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彦坂宏专利>正文

布的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66780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布的清洗装置,一个循环回路将清洗容器经线过滤器连接到泵排出口上,泵无自吸作用地用其入口与气密箱的底部连接和连通,泵被设置得低于气密箱,以便防止泵的气穴作用及在气密箱中上侧产生低真空空间。至少在该装置中设置了一个由液位保持计控制的装置及一个将布中含有的空气挤压到液体中的装置。(*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传统中使用一种真空脱水装置,在其中包括纺织布、编织布或类似物的布在保持真空的管形壳上设置的吸槽上滑行。但是,如果这样一种真空脱水装置被放置在一个清洗容器的液体中并清洗布时,当吸向吸槽的液体流经布时,由于纱线间的阻力小垂直通过纺织物或针织物的液体流量变大,而纵向流到纱线中的液体流量变小,不仅是布中含有的气体被吸槽吸入,而且由于为适于改变布宽将吸槽的长度作成大于布宽,未被布覆盖的吸槽部分的气体密封成为困难,由此存在着纱线内部清洗困难,清洗效率低下及需要大容量的真空泵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改善清洗效率或类似性能并使采用小容量的真空泵成为可能。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布清洗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布的处理的一个实施例),它的结构的主要特征在于至少在一个气密箱的外侧设有一个线性的长突条,该气密箱还具有在该突条顶端面上铣出的通向内部的吸槽,一对前、后滚子,用于在与吸槽相切的方向上引导布沿着一个包括该突条顶端面的平面移动,及一个在气密箱外侧上安装在支承杆上的可弹性变形件,支承件与该突条平行地伸展在气密箱的两侧端之间,以便封闭吸槽,以上这些部件设置在一个保持在确定水平面上的清洗容器的液体中,并还设置了一个循环回路,将该清洗容器经由一个线过滤器连接到一个泵的排出口上,该泵无自吸作用地用其入口与所述气密箱的底部相连接和连通,并且该泵定位得低于气密箱,以使得在气密箱中上侧产生出一个真空空间并同时阻止了泵的气穴作用。同样地,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也涉及一个布清洗装置,它的主要特征在于在一个气密箱中,设有高于外部大气压力的确定压力及持续地提供在略低于与确定压力相应的饱和温度的温度下的清洗液体,设置了在其顶端面上铣有使其内部和外部连通的第一槽的突条,及一个用于封闭第一槽的可弹性变形件安装在平行于突条并横向地伸展在气密箱中的支承杆上,设置了传送布的装置,使布在与第一槽相切的方向上延一个包括突条顶端面的平面移动,并且用于响应通过被抓紧在可弹性变形件及突边之间的被传送布流向第一槽的清洗液压力的下降,一部分流过的清洗液沸腾及蒸发,及在气密箱外侧设置了一个从第一槽中喷出的蒸气的冷凝装置,以便使沸腾的清洗液能被再利用。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涉及一个布软化加工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布的处理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装置,在其中将厚度薄手感硬的布加工成手感柔软的布),它的结构的主要特征在于;在一个气密箱中,设有高于外部大气压力的确定压力及持续地提供在略低于与确定压力相应的饱和温度的温度下的软化加工液体,设置了在其顶端面上铣有使其内部和外部连通的第一槽的突条,及一个用于封闭第一槽的可弹性变形件安装在平行于突条并横向地伸展在气密箱中的支承杆上,设置了传送布的装置,使布在与第一槽相切的方向上延一个包括突条顶端面的平面移动,并且用于响应通过被抓紧在可弹性变形件及突边之间的被传送布流向第一槽的软化加工液压力的下降,一部分流过的软化加工液沸腾及蒸发,及在气密箱外侧设置了一个从第一槽中喷出的蒸气的冷凝装置,以便使沸腾的软化加工液能再被利用。附图为附图说明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概要的纵向剖面侧视图;图2沿图1中X-X线的剖面图;图3表示一个清洗容器循环回路的纵向剖面正视图;图4沿图1中Y-Y线的剖面图;图5图4中主要部分的一个横向截面图;图6相对于图4中Z-Z剖面的剖面图;图7相对于图4中W-W剖面的剖面图;图8图1中箭头V方向的视图;图9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另一个实施例主要部分的纵向剖面侧视图;图10与图7相对应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剖面图;图11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