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缝纫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3334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缝纫机,主要用于车缝对象,其结构是利用单一个驱动动力组,依序致动一上线护持装置及一切线护持装置,其位于缝纫机的针板下方,设置有一拐臂及一组由复数支连杆所组构而成的连杆组,藉由拐臂连接至一驱动连杆,并与驱动动力组完成连动,当驱动动力组作动时,则可依序致动上线护持装置及切线装置。使两装置依序作动的精准度大幅优于现有的双动力源设计。再有,单动力源的设计,可使组构件数量大幅降低,且组装过程亦趋于简易,有效降低制造成本。(*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缝纫机,应用于车缝对象,本技术尤指一种 单一驱动动力组,依序驱动上线护持装置及切线护持装置的缝纫机。
技术介绍
缝纫机的应用主要在于车缝对象,从车缝衣物用品的小型缝纫机,以 至于大型的工业用缝纫机,其所组成的结构及原理,均脱离不了主要的两 个装置, 一为上线护持装置,另一则为切线护持装置,两者在缝纫机上, 系分别具有不同的作用。其中,上线护持装置主要系使缝针插入对象后, 缝线可以顺利的完成上线,经过预定的运针数之后,放开所夹持的缝。为获得起缝点接缝的整齐性,上线护持装置通常系设于置于缝纫机之一bl筒 座的针板下方,并配置有专用的驱动动力。切线护持装置亦装设在针板下 方,起提供切线的作用。现有技术中,有关于切线护持装置的动力来源, 通常另设一组。故,现有的缝纫机中,为因应上述两项装置的动力需求, 均需于缝纫机中设置有两组以上的驱动动力源。 一般系以马达作为动力来 源,然而,此种传统式的设置,其组成构件系极为复杂,且组装过程^兼 顾到精密配合的问题,以致于制造成本居高不下。且缝纫机经长久使用后 所产生的组构件磨损,亦会造成上线护持装置以及切线护持装置作动时的 不协调,因而造成车缝过程中不精准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的问题,本技术的专利技术者基于多年来从事相关行i的 经验,系针对缝纫机的上线护持装置以及切线护持装置进行研究,并对上 线护持装置以及切线护持装置两者之间的作动关系进行逐一的分析,以期 能在其中寻求适当的解决方法。经过数次的研究分析,并对两装置的结构 进行改良,终获致良好的解决方法及研拟出适用的装置。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且动作 过程精准的单动力源之缝纫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缝紉机,包括由其装设于 一针板下方的上线护持装置及切线护持装置分别完成上线及切线动作,其 特征在于 一个用以提供动力源的驱动动力组; 一个驱动连杆,连接于该' 驱动动力组,该驱动连杆上具有第一支点及第二支点;第一连杆组,柯接 于该驱动连杆的该第一支点,该第一连杆组并与该上线护持装置相互枢接, 以连动该上线护持装置;第二连杆组,枢接于该驱动连杆的该第二支点, 该第二连杆组并与该切线护持装置呈相互枢接,以连动该切线护持装置。所述第一连杆组由拐臂、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及第四连杆 依序枢接而成,各连杆间产生相互的连动。所述拐臂呈V字型,其中部为一个枢接点,与固定座相互枢接。所述第二连杆组由第一致动杆、第二致动杆及曲型连杆依序枢接而成, 各连杆间互动连接。所述上线护持装置由一提线器及一线压制器组构而成。 '所述提线器与第三连杆呈一体,所述提线器的一端与该第二连杆相互 枢接,且提线器的另一端与该第四连杆相互枢接。所述线压制器的底缘成型有第一时序曲线部及第二时序曲线部。 所述线压制器的一端与一固定座呈相互枢接,产生偏转的行程。 所述切线护持装置由固定式刀具及移动式刀具组构而成。 所述移动式刀具与第二连杆组的曲型连杆呈相互枢接。 所述驱动动力组为步进马达。所述上线护持装置经连动后,其位移行程系呈椭圆形弧线的周期性运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当驱动动力组作动时,则可经由驱动连杆的 连动作用,进而依序带动上线护持装置及切线护持装置产生作动,而由于 两装置系由同一动力来源致动,且同枢接于同一驱动连杆,再搭以精准的 椭圆形弧线运动之时序设计,使两装置依序作动的精准度大幅优于现有的 双动力源设计。再者,单动力源的设计,可使组构件数量大幅降低,且组 装过程亦趋于简易,有效降低制造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缝纫机的针板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构件组合图(一)。