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泥石流防护的拦石泄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65296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1 1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泥石流防护的拦石泄流装置,在原始沟谷下游侧开挖横向拦石沟槽;石笼挡墙(1)的底部固定埋设于所述横向拦石沟槽中;在所述横向拦石沟槽的左右两侧各具有纵向泥石流沟槽;台阶状石笼堆砌墙(2)的底部埋设于所述纵向泥石流沟槽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泥石流防护的拦石泄流装置具有以下优点:是一种用于千米级搬运距离与落差冰川泥石流的装置,适用于地区复杂的地质环境,还具有结构设计合理、施工方便、施工安全性高、成本低等优点。

Rock blocking and discharging device for protection of debris flow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blocking and discharging device for debris flow protection, which excavates a transverse blocking groove at the lower side of the original valley; the bottom of the stone cage retaining wall (1) is fixed in the transverse blocking groove;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transverse blocking groove are provided with longitudinal debris flow grooves; and the stepped stone cage stacking wall (2) The bottom is embedded in the longitudinal debris flow trench. The stopping and discharging device for debris flow protection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following advantages: it is a device for carrying distance of kilometers and glacial debris flow with drop, which is suitable for complicated ge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region,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asonable structure design, convenient construction, high construction safety and low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泥石流防护的拦石泄流装置
本技术属于道路工程施工安全防护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泥石流防护的拦石泄流装置。
技术介绍
天山公路,是横贯天山,连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北疆的一条重要交通干线,全长532km。天山公路沿线地质条件复杂,所处地区自然环境恶劣,地质病害频繁发生,素有“地质病害博物馆”之称。其中又以泥石流病害尤为突出。天山公路自修建完成以来,长期承受泥石流病害。每年春夏交接,K631、K637、K638、K648等泥石流非常发育,大冲大淤,掩埋路基,在路面上堆积泥石流体厚40~60m。泥石流导致天山公路每年交通中断累计15天至1月左右,严重限制了具有国防功能且连接南疆和北疆的公路交通运输生命线的有序进行。对天山公路病害进行防治,尤其是泥石流的研究防治迫在眉睫。挡土墙在泥石流防治中应用较为广泛,传统的挡土墙多用块石、砖、混凝土砌成,传统挡土墙设计稳固,能承受泥石流所带来的巨大冲击。但是,天山地区泥石流多为冰川型泥石流,泥石流发生时会有大量地表水随之流下,且天山地区地质环境较为复杂,若采取传统的挡土墙进行防治,则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随之而下的地表水遇到挡土墙时无法及时排出,水渗入挡土墙内或者地表内将会降低挡土墙的抗剪强度,造成极大破坏;(2)由于天山地区地质环境复杂,因此施工的安全性大大降低,不利于传统挡土墙这种周期长的大工程施工;(3)传统挡土墙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成本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泥石流防护的拦石泄流装置,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泥石流防护的拦石泄流装置,在原始沟谷下游侧开挖横向拦石沟槽;石笼挡墙(1)的底部固定埋设于所述横向拦石沟槽中;在所述横向拦石沟槽的左右两侧各具有纵向泥石流沟槽;台阶状石笼堆砌墙(2)的底部埋设于所述纵向泥石流沟槽中。优选的,所述石笼挡墙(1)包括第1石笼骨架(1.1),所述第1石笼骨架(1.1)为长方体结构,所述第1石笼骨架(1.1)的左侧面、右侧面、前侧面、后侧面和底侧面均绑扎镀锌铁丝编织丝网(1.2),形成笼状腔体,所述笼状腔体的内部填充石料;所述第1石笼骨架(1.1)的顶面绑扎网盖。优选的,所述台阶状石笼堆砌墙(2)包括若干个自下而上呈台阶状的石笼,石笼的截面积自下向上逐渐减小;每个石笼包括第2石笼骨架(2.1),所述第2石笼骨架(2.1)为长方体结构,所述第2石笼骨架(2.1)的左侧面、右侧面、前侧面、后侧面和底侧面均绑扎镀锌铁丝编织丝网,形成笼状腔体,笼状腔体的内部填充石料;所述第2石笼骨架(2.1)的顶面绑扎网盖;最底层的石笼用混凝土浇筑于纵向泥石流沟槽中;相邻石笼采用钢丝缝合绳分别在四个角以及中间绑定。优选的,所述石笼的尺寸为:长3米,宽2米,高1米;所述镀锌铁丝编织丝网采用直径4mm镀锌铁丝编织成网;所述镀锌铁丝编织丝网的丝网形状为六边形。