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的离合器式手动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62651 阅读:3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缝纫机的离合器式手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离合构件,套接于缝纫机的驱动马达的转轴,以联动驱动马达的转轴旋转;第二离合构件,含有一轴杆,滑套于一轴孔中,于该轴杆的第一端,连设有啮合盘,以对应地啮合该第一离合构件,且于该轴杆的第二端连接一把手部;弹簧构件,平时顶推地使该第二离合构件的啮合盘远离该第一离合构件,并使两者不相互联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产生伤害,并可减少驱动马达的负荷,使产品更为省电。(*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缝纫机,尤其涉及一种以避免产生伤害,并可 减少驱动马达的负荷,使产品更为省电的缝纫机的离合器式手动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所揭示的缝纫机,通常是由一驱动马达带动一主动轴后,以联 动缝针的下针、上针及其它缝线的拉紧等机构,由于缝纫的过程中,常 因高速运动,导致缝线被扯断或缝针断裂,此时,便必须在停机的状态 下,借由手动旋转驱动马达的转轴,来调整如缝针的位置,供操作者进行穿线等工作。 '如图5及图6所示,目前用以手动调整缝纫机的驱动马达20的转轴 21装置,是含有一壳体61,锁固于该驱动马达20的一侧,于该壳体61 上,穿设有一轴孔611; —衔接轴62,穿置于该壳体61的轴孔611中, 该衔接轴62的第一端621是衔接于该驱动马达20的转轴21,而其第二 端622是连接一把手部623;借由旋转该把手部623便可以达到手动旋转 驱动马达20的转轴21的目的。然而,上述的现有结构中,该衔接轴62 是平时衔接在驱动马达20的转轴21上,因此当缝纫机正常运动时,驱 动马达20的转轴21依然会带动衔接轴62旋转,也即使裸露在壳体61 外的把手部623也一并高速旋转,除了易产生绞线或造成操作者受伤等 问题外,也增加驱动马达20动作时的负荷,而显有改进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 述缺陷,而提供一种缝纫机的离合器式手动驱动装置,以避免产生伤害, 并可减少驱动马达的负荷,使产品更为省电。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缝紉机的离合器式手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离合构件,套接于缝纫机的驱动马达的转轴,以联动驱动马达的转轴旋转; 第二离合构件,含有一轴杆,滑套于一轴孔中,于该轴杆的第一端,连 设有啮合盘,以对应地啮合该第一离合构件,且于该轴杆的第二端连接 一把手部;弹簧构件,平时顶推地使该第二离合构件的啮合盘远离该第 一离合构件,并使两者不相互联动。前述缝纫机的离合器式手动驱动装置,其中进一步含有一壳体,锁 固于缝纫机的驱动马达的一端,并将第一离合构件及第二离合构件的啮 合盘包围于内,并于该壳体上穿设有供第二离合构件的轴杆滑套的轴孔。前述缝纫机的离合器式手动驱动装置,其中进一步含有一壳体,锁 固于缝纫机的本体上,并将第一离合构件及第二离合构件的啮合盘包围, 该壳体上,穿设有供第二离合构件的轴杆滑套的轴孔。前述缝纫机的离合器式手动驱动装置,其中第一离合构件,是含有 多个啮合槽,而该第二离合构件的啮合盘上,突设有多个突销,令该第 二离合构件朝该第一离合构件趋近后,该各突销分别对应地插入于第一 离合构件的啮合槽中,使该第二离合构件可以联动该第一离合构件旋转。当压移该第二离合构件,使其啮合盘啮合该第一离合构件后,便可 以借由旋转把手部而联动该缝纫机的驱动马达的转轴旋转。本技术的缝纫机的离合器式手动驱动装置,其中用以驱转缝纫 机的驱动马达的转轴的第一、二离合构件,平时受弹簧构件的作用而分 离,即彼此互不联动,因此当缝纫机的驱动马达启动旋转时,并不会带 动该第二离合构件露在壳体外的把手部旋转,以避免产生伤害,并可减 少驱动马达的负荷,使产品更为省电。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与驱动马达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组装于驱动马达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3-3部位的局部剖面图。