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提拉双向安全钳的下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5107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1 1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下提拉双向安全钳的下梁结构,下梁结构由角钢拉耳、槽型梁体焊件、联动轴固定板、安全钳安装板、加强板、扭簧安装座、缓冲器撞板、U型支架、导靴安装座组合而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的下提拉双向安全钳的下梁结构;拉耳材料使用角钢,与槽型梁体焊件通过螺栓连接,加工简单,连接稳固可靠;安全钳安装板安装与两条槽型梁体焊件中间,对于安全钳的安装检修维护都十分方便;联动轴固定板与槽型梁体焊件采用腰形孔连接,便于联动轴的安装调整与固定,连接可靠。

Lower beam structure for downward pulling two-way safety clamp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ower beam structure for pulling down two-way safety pliers. The lower beam structure is composed of angle steel pulling ears, groove beam welding parts, linkage shaft fixing plate, safety pliers installation plate, strengthening plate, torsion spring installation seat, buffer collision plate, U-shaped bracket and guide shoe installation seat. The utility model is a lower beam structure with simple structure and low production cost for lifting and pulling two-way safety clamps; the pulling ear material uses angle steel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groove beam weldment through bolts; the processing is simple and the connection is stable and reliable; the safety clamp installation plate is installed between the two groove beam weldments, and the installation, maintenance and maintenance of the safety clamps are carried out. The fixing plate of the linkage shaft and the welded parts of the groove beam are connected by waist-shaped holes,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the installation, adjustment and fixation of the linkage shaft, and the connection is reli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提拉双向安全钳的下梁结构
本技术属于电梯
,尤其涉及一种下提拉双向安全钳的下梁结构。
技术介绍
