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一忠专利>正文

组合式引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3100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手工针和衣车针上线的组合式引线器,由壳体、推杆、活塞、线轮、2支(条)钩针、2条弹簧组成。推杆为__形体,安在壳体的__形槽里,向里压推杆时,2支钩针可同时为手工针和衣车针上线。其特点:一是引线器钩针穿进针孔,采用机械对位方式,百发百中,工作效率高,不须靠视力和手来对位,老、中、青都适用。二是钩针是开口的而不是封闭的,线放在钩针上是用搭的方式而不是穿的方式,故上线容易,尤其是搭多条线比穿多条线容易。三是可以储针和储线,收藏使用均方便。(*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手工针、衣车针上线和储针组合式引线器。已有的穿针器一种是采用啦叭口导线的穿针器,但它是靠线的一定硬度直接穿过针孔的,对于软质的表面有绒毛的尼龙线则很难穿过细小的针孔,更不能穿多条线和用于衣车针穿线。另一种是用金属线材做的可变形的“ ”形穿针器,它是靠人的视力和手直接把“ ”形线圈尖端穿过针孔,然后把线穿进线圈,拉出线圈时,便把线穿进针孔里,这种穿针器,穿线难度仍然大,不快捷,不适于视力差的中、老年人使用。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穿各种线、能穿多条线、使用方便快捷、用于手工针、衣车针上线和储针的组合式引线器。本技术由壳体、推杆、活塞、线轮、钩针、弹簧组成,推杆与壳体的一端为绞链连接是一对相互配合的相互位置可变偶件,在推杆上有手工针引线的钩针和储针孔,在活塞上有用于衣车针引线的钩针,在壳体上有定针孔、引线孔、进出针孔,使钩针穿进针孔由机件对位来实现。本技术的特点一是本引线器钩针穿进针孔,采用机械对位方式,百发百中,不须靠视力和手来对位,老、中、青都适用,钩针穿针孔,简便快捷,工作效率高。二是钩针是开口的而不是封闭的,线放在钩针上是用搭的方式而不是用穿的方式,尤其是搭多条线比穿多条线容易,故上线简便快捷,工作效率高。三是机构简单合理,除有穿线功能外,还可以储藏2~3支针。四是壳体上安有1至2个可转动的线轮,用线和储线十分方便。以下结合附图来说明实施例附图为本引线器局部剖视图。参照附图,本穿针器由推杆(1)、壳体(2)、钩针(3、6)、弹簧(4、7)组活塞(5)、线轮(8、9)、线轮轴(10、11)、定位塞(12)、铆钉(13)、悬挂圈(14)组成。壳体左边有├形槽(15)、进出针孔(19)、引线孔(18)、定针孔(17),中上部有V形搭线口(22),右下部有活塞缸(16),右上角和中下部各有一安线轮的圆穴,穴中心有轴座。推杆为├形,安在壳体(2)的形槽里,下端用铆钉(13)绞链状地铆接在壳体左下角上,推杆的垂直杆里有储针孔(20),推杆上部右则固定有钩针(3),钩针头的一段处在引线孔(18)里,弹簧(4)卧式安在钩针(3)的下部,其左端处在推杆上的圆穴里,右端处在壳体圆穴里,推杆(1)水平杆端为斜面,活塞(5)安在活塞缸(16)里,活塞(5)为方柱体形上端为斜面或圆弧形,下端有圆颈,圆颈中心安有钩针(6),圆颈外套上弹簧(7),定位塞(12)安在活塞缸(16)下段,上端顶住弹簧(7)下端,定位塞(12)为L形方柱体,水平柱中心有一引线孔(21),垂直柱上有衣车针定针槽(23)。线轮(8、9)分别用轴(10、11)安在壳体(2)右上角和中下部的线轮圆穴里,悬挂圈(14)与壳体(2)铸成一体,位置不限定。