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回收单束后张无粘结预应力地下连续墙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65199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1 1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给了一种可回收单束后张无粘结预应力地下连续墙及施工方法,通过在钢筋笼中配置预应力筋,在地下连续墙段混凝土浇筑完成并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预应力筋的张拉,提高了地下连续墙的抗裂度,减小了地下连续墙的断面,减少了普通钢筋用量,减轻地下连续墙钢筋笼重量,降低钢筋笼吊装难度和风险。并且,由于每根预应力筋为无粘结预应力筋,所述无粘结预应力筋包括外套管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套管内的钢绞线,且每根预应力筋呈U型布置于钢筋笼上,预应力筋的两端伸出拟建地下连续墙段的顶面,当地下结构施工完成后,对预应力筋的钢绞线进行卸荷和回收,钢绞线可重复使用,降低了施工成本。

Recoverable single beam post tensioned unbonded prestressed concrete diaphragm wall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retrievable single-bundle post-tensioned unbonded prestressed diaphragm wall and a construction method. The prestressed reinforcement is arranged in the reinforcement cage, and the prestressed reinforcement is tensioned after the concrete is poured into the diaphragm wall section and the design strength is reached. The crack resistance of the diaphragm wall is improved and the underground connection is reduced. The section of the continuous wall reduces the amount of ordinary reinforcement, reduces the weight of the reinforcement cage of the diaphragm wall, and reduces the difficulty and risk of hoisting the reinforcement cage. Moreover, since each prestressed bar is an unbonded prestressed bar, the unbonded prestressed bar comprises an outer casing and a steel strand arranged in the outer casing, and each prestressed bar is arranged in a U-shaped shape on the reinforcing bar cage, and the two ends of the prestressed bar extend out the top of the proposed diaphragm wall section. Afte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underground structure is completed, The unloading and recycling of prestressed steel strand can be reused and the construction cost is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回收单束后张无粘结预应力地下连续墙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基坑、地下构筑物、水利水电、矿山、环保和港湾等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回收单束后张无粘结预应力地下连续墙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地下连续墙施工法又称混凝土帷幕法,是在地面沿着拟建的地下结构或高层建筑基坑的周边,用特制的挖槽机械,在泥浆护壁状态下开挖一定长度的沟槽,然后将钢筋笼吊放入沟槽,用导管法在充满泥浆的沟槽内浇筑混凝土,混凝土从沟槽底部逐渐向上浇筑,同时将泥浆置换出来,在地下形成钢筋混凝土墙段,即地下连续墙段,把各单元墙段用接头逐一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地下连续墙。地下连续墙内部的钢筋设计根据地下连续墙在地下结构的施工和使用的全程过程中所受到的最大荷载进行计算。在地下结构施工完成前,地下连续墙所受到的内力大于地下结构施工完成后所受到的内力。