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高弹碳纤维复合包芯纱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3024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8 05: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高弹碳纤维复合包芯纱结构,该结构包括基纱,所述基纱包括位于中心的氨纶丝以及包裹于所述氨纶丝外侧的精梳棉纤维层;所述精梳棉纤维层包括相互交织缠绕的多根精梳棉纤维;碳纤维层,所述碳纤维层包括相互交织缠绕包裹于多根所述精梳棉纤维外侧的多根碳纤维;其中,所述精梳棉纤维根数与所述碳纤维根数之比为85:15~95:5。本申请提供的高强高弹碳纤维复合包芯纱结构,用普通天然纤维或化学纤维与弹性氨纶丝复合纺制出包芯纱。复合纺纱后的纱线具有高弹性,吸湿性、透气性强、强力高、保暖性好等优点。

Structure of composite core yarn with high strength and high elastic carbon fiber composit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tructure of high strength and high elastic carbon fiber composite core yarn. The structure comprises a base yarn, the base yarn comprises a central polyurethane fiber and a combed cotton fiber layer wrapped in the outside of the spandex filament, and the combed cotton fiber layer includes intertwined and intertwined carding cotton fibers, and the carbon fiber layer. The carbon fiber layer consists of a number of carbon fibers interwoven intertwined and wrapped around the outside of the carding fiber. The ratio of the number of the combed cotton fiber to the number of the carbon fiber is 85:15 to 95:5. The high strength and high elasticity carbon fiber composite core-spun yarn structure provided in this application is used to spin the core-spun yarn from natural fiber or chemical fiber and elastic spandex fiber. The yarn of composite spinning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elasticity, hygroscopicity, permeability, high strength and good thermal insul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高弹碳纤维复合包芯纱结构
本技术涉及纺织
,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强高弹碳纤维复合包芯纱结构。
技术介绍
包芯纱又称复合纱或包覆纱,它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组合而成的一种新型纱线。包芯纱一般以强力和弹力都较好的合成纤维长丝为芯丝,外包棉、毛、粘胶纤维等短纤维一起加捻而纺制成的纱。包芯纱兼有长丝芯纱和外包短纤维的优良性能。比较常见的包芯纱有涤棉包芯纱,它以涤纶长丝为芯纱,外包棉纤维。还有氨纶包芯纱,它是以氨纶长丝为芯纱,外包其他纤维制成的纱线。由这种包芯纱制成的针织物或牛仔裤料,穿着时伸缩自如,舒适合体。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包芯纱普遍存在强力低的问题,不能满足客户对纱线更高强力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强高弹碳纤维复合包芯纱结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一种高强高弹碳纤维复合包芯纱结构,包括:基纱,所述基纱包括位于中心的氨纶丝以及包裹于所述氨纶丝外侧的精梳棉纤维层;所述精梳棉纤维层包括相互交织缠绕的多根精梳棉纤维;碳纤维层,所述碳纤维层包括相互交织缠绕包裹于多根所述精梳棉纤维外侧的多根碳纤维;其中,所述精梳棉纤维根数与所述碳纤维根数之比为85:15~95:5。优选的:所述精梳棉纤维根数与所述碳纤维根数之比为87:13。优选的:所述精梳棉纤维根数与所述碳纤维根数之比为90:10。优选的:所述精梳棉纤维为天然精梳棉纤维,所述的天然精梳棉纤维为精梳毛纤维、精梳羊绒纤维、精梳绢丝中的一种或几种纤维的混合体。优选的:所述精梳棉纤维为化学精梳棉纤维,所述化学精梳棉纤维为精梳粘胶纤维。优选的:所述氨纶丝为常规氨纶丝、耐氯氨纶丝、有光氨纶丝、机织专用氨纶丝、经编专用氨纶丝中的任意一种。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通过本技术,可以实现一种高强高弹碳纤维复合包芯纱结构,在一种实现方式下,该结构可以包括基纱,所述基纱包括位于中心的氨纶丝以及包裹于所述氨纶丝外侧的精梳棉纤维层;所述精梳棉纤维层包括相互交织缠绕的多根精梳棉纤维;碳纤维层,所述碳纤维层包括相互交织缠绕包裹于多根所述精梳棉纤维外侧的多根碳纤维;其中,所述精梳棉纤维根数与所述碳纤维根数之比为85:15~95:5。