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廊模板安装节点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63070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8 05: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管廊模板安装节点及系统,包括混凝土垫层,混凝土垫层上方设置有与之平行的底面模板,底面模板为多个且沿管廊延伸方向间隔并列排布,在混凝土垫层上安装有与之垂直的竖向支撑钢筋,底面模板安装于竖向支撑钢筋上;在底面模板的两侧边安装内导墙模板,在混凝土垫层的两侧边安装外导墙模板,外导墙模板与内导墙模板竖直平行,在内导向模板上侧连接内墙转承模板,外导墙模板上侧连接外墙转承模板,在内墙转承模板的上端部和外墙转承模板上端部之间设置止水钢板,止水钢板的顶端突出内墙转承模板和外墙转承模板的顶端所处的平面。

Installation node and system of tube Gallery formwork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pipe corridor template installation node and a system, including a concrete cushion, which is arranged in parallel to the bottom of the concrete cushion, with a plurality of bottom formwork and parallel arrangement along the extension direction of the tube corridor. A vertical supporting steel bar is installed on the concrete cushion, and the bottom plate is installed. On the vertical support bar, the inner guide wall plate is installed on both sides of the bottom plate, the outer guide wall template is installed on both sides of the concrete cushion, the outer guide wall template is vertically parallel to the inner guide wall template, the inner wall of the inner guide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wall of the inner wall, the outer wall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er wall and the bearing mould, and the inner wall is transferred to the bearing die. A water stop plate is set between the upper end of the plate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outer wall transfer template. The top of the water stop plate is on the top of the top of the template and the outer w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廊模板安装节点及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管廊模板安装节点。
技术介绍
在目前国家大力倡导海绵城市的前提下,城市管廊结构项目日益增多。管廊结构的模板工程以传统木模为主,也有部分标准段采用钢模施工,而铝模在管廊结构的应用比例非常低。由于铝模的周转特性突出及施工质量良好,在大体量的管廊标准段结构中应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采用铝模板对管廊进行分段施工时,防水问题值得关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施工效果好,防水性能佳的管廊模板安装节点及系统。本技术提供管廊模板安装节点,包括混凝土垫层,混凝土垫层上方设置有与之平行的底面模板,底面模板为多个且沿管廊延伸方向间隔并列排布,在混凝土垫层上安装有与之垂直的竖向支撑钢筋,底面模板安装于竖向支撑钢筋上;在底面模板的两侧边安装内导墙模板,在混凝土垫层的两侧边安装外导墙模板,外导墙模板与内导墙模板竖直平行,在内导向模板上侧连接内墙转承模板,外导墙模板上侧连接外墙转承模板,在内墙转承模板的上端部和外墙转承模板上端部之间设置止水钢板,止水钢板的顶端突出内墙转承模板和外墙转承模板的顶端所处的平面。