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编织管材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64511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1 09:12
一种纤维编织管材生产方法,包括:在模芯上形成二维纤维基层;在所述二维纤维基层的外侧表面引入经树脂浸渍的轴向纤维,形成轴向纤维层;在所述经树脂浸渍后的轴向纤维的外侧表面编织二维纤维编织层,并使所述二维纤维基层、所述轴向纤维层与所述二维纤维编织层预成型为预成型体;对所述预成型体加注树脂材料;压实并成型固化所述预成型体。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纤维编织管材生产方法,用于生产一种具有较高抗压强度的纤维编织管材,抗冲击能力强而具有广阔的应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纤维编织管材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管材
,具体地来说,是一种纤维编织管材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拉挤工艺是一种连续生产材料复合型材的工艺方法。传统的拉挤工艺以纤维粗纱和增强材料、聚酯表面毡等复合成型,而得到所需的产品。利用拉挤工艺生产的产品具有稳定的力学性能,日益得到广泛应用。然而,传统的拉挤产品抗压强度较低,难以耐受横向冲击,使其应用环境受到严重制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纤维编织管材生产方法,用于生产一种具有较高抗压强度的纤维编织管材,抗冲击能力强而具有广阔的应用范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纤维编织管材生产方法,包括:在模芯上形成二维纤维基层;在所述二维纤维基层的外侧表面引入经树脂浸渍的轴向纤维,形成轴向纤维层;在所述经树脂浸渍后的轴向纤维的外侧表面编织二维纤维编织层,并使所述二维纤维基层、所述轴向纤维层与所述二维纤维编织层预成型为预成型体;对所述预成型体加注树脂材料;压实并成型固化所述预成型体。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树脂材料为热固性材料。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二维纤维基层由二维纤维基材首尾粘接而成,所述二维纤维基材由纤维编织而成。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在模芯上包裹所述二维纤维基材,使所述二维纤维基材首尾环接;在所述二维纤维基材的外侧平行排布所述经树脂浸渍的轴向纤维,形成所述轴向纤维层。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纤维编织管材生产方法还包括:沿所述模芯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纤维传送装置、第一预成型装置、浸渍装置、第二预成型装置、编织装置、第三预成型装置与注胶装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纤维编织管材生产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注胶装置后端设置成型模具、牵引装置与切割装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成型装置包括成型模具与设置于所述成型模具上的加热固化机构,所述加热固化机构用于加热所述树脂材料。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固化机构采用三段式梯度升温加热。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编织装置包括装置基座及可旋转地保持于所述装置基座上的复数个旋转盘,所述旋转盘沿分布圆周均匀分布,所述分布圆周以所述模芯为中心轴,所述旋转盘设有至少一个纤维锭子。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盘的外圆周设有复数个传递夹槽,所述纤维锭子一一对应地设于所述传递夹槽内,所述纤维锭子可于相邻旋转盘的相对传递夹槽之间传递。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步骤,实现纤维编织管材的快速生产,获得的纤维编织管材各纤维层之间的树脂材料分布均匀、粘合紧密,使纤维编织管材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与横向冲击极限。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纤维编织管材生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纤维编织管材生产方法的产品结构截面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纤维编织管材生产方法的产品结构剖视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纤维编织管材生产方法适用的纤维编织管材制造设备的产品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纤维编织管材生产方法适用的纤维编织管材制造设备的产品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纤维编织管材,110-二维纤维基层,120-轴向纤维层,130-二维纤维编织层,140-树脂固化层,200-纤维编织管材制造设备,210-模芯,220-纤维传送装置,230-预成型装置,231-第一预成型装置,232-第二预成型装置,233-第三预成型装置,240-浸渍装置,250-编织装置,251-装置基座,252-旋转盘,252a-传递夹槽,253-纤维锭子,260-注胶装置,270-牵引装置,280-成型装置,290-切割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纤维编织管材生产方法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纤维编织管材生产方法的优选实施例。但是,纤维编织管材生产方法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纤维编织管材生产方法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纤维编织管材生产方法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实施例1请结合参阅图1~4,本实施例公开一种纤维编织管材生产方法,该方法包括:A:在模芯210上形成二维纤维基层110。首先说明的是,模芯210亦称模仁,是模具中的产品部分,用于模具中心部位的关键运作的精密零件。简单地说,模芯210用于形成纤维编织管材100的内侧表面。模芯210的形状根据实际需要而定,包括圆形、方形或其他多边形结构。补充说明,纤维编织管材100具有多层构造,用以增强管材的结构强度。其中,多层构造包括自内而外层叠分布的二维纤维基层110、轴向纤维层120与二维纤维编织层130。其中,二维纤维基层110、轴向纤维层120与二维纤维编织层130之间分别通过树脂材料粘合。换言之,各层之间均通过树脂材料固化,使之形成统一的管材结构,各纤维层之间存在树脂固化层140。示范性地,步骤A还包括:在模芯210上包裹二维纤维基材,使二维纤维基材首尾环接。其中,二维纤维基材由纤维编织而成。二维纤维基材为市面流通的标准织物,已实现标准化、批量化生产,包括各类纤维布,可直接采购后根据纤维编织管材100的规格裁剪后使用。可见地,该方式具有显著的经济性,相较于单独编织方式,具有成本低而效率高的优势。B:在二维纤维基层110的外侧表面引入经树脂浸渍的轴向纤维,形成轴向纤维层120。示范性地,轴向纤维层120包括复数根纤维,纤维沿纤维编织管材100的轴向平行分布而为轴向纤维。轴向纤维层120沿纤维编织管材100的轴向保持结构连续,使纤维编织管材100的抗压强度有效增强。特别地,在跨度较大的纤维编织管材100中,横向冲击仍然不会造成结构破坏,保证纤维编织管材100的抗冲击性。经树脂浸渍的轴向纤维表面布满树脂材料。示范性地,树脂材料为热固性树脂。热固性树脂(thermosettingresin),是指树脂加热后产生化学变化,逐渐硬化成型,再受热也不软化,也不能溶解的一种树脂。热固性树脂种类众多,常见的有酚醛、环氧、氨基、不饱和聚酯以及硅醚树脂等。示范性地,步骤B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纤维编织管材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模芯上形成二维纤维基层;在所述二维纤维基层的外侧表面引入经树脂浸渍的轴向纤维,形成轴向纤维层;在所述经树脂浸渍后的轴向纤维的外侧表面编织二维纤维编织层,并使所述二维纤维基层、所述轴向纤维层与所述二维纤维编织层预成型为预成型体;对所述预成型体加注树脂材料;压实并成型固化所述预成型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纤维编织管材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模芯上形成二维纤维基层;在所述二维纤维基层的外侧表面引入经树脂浸渍的轴向纤维,形成轴向纤维层;在所述经树脂浸渍后的轴向纤维的外侧表面编织二维纤维编织层,并使所述二维纤维基层、所述轴向纤维层与所述二维纤维编织层预成型为预成型体;对所述预成型体加注树脂材料;压实并成型固化所述预成型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编织管材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材料为热固性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编织管材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纤维基层由二维纤维基材首尾粘接而成,所述二维纤维基材由纤维编织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纤维编织管材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模芯上包裹所述二维纤维基材,使所述二维纤维基材首尾环接;在所述二维纤维基材的外侧平行排布所述经树脂浸渍的轴向纤维,形成所述轴向纤维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编织管材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所述模芯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纤维传送装置、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彬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锦明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