权利要求一种用于手工针和衣车针上线的组合式引线器,其特征在于该引线器由推杆(1)、壳体(2)、钩针(3、6)、弹簧(4、7)、活塞(5)、线轮(8、9)、线轮轴(10、11)、定位塞(12)、铆钉(13)、悬挂圈(14)组成,壳体(2)左边有├形槽(15)、进出针孔(19)、引线孔(18)、定针孔(17),中上部有V形搭线口(22),右下部有活塞缸(16),右上角和中下部各有一安线轮的圆穴,穴中心有一轴座、推杆(1)为├形,安在壳体(2)的├形槽里,下端用铆钉(13)绞链状地铆接在壳体左下角上,推杆的垂直杆里有储针孔(20),推杆上部右侧固定有卧式钩针(3),钩针头的一段处在引线孔(18)里,弹簧(4)卧式安在钩针(3)的下部,其其左端处在推杆圆穴里,右端处在壳体的圆穴里,推杆(1)水平杆端为斜面,活塞(5)安在活塞缸(16)里,活塞(5)为方柱体形上端为斜面或半球体,下端有圆颈,圆颈中心安在钩针(6)圆颈外套装弹簧(7),定位塞(12)安在活塞缸(16)下段,上端顶住弹簧(7)下端,定位塞(12)为└形方柱体,水平柱中心有一引线孔(21),垂直柱上有衣车针定针槽(23),线轮(8、9)分别用线轮轴(10、11)安在壳体(2)右上角和中下部的线轮圆穴里,悬挂圈(14)与壳体(2)铸成一体,位置不限。专利摘要一种用于手工针和衣车针上线的组合式引线器,由壳体、推杆、活塞、线轮、2支(条)钩针、2条弹簧组成。推杆为形体,安在壳体的形槽里,向里压推杆时,2支钩针可同时为手工针和衣车针上线。其特点一是引线器钩针穿进针孔,采用机械对位方式,百发百中,工作效率高,不须靠视力和手来对位,老、中、青都适用。二是钩针是开口的而不是封闭的,线放在钩针上是用搭的方式而不是穿的方式,故上线容易,尤其是搭多条线比穿多条线容易。三是可以储针和储线,收藏使用均方便。文档编号D05B87/02GK2045749SQ8920195公开日1989年10月11日 申请日期1989年2月18日 优先权日1989年2月18日专利技术者朱一忠 申请人:朱一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手工针和衣车针上线的组合式引线器,其特征在于该引线器由推杆(1)、壳体(2)、钩针(3、6)、弹簧(4、7)、活塞(5)、线轮(8、9)、线轮轴(10、11)、定位塞(12)、铆钉(13)、悬挂圈(14)组成,壳体(2)左边有*形槽(15)、进出针孔(19)、引线孔(18)、定针孔(17),中上部有V形搭线口(22),右下部有活塞缸(16),右上角和中下部各有一安线轮的圆穴,穴中心有一轴座、推杆(1)为*形,安在壳体(2)的*形槽里,下端用铆钉(13)绞链状地铆接在壳体左下角上,推杆的垂直杆里有储针孔(20),推杆上部右侧固定有卧式钩针(3),钩针头的一段处在引线孔(18)里,弹簧(4)卧式安在钩针(3)的下部,其左端处在推杆圆穴里,右端处在壳体的圆穴里,推杆(1)水平杆端为斜面,活塞(5)安在活塞缸(16)里,活塞(5)为方柱体形上端为斜面或半球体,下端有圆颈,圆颈中心安在钩针(6)圆颈外套装弹簧(7),定位塞(12)安在活塞缸(16)下段,上端顶住弹簧(7)下端,定位塞(12)为L形方柱体,水平柱中心有一引线孔(21),垂直柱上有衣车针定针槽(23),线轮(8、9)分别用线轮轴(10、11)安在壳体(2)右上角和中下部的线轮圆穴里,悬挂圈(14)与壳体(2)铸成一体,位置不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一忠
申请(专利权)人:朱一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