进一步地,两个外转承模板的上方之间可安装一吊杆,吊杆为多个且沿管廊延伸方向间隔并列排布,吊杆的两端下部通过第一连接板与外墙转承模板的上侧相连接,吊杆的两端内侧下部通过第二连接板与内墙转承模板的上侧相连接。进一步地,底面模板呈长方形,相邻的底面模板之间的距离相等。进一步地,混凝土垫层沿管廊延伸方向倾斜,在混凝土垫层倾斜向下的一端的上方设置的底面模板为底面盖板,在底面盖板与混凝土垫层之间安装止水螺杆。进一步地,止水螺杆为三段式对拉止水螺杆,三段式对拉止水螺杆包括具有止水垫片的杆体,止水垫片位于杆体的中部并与其相互垂直,杆体包括穿墙螺杆以及两个支撑拉杆,两个支撑拉杆分别位于穿墙螺杆两端,穿墙螺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套筒,套筒呈喇叭状,穿墙螺杆的两端与套筒的窄口端螺接,穿墙螺杆和套筒均位于底面盖板与混凝土垫层之间内部,穿墙螺杆两端的套筒的宽口端分别抵接底面盖板与混凝土垫层,两个支撑拉杆上均设置有外螺纹,其中一个支撑拉杆与抵接混凝土垫层的套筒的宽口端螺接,另一端与预埋于混凝土垫层的螺母螺接,另一个支撑拉杆的一端与抵接底面盖板的套筒的宽口端螺接,另一端穿过底面盖板与设置于底面盖板上方的螺母螺接。进一步地,两个内导墙模板的下侧均通过倒角模板与底面模板的侧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管廊模板安装节点还包括设置于混凝土垫层的两侧的底部侧模板,底部侧模板和外导墙模板相互错开且平行,底部侧板的下侧与混凝土垫层的侧边连接,底部侧模板的上侧与外导墙模板的下侧通过一水平模板连接,底部侧模板、外导墙模板、水平模板之间形成一台阶部。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管廊模板安装系统,包括上述的管廊模板安装节点,还包括包括内墙模板和外墙模板,内墙模板的下侧与内墙转承模板的上侧连接,外墙模板的下侧与外墙转承模板的上侧连接,两个内墙模板的上侧之间设置顶面模板,两个外墙模板的上侧之间设置与顶面模板平行的定位支杆,定位支杆位于顶面模板的上方,定位支杆为多个且沿管廊延伸方向间隔并列排布。进一步地,顶面模板沿管廊延伸方向倾斜,在顶面模板倾斜向下的一端上方设置有与之平行的顶面盖板,顶面盖板设置于两个外墙模板的上侧之间,在顶面模板的下端面设有顶板加固构件,在顶面盖板的上端面设有盖板加固构件,在顶面盖板与顶面模板之间安装止水螺杆。进一步地,止水螺杆为三段式对拉止水螺杆,三段式对拉止水螺杆包括具有止水垫片的杆体,止水垫片位于杆体的中部并与其相互垂直,杆体包括穿墙螺杆以及两个支撑拉杆,两个支撑拉杆分别位于穿墙螺杆两端,穿墙螺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套筒,套筒呈喇叭状,穿墙螺杆的两端与套筒的窄口端螺接,穿墙螺杆和套筒均位于顶面盖板与顶面模板之间内部,穿墙螺杆两端的套筒的宽口端分别抵接顶面盖板与顶面模板,两个支撑拉杆上均设置有外螺纹,其中一个支撑拉杆的一端与抵接外顶面模板的套筒的宽口端螺接,另一端穿过顶面模板、顶板加固构件与螺母螺接,另一个支撑拉杆的一端与抵接顶面盖板的套筒的宽口端螺接,另一端穿过顶面盖板,盖板加固构件与螺母螺接。采用本技术提供的管廊底部模板节点及系统,其成型特点可大量采用铝模板,施工效果良好,采用管廊底部和顶部分开浇筑的方式,止水钢板作用于管廊底部和顶部的连接节点,提高其放水性能。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意性示意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给出的管廊底部模板安装节点的示意图;图2示意性示意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给出的管廊模板安装系统的安装示意图1;图3示意性示意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给出的管廊模板安装系统的安装示意图2;图4示意性示意出图2的A-A向俯视图;图5示意性示意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给出的管廊模板安装系统的俯视图(省略顶面盖板);图6示意性示意出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7示意性示意出图2的B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参照附图,本技术提供一种管廊模板安装节点,包括混凝土垫层1,混凝土垫层1上方设置有与之平行的底面模板2,底面模板2为多个且沿管廊延伸方向间隔并列排布,在混凝土垫层1上安装有与之垂直的竖向支撑钢筋3,底面模板2安装于竖向支撑钢筋3上。优选的,底面模板2呈长方形,相邻的底面模板2之间的距离相等。