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角砌块及包含该拐角砌块的砌块套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7114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1 07: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拐角砌块及包含该拐角砌块的砌块套件。所述拐角砌块包括设置在所述拐角砌块的顶面的上凸结构,所述上凸结构沿所述顶面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上凸结构的长度与所述顶面的长度相同;以及设置在所述拐角砌块的底面的下凹结构,所述下凹结构用于收容所述上凸结构;其中,所述上凸结构包括自顶面倾斜延伸形成的一对引导面和连接所述引导面的连接面。

Corner block and block assembly containing the corner block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rner block and a block block comprising the corner block. The corner block includes a upper convex structure set at the top surface of the corner block, which extends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top surface and the length of the upper convex structure is the same as the length of the top surface; and the lower concave structure is set at the bottom of the corner block, and the concave structure is used for the shelters. The convex structure comprises a pair of guide faces formed by tilting and extending from the top surface and a connecting surface connecting the guide fa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拐角砌块及包含该拐角砌块的砌块套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拐角砌块及使用该拐角砌块的砌块套件。
技术介绍
目前涉及的固体废料主要是(1)工业固体废料,包括但不限于废矿渣、炉渣、以及工业产品的边角废料;(2)生活废料,包括但不限于日常生活所产生的废纸、废旧家具、废旧塑料、包装材料、剩余变质的食物;(3)建筑废料,包括但不限于拆除旧建筑时所产生的水泥块、砖块、装修材料碎块;(4)城市淤泥,包括但不限于污水处理产生的淤泥,城市地下工程挖掘出来的淤泥,城市下水道常年沉淀下来的淤泥;(5)农作物秸秆废料,包括但不局限于水稻秸秆,麦秸秆、玉米秸秆、高粱秸秆、棉花秸秆,花生秸秆、芝麻秸秆、油菜秸秆。目前处理以上各种废料的方法很多,但伴随社会的不断发展,以上各种废料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成为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并不断对人类居住环境造成危害。同时,目前的各种建墙方法是使用水泥砂浆将砖块砌成墙体,或通过搭建框架结构后,将墙板固定到框架结构上。这些方法都必须由专业的人员使用专业的工具、设备才能实现。而且建好的墙体都是没有带任何装饰的基础毛坯墙。墙体建成后,需要进行装修装饰,不能反复拆建使用,从而造成大量建筑材料浪费,而拆卸下来的建筑废料不能腐化分解,成为新的固体废料,造成环境污染。另外,传统的建墙工艺需要大量的熟练建筑工人,从而造成熟练建筑工人严重匮乏。现有的可重复使用的砌块具有凹凸配合结构,但此类砌块的凸起结构均为设置在砌块顶面的多个断续的凸起部且凸起部都垂直于顶面设置,由此,在有降水的环境中使用砌块时,水易进入砌块内,从而降低砌块的使用寿命,进而降低建筑物的质量。因此,急需提供一种可以防止水流进入砌块内部的砌块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防止水流入砌块内部的拐角砌块和使用该拐角砌块的砌块套件。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拐角砌块,所述拐角砌块包括设置在所述拐角砌块的顶面的上凸结构,所述上凸结构沿所述顶面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上凸结构的长度与所述顶面的长度相同;以及设置在所述拐角砌块的底面的下凹结构,所述下凹结构用于收容所述上凸结构;其中,所述上凸结构包括自顶面倾斜延伸形成的一对引导面和连接所述引导面的连接面。优选地,所述拐角砌块包括第一直边部、第二直边部、连接第一直边部和第二直边部的拐角部,所述上凸结构自所述第一直边部的顶面经所述拐角部的顶面延伸至所述第二直边部的顶面,所述下凹结构相应地自所述第一直边部的底面经所述拐角部的底面延伸至所述第二直边部的底面。优选地,所述第一直边部中远离所述拐角部的一端和第二直边部中远离所述拐角部的一端均凹陷形成有内凹结构。优选地,所述拐角砌块还包括由位于拐角部的上凸结构去料形成的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凹槽用于收容堆叠在所述拐角砌块上的另一拐角砌块的底面。优选地,所述定位凹槽包括靠近所述第一直边部的第一定位凹槽和靠近所述第二直边部的第二定位凹槽。优选地,所述上凸结构还包括一对弧形面,每一所述弧形面连接在所述连接面与所述引导面之间。优选地,所述拐角砌块包括自所述上凸结构的连接面延伸至所述拐角砌块底面的多个定位孔和位于所述上凸结构相对两侧的多个线管孔,每个线管孔自所述拐角砌块的顶面延伸至所述拐角砌块的底面。优选地,所述定位孔和/或线管孔内置嵌设有内置套管。优选地,所述拐角砌块包括砌块本体、嵌设于砌块本体内的芯部以及包覆所述芯部的防水层,所述防水层位于所述砌块本体和芯部之间。优选地,所述拐角砌块还包括与所述防水层固定连接的支撑件和位于所述防水层与芯部之间的保温层,所述支撑件嵌设于所述砌块本体内。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砌块套件,用于建造建筑物,所述砌块套件包括:相互堆叠、联锁以建造所述建筑物的标准砌块、拐角砌块和调整砌块;所述标准砌块、拐角砌块和调整砌块中的每一者均包括:设置在顶面的上凸结构,所述上凸结构沿所述顶面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上凸结构的长度与所述顶面的长度相同;设置在底面的下凹结构,所述下凹结构用于收容所述上凸结构;其中,所述上凸结构包括自顶面倾斜延伸形成的一对引导面和连接所述引导面的连接面;当多个标准砌块、调整砌块和拐角砌块相互配合以构造所述建筑物时,多个砌块相互堆叠,其中一个砌块的所述上凸结构与相邻的另一砌块的下凹结构相互扣合锁紧。优选地,所述拐角砌块包括第一直边部、第二直边部、连接第一直边部和第二直边部的拐角部,所述上凸结构自所述第一直边部的顶面经所述拐角部的顶面延伸至所述第二直边部的顶面;所述下凹结构相应地自所述第一直边部的底面经所述拐角部的底面延伸至所述第二直边部的底面。优选地,所述第一直边部中远离所述拐角部的一端和第二直边部中远离所述拐角部的一端均凹陷形成有内凹结构。优选地,所述拐角砌块还包括由位于拐角部的上凸结构去料形成的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凹槽用于收容堆叠在所述拐角砌块上的另一拐角砌块的底面。优选地,所述定位凹槽包括靠近所述第一直边部的第一定位凹槽和靠近所述第二直边部的第二定位凹槽。