图4是本技术使第一、二离合构件相互啮合的状态示意图。 图5是现有手动调整驱动马达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6-6部位的局部剖面图。图中标号说明-10第一离合构件11啮合槽 20驱动马达50壳体 611轴孔 622第二端40弹簧构件21转轴 32啮合盘30第二离合构件31轴杆 321突销 33把手部41簧端 42簧端51轴孔 61壳体62衔接轴 621第一端623把手部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有关于一种缝纫机的离合器式 手动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离合构件IO,套接于缝纫机的驱动马达20的 转轴21,以联动驱动马达20的转轴21旋转;第二离合构件30,含有一 轴杆31,滑套于一轴孔51中,于该轴杆31的第一端,连设有啮合盘32, 以对应地啮合该第一离合构件10,且于该轴杆31的第二端连接一把手部 33;弹簧构件40,平时顶推地使该第二离合构件30的啮合盘32远离该 第一离合构件10,并使两者不相互联动;当推移该第二离合构件30,使 其啮合盘32啮合该第一离合构件10后,便可以借由旋转把手部33联动 该缝纫机的驱动马达20的转轴21旋转。本技术缝纫机的离合器式手动驱动装置,进一步含有一壳体 50,锁固于缝纫机的驱动马达20的一端,并将第一离合构件10及第二 离合构件30的啮合盘32包围,并于该壳体50上穿设有供第二离合构件 30的轴杆31滑套的轴孔51。上述的壳体50亦可修饰地锁固于缝纫机的 本体上。该第一离合构件10,含有多个啮合槽ll,而该第二离合构件30的 啮合盘32上,是突设有多个突销321,使该第二离合构件30朝该第一离 合构件10趋近后,各突销321分别对应地插入于第一离合构件10的啮 合槽11中,使操作者在手动旋转该第二离合构件30时,可以同步联动 该第一离合构件io旋转。当然本技术亦可以修饰地于该第一离合构 件10上设有多个突销,而于该第二离合构件30的啮合盘32上设置多个 啮合槽,本技术并不限制该第一、二离合构件10、 30用以啮合的对应结构。如图2及图3所示,该弹簧构件40,其两侧簧端.41、 42是顶靠于 该壳体50与第二离合构件30的把手部33间,并将第二离合构件30朝 远离第一离合构件10的方向推移,使第一、二离合构件10、 30不相互 啮合。用以驱转缝纫机的驱动马达20的转轴21的第一、二离合构件10、 30,由于平时受弹簧构件40的作用而分离,即彼此相互不啮合、联动, 因此当缝纫机的驱动马达20启动旋转时,只会联动第一离合构件10旋 转,并不会带动该第二离合构件30显露在壳体50外的把手部33旋转, 除避免绞入缝线、布料或产生伤害,并可减少驱动马达20的负荷,使产 品更为省电。使用本技术时,当使用者需进行缝纫机的校芷或穿针工作时, 可于停机状态下,借由朝趋近第一离合构件10方向,推移该第二离合构 件30,如图4所示,使第一、二离合构件IO、 30彼此啮合后,便可旋转 该第二离合构件30的把手部33,以联动旋转由第一离合构件10所连接 的驱动马达20的转轴21,进而使缝纫机缓慢动作,以进行如穿线的工作, 当完成后,使用者只要松开该把手部33,便可以借由弹簧构件40的弹性 复归,使该第二离合构件30朝远离第一离合构件10的方向滑移,如图3 所示,使第一、二离合构件10、 30分离,不再彼此啮合,在上述操作过 程中,操作者并不需要繁杂的操作步骤,因此本技术在操作上也极 为便利。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 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 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 范围内。综上所述,本技术在结构设计、使用实用性及成本效益上,完 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缝纫机的离合器式手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离合构件,套接于缝纫机的驱动马达的转轴,以联动驱动马达的转轴旋转;第二离合构件,含有一轴杆,滑套于一轴孔中,于该轴杆的第一端,连设有啮合盘,以对应地啮合该第一离合构件,且于该轴杆的第二端连接一把手部;弹簧构件,平时顶推地使该第二离合构件的啮合盘远离该第一离合构件,并使两者不相互联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和
申请(专利权)人:精机机械厂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