现有技术中,没有利用这一特性,对地下连续墙在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的差额部分的配筋进行回收,造成了钢材的浪费和成本的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回收单束后张无粘结预应力地下连续墙及施工方法,在现有钢筋混凝土地下连续墙的基础上,配置了无粘结预应力筋,提高了抗裂度,减小了断面,减少了普通钢筋用量,减轻地下连续墙钢筋笼重量,并且每束预应力筋为无粘结预应力筋,线型采用开口向上的U型布置,通过卸荷后预应力筋可回收并可重复利用,降低造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回收单束后张无粘结预应力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包括:槽段开挖施工;将安装有若干预应力筋的钢筋笼吊装至槽段内,每根预应力筋呈U型安装于钢筋笼上,预应力筋的两端伸出拟建地下连续墙段的顶面,每根预应力筋为无粘结预应力筋,所述无粘结预应力筋包括外套管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套管内的钢绞线;将安装有预应力筋的钢筋笼吊装至槽段内;浇筑槽段混凝土形成地下连续墙段;预应力筋的两端均依次安装锚垫板以及锚具;张拉预应力筋的钢绞线;地下结构施工完成后,进行预应力筋的钢绞线的卸荷和回收。优选的,在上述的可回收单束后张无粘结预应力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中,所述锚垫板的中部设有通孔,所述锚垫板设置于地下连续墙段的顶面,所述锚环设置于所述锚垫板上,所述锚环具有贯通的锥形孔,所述预应力筋的钢绞线依次穿经锚垫板的通孔、锚环的锥形孔,所述夹片放入锚环的锥形孔内并围绕所述钢绞线设置,所述夹片与钢绞线相接触的表面设有锯齿,所述夹片相对锚环向外移动时放松钢绞线,夹片相对锚环向内移动时咬紧钢绞线。优选的,在上述的可回收单束后张无粘结预应力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中,所述预应力筋布置于钢筋笼两侧的钢筋网内侧,每根预应力筋具有两根相平行的竖直段,位于钢筋笼同一侧的所有预应力筋的竖直段等间距设置。优选的,在上述的可回收单束后张无粘结预应力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中,当地下连续墙段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采用前卡式双作用穿心千斤顶张拉预应力筋的钢绞线。优选的,在上述的可回收单束后张无粘结预应力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中,所述预应力筋的钢绞线的卸荷和回收,包括释放钢绞线的张拉应力;拆卸锚垫板和锚具;回收钢绞线,当预应力筋的钢绞线的外露长度为1.5m以下时,先采用千斤顶回拔钢绞线,直至预应力筋的钢绞线的外露长度为1.5m以上时,采用收线机回收钢绞线。优选的,在上述的可回收单束后张无粘结预应力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中,所述预应力筋为含油脂的无粘结预应力筋或者不含油脂的无粘结预应力筋,含油脂的无粘结预应力筋在工厂涂包制作完成;不含油脂的无粘结预应力筋需在施工现场组装,钢绞线裸线和外套管分别断料,然后将钢绞线穿入外套管中,完成不含油脂的无粘结预应力筋制作。优选的,在上述的可回收单束后张无粘结预应力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中,每根预应力筋通过如下方式安装于钢筋笼上:每根预应力筋直接从钢筋笼上端穿入,在钢筋笼下端通过绑扎完成U型的弯曲段,然后预应力筋再从钢筋笼上端穿出,完成整束预应力筋安装。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可回收单束后张无粘结预应力地下连续墙,包括若干地下连续墙段,相邻地下连续墙段通过接头连接,所述地下连续墙段包含钢筋笼以及若干预应力筋,每根预应力筋开口向上呈U型安装于钢筋笼上,所述预应力筋的两端伸出地下连续墙段的顶面,每根预应力筋为无粘结预应力筋,所述无粘结预应力筋包括外套管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套管内的钢绞线,所述钢绞线在地下结构施工过程中承受荷载,在地下结构施工完成后进行回收。优选的,在上述的可回收单束后张无粘结预应力地下连续墙中,所述预应力筋布置于钢筋笼两侧的钢筋网内侧,每根预应力筋具有两根相平行的竖直段,位于钢筋笼同一侧的所有预应力筋的竖直段等间距设置。优选的,在上述的可回收单束后张无粘结预应力地下连续墙中,位于所述钢筋笼的同一侧预应力筋分成若干组,每组具有数根预应力筋,数根预应力筋部分叠置在一起,且数根预应力筋内相邻竖向段的间距等于相邻组U型无粘结预应力筋之间的距离。优选的,在上述的可回收单束后张无粘结预应力地下连续墙中,所述锚垫板的中部设有通孔,所述锚垫板设置于地下连续墙段的顶面,所述锚环设置于所述锚垫板上,所述锚环具有贯通的锥形孔,所述预应力筋的钢绞线依次穿经锚垫板的通孔、锚环的锥形孔,所述夹片放入锚环的锥形孔内并围绕所述钢绞线设置,所述夹片与钢绞线相接触的表面设有锯齿,所述夹片相对锚环向外移动时放松钢绞线,夹片相对锚环向内移动时咬紧钢绞线。由以上公开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可回收单束后张无粘结预应力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通过在普通的钢筋笼中配置预应力筋,在地下连续墙段浇筑完成后地下结构的施工以前,进行预应力筋的张拉,提高了地下连续墙的抗裂度,减小了地下连续墙的断面,减少了普通钢筋用量,减轻地下连续墙钢筋笼重量,降低钢筋笼吊装难度和风险。并且,由于每根预应力筋为无粘结预应力筋,所述无粘结预应力筋包括外套管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套管内的钢绞线,且每根预应力筋呈U型布置于钢筋笼上,预应力筋的两端伸出拟建地下连续墙段的顶面,当地下结构施工完成后,地下连续墙在使用阶段所受内力小于地下连续墙在施工阶段所受内力,钢筋笼足够承担地下连续墙在使用阶段的内力,外套管和地下连续墙浇筑在一起,而钢绞线能够进行回收再利用,降低了施工成本。