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文成专利>正文

一种扣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338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扣具,其扳动件一端跨设支轴,支轴枢接于框体,扳动件另跨设有卡轴,而框体于底板间隔设有二穿槽,用以供捆绑带绕经二穿槽、支轴及卡轴,而该支轴、卡轴任一或同时的套枢有外衬套,以及在框体设有抵压捆绑带的弹片,以在扳动件带动捆绑带卡定后,能在配合外衬套中介捆绑带下,使捆绑带的调整段容易拉系,且能借由弹片抵压捆绑带,以避免捆绑带因车辆行驶的松紧作用力产生松脱卡定的情况而影响使用安全性。(*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扣具,尤指一种可确实安全束紧捆绑扣具的定位技术。
技术介绍
早期捆绑物品技术系直接利用捆绑带为之,主要先将捆绑带两端大约固定,然后施以束紧力于捆绑带的松弛部份,可是如此之操作方式,需要有经验或资深的捆工方能轻易为之,一般人员实在无法顺利操作,且物品在捆绑后亦非十分稳固,另外捆绑带外观上也显得杂乱。于是便有人开发出『手拉器』,该等结构主要以棘轮绞盘来束紧捆绑带,然而,其在实际操作中,却有捆绑带易绞紧于旋转轴不易解开、及捆绑带拥塞旋转轴上等缺点,操作上难以顺利施为,究其原因,乃在于捆绑带须不断缠绕于旋转轴上所致,再则该等手拉器其结构复杂度较高,其购置成本自然不能大幅刺激到市场需求。鉴此,本创作者开发出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M258929号『扣具结构(一)』、第M258930号『扣具结构(二)』、第M258931号『扣具结构(三)』、第M258932号『扣具结构(四)』、第M258933号『扣具结构(五)』、第M259760号『扣具结构(六)』、第M272636号『扣具结构(七)』等专利前案来加以改善,该等结构在国外展出广受好评,商机无限,可是本创作者并不以此自满,仍持续的研发,发现该等专利前案在将捆绑带拉紧而卡固后,其并不容易将捆绑带调整段再次紧固,究其原因,实乃捆绑带和各卡轴的摩擦过大,致使捆绑带在定位后不易再次施力拉紧,更重要的问题是,该等专利前案在将捆绑带调整段拉紧而卡固后,该捆绑带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会随车辆运动所产生相应的晃动,致使捆绑带的卡固状态有松脱的可能,进而造成有使用安全性的顾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安全无虑以及易于施力拉紧捆绑带的扣具,以符合操作者安全使用的心理需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扣具,其包含一框体、一扳动件及一捆绑带;该框体具有一底板,在该底板两侧设有侧板,该底板设有穿槽,两侧板间跨设有支轴;该扳动件与框体支轴枢接,使扳动件以支轴为中心而进出框体,该扳动件在与支轴相对应的位置则跨设有一卡轴;该捆绑带通过穿槽,绕抵支轴后才圈绕卡轴而构成一束紧段,继之,在绕经卡轴下方后穿经支轴和束紧段间拉出而构成调整段,当扳动件的卡轴在摆动控制下,能将该捆绑带紧固于卡轴及支轴间;该扣具还包括一弹片,其一端固结于框体底板,另一端缘则形成突出底板的挡止部,并使该弹片其间向上的抵压于底板底面,将通过该位置处的捆绑带弹性夹制。所述弹片跨设于穿槽,其一端固结于底板上,而弹片另一端缘则形成一挡止部并突出底板,并使该弹片其间可向上的抵压于底板底面,用以将通过该位置处的捆绑带弹性夹制。所述卡轴穿枢于一外衬套的内孔中,该外衬套得于卡轴外周自由转动。所述支轴穿枢于一外衬套的内孔中,该外衬套得于支轴外周自由转动。所述底板间隔设有第一穿槽、第二穿槽,所述捆绑带端缘由第二穿槽底端穿入后、绕抵支轴后才圈绕卡轴而构成一束紧段,继之,在绕经卡轴下方后穿经支轴和束紧段间拉出而构成调整段;另一捆绑带穿入第一穿槽后、叠接于底板的外端,并以连线将该叠接面加以固定。所述两侧板顶面凹设有限位槽;所述扳动件于一端缘贯设有枢孔,该枢孔供支轴一并穿枢,令该扳动件能以支轴为中心而摆动一定角度;扳动件另枢设有卡轴,在扳动件转动下移而对合定位于框体时,此卡轴定位于限位槽。所述框体和扳动件间设有在扳动件卡轴在将捆绑带卡定时起定位作用的卡固结构。所述卡固结构在两侧板端面凹设有卡掣槽,在扳动件转动下移而对合定位于框体时,该扳动件在相对卡掣槽的位置则设有与之配合的长条状滑槽,扳动件外端则在相对滑槽的位置向下设有限位框;然后以一定位件跨设的滑移于滑槽中,此定位件另向后延设有导杆,该导杆插入所述限位框,定位件并在导杆两侧的位置向上突设有控板,其导杆中套掣有弹簧,该弹簧一端抵压控板、另一端则抵压限位框内侧面,令该弹簧能以预设弹力而推动定位件,使其随时处于朝卡掣槽方向定位的功能,该定位件在进入卡掣槽中时,该扳动件及框体相对合,以维持卡轴卡定捆绑带的作用。