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挤用的预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4512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1 0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拉挤用的预成型模具,包括底部分型块、第一分型块和第二分型块,所述第一分型块和第二分型块对合后并排布置在底部分型块上,且第一分型块和第二分型块均与底部分型块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分型块和第二分型块可拆卸连接,所述底部分型块的顶部端面具有底部凹面,所述第一分型块的一个表面,且该表面为与第二分型块对合的表面上具有第一凹面,所述第二分型块的一个表面,且该表面为与第一分型块对合的表面上具有第二凹面,且底部凹面、第一凹面和第二凹面围成一个闭合产品型腔,所述底部分型块具有多个穿纱孔和走布口,且多个穿纱孔位于走布口的上方。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能够保证产品结构成型以及便于后续加热定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拉挤用的预成型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成型模具,具体涉及一种拉挤用的预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传统的拉挤工艺预成型段的长度都比较短,对于简单产品甚至没有预成型段,已有技术中的纤维纱线直接从纱架经过胶槽后进入模具;随着拉挤工艺的发展以及对工艺的要求越来越高,纱线从纱架出来后一般都会经过预成型段,胶槽可能是间于预成型段与模具之间或者胶槽位于预成型的中间部位,但是对于结构特别复杂,边角比较多,不规则的产品,经过预成型后仍然得不到理想的产品,尤其是采用纱线、纤维布一起制作的产品,玻纤布经成型后会产生褶皱,偏位等缺陷;因此,急需在模具前再设计安装一个预成型模具,通过该模具预先把纤维材料和树脂成型,并定位好各层纤维布和纱,保证了产品结构的成型再进入模具加热定型成品,可以得到理想的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能够保证产品结构成型以及便于后续加热定型的拉挤用的预成型模具。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拉挤用的预成型模具,其创新点在于:包括底部分型块、第一分型块和第二分型块,所述第一分型块和第二分型块对合后并排布置在底部分型块上,且第一分型块和第二分型块均与底部分型块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分型块和第二分型块可拆卸连接,所述底部分型块的顶部端面具有底部凹面,所述第一分型块的一个表面,且该表面为与第二分型块对合的表面上具有第一凹面,所述第二分型块的一个表面,且该表面为与第一分型块对合的表面上具有第二凹面,且底部凹面、第一凹面和第二凹面围成一个闭合产品型腔,所述底部分型块具有多个穿纱孔和走布口,且多个穿纱孔位于走布口的上方。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部分型块的两端分别设有底部安装孔,第一分型块具有与底部分型块一端对应的第一安装孔,并通过插入该底部安装孔和相对应的第一安装孔的第一紧固件与第一分型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分型块具有与底部分型块另一端对应的第二安装孔,并通过插入该底部安装孔和相对应的第二安装孔的第二紧固件与第二分型块固定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部分型块的两端分别设有定位凸台,第一分型块的底部设有第一定位槽,第二分型块的底部设有第二定位槽,所述底部分型块两端的定位凸台分别与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定位配装。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部分型块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底部安装孔,且底部分型块两端的两个底部安装孔之间设有定位凸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分型块具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二分型块具有与第三安装孔对应的第四安装孔,并通过插入第四安装孔和相对应的第三安装孔的第三紧固件与第一分型块固定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部分型块的穿纱孔和走布口之间的距离d1为5mm~15mm。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部分型块的走布口为腰圆形。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分型块和第二分型块均具有安装螺孔。本专利技术所具有的积极效果是: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拉挤用的预成型模具后,由于本专利技术包括底部分型块、第一分型块和第二分型块,所述第一分型块和第二分型块对合后并排布置在底部分型块上,且第一分型块和第二分型块均与底部分型块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分型块和第二分型块可拆卸连接,所述底部分型块的顶部端面具有底部凹面,所述第一分型块的一个表面,且该表面为与第二分型块对合的表面上具有第一凹面,所述第二分型块的一个表面,且该表面为与第一分型块对合的表面上具有第二凹面,且底部凹面、第一凹面和第二凹面围成一个闭合产品型腔,所述底部分型块具有多个穿纱孔和走布口,且多个穿纱孔位于走布口的上方,本专利技术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能够快速拼装,适用于各种结构产品的成型,使用时,将本专利技术加设在传统的模具的前端,可以提前把产品内部的纤维纱、纤维布定位好,保证进入产品模具前,产品内部的纤维织物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适当调整预成型内型的结构,控制纤维纱及织物的含胶量,从而对产品结构进行控制,达到预设计的成型效果,本专利技术具有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能够保证产品结构成型以及便于后续加热定型。