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热能回收发动机温度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64569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1 0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热能回收发动机温度控制系统,包括冷液循环系统、热液循环系统、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中央处理器及设置在电池上的散热片;冷液循环系统、热液循环系统、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与中央处理器连接;冷液循环系统包括第一水泵控制器、第一阀门控制器及冷循环管道,热液循环系统包括第二水泵控制器、第二阀门控制器及热循环管道,第一水泵控制器、第二水泵控制器、第一阀门控制器及第二阀门控制器分别与中央处理器连接;散热片与所述冷循环管道及热循环管道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温度测量智能调节循环速率,能快速将电池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同时利用发动机热量进行电池温度控制,节约了能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热能回收发动机温度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热管理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热能回收发动机温度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在节能减排的总体需求下,新能源车已是大势所趋,而新能源车上的“三大电”电机、电池和电控部件都需要保障在合理的工作温度下能才正常工作。而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对电池进行热管理尤其重要,目前通常利用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元件及蒸发器组成的制冷剂循环回路为电池降温,同时再利用加热回路在低温时为电池升温,使电池保持在正常的工作温度范围内,但由于现有的电池热管理系统无法根据电池温度智能调节循环液的循环速度,往往控温起效慢,且耗电较大,且无法利用发动机的余热。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热能回收发动机温度控制系统。具体的,一种基于热能回收发动机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液循环系统、热液循环系统、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中央处理器及设置在电池上的散热片;所述冷液循环系统、热液循环系统、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所述冷液循环系统包括第一水泵控制器、第一阀门控制器及冷循环管道,所述热液循环系统包括第二水泵控制器、第二阀门控制器及热循环管道,所述第一水泵控制器、第二水泵控制器、第一阀门控制器及第二阀门控制器分别与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所述散热片与所述冷循环管道及热循环管道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热液循环系统还包括储热装置、热交换器及热交换管道,所述热交换管道设置在发动机上,所述热交换管道的出水口通过所述热交换器与所述热循环管道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热循环管道的进水口设置在所述储热装置上,所述热循环管道通过所述储热装置与所述散热片连接;所述热循环管道的出水口通过所述热交换器与所述热交换管道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储热装置内设置有加热电路,所述加热电路与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电池上,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热循环管道内。进一步的,所述温度控制系统还包括第一阀门及第二阀门,所述第一阀门及第二阀门分别设置在所述冷循环管道及热循环管道上,所述第一阀门及第二阀门分别与所述第一阀门控制器及第二阀门控制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温度控制系统还包括第一流量计及第二流量计,所述第一流量计及第二流量计分别设置在所述冷循环管道及热循环管道内,所述第一流量计及第二流量计分别与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中央处理器为TMS320LF2407A。进一步的,所述中央处理器还连接有CAN总线驱动器,所述CAN总线驱动器为PCA82C25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温度测量智能调节水泵功率,从而调整循环速率,能快速将电池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同时利用发动机产生的热量进行电池温度控制,节约了能源。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热能回收发动机温度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热能回收发动机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液循环系统、热液循环系统、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中央处理器及设置在电池上的散热片;所述冷液循环系统、热液循环系统、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所述冷液循环系统包括第一水泵控制器、第一阀门控制器及冷循环管道,所述热液循环系统包括第二水泵控制器、第二阀门控制器及热循环管道,所述第一水泵控制器、第二水泵控制器、第一阀门控制器及第二阀门控制器分别与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所述散热片与所述冷循环管道及热循环管道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热液循环系统还包括储热装置、热交换器及热交换管道,所述热交换管道设置在发动机上,所述热交换管道的出水口通过所述热交换器与所述热循环管道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热循环管道的进水口设置在所述储热装置上,所述热循环管道通过所述储热装置与所述散热片连接;所述热循环管道的出水口通过所述热交换器与所述热交换管道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储热装置内设置有加热电路,所述加热电路与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电池上,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热循环管道内。进一步的,所述温度控制系统还包括第一阀门及第二阀门,所述第一阀门及第二阀门分别设置在所述冷循环管道及热循环管道上,所述第一阀门及第二阀门分别与所述第一阀门控制器及第二阀门控制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温度控制系统还包括第一流量计及第二流量计,所述第一流量计及第二流量计分别设置在所述冷循环管道及热循环管道内,所述第一流量计及第二流量计分别与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中央处理器为TMS320LF2407A。进一步的,所述中央处理器还连接有CAN总线驱动器,所述CAN总线驱动器为PCA82C250。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个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一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单元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ROM、RAM等。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专利技术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专利技术所涵盖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热能回收发动机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液循环系统、热液循环系统、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中央处理器及设置在电池上的散热片;所述冷液循环系统、热液循环系统、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所述冷液循环系统包括第一水泵控制器、第一阀门控制器及冷循环管道,所述热液循环系统包括第二水泵控制器、第二阀门控制器及热循环管道,所述第一水泵控制器、第二水泵控制器、第一阀门控制器及第二阀门控制器分别与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所述散热片与所述冷循环管道及热循环管道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热能回收发动机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液循环系统、热液循环系统、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中央处理器及设置在电池上的散热片;所述冷液循环系统、热液循环系统、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所述冷液循环系统包括第一水泵控制器、第一阀门控制器及冷循环管道,所述热液循环系统包括第二水泵控制器、第二阀门控制器及热循环管道,所述第一水泵控制器、第二水泵控制器、第一阀门控制器及第二阀门控制器分别与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所述散热片与所述冷循环管道及热循环管道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热能回收发动机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液循环系统还包括储热装置、热交换器及热交换管道,所述热交换管道设置在发动机上,所述热交换管道的出水口通过所述热交换器与所述热循环管道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热循环管道的进水口设置在所述储热装置上,所述热循环管道通过所述储热装置与所述散热片连接;所述热循环管道的出水口通过所述热交换器与所述热交换管道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储热装置内设置有加热电路,所述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燕红田云德白鹏田诗尧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西华新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