一个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12沿图11中X-X线的剖面图;图13图11中的一部分的放大图;图14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一个实施例的纵向剖面侧视图;图15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纵向剖面侧视图;图16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的一个装置主要部分的剖面图;图17沿图16中X-X线的剖面图;图18图16中的一部分的放大图;图19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的一个实施例的纵向剖面侧视图;及图20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纵向剖面侧视图。图1至8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实施例(洗布装置)的略图,其中也可对易于伸长的布,如编织布进行清洗。标号1表示一个侧向长的及具有矩形截面的气密箱,并在气密箱1的外侧设有多个加强肋1a。在水平的气密箱1的顶面上线形地设置一彼此平行的具有斜角横面的三根突条2,在每个斜角突条2的上端面有通向气密箱内部的吸槽3,如图4中所示。标号4表示用抗热及耐磨的合成树脂如氟树脂(商用名Teflon)制成的可弹性变形件,它是管状的,其外径约为18mm,内径约为15mm,该可弹性变形件4具有用以从外侧封闭吸槽3的足够长度,如图4至6中所示,一个由不锈钢或类似物做的长带板状的支承杆5放置在每个管状可弹性变形件4的内部,并且支承杆5的两端略微从管形弹性变形件中伸出。标号6表示分别焊接在带状支承杆5两端的并在相同中心线上的螺杆,螺杆6及支承杆的端部被插在板7,7的螺杆及支承杆安装孔8中,板7,7分别地从气密箱1两端向上伸出,以及用螺母9,10分别地用螺纹与每个螺杆6啮合与固定,由此从图6中可见,在与封闭吸槽3的管状可弹性变形件4的斜角突条顶端面平行的直径线D-D的附近,在送布方向上带状支承杆5的前、后侧分别与管状可弹性变形件相内接。因此,被大的张力拉在两端板7,7之间的支承杆5可以使管状可弹性变形件4围着布C的厚度产生向上、向下的位移,但阻止可弹性变形件相对突条2向前、向后移动。图1中标号11表示清洗容器,其中的液位L利用溢流通道12保持在近于恒定的水平上,气密箱1经由短管13被固定及保持在清洗容器11的底板上(参见图3),这些短管13各自连接在气密箱1的底部,每个短管13的下端连接到与一个无自吸作用的离心泵(螺旋泵)的入口15a相连接的吸入管16相连接。标号17表示将管13及管14连接到清洗容器底板上、下侧的一个螺杆及一个螺母。离心泵的排出口15a通过一个管18连接到一个线过滤器19的入口上,线过滤器的出口通过管20连接到横向悬置在清洗容器11底部一侧上的一个多孔管21上。该多孔管在其管壁上设有多个透孔,用以将过滤后的水液输送到气密箱1的下侧,以及一个输送来自蒸气源22的低压蒸气的蒸气喷管23插在多孔管内几乎整个长度上,并且在蒸气喷管的四周钻有多个用蒸气直接加热过滤器的蒸气喷孔。当清洗液体必须保持于约90℃的热水状态时,用多个间接加热的蒸气管24插入到清洗容器11另一侧的近乎容器的整个宽度上,由此防止清洗液的温度降低,当然清洗容器的外侧用绝热材料裹住。此外,为了补偿从清洗容器的溢流通道溢走的液体量,自然,如图1中所示地,线过滤器19或管路15与清洗容器11之间的循环回路的中途连接了一个预定压力清洗液的输入管25。标号26,27表示一对设有相对中心线O-O横向对称的左旋螺线L及右旋螺线R的双螺旋线或类似线的前、后螺旋滚子,如图8中所示,以使得以中心线O-O的布的宽度B等同地向其左侧及向共右侧展宽,这两个螺旋滚子26,27可旋转地被安装在清洗容器的两个侧壁上,并按图8或1中箭头所示的方向驱动以使得其圆周速度大于由拉布滚动装置(未示出)通过导滚28牵动布C的送布速度,因而依次经过两个螺旋滚子26,27的布C其宽度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布清洗装置,包括:一个气密箱,它具有至少一个线形地设置在其外侧的长突条,及一个在所述突条的顶端面上铣出的通向内部的吸槽;一对前、后滚子,用于在与吸槽相切的方向上引导布沿着一个包括所述突条顶端面的平面移动;及一个安装在支承杆上 的可弹性变形件,支承件与所述气密箱外侧突条平行地伸展在所述气密箱的两侧端之间,以使可弹性变形件封闭吸槽,所述所有部件设置在一个保持在确定水平面上的清洗容器的液体中,其中,一个循环回路将所述清洗容器经由一个线过滤器连接到一个泵的排出口上, 该泵无自吸作用地用其入口与所述气密箱的底部相连接和连通,并且所述泵定位得低于气密箱,以致阻止了泵的气穴作用,并同时在气密箱中上侧产生出一个真空的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彦坂宏
申请(专利权)人:彦坂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