在底面模板2的两侧边安装内导墙模板7,在混凝土垫层的两侧边安装外导墙模板8,外导墙模板8与内导墙模板7竖直平行,在内导向模板7上侧连接内墙转承模板29,外导墙模板8上侧连接外墙转承模板30,在内墙转承模板29的上端部和外墙转承模板30上端部之间设置止水钢板28,止水钢板28的顶端突出内墙转承模板29和外墙转承模板30的顶端所处的平面。作为一种安装方式,两个外导墙模板8的上方之间安装一吊杆18,吊杆18为多个且沿管廊延伸方向间隔并列排布,吊杆18的两端下部通过第一连接板19与内墙转承模板29的上侧相连接,吊杆18的两端内侧下部通过第二连接板20与外墙转承模板30的上侧相连接。作为一种实施例,混凝土垫层1沿管廊延伸方向倾斜,在混凝土垫层1倾斜向下的一端的上方设置的底面模板2为底面盖板4,在底面盖板4与混凝土垫层1之间安装止水螺杆5。优选的,止水螺杆5为三段式对拉止水螺杆5,三段式对拉止水螺杆5包括具有止水垫片52的杆体51,止水垫片52位于杆体51的中部并与其相互垂直,杆体51包括穿墙螺杆53以及两个支撑拉杆54,两个支撑拉杆54分别位于穿墙螺杆53两端,穿墙螺杆5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套筒55,套筒55呈喇叭状,穿墙螺杆53的两端与套筒55的窄口端螺接,穿墙螺杆53和套筒55均位于底面盖板4与混凝土垫层1之间内部,穿墙螺杆53两端的套筒55的宽口端分别抵接底面盖板4与混凝土垫层1,两个支撑拉杆54上均设置有外螺纹,其中一个支撑拉杆54与抵接混凝土垫层1的套筒55的宽口端螺接,另一端穿过混凝土垫层1与预埋于混凝土垫层1的预埋螺母56螺接,另一个支撑拉杆54的一端与抵接底面盖板4的套筒55的宽口端螺接,另一端穿过底面盖板4与设置于底面盖板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管廊模板安装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垫层,混凝土垫层上方设置有与之平行的底面模板,底面模板为多个且沿管廊延伸方向间隔并列排布,在混凝土垫层上安装有与之垂直的竖向支撑钢筋,底面模板安装于竖向支撑钢筋上;在底面模板的两侧边安装内导墙模板,在混凝土垫层的两侧边安装外导墙模板,外导墙模板与内导墙模板竖直平行,在内导向模板上侧连接内墙转承模板,外导墙模板上侧连接外墙转承模板,在内墙转承模板的上端部和外墙转承模板上端部之间设置止水钢板,止水钢板的顶端突出内墙转承模板和外墙转承模板的顶端所处的平面。

【技术特征摘要】
1.管廊模板安装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垫层,混凝土垫层上方设置有与之平行的底面模板,底面模板为多个且沿管廊延伸方向间隔并列排布,在混凝土垫层上安装有与之垂直的竖向支撑钢筋,底面模板安装于竖向支撑钢筋上;在底面模板的两侧边安装内导墙模板,在混凝土垫层的两侧边安装外导墙模板,外导墙模板与内导墙模板竖直平行,在内导向模板上侧连接内墙转承模板,外导墙模板上侧连接外墙转承模板,在内墙转承模板的上端部和外墙转承模板上端部之间设置止水钢板,止水钢板的顶端突出内墙转承模板和外墙转承模板的顶端所处的平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模板安装节点,其特征在于,两个外转承模板的上方之间可安装一吊杆,吊杆为多个且沿管廊延伸方向间隔并列排布,吊杆的两端下部通过第一连接板与外墙转承模板的上侧相连接,吊杆的两端内侧下部通过第二连接板与内墙转承模板的上侧相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模板安装节点,其特征在于,底面模板呈长方形,相邻的底面模板之间的距离相等。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模板安装节点,其特征在于,混凝土垫层沿管廊延伸方向倾斜,在混凝土垫层倾斜向下的一端的上方设置的底面模板为底面盖板,在底面盖板与混凝土垫层之间安装止水螺杆。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廊模板安装节点,其特征在于,止水螺杆为三段式对拉止水螺杆,三段式对拉止水螺杆包括具有止水垫片的杆体,止水垫片位于杆体的中部并与其相互垂直,杆体包括穿墙螺杆以及两个支撑拉杆,两个支撑拉杆分别位于穿墙螺杆两端,穿墙螺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套筒,套筒呈喇叭状,穿墙螺杆的两端与套筒的窄口端螺接,穿墙螺杆和套筒均位于底面盖板与混凝土垫层之间内部,穿墙螺杆两端的套筒的宽口端分别抵接底面盖板与混凝土垫层,两个支撑拉杆上均设置有外螺纹,其中一个支撑拉杆与抵接混凝土垫层的套筒的宽口端螺接,另一端与预埋于混凝土垫层的螺母螺接,另一个支撑拉杆的一端与抵接底面盖板的套筒的宽口端螺接,另一端穿过底面盖板与设置于底面盖板上方的螺母螺接。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敏王体旭黄依莲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合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