为了防止因电梯上下行超速、下坠和轿厢意外移动时引发安全事故,一般在电梯轿厢架安装安全钳和在电梯曳引机安装上行超速保护装置或是夹绳器,当电梯运行发生异常情况时,会触发相关保护装置,从而保护用梯安全。现有的安全钳通常采用单向设计,只有下行超速和下坠保护功能,欠缺轿厢意外移动和上行超速保护功能,而双向安全钳的结构在单向安全钳原有的功能上添加上行超速和轿厢意外移动保护功能,使电梯在运行过程中更加安全,对应双向安全钳的提拉机构也比较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当前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稳定可靠的下提拉双向安全钳的下梁结构,能可靠地安装固定双向安全钳及其提拉机构,使电梯运行过程中发生上下行超速、下坠和轿厢意外移动时实施保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下提拉双向安全钳的下梁结构,下梁结构由角钢拉耳、槽型梁体焊件、联动轴固定板、安全钳安装板、加强板、扭簧安装座、缓冲器撞板、U型支架、导靴安装座组合而成,所述角钢拉耳固定在槽型梁体焊件的端部,两条槽型梁体焊件背对背水平放置,所述联动轴固定板固定在槽型梁体焊件的外侧面两端,扭簧安装座固定在槽型梁体焊件的外侧面中部,左右两块安全钳安装板竖直焊接固定在两条槽型梁体焊件之间头部位置,两块加强板平行焊接在两条槽型梁体焊件中间位置,起到补强作用,缓冲器撞板焊接在两条槽型梁体焊件底部中间位置,并与两块加强板焊接固定;所述的U型支架为U形折弯件,四条U型支架脚部焊接固定在两条槽型梁体焊件底部,所述的导靴安装座焊接固定在U型支架上。所述的角钢拉耳上设有第一圆孔,所述角钢拉耳通过第一圆孔与电梯轿架立柱和槽型梁体焊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槽型梁体焊件上设有L型安装板、第二圆孔、第一腰孔、第二腰孔,所述第二圆孔与电梯轿厢轿底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第一腰孔让安全钳提拉机构上提拉臂通过并沿第一腰孔方向上下动作,所述第二腰孔与联动轴固定板进行螺栓连接并沿第二腰孔方向左右移动,调整联动轴固定板固定位置。所述的L型安装板焊接固定在槽型梁体焊件上,所述的L型安装板上焊接第一螺母,与角钢拉耳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联动轴固定板设有第三圆孔与第一系列圆孔,所述第三圆孔用于支撑固定安全钳提拉机构联动轴,所述第一系列圆孔用于固定扭簧并提供扭力。所述的安全钳安装板设有第三腰孔、第四腰孔与定位销孔,所述安全钳安装板通过第四腰孔与双向安全钳进行螺栓连接,双向安全钳的上提拉杆穿过所述第三腰孔并沿第三腰孔方向上下移动,并与上提拉臂连接。所述的加强板和缓冲器撞板为长方形热轧钢板。所述的扭簧安装座设有第四圆孔与第二系列圆孔,所述第四圆孔用于支撑固定安全钳提拉机构联动轴,所述第二系列圆孔用于固定扭簧并提供扭力。所述的导靴安装座上开孔,并焊接第二螺母,导靴通过第二螺母固定安装在导靴安装座上。采用本技术带来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是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的下提拉双向安全钳的下梁结构;拉耳材料使用角钢,与槽型梁体焊件通过螺栓连接,加工简单,连接稳固可靠;安全钳安装板安装与两条槽型梁体焊件中间,对于安全钳的安装检修维护都十分方便;联动轴固定板与槽型梁体焊件采用腰形孔连接,便于联动轴的安装调整与固定,连接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前视图和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与安全钳及其提拉结构的安装配合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下提拉双向安全钳的下梁结构,下梁结构由角钢拉耳1、槽型梁体焊件2、联动轴固定板3、安全钳安装板4、加强板5、扭簧安装座6、缓冲器撞板7、U型支架8、导靴安装座9组合而成,所述角钢拉耳1固定在槽型梁体焊件2的端部,两条槽型梁体焊件2背对背水平放置,所述联动轴固定板3固定在槽型梁体焊件2的外侧面两端,扭簧安装座6固定在槽型梁体焊件2的外侧面中部,左右两块安全钳安装板4竖直焊接固定在两条槽型梁体焊件2之间头部位置,两块加强板5平行焊接在两条槽型梁体焊件2中间位置,起到补强作用,缓冲器撞板7焊接在两条槽型梁体焊件2底部中间位置,并与两块加强板5焊接固定;所述的U型支架8为U形折弯件,四条U型支架8脚部焊接固定在两条槽型梁体焊件2底部,所述的导靴安装座9焊接固定在U型支架8上。所述的角钢拉耳1上设有第一圆孔12,所述角钢拉耳1通过第一圆孔12与电梯轿架立柱和槽型梁体焊件2通过螺栓11连接。所述的槽型梁体焊件2上设有L型安装板21、第二圆孔22、第一腰孔23、第二腰孔24,所述第二圆孔22与电梯轿厢轿底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第一腰孔23让安全钳提拉机构上提拉臂A通过并沿第一腰孔23方向上下动作,所述第二腰孔24与联动轴固定板3进行螺栓连接并沿第二腰孔24方向左右移动,调整联动轴固定板3固定位置。