图3:为本技术的构件组合图(二)。图4:为本技术的动作示意图。图5:本技术的动作示意图(一)。图6:动作示意图(一)的对照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动作示意图(二)。图8:动作示意图(二)的对照示意图。图9: 为本技术的动作示意图(三)。图10: 为动作示意图(三)的对照示意图。 图11: 为本技术的动作示意图(四)。 图12: 为动作示意图(四:)的对照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说明如下10针板101针孔11缝针111穿线孔12缝线21.驱动动力组22.驱动连杆221第一支点222第二支点23.第一连杆组231拐臂2311枢接点2312枢接点2313枢接点232第一连杆233第二连杆2331支点2332枢接点234第三连杆235第四连杆2351枢接点2352支点24.第二连杆组241第一致动杆2411支点242第二致动杆2421枢接点243曲型连杆2431枢接点25.上线护持装置251提线器2511通孔252.线压制器2521.第一时序曲线部2522第二时序曲线部26.切线护持装置261固定式刀具2611刀刃部262移动式刀具2621支点27.固定座271支点272支点28固定点I轨迹a z5箭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具体说明,请参阅图1,图中所示为缝纫机的针板示意图,缝针11系装设于针板10的上方,缝针11系成型 有一穿线孔lll,供一缝线12穿设而过,针板10的平面上与缝针11.相对 应的位置成型有一针孔101。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构件组合图(一),图中所示系仅将各构绘出, 尚未将各构件之层级组构关系绘示,并将于以下图3中绘示,请搭配参照; 如本图中所示,本技术缝纫机的主要构件包括一驱动动力组21、 一驱 动连杆22、 一第一连杆组23、 一第二连杆组24、 一上线护持装置25以及 一切线护持装置26所组构而成;再请参照图中所示,上述各构件除驱动动力组21夕卜,其于各构件主要系设置于针板10的下方;如图中所示,驱动动力组21系与驱动连杆22完成连接,驱动连杆22 系具有一第一支点221以及一第二支点222;第一连杆组23则系由一拐臂231、 一第一连杆232、 一第二连杆233、 一第三连杆234及一第四连杆235所组构而成,其中,拐臂231约呈v字 型,中心位置具有一个枢接点2311,系枢接于一固定座27的支点271上, 固定座的另一支点272则供一线压制器252活动枢接;拐臂231两端则分 别具有另一个枢接点(2312、 2313),其一枢接点2312系枢接于驱动连杆22 的第一支点221,另一枢接点2313则与第一连杆232的一端相互枢接第 一连杆232的另一端则枢接于第二连杆233的中段部位,而第二连杆233 的两端则分别具有一支点2331及一枢接点2332,又,第二连杆233的枢 接点2332系枢接于第三连杆234的一端,另第三连杆234的另一端则为一 提线器251,且此提线器251系成型有一通孔2511,再者,提线器251与 第三连杆234之间系具有一个枢接点,供与第四连杆235的枢接点2351相 互枢接,又,第四连杆235的另一端则具有一个支点2352。第二连杆组24系连接于驱动连杆22的末端,此第二连杆组24系包括 一第一致动杆241、 一第二致动杆242、 一曲型连杆243;其中,第一致动 杆241的一端与驱动连杆22的末端相互枢接,第一致动杆241的中段系枢 接于一支点2411,第二致动杆242则固设于第一致动杆241上,并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缝糿机,包括由其装设于一针板(10)下方的上线护持装置(25)及切线护持装置(26)分别完成上线及切线动作,其特征在于:    一用以提供动力源的驱动动力组(21);    一驱动连杆(22),连接于该驱动动力组(21),该驱动连杆上具有一第一支点(221)及一第二支点(222);    一第一连杆组(23),枢接于该驱动连杆(22)的该第一支点(221),该第一连杆组(23)并与该上线护持装置(25)相互枢接,以连动该上线护持装置(25);    一第二连杆组(24),枢接于该驱动连杆的该第二支点(222),该第二连杆组(24)并与该切线护持装置(26)呈相互枢接,以连动该切线护持装置(2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关胜美
申请(专利权)人:启翔针车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