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可回收单束后张无粘结预应力地下连续墙,通过采用无粘结预应力筋,所述无粘结预应力筋包括外套管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套管内的钢绞线,外套管和混凝土浇筑在一起,钢绞线能够相对外套管进行移动,每根预应力筋开口向上呈U型安装于钢筋笼上,所述预应力筋的两端伸出地下连续墙段的顶面,可以便于对钢绞线进行张拉或卸荷或者回收,因此,能够实现预应力筋中钢绞线的回收,钢绞线重复使用,降低了施工成本。此外,通过在普通的钢筋笼中配置预应力筋,提高了地下连续墙的抗裂度,减小了地下连续墙的断面,减少了普通钢筋用量,大大减轻地下连续墙钢筋笼重量,降低钢筋笼吊装难度和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可回收单束后张无粘结预应力地下连续墙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示意图。图3为图1的B-B剖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锚具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可回收单束后张无粘结预应力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中钢绞线回收示意图。图6为图5的C-C剖视示意图。图7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回收单束后张无粘结预应力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槽段开挖施工;将安装有若干预应力筋的钢筋笼吊装至槽段内,每根预应力筋呈U型安装于钢筋笼上,预应力筋的两端伸出拟建地下连续墙段的顶面,每根预应力筋为无粘结预应力筋,所述无粘结预应力筋包括外套管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套管内的钢绞线;浇筑槽段混凝土形成地下连续墙段;预应力筋的两端均依次安装锚垫板及锚具;张拉预应力筋的钢绞线;地下结构施工完成后,进行预应力筋的钢绞线的卸荷和回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回收单束后张无粘结预应力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槽段开挖施工;将安装有若干预应力筋的钢筋笼吊装至槽段内,每根预应力筋呈U型安装于钢筋笼上,预应力筋的两端伸出拟建地下连续墙段的顶面,每根预应力筋为无粘结预应力筋,所述无粘结预应力筋包括外套管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套管内的钢绞线;浇筑槽段混凝土形成地下连续墙段;预应力筋的两端均依次安装锚垫板及锚具;张拉预应力筋的钢绞线;地下结构施工完成后,进行预应力筋的钢绞线的卸荷和回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单束后张无粘结预应力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具为单孔张拉端锚具,所述锚具包括锚环以及至少两片夹片,所述锚垫板的中部设有通孔,所述锚垫板设置于地下连续墙段的顶面,所述锚环设置于所述锚垫板上,所述锚环具有贯通的锥形孔,所述预应力筋的钢绞线依次穿经锚垫板的通孔、锚环的锥形孔,所述夹片放入锚环的锥形孔内并围绕所述钢绞线设置,所述夹片与钢绞线相接触的表面设有锯齿,夹片相对锚环向外移动时放松钢绞线,夹片相对锚环向内移动时咬紧钢绞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单束后张无粘结预应力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筋布置于钢筋笼两侧的钢筋网内侧,每根预应力筋具有两根相平行的竖直段,位于钢筋笼同一侧的所有预应力筋的竖直段等间距设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单束后张无粘结预应力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地下连续墙段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采用前卡式双作用穿心千斤顶张拉预应力筋的钢绞线。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单束后张无粘结预应力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筋的钢绞线的卸荷和回收,包括释放钢绞线的张拉应力;拆卸锚垫板和锚具;回收钢绞线,当预应力筋的钢绞线的外露长度为1.5m以下时,先采用千斤顶回拔钢绞线,直至预应力筋的钢绞线的外露长度为1.5m以上时,采用收线机回收钢绞线。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单束后张无粘结预应力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筋为含油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祖光侯建青张德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