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解的粉尘颗粒浓度测量腔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5958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1 1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拆解的粉尘颗粒浓度测量腔室,气室前端设置有发射盒,气室后端设置有接收盒;所述发射盒内设置有热释红外探测器,发射盒底部通过法兰与气室前端可拆卸连接,所述法兰中间位置设置有汇聚透镜;所述接收盒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准直透镜;所述气室拆分为前腔、后腔,前腔与后腔之间通过真空法兰可拆卸连接;所述后腔上分别设置有进气管、出气管,进气管与出气管末端之间设置有空隙,所述空隙设置为测试窗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拆解的粉尘颗粒浓度测量腔室,便于拆卸和维护。

A detachable chamber for measuring dust particle concentra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etachable chamber for measur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dust particles, the front end of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 launching box and the back end of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 receiving box. A collimating lens is arranged at the middle position of the bottom of the receiving box; the gas chamber is divided into a front chamber and a rear chamber, and the front chamber and the rear chamber are detachably connected by a vacuum flange; the rear chamber is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n intake pipe and an outlet pipe, and a gap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intake pipe and the end of the outflow pipe, and the gap is set as a test window.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detachable dust particle concentration measuring chamber,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disassembly and mainten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拆解的粉尘颗粒浓度测量腔室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拆解的粉尘颗粒浓度测量腔室,属于粉尘测量仪器制造

技术介绍
大气粉尘污染的日益加剧需要对工业粉尘排放进行严格监控,粉尘浓度在线监测对实现国家环保粉尘总量控制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光学法是目前粉尘浓度在线测量采用最多的方法,通过传统的光学法基于郎伯-比尔定理,测量出粉尘的浊度,再由浊度转换成粉尘浓度。目前,国内多数粉尘颗粒浓度测试腔室多数为一体,粉尘流经光路检测时,易有残留,形成浮尘,污染光路,影响测量,需要维护人员频繁的对设备进行维护;常见的结构是在腔室上设置检修孔,用于擦拭腔室内壁,但这种结构常因为密封效果差,且擦拭角度有限,带来腔室内壁清理不彻底,从而导致仪器的测量速度较慢、结构复杂、可靠性较低及成本较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拆解的粉尘颗粒浓度测量腔室。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拆解的粉尘颗粒浓度测量腔室,包括:发射盒、气室、接收盒,还包括:真空法兰,所述气室前端设置有发射盒,气室后端设置有接收盒;所述发射盒内设置有热释红外探测器,发射盒底部通过法兰与气室前端可拆卸连接,所述法兰中间位置设置有汇聚透镜;所述接收盒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准直透镜;所述气室拆分为前腔、后腔,前腔与后腔之间通过真空法兰可拆卸连接;所述后腔上分别设置有进气管、出气管,进气管与出气管末端之间设置有空隙,所述空隙设置为测试窗口。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真空法兰包括:上法兰、下法兰、上抱箍、下抱箍,所述前腔上设置有上法兰,后腔上设置有下法兰,所述上抱箍与下抱箍一端通过铰链连接,上抱箍与下抱箍另一端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所述上抱箍与下抱箍之间设置有密封圈。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前腔外壁设置有云母加热板,用于升高气室内气体温度。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后腔外壁设置有云母加热板,用于升高气室内气体温度。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前腔内壁粗糙度设置为Ra=0.5μm。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后腔内壁粗糙度设置为Ra=0.5μm。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汇聚透镜、测试窗口、准直透镜的中心点在一条直线上。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拆解的粉尘颗粒浓度测量腔室,本专利技术采用通过焊接真空法兰,将传统的一体的测量腔室,改进为测量光路的发射和接收端分离结构,便于拆卸和维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真空法兰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可拆解的粉尘颗粒浓度测量腔室,包括:发射盒1、气室2、接收盒3,还包括:真空法兰4,所述气室2前端设置有发射盒1,气室2后端设置有接收盒3;所述发射盒1内设置有热释红外探测器5,发射盒1底部通过法兰6与气室2前端可拆卸连接,所述法兰6中间位置设置有汇聚透镜7;所述接收盒3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准直透镜8;所述气室2拆分为前腔21、后腔22,前腔21与后腔22之间通过真空法兰4可拆卸连接;所述后腔22上分别设置有进气管9、出气管10,进气管9与出气管10末端之间设置有空隙,所述空隙设置为测试窗口11。如图2所示,所述真空法兰4包括:上法兰41、下法兰42、上抱箍43、下抱箍44,所述前腔上设置有上法兰41,后腔22上设置有下法兰42,所述上抱箍43与下抱箍44一端通过铰链连接,上抱箍43与下抱箍44另一端通过螺栓45可拆卸连接,所述上抱箍43与下抱箍44之间设置有密封圈46。所述前腔21外壁设置有云母加热板12,所述后腔22外壁设置有云母加热板12,用于升高气室内气体温度。所述前腔、后腔内壁粗糙度均设置为Ra=0.5μm,用于减小杂散光的干扰,更好的保证了测量精度。所述汇聚透镜7、测试窗口11、准直透镜8的中心点在一条直线上,尽可能的减小测量误差。实际使用时,本结构可保证粉尘无法进入发射盒;在后腔处设置进气管、出气管,可有效避免粉尘逸出,减缓接收盒被污染的速度;一旦接收盒被污染,打开真空法兰,即可将接收盒取下,进行清洁维护,维护完毕后,对准法兰,再次装上即可,可提高现场维护效率。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拆解的粉尘颗粒浓度测量腔室,包括:发射盒、气室、接收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真空法兰,所述气室前端设置有发射盒,气室后端设置有接收盒;所述发射盒内设置有热释红外探测器,发射盒底部通过法兰与气室前端可拆卸连接,所述法兰中间位置设置有汇聚透镜;所述接收盒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准直透镜;所述气室拆分为前腔、后腔,前腔与后腔之间通过真空法兰可拆卸连接;所述后腔上分别设置有进气管、出气管,进气管与出气管末端之间设置有空隙,所述空隙设置为测试窗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拆解的粉尘颗粒浓度测量腔室,包括:发射盒、气室、接收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真空法兰,所述气室前端设置有发射盒,气室后端设置有接收盒;所述发射盒内设置有热释红外探测器,发射盒底部通过法兰与气室前端可拆卸连接,所述法兰中间位置设置有汇聚透镜;所述接收盒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准直透镜;所述气室拆分为前腔、后腔,前腔与后腔之间通过真空法兰可拆卸连接;所述后腔上分别设置有进气管、出气管,进气管与出气管末端之间设置有空隙,所述空隙设置为测试窗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解的粉尘颗粒浓度测量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法兰包括:上法兰、下法兰、上抱箍、下抱箍,所述前腔上设置有上法兰,后腔上设置有下法兰,所述上抱箍与下抱箍一端通过铰链连接,上抱箍与下抱箍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忠谢文艺张雅婧苏灿灿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昆山创新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