所述的L型安装板21焊接固定在槽型梁体焊件2上,所述的L型安装板21上焊接第一螺母211,与角钢拉耳1通过螺栓11连接。所述的联动轴固定板3设有第三圆孔31与第一系列圆孔32,所述第三圆孔31用于支撑固定安全钳提拉机构联动轴B,所述第一系列圆孔32用于固定扭簧C并提供扭力。所述的安全钳安装板4设有第三腰孔41、第四腰孔42与定位销孔43,所述安全钳安装板4通过第四腰孔42与双向安全钳D进行螺栓连接,双向安全钳D的上提拉杆穿过所述第三腰孔41并沿第三腰孔41方向上下移动,并与上提拉臂A连接。所述的加强板5和缓冲器撞板7为长方形热轧钢板。所述的扭簧安装座6设有第四圆孔61与第二系列圆孔62,所述第四圆孔61用于支撑固定安全钳提拉机构联动轴B,所述第二系列圆孔62用于固定扭簧C并提供扭力。所述的导靴安装座9上开孔,并焊接第二螺母91,导靴通过第二螺母91固定安装在导靴安装座9上。如图3所示,本技术的原理如下:当电梯轿厢下行超过安全速度时,限速器动作,带动提拉板G往上动作,通过上转臂E带动联动轴B绕第三圆孔31转动,联动轴B带动上提拉臂A沿第一腰孔23运动,上提拉臂A与双向安全钳的上提拉杆连接固定,带动双向安全钳的上提拉杆往上动作,制停电梯轿厢。当电梯轿厢上行超过安全速度时,限速器动作,带动提拉板G往下动作,下转臂F绕联动轴B中心转动,下转臂F与双向安全钳的下提拉杆连接固定,带动双向安全钳的下提拉杆往下动作,制停电梯轿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提拉双向安全钳的下梁结构,其特征在于:下梁结构由角钢拉耳(1)、槽型梁体焊件(2)、联动轴固定板(3)、安全钳安装板(4)、加强板(5)、扭簧安装座(6)、缓冲器撞板(7)、U型支架(8)、导靴安装座(9)组合而成,所述角钢拉耳(1)固定在槽型梁体焊件(2)的端部,两条槽型梁体焊件(2)背对背水平放置,所述联动轴固定板(3)固定在槽型梁体焊件(2)的外侧面两端,扭簧安装座(6)固定在槽型梁体焊件(2)的外侧面中部,左右两块安全钳安装板(4)竖直焊接固定在两条槽型梁体焊件(2)之间头部位置,两块加强板(5)平行焊接在两条槽型梁体焊件(2)中间位置,起到补强作用,缓冲器撞板(7)焊接在两条槽型梁体焊件(2)底部中间位置,并与两块加强板(5)焊接固定;所述的U型支架(8)为U形折弯件,四条U型支架(8)脚部焊接固定在两条槽型梁体焊件(2)底部,所述的导靴安装座(9)焊接固定在U型支架(8)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提拉双向安全钳的下梁结构,其特征在于:下梁结构由角钢拉耳(1)、槽型梁体焊件(2)、联动轴固定板(3)、安全钳安装板(4)、加强板(5)、扭簧安装座(6)、缓冲器撞板(7)、U型支架(8)、导靴安装座(9)组合而成,所述角钢拉耳(1)固定在槽型梁体焊件(2)的端部,两条槽型梁体焊件(2)背对背水平放置,所述联动轴固定板(3)固定在槽型梁体焊件(2)的外侧面两端,扭簧安装座(6)固定在槽型梁体焊件(2)的外侧面中部,左右两块安全钳安装板(4)竖直焊接固定在两条槽型梁体焊件(2)之间头部位置,两块加强板(5)平行焊接在两条槽型梁体焊件(2)中间位置,起到补强作用,缓冲器撞板(7)焊接在两条槽型梁体焊件(2)底部中间位置,并与两块加强板(5)焊接固定;所述的U型支架(8)为U形折弯件,四条U型支架(8)脚部焊接固定在两条槽型梁体焊件(2)底部,所述的导靴安装座(9)焊接固定在U型支架(8)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提拉双向安全钳的下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角钢拉耳(1)上设有第一圆孔(12),所述角钢拉耳(1)通过第一圆孔(12)与电梯轿架立柱和槽型梁体焊件(2)通过螺栓(1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提拉双向安全钳的下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槽型梁体焊件(2)上设有L型安装板(21)、第二圆孔(22)、第一腰孔(23)、第二腰孔(24),所述第二圆孔(22)与电梯轿厢轿底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第一腰孔(23)让安全钳提拉机构上提拉臂(A)通过并沿第一腰孔(23)方向上下动作,所述第二腰孔(24)与联动轴固定板(3)进行螺栓连接并沿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武周洪爵李显斌戴命夫
申请(专利权)人:菱王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