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炳洪专利>正文

缝合机的织片自动送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3304 阅读:2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缝合机的织片自动送给机构,有一机架,机架上设有:夹持输送装置,其上具有一与缝合机针盘相切的夹持输送路径;压入装置,用以将夹持输送装置上的织片压入缝合机针盘上的缝针;驱动装置,其与上述夹持输送装置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原有圆盘缝合机上加装了织片自动送给机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实现织片自动送给,无需人工压入,极大的提高了劳动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利于市场的推广使用。(*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织片送给机构,特别是指一种缝合机的织片自动送给 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普遍使用的圆盘缝合机一般都没有设置织片送给机构,大都采用人 工送料。如图1所示,使用时,操作者将两片待缝合的织片重叠,对准针盘刺 针,用力压入刺针,从而将织片悬挂到针盘刺针上以进行下一步的缝合操作。 这种人工送料的工作方式,不仅要求操作者需具备熟练的操作技术,从而增加 相应的劳动成本,而且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同时极易剌伤操作者手部,存在 一定的危险因素。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作出相应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缝合机织片自动送给机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缝合机的织片自动送给机构,有一机架,机架上设有 一夹持输送装 置,其上具有一与缝合机针盘相切的夹持输送路径; 一压入装置,用以将夹持 输送装置上的织片压入缝合机针盘上的缝针; 一驱动装置,其与上述夹持输送 装置传动连接。进一步,还包括一导入装置,其设于夹持输送装置入口端侧。 上述夹持输送装置包括环形转动的第一输送链和第二输送链,两输送链水平并列设置且两输送链间形成夹持缝。进一步,所述输送链设有用于夹持织片的齿牙。进一步,所述第一输送链的转轴固设有第一齿轮,第二输送链的转轴固设 有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及第一齿轮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上述压入装置为一旋转胶辊,旋转胶辊侧面设有与针盘缝针适应配合的环 形凹槽。进一步,所述旋转胶辊的转轴固设有第三齿轮,及第三齿轮与所述设于第 二输送链转轴的第二齿轮传动连接。上述驱动装置为链轮链条驱动装置,其包括一主动转轴,主动转轴一端设 有由针盘驱动转动的第四齿轮,另一端设有主动链轮, 一固设于所述第一输送 链转轴的从动链轮,及一连接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的传动链条。上述导入装置包括两水平设置的导板,两导板间形成导入槽。进一步,所述导入槽内设有透明限位板。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原有圆盘缝合机上加装了织片自动送给机 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实现织片自动送给,无需人工压入,极 大的提高了劳动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利于市场的推广使用。为了能更清晰的理解本技术,以下将结合附图说明阐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压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安装效果图。图6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 5所示,本技术所述的缝合机的织片自动送给机构,通过机 架5安装在缝合机的针盘6上,机架5上设有夹持输送装置1、压入装置2和 驱动装置3。所述夹持输送装置1包括由驱动装置3驱动环形转动的第一输送链11和 第二输送链12。第一输送链11和第二输送链12水平并列设置且两输送链间形 成可置入织片的夹持缝,从而形成一与缝合机针盘相切的夹持输送路径,两输 送链上分别设有用于夹持织片的齿牙13。所述第一输送链11的转轴上固设有 第一齿轮lll,第二输送链12的转轴上固设有第二齿轮121,第一齿轮lll和 第二齿轮121啮合连接且第一齿轮111与上述驱动装置3传动连接。夹持输送 装置1的入口端侧还设有一导入装置4,该导入装置4包括两块水平设置的导 板41,导板41上方设有透明限位板,两导板间形成便于导入织片的导入槽42。所述压入装置2用以将上述夹持输送装置上的织片压入缝合机针盘上的 缝针。压入装置2具有一旋转胶辊21,旋转胶辊21侧面设有与针盘缝针相适 应配合的环形凹槽211 。旋转胶辊21的转轴上固设有与旋转胶辊联动的第三齿 轮22,及第三齿轮22通过一小齿轮与上述第二齿轮121传动连接且由第二齿 轮121带动转动。所述驱动装置3为链轮链条驱动装置,其包括一主动转轴31,主动转轴 31的一端设有与针盘传动连接且由其驱动转动的第四齿轮311,另一端设有主动链轮312; —固设于上述第一输送链转轴且与第一齿轮联动的从动链轮32;及一连接主动链轮312和从动链轮32的传动链条33。传动链条33内还设有一 与传动链条相啮合的过渡齿轮。如图5所示,安装时,在缝合机针盘旁侧的适当位置将机架5固定在位, 及将驱动装置主动转轴上的第四齿轮与针盘6传动连接即可。可在现有的圆盘 缝合机上加装而成,非常方便快捷。如图4、 6所示,使用时,将待缝合的织片对齐叠合,织片前端对准导板 导入槽42,用手轻拉织片将织片导入导板41,由于设有透明限位板,因此可 以保持织片在导入过程中的正确高度;继续导入织片,直至织片前端到达夹持 输送装置的入口,此时,环形转动的第一输送链11和第二输送链12上的齿牙 13夹持住织片,位于织片前端的手部放开,织片在齿牙13的夹持作用下,随 输送链的转动沿与缝合机针盘相切的夹持输送路径向压入装置输送;当织片前 端输送到压入装置2的旋转胶辊21处时,由于针盘缝针可卡入旋转胶辊21的 环形凹槽211内,因此在旋转胶辊21的转动压制作用下,织片被针盘缝针刺 穿且悬挂于缝针上;当织片后端也进入输送链时,位于织片后端的手部放开, 在输送链ll、 12的环形转动和旋转胶辊21的转动压制作用下,织片逐渐从少 到多,直至全部悬挂于缝针上,从而达到将织片自动送进圆盘缝合机针盘的目 的。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技术的各种改动或变 型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技术的权 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权利要求1、一种缝合机的织片自动送给机构,其特征在于有一机架,机架上设有-夹持输送装置,其上具有一与缝合机针盘相切的夹持输送路径;-压入装置,用以将夹持输送装置上的织片压入缝合机针盘上的缝针;-驱动装置,其与上述夹持输送装置传动连接。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机的织片自动送给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 括一导入装置,其设于夹持输送装置入口端侧。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缝合机的织片自动送给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输送装置包括环形转动的第一输送链和第二输送链,两输送链 水平并列设置且两输送链间形成夹持缝。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缝合机的织片自动送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输送链设有用于夹持织片的齿牙。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缝合机的织片自动送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第一输送链的转轴固设有第一齿轮,第二输送链的转轴固设有第二齿轮, 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及第一齿轮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缝合机的织片自动送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压入装置为一旋转胶辊,旋转胶辊侧面设有与针盘缝针适应配合的环形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缝合机的织片自动送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旋转胶辊的转轴固设有第三齿轮,及第三齿轮与所述设于第二输送链转 轴的第二齿轮传动连接。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缝合机的织片自动送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驱动装置为链轮链条驱动装置,其包括一主动转轴,主动转轴一端设有由针盘驱动转动的第四齿轮,另一端设有主动链轮, 一固设于所述第一 输送链转轴的从动链轮,及一连接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的传动链条。9、 根据权利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缝合机的织片自动送给机构,其特征在于有一机架,机架上设有: -夹持输送装置,其上具有一与缝合机针盘相切的夹持输送路径; -压入装置,用以将夹持输送装置上的织片压入缝合机针盘上的缝针; -驱动装置,其与上述夹持输送装置传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炳洪
申请(专利权)人:罗炳洪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