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眼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2177 阅读:184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用于在一个工件(32)上生产钮孔的锁眼机,包括在面线(34)沿输送方向(48)的路径上的一个喂线机构。喂线机构(33)的可枢转挑线杆(41)具有一个用于穿过面线(34)的开口,另外,挑线杆(41)可被一激发的定位马达(45)驱动而在一个零位置和几个线退出位置之间转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在织物工件上生产钮孔的锁眼机。DE-PS363537(对应于美国专利1,372,473)教导了一种普通类型的锁眼机,其用于生产圆头钮孔,其中线迹以曲折的顺序、按照通常已知的方式形成,同时单线链式线迹和双线链式线迹交替形成。进行单线链式线迹缝纫时只需要面线,而进行双线链式线迹缝纫时需要面线和梭芯线或称底线。这种已知的锁眼机设有一个用于控制面线的装置,其中在以上轴一半速度转动的一根轴上,一对盘与之一起转动;并且有一个凸轮用来控制夹线器。DE3341986A(对应于美国专利4,590,879)教导了一种缝纫机的喂线机构,其中设置了一个凸轮盘。该凸轮盘以上轴一半的速度旋转,并且通过在其周边上远离旋转轴线的两部分、和靠近旋转轴线的两部分作用在供应给机针的线上,从而以这种方式张紧线,即线被拉紧,或者放松线,即线被释放。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普通类型的锁眼机,其能够通过简单的方式改变喂线,从而交替地生产单线链式线迹或者双线链式线迹。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这样一种锁眼机获得了上述目的。用于在一个织物工件上生产钮孔的锁眼机,包括,安装在一个臂中的机针,所述机针可以通过一个驱动马达被驱动在Z向往复运动,形成一系列线迹,所述机针可被一个寸行装置驱动,通过所述机针相对于工件的运动生产曲折线缝,以及所述机针可以通过一个枢转装置被驱动绕一根轴线转动;一个弯针轴承,所述弯针轴承设置在一个基板中,所述弯针轴承可被一枢转装置驱动而环绕着沿Z向延伸的枢转轴线相对于机针同步和等角地转动;以及在面线路径中的一个喂线机构,所述面线沿着输送方向被喂送;其特征在于,所述喂线机构包括一个可枢转的挑线杆,后者具有一个用于引导面线穿过的开口;所述挑线杆可以被一个可被激发的定位马达驱动,而在一个零位置和几个线输送位置之间转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确保了,通过要被定位马达触发的挑线杆,处理面线即喂线或向前导线以及张紧或退回线适应于给定的缝纫条件,这有助于获得线迹阵列优选的外观。缝纫条件包括例如,机针相对于工件的运动,即线的实际消耗。另外的影响因素还有工件的类型、厚度、面线的粗细,工件和面线之间的摩擦状况,线迹形成元件的加工公差。所述线迹形成元件即缝针/机针和弯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案还使得线在前进的同时进行裁切。实施例的优点从从属权利要求会变得明显。结合附图、通过对举例实施例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细节会更加清楚,其中附图说明图1是一台缝纫机局部剖开的示意图;图2是沿图1中线Ⅱ-Ⅱ的放大剖面图,该剖面图通过设置在所述缝纫机臂中的一个喂线器;图3是沿着图1中箭头Ⅲ的喂线器的放大俯视图;以及图4是操作示意图。如图1所示,单/双线链式线迹缝纫机包括,一个外壳1,一个机架3和一个上臂4,其中所述外壳1基本上由所谓基板2构成。一根上轴5在臂4中转动地运行,并能通过驱动马达6经带装置7而被驱动转动。一个基本垂直和中空的针杆8安装在臂4中的轴承9、10中,针杆8通过上轴5、经过一个曲柄装置11而被驱动往复运动。针杆8在其下端设有一个机针5。在针杆8的下方,一个弯针轴承13安装在轴承15、16中,并能环绕沿Z向延伸的一根垂直枢转轴线17转动约400°。所述弯针轴承13包括两根商用链式线迹弯针(在图4中粗略地画出),例如DE-PS363537(对应于美国专利1,372,473)中的弯针。通过从驱动马达6导出的一个驱动连接件14来驱动弯针。借助于步进马达、通过两个带装置19、20来驱动弯针轴承13转动,该步进马达作为枢转装置18。针杆8安装在轴承9、10中,不仅用来沿纵向位移,而且能够绕一根枢转轴线17转动。针杆8经由一个设定轴21、通过所述枢转装置18被驱动,相对于弯针轴承13同步和等角地转动。