本申请提供的高强高弹碳纤维复合包芯纱结构,用普通天然纤维或化学纤维与弹性氨纶丝复合纺制出包芯纱。复合纺纱后的纱线具有高弹性,吸湿性、透气性强、强力高、保暖性好等优点。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强高弹碳纤维复合包芯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氨纶丝1、精梳棉纤维层2、碳纤维层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参见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强高弹碳纤维复合包芯纱结构,如图1所示,该结构包括基纱,所述基纱包括位于中心的氨纶丝1以及包裹于所述氨纶丝1外侧的精梳棉纤维层2;所述精梳棉纤维层2包括相互交织缠绕的多根精梳棉纤维;碳纤维层3,所述碳纤维层3包括相互交织缠绕包裹于多根所述精梳棉纤维外侧的多根碳纤维;使用的碳纤维可以有效的提高该结构的强度。其中,所述精梳棉纤维根数与所述碳纤维根数之比为85:15~95:5。进一步的,所述精梳棉纤维根数与所述碳纤维根数之比为87:13。再进一步的,所述精梳棉纤维根数与所述碳纤维根数之比为90:10。所述精梳棉纤维为天然精梳棉纤维,所述的天然精梳棉纤维为精梳毛纤维、精梳羊绒纤维、精梳绢丝中的一种或几种纤维的混合体。所述精梳棉纤维还可以为化学精梳棉纤维,所述化学精梳棉纤维为精梳粘胶纤维。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结构中,以氨纶丝作为加强材质,所述氨纶丝为常规氨纶丝、耐氯氨纶丝、有光氨纶丝、机织专用氨纶丝、经编专用氨纶丝中的任意一种。氨纶丝全名氨纶纤维是聚氨基甲酸酯纤维的简称,由PTMEG与MDI聚合而成。是现代服饰工业材料。服装面料。氨纶长丝外包覆短纤维纱,即氨纶丝包芯纱,用其织制的弹力织物舒适、合体、弹性强,有人体第二皮肤的美誉。在具体选择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氨纶丝。其中,常规氨纶丝:是一种具有很多优良纺织性能的新型纤维,有很好的弹性和弹性回复率.,还具有纤度细、强度高、比重小、染色性和牢度较优良等的特点。耐氯氨纶丝:具有常规丝的物性,且耐氯性能是其它氨纶丝的10倍以上,克服常规丝在活性氯水中易受侵蚀、易变黄、强度下降等缺点.适用于做泳装。有光氨纶丝:保持普通丝的物性,并有良好的有光透明性,极大提高了氨纶织物的染色性,尢其适用于色纱的包覆。机织专用丝:为适应与涤纶交织的需要,改善了氨纶丝的耐高温性能,同时提高了氨纶丝的牵伸性能。经编专用氨纶丝:专为经编氨纶丝开发的,能满足经编用丝的多种特殊要求,如长度,均匀性等。(B)氨纶织物之成份(1)氨纶的无遮蔽长丝用于经编织物,做为紧身衣与浴衣的材料,总重量中纶组份占10-40%(2)氨纶的包覆丝、包芯丝、捻丝、无遮蔽长丝用于圆纬编织物,做为浴衣、内衣裤腰、长统袜部份及全弹性内衣的材料,总重量中氨纶组份占2-20%.(3)氨纶的包覆丝、包芯丝、捻丝用于机织织物,做为运动服及滑雪裤料的材料,总重量中氨纶的组份占3-10%.(4)氨纶的捻丝、包覆丝、无遮蔽长丝编织带、花边带等,做为各种带子的材料,总重量中氨纶的组份占3-10%。采用的精梳棉纤维(CombedCotton)-以精梳机移除棉纤维中较短的纤维(约1CM以下),而留下的较长而且整齐的纤维。精梳棉纺出的纱品质更好。精梳棉纱制成的布料在质感、耐洗与耐用度都有较高的品质水准。精梳棉是指在纺纱的过程中,增加了精致梳理的程序,做法是梳去较短的纤维,并剔除棉花中的杂质,以制造出平滑的纱线,让棉花更有韧性,不易起毛球,棉花的品质也就更加稳定。本申请提供的高强高弹碳纤维复合包芯纱结构,用普通天然纤维或化学纤维与弹性氨纶丝复合纺制出包芯纱。复合纺纱后的纱线具有高弹性,吸湿性、透气性强、强力高、保暖性好等优点。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高弹碳纤维复合包芯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纱,所述基纱包括位于中心的氨纶丝以及包裹于所述氨纶丝外侧的精梳棉纤维层;所述精梳棉纤维层包括相互交织缠绕的多根精梳棉纤维;碳纤维层,所述碳纤维层包括相互交织缠绕包裹于多根所述精梳棉纤维外侧的多根碳纤维;其中,所述精梳棉纤维根数与所述碳纤维根数之比为85:15~95: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高弹碳纤维复合包芯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纱,所述基纱包括位于中心的氨纶丝以及包裹于所述氨纶丝外侧的精梳棉纤维层;所述精梳棉纤维层包括相互交织缠绕的多根精梳棉纤维;碳纤维层,所述碳纤维层包括相互交织缠绕包裹于多根所述精梳棉纤维外侧的多根碳纤维;其中,所述精梳棉纤维根数与所述碳纤维根数之比为85:15~95: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高弹碳纤维复合包芯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精梳棉纤维根数与所述碳纤维根数之比为87: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高弹碳纤维复合包芯纱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连强吴涛刘飞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恒丰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