所述框体两侧板在支轴下方设有限位槽,此限位槽以支轴为中心采弧状设置,其两端未贯穿出侧板,扳动件枢固于支轴,该扳动件在以支轴为中心摆动时,其卡轴能同步在限位槽中位移,且分别定位于该限位槽两端。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技术以弹片抵压捆绑带,使其定位于底板,且以挡止部突出定位于底板外,所以该捆绑带及挂勾即便因距离过长,在车辆行驶时而产生松脱应力时,本技术能先以挡止部限制该松脱应力进入束紧段,且由于弹片弹性夹制捆绑带抵压于底板底面间,足以防止捆绑带的束紧段在外衬套及卡轴间有松脱卡定的情形发生,使本技术确具使用安全性增进处。附图说明图1系本技术的分解示意图;图2系本技术的组合示意图;图3系本技术的组合剖面示意图;图4系本技术的另一组合剖面示意图;图5系本技术弹片防止捆绑带松脱的剖面示意图;图6系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图7系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图8系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图9系本技术第五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10系本技术第五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图11系本技术第六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12系本技术第六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 框体 11 底板 12 侧板13 第一穿槽 14 第二穿槽 15 枢孔16 卡掣槽 20 扳动件 21 顶板22 折板 23 枢孔 24 支轴240 外衬套 25 自由端 26 贯穿孔27 卡轴 270 外衬套 31 卡掣槽32 滑槽 33 限位框 40 定位件41 导杆 42 控板 43 弹簧50 捆绑带 500 捆绑带 51 束紧段52 调整段 61 第一挂勾 62 第二挂勾70 弹片 71 铆孔 72 铆钉73 挡止部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看图1至图4,本技术包括有 一框体10,其具有一矩状底板11,在该底板11两侧向上弯折有侧板12,该底板11间隔设有第一穿槽13、第二穿槽14,两侧板12在近第一穿槽13上方设有枢孔15;一扳动件20,其具有一顶板21、在顶板21两侧向下设有折板22,该扳动件20两折板22并能对合在框体10两侧板12内侧,扳动件20于折板22一端缘贯设有枢孔23,该枢孔23和框体10枢孔15相对应,以供支轴24一并穿枢,而支轴24在扳动件20范围内设有中空的外衬套240,并使支轴24穿枢于外衬套240的内孔,令该外衬套240得于支轴24外周自由转动,而扳动件20自由端25突出框体10两侧板12外端,以利扳动该顶板21,使该扳动件20能以支轴24为中心而摆动一定角度;两折板22另在支轴24略上方位置设有贯穿孔26,用以枢设一卡轴27;一卡固结构,系在两侧板12端面凹设有卡掣槽31,在扳动件20转动下移而对合定位于框体10时,该扳动件20两折板22在相对卡掣槽31的位置则设有与之配合的长条状滑槽32,顶板21外端则在相对滑槽32的位置向下设有限位框33;然后以一定位件40跨设的滑移于两滑槽32中,此定位件40另向后延设有导杆41,该导杆41插入限位框33,定位件40并在导杆41两侧的位置向上突设有控板42,其导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扣具,其包含一框体、一扳动件及一捆绑带;该框体具有一底板,在该底板两侧设有侧板,该底板设有穿槽,两侧板间跨设有支轴;该扳动件与框体支轴枢接,使扳动件以支轴为中心而进出框体,该扳动件在与支轴相对应的位置则跨设有一卡轴;该捆绑带通过穿槽,绕抵支轴后才圈绕卡轴而构成一束紧段,继之,在绕经卡轴下方后穿经支轴和束紧段间拉出而构成调整段,当扳动件的卡轴在摆动控制下,能将该捆绑带紧固于卡轴及支轴间;其特征在于:该扣具还包括一弹片,其一端固结于框体底板,另一端缘则形成突出底板的挡止部,并使该弹片其间向上的抵压于底板底面,将通过该位置处的捆绑带弹性夹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成
申请(专利权)人:张文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