该设定轴21可被带装置19驱动并且沿Z方向延伸,并进一步通过一个带装置22,使得机针12和弯针轴承13环绕枢转轴线17同步和等角地转动。针杆8和机针12可被驱动沿横向寸行,即通过机针寸行装置23而摇摆。横向寸行运动伴随着针杆8相对于枢转轴线17的偏斜。由于针杆8可以转动,针杆8和机针12的寸行平面可以相对于弯针轴承13的转动位置而可以同步和等角地位移。为针杆8的横向寸行提供了一个步进马达25,该步进马达25通过一个寸行轴28作用在针杆8上。为此,使用了一个如美国专利1,991,627和DE19807771A(对应于美国专利6,095,066)所知的传动装置29(没有详细示出)。一个X-Y平面工作台30(只粗略示出)设置在基板2上。从DE19807771A(对应于美国专利6,095,066)也可以知道工作台30的设计和驱动。一个夹紧件31安装在工作台30上,固定一个工件32。在臂4的上侧应用了一个面线喂给机构,表示为面线34的喂线器33,其中面线34通过从针杆8的上端通过中空针杆8喂送到机针12。喂线器33包括两个导线板35、36,导线板35、36彼此沿X方向隔开一定距离,并且各自在其上侧附近具有一个孔37、38用于线34穿过。孔37和38沿X方向对齐。两导线板35、36安装在一块共同的支撑块39上,后者通过螺钉40固定于臂4的上侧,并且封闭臂4中的一个凹陷24。一个挑线杆41设置在两个导线板35、36之间。该挑线杆41通过在喂纱器33的支撑板39中的一个开口42。挑线杆41在其位于支撑板39上方的端部具有一个导纱眼43,在孔37、38之间的面线34穿过导纱眼43。挑线杆41固定在一个步进马达45的轴44上,后者安装在支撑板39的下侧。面线张力器46、47设置在喂线器33的两侧,并且在面线34的运行路径上,其中沿X方向一个张力器在另一个的后面,即,第一面线张力器46沿输送方向48设置在喂线器33的上游,而第二面线张力器47沿输送方向48设置在喂线器33的下游。两线张力器46、47的结构相同,除了在其中插入的圆锥形螺旋弹簧52、52a外;因此只描述线张力器46。线张力器46包括一个座板49,后者安装在支撑板39上并且作为一个第一夹紧爪,一个螺栓50沿Z方向由该第一夹紧爪向上突起。一个夹紧盘51在螺栓50上被导引着可以位移,其中夹紧盘51抵靠在板49上并且作为一个第二夹紧爪,并且一个预压圆锥形螺旋弹簧52从上方抵靠在该夹紧盘51上。可以通过一个夹紧螺母53来预压圆锥形螺旋弹簧52。面线34在夹紧盘51和板49之间穿行,同时承受着对应于第二夹紧爪的预压力的摩擦力。圆锥形螺旋弹簧52这样设计,使面线34通过1.6N的拉力而被拉紧。作为对比,插入在张力器47中的圆锥形螺旋弹簧52a设计成这样,用于使面线34在约0.3N的力的作用下被拉紧。在张力器46、47的两侧设置了面线导线板52,各有一个孔55,从而确保面线34在各自张力器46或47中被导引。在转向喂线器33的那一侧,这个工作当然可以由导线板35或36来预形成。一个动量矩传送器56(moment of momentum transmitter)设置在臂4中作为一个位置传送器,其包括一个开槽盘57和一个叉状光栅58。开槽盘57不可转动地安装在上轴5上,而叉状光栅安装在支撑板39的下侧,其中开槽盘57与叉状光栅58接合。这种类型的动量矩传送器56是常用的并且通常具有一个给定数量的槽口,例如400个。这些槽口以规则的角距离设置在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在一个织物工件(32)上生产钮孔的锁眼机,包括,-安装在一个臂(4)中的机针(12),-所述机针(12)可以通过一个驱动马达(6)被驱动在Z向往复运动,形成一系列线迹,-所述机针(12)可被一个寸行装置(23)驱动,通过所述 机针(12)相对于工件(32)的运动生产曲折线缝,以及-所述机针(12)可以通过一个枢转装置(18)被驱动绕一根轴线转动;-一个弯针轴承(13),-所述弯针轴承设置在一个基板(2)中,-所述弯针轴承可被一枢转装置(18)驱动 而环绕着沿Z向延伸的枢转轴线(17)相对于机针(12)同步和等角地转动;以及-在面线(34)路径中的一个喂线机构(33),所述面线沿着输送方向(48)被喂送;其特征在于,所述喂线机构(33)包括一个可枢转的挑线杆(41),后者具 有一个用于引导面线(34)穿过的开口(42);所述挑线杆(41)可以被一个可被激发的定位马达(45)驱动,而在一个零位置(68)和几个线输送位置(69,70,72)之间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托马斯诺尔特格
申请(专利权)人:杜尔科普阿德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北京市百度蜘蛛] 2015年02月01日 07:26
    词语。汉语拼音:suǒyǎn。
    0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