混凝土层、水泥砂浆找平层、钢丝加强筋层、第一增强纤维层、第二废渣混凝土层、第二增强纤维层以及第三废渣混凝土层,所述第三废渣混凝土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废渣混凝土层和所述第二废渣混凝土层厚度之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复合材料由内到外依次包括:第一废渣混凝土层、水泥砂浆找平层、钢丝加强筋层、第一增强纤维层、第二废渣混凝土层、第二增强纤维层以及第三废渣混凝土层,所述第三废渣混凝土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废渣混凝土层和所述第二废渣混凝土层厚度之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增强纤维层由内到外依次包括:第一玻璃纤维层、第二玻璃纤维层以及第三玻璃纤维层。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增强纤维层由内到外依次包括:第四玻璃纤维层、第五玻璃纤维层以及第六玻璃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擎宇侯兆新郝挺宇郝彬熊喆怡王志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