优选的,石笼挡墙(1)和台阶状石笼堆砌墙(2)之间采用钢丝缝合绳绑定。优选的,在台阶状石笼堆砌墙(2)的外侧以及上方设置用于种植植被的土槽。本技术提供的用于泥石流防护的拦石泄流装置具有以下优点:是一种用于千米级搬运距离与落差冰川泥石流的装置,适用于地区复杂的地质环境,还具有结构设计合理、施工方便、施工安全性高、成本低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用于泥石流防护的拦石泄流装置的横剖面布设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用于泥石流防护的拦石泄流装置的纵剖面布设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石笼挡墙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台阶状石笼堆砌墙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植被的布置方式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天山地区以冰川型泥石流为主,其防治难度较大,且天山地区地质环境复杂,对施工的进行以及安全性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本专利技术采用一种高效经济型拦石泄流装置,有效解决冰川型泥石流的防治问题,此装置适用于天山地区冰川型泥石流,对于其他类型泥石流也具有借鉴意义。挡土墙在泥石流防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对于天山地区,泥石流类型属于冰川型,携带大量的水,传统的挡土墙无法及时将水排出,且天山地区坡体陡路线长,携带大量能量,这些都极易破坏挡土墙。本专利技术采用石笼挡墙完成一种拦石泄流装置,能用于千米级搬运距离与落差的冰川型泥石流的防治,有造价低、施工方便、施工安全性高、制作和运输方便等特点,使工期和资金得到减少,达到高效经济的目的。因此,针对传统挡土墙并不能有效防止泥石流灾害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泥石流防护的拦石泄流装置,是一种用于千米级搬运距离与落差冰川泥石流的装置,适用于地区复杂的地质环境,还具有结构设计合理、施工方便、施工安全性高、成本低等优点。该装置对于防治泥石流具有重要意义,其布设需结合泥石流流动方向及特点进行设计,冰川型泥石流是由于山上积雪融化产生大量地表水,渗入地下导致岩石抗剪强度降低,引起灾害,地表水沿沟流下,并携带大量碎石,且沟的长度较长,坡度较大,直接流下会给坡下建筑造成极大的破坏。因此,有必要在沟内布设这种拦石泄流装置,用来降低泥石流的能量,避免一次性大能量破坏的发生,从而防治泥石流对公路及其他建筑的破坏。主要原理为:沿沟设置石笼挡墙,在可能影响到建筑的路线上根据沟谷走向每隔五十米设置一处石笼挡墙,在两侧有建筑及地形平坦的情况下,沟谷两侧设置连续的台阶状石笼堆砌墙,防止泥石流向两侧流动。具体的,参考图1-图4,在原始沟谷下游侧开挖横向拦石沟槽;石笼挡墙1的底部固定埋设于横向拦石沟槽中;在横向拦石沟槽的左右两侧各具有纵向泥石流沟槽;台阶状石笼堆砌墙2的底部埋设于纵向泥石流沟槽中。石笼挡墙1和台阶状石笼堆砌墙2之间采用钢丝缝合绳绑定。石笼挡墙1包括第1石笼骨架1.1,第1石笼骨架1.1为长方体结构,第1石笼骨架1.1的左侧面、右侧面、前侧面、后侧面和底侧面均绑扎镀锌铁丝编织丝网1.2,形成笼状腔体,笼状腔体的内部填充石料;第1石笼骨架1.1的顶面绑扎网盖。台阶状石笼堆砌墙2包括若干个自下而上呈台阶状的石笼,石笼的截面积自下向上逐渐减小;每个石笼包括第2石笼骨架2.1,第2石笼骨架2.1为长方体结构,第2石笼骨架2.1的左侧面、右侧面、前侧面、后侧面和底侧面均绑扎镀锌铁丝编织丝网,形成笼状腔体,笼状腔体的内部填充石料;第2石笼骨架2.1的顶面绑扎网盖;石笼的尺寸为:长3米,宽2米,高1米;镀锌铁丝编织丝网采用直径4mm镀锌铁丝编织成网;镀锌铁丝编织丝网的丝网形状为六边形。最底层的石笼用混凝土浇筑于纵向泥石流沟槽中;相邻石笼采用钢丝缝合绳分别在四个角以及中间绑定。在台阶状石笼堆砌墙2的外侧以及上方设置用于种植植被的土槽。本技术的用于泥石流防护的拦石泄流装置,其实现流程包括两方面:(1)石笼挡墙和台阶状石笼堆砌墙的施工工艺及结构设计;(2)装置的布设及其功能特点。其中:石笼挡墙和台阶状石笼堆砌墙的施工工艺及结构设计施工工艺流程如下:测量定位——钢筋骨架焊接——石笼组装——石笼安装——填充石料投放——表面调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泥石流防护的拦石泄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原始沟谷下游侧开挖横向拦石沟槽;石笼挡墙(1)的底部固定埋设于所述横向拦石沟槽中;在所述横向拦石沟槽的左右两侧各具有纵向泥石流沟槽;台阶状石笼堆砌墙(2)的底部埋设于所述纵向泥石流沟槽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泥石流防护的拦石泄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原始沟谷下游侧开挖横向拦石沟槽;石笼挡墙(1)的底部固定埋设于所述横向拦石沟槽中;在所述横向拦石沟槽的左右两侧各具有纵向泥石流沟槽;台阶状石笼堆砌墙(2)的底部埋设于所述纵向泥石流沟槽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泥石流防护的拦石泄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石笼挡墙(1)包括第1石笼骨架(1.1),所述第1石笼骨架(1.1)为长方体结构,所述第1石笼骨架(1.1)的左侧面、右侧面、前侧面、后侧面和底侧面均绑扎镀锌铁丝编织丝网(1.2),形成笼状腔体,所述笼状腔体的内部填充石料;所述第1石笼骨架(1.1)的顶面绑扎网盖。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泥石流防护的拦石泄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状石笼堆砌墙(2)包括若干个自下而上呈台阶状的石笼,石笼的截面积自下向上逐渐减小;每个石笼包括第2石笼骨架(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达明张仁豪包卫星何勇杨峰周文欢尹熙辉马吉磊蔡明娟
申请(专利权)人: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