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全剖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底部分型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俯视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以及给出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如图1、2、3、4、5所示,一种拉挤用的预成型模具,包括底部分型块1、第一分型块2和第二分型块3,所述第一分型块2和第二分型块3对合后并排布置在底部分型块1上,且第一分型块2和第二分型块3均与底部分型块1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分型块2和第二分型块3可拆卸连接,为了方便构建产品型腔,所述底部分型块1的顶部端面具有底部凹面11,所述第一分型块2的一个表面,且该表面为与第二分型块3对合的表面上具有第一凹面21,所述第二分型块3的一个表面,且该表面为与第一分型块3对合的表面上具有第二凹面31,且底部凹面11、第一凹面21和第二凹面31围成一个闭合产品型腔4,为了方便穿纱和脱模布走布,所述底部分型块1具有多个穿纱孔12和走布口13,且多个穿纱孔12位于走布口13的上方。其中,所述底部分型块1个穿纱孔12。如图1所示,为了便于将第一分型块2和第二分型块3分别与底部分型块1进行快速拼装,所述底部分型块1的两端分别设有底部安装孔14,第一分型块2具有与底部分型块1一端对应的第一安装孔22,并通过插入该底部安装孔14和相对应的第一安装孔22的第一紧固件5与第一分型块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分型块3具有与底部分型块1另一端对应的第二安装孔32,并通过插入该底部安装孔14和相对应的第二安装孔32的第二紧固件6与第二分型块3固定连接。如图2所示,为了便于定位,提高装配效率,所述底部分型块1的两端分别设有定位凸台7,第一分型块2的底部设有第一定位槽23,第二分型块3的底部设有第二定位槽33,所述底部分型块1两端的定位凸台7分别与第一定位槽23和第二定位槽33定位配装。同时,所述第一分型块2的第一定位槽23和第二分型块3的第二定位槽33也能够起到方便分模的作用。如图4所示,为了使得本专利技术结构更加合理,所述底部分型块1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底部安装孔14,且底部分型块1两端的两个底部安装孔14之间设有定位凸台7。如图1所示,为了便于快速将第一分型块2和第二分型块3进行拼装,所述第一分型块2具有第三安装孔24,所述第二分型块3具有与第三安装孔24对应的第四安装孔34,并通过插入第四安装孔34和相对应的第三安装孔24的第三紧固件8与第一分型块2固定连接。如图1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本专利技术结构合理性,确保产品内部的纤维织物的稳定性,所述底部分型块1的穿纱孔12和走布口13之间的距离d1为5mm~15mm。进一步地,为了方便脱模布走布,所述底部分型块1的走布口13为腰圆形。如图1所示,为了方便将本专利技术加设在传统的模具的前端,所述第一分型块2和第二分型块3均具有安装螺孔9。本专利技术所述底部分型块1的上表面、第一分型块2和第二分型块3各自的底面以及对合后的接触面均设有镀铬层,可提高与产品接触后的光滑性。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分型块2和第二分型块3各自具有吊装螺孔10,使用时,将两个螺栓部分分别插入第一分型块2和第二分型块3各自的吊装螺孔10内,然后利用螺栓的剩余部分进行起吊。本专利技术可根据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挤用的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分型块(1)、第一分型块(2)和第二分型块(3),所述第一分型块(2)和第二分型块(3)对合后并排布置在底部分型块(1)上,且第一分型块(2)和第二分型块(3)均与底部分型块(1)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分型块(2)和第二分型块(3)可拆卸连接,所述底部分型块(1)的顶部端面具有底部凹面(11),所述第一分型块(2)的一个表面,且该表面为与第二分型块(3)对合的表面上具有第一凹面(21),所述第二分型块(3)的一个表面,且该表面为与第一分型块(3)对合的表面上具有第二凹面(31),且底部凹面(11)、第一凹面(21)和第二凹面(31)围成一个闭合产品型腔(4),所述底部分型块(1)具有多个穿纱孔(12)和走布口(13),且多个穿纱孔(12)位于走布口(13)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挤用的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分型块(1)、第一分型块(2)和第二分型块(3),所述第一分型块(2)和第二分型块(3)对合后并排布置在底部分型块(1)上,且第一分型块(2)和第二分型块(3)均与底部分型块(1)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分型块(2)和第二分型块(3)可拆卸连接,所述底部分型块(1)的顶部端面具有底部凹面(11),所述第一分型块(2)的一个表面,且该表面为与第二分型块(3)对合的表面上具有第一凹面(21),所述第二分型块(3)的一个表面,且该表面为与第一分型块(3)对合的表面上具有第二凹面(31),且底部凹面(11)、第一凹面(21)和第二凹面(31)围成一个闭合产品型腔(4),所述底部分型块(1)具有多个穿纱孔(12)和走布口(13),且多个穿纱孔(12)位于走布口(13)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挤用的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分型块(1)的两端分别设有底部安装孔(14),第一分型块(2)具有与底部分型块(1)一端对应的第一安装孔(22),并通过插入该底部安装孔(14)和相对应的第一安装孔(22)的第一紧固件(5)与第一分型块(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分型块(3)具有与底部分型块(1)另一端对应的第二安装孔(32),并通过插入该底部安装孔(14)和相对应的第二安装孔(32)的第二紧固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祥夫王小清谈源葛飞虎陈龙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复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