优选地,所述标准砌块、拐角砌块和调整砌块中的每一者均包括自所述上凸结构的连接面延伸至所述底面的多个定位孔和分别位于所述上凸结构相对两侧的多个所述线管孔,每个所述线管孔自所述顶面延伸至所述底面。优选地,所述标准砌块、拐角砌块和调整砌块中的每一者均包括内置嵌设于所述线管孔和/或定位孔内的内置套管。优选地,所述标准砌块、拐角砌块和调整砌块中的每一者均包括砌块本体、嵌设于砌块本体内的芯部以及包覆所述芯部的防水层,所述防水层位于所述砌块本体和芯部之间。优选地,所述标准砌块、拐角砌块和调整砌块中的每一者还包括与所述防水层固定连接的支撑件和位于所述防水层与芯部之间的保温层,所述支撑件嵌设于所述砌块本体内。优选地,所述标准砌块、拐角砌块和调整砌块中的每一者均包括连接在砌块的至少一侧的装饰层。与相关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拐角砌块和包含该拐角砌块的砌块套件的有益效果在于:砌块套件中的拐角砌块、标准砌块和调整砌块上的上凸结构沿砌块的整个顶面延伸形成一个整体无间断式结构,且上凸结构的引导面自顶面倾斜延伸,从而防止水流自顶面进入砌块的内部,实现砌块的防水。【附图说明】图1为使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砌块套件搭建的建筑。图2为图1中砌块套件包含的拐角砌块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拐角砌块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砌块套件包含的标准砌块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标准砌块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的砌块套件包含的调整砌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调整砌块、拐角砌块和标准砌块中任意一个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8示出了两拐角砌块堆叠时的结构示意图;图9示出了砌块套件中各砌块之间的尺寸关系。【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份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参阅图1和图8,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砌块套件搭建的建筑物900。砌块套件包括用于搭建建筑物900墙体的标准砌块100、用于在建筑物900的拐角位置使用的拐角砌块200、用于在门、窗等位置搭建墙体或补齐端头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拐角砌块及包含该拐角砌块的砌块套件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拐角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拐角砌块包括设置在所述拐角砌块的顶面的上凸结构,所述上凸结构沿所述顶面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上凸结构的长度与所述顶面的长度相同;以及设置在所述拐角砌块的底面的下凹结构,所述下凹结构用于收容所述上凸结构;其中,所述上凸结构包括自顶面倾斜延伸形成的一对引导面和连接所述引导面的连接面。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5.02 CN 2017204713647;2017.07.27 CN 201720961.一种拐角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拐角砌块包括设置在所述拐角砌块的顶面的上凸结构,所述上凸结构沿所述顶面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上凸结构的长度与所述顶面的长度相同;以及设置在所述拐角砌块的底面的下凹结构,所述下凹结构用于收容所述上凸结构;其中,所述上凸结构包括自顶面倾斜延伸形成的一对引导面和连接所述引导面的连接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拐角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拐角砌块包括第一直边部、第二直边部、连接第一直边部和第二直边部的拐角部,所述上凸结构自所述第一直边部的顶面经所述拐角部的顶面延伸至所述第二直边部的顶面,所述下凹结构相应地自所述第一直边部的底面经所述拐角部的底面延伸至所述第二直边部的底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拐角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边部中远离所述拐角部的一端和第二直边部中远离所述拐角部的一端均凹陷形成有内凹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拐角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拐角砌块还包括由位于拐角部的上凸结构去料形成的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凹槽用于收容堆叠在所述拐角砌块上的另一拐角砌块的底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拐角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凹槽包括靠近所述第一直边部的第一定位凹槽和靠近所述第二直边部的第二定位凹槽。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拐角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凸结构还包括一对弧形面,每一所述弧形面连接在所述连接面与所述引导面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拐角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拐角砌块包括自所述上凸结构的连接面延伸至所述拐角砌块底面的多个定位孔和位于所述上凸结构相对两侧的多个线管孔,每个线管孔自所述拐角砌块的顶面延伸至所述拐角砌块的底面。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拐角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和/或线管孔内置嵌设有内置套管。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拐角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拐角砌块包括砌块本体、嵌设于砌块本体内的芯部以及包覆所述芯部的防水层,所述防水层位于所述砌块本体和芯部之间。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拐角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拐角砌块还包括与所述防水层固定连接的支撑件和位于所述防水层与芯部之间的保温层,所述支撑件嵌设于所述砌块本体内。11.一种砌块套件,用于建造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砌块套件包括:相互堆叠、联锁以建造所述建筑物的标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文正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梦圆翔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