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机公司专利>正文

针杆驱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1692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针杆驱动机构,设有针杆驱动连杆机构和针杆停止机构,所述针杆驱动连杆机构,具有与主轴连动且能以一个固定轴线为中心摆动地被支撑的摆动体(104)、与摆动体连接的第一连接臂(106)、以及相对于第一连接臂在规定的连接点连接、向针杆传递摆动的第二连接臂(107);所述针杆停止机构,以将所述规定的连接点移动于与所述摆动体的摆动中心一致的针杆停止位置和从所述摆动中心离开的针杆动作位置的方式与所述规定的连接点连接,并且能切断对针杆传递主轴的驱动力,其特征在于:    所述针杆停止机构,具有移动机构和反转机构,    所述移动机构,由被支撑于缝纫机机架上的支撑轴,和可摆动地被支撑在该支撑轴上且通过其摆动而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所述连接点、使其移动于所述针杆停止位置与针杆动作位置的作用摆动体,和使所述作用摆动体向一个位置摆动的驱动机构,和设于限制所述作用摆动体摆动量的摆动方向前后的限制部件构成,    所述反转机构,一端支撑在被支撑于缝纫机机架上的转动轴上且另一端连接在所述作用摆动体上;    该反转机构具有压缩弹簧,该压缩弹簧,在所述作用摆动体摆动时,在到达其摆动运动的中间点之前对摆动运动施加阻止方向的力,在越过该中间点时,施加朝向摆动方向的力。(*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能有选择地切断向针杆的传递主轴的驱动力的针杆停止机构的针杆驱动机构
技术介绍
以往,例如在双针缝纫机上,在进行角部的缝制时,使角部内侧的针杆处于停止状态,只用角部外侧的针杆进行缝制而形成线迹。或者,在刺绣缝纫机上,当不形成线迹而移动刺绣框时会暂时地停止针杆的上下运动。在特公昭60-43152号公报上所公开的这样用于暂时地停止针杆的上下运动的针杆驱动机构的实例为众人所周知。对这种以往的针杆驱动机构在图27及图28中进行说明。1是与缝纫机的驱动源(未图示)连动旋转的缝纫机主轴,2是固定在缝纫机主轴1上的偏心凸轮。针杆驱动机构90,由针杆驱动连杆机构(装置)90t及针杆停止连杆机构(装置)90s等构成。首先,对该针杆驱动连杆机构90t进行说明。摆动臂3,通过偏心凸轮2与缝纫机主轴1连接,并随该缝纫机主轴1的运动而摆动。支撑轴5被固定在未图示的缝纫机机架上。中间部可转动地被支撑在支撑轴5上的摆动体4,其下端被第一连接轴4a可灵活转动地连接在摆动臂3的自由端侧,上端被第二连接轴4b可灵活转动地连接在第一连接臂6的一端。在第一连接臂6的另一端上,用第三连接轴11可灵活转动地连接着第二连接臂7的一端及第二杆12的一端。用第四连接轴7a将该第二连接臂7的另一端可灵活转动地与第一杆8的一端连接。该第一杆8的另一端,被固定在能旋转地支撑在缝纫机机架上的针杆驱动轴9上。在上述针杆驱动轴9上,固定着与针杆连接的针杆驱动臂(未图示)。上述第一杆8,通过针杆驱动连杆机构90t与缝纫机主轴1连动并以针杆驱动轴9为中心摆动,以此通过上述针杆驱动臂使未图示的针杆上下运动。并且,使上述支撑轴5与第二连接轴4b之间的距离与上述第二连接轴4b和第三连接轴11之间的距离相等。下面,对针杆停止机构90s进行说明。10是将中间部可旋转地支撑在固定于缝纫机机架上的第二支撑轴10a上的作用摆动体,其一端可转动地与第二杆12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气缸20连接。在如图27所示的状态下,由针杆驱动机构将缝纫机主轴1的旋转运动转换为针杆驱动轴9的摆动运动,使针杆上下运动。当针杆停止时,使气缸20动作,以此使作用摆动体10以第二支撑轴10a为中心向图28的逆时针方向旋转。因此,第二杆12向图28右方移动、第三连接轴11与上述支撑轴5在同一轴线上移动。在该状态下,第一连接臂6只绕第三连接轴11摆动,因此由于不向第二连接臂7、第一杆8、针杆驱动轴9传递驱动运动,所以针杆处于停止状态。并且,此时,针杆位于上位置。如上所述,该针杆驱动机构90,用针杆停止机构90s有选择地将上述第三连接轴11移动于上述停止位置及动作位置,用针杆驱动连杆机构90t进行向针杆的驱动传递·切断。但是上述以往的针杆驱动机构,由于是使用气缸20作为驱动机构,所以需要压缩机等的气压机器。因此在不具有气压机器的设备则不能使用。另外,在上述的机构中,为了将第三连接轴11保持在针杆动作位置或针杆停止位置,在缝纫机运行中必须持续地由气缸20对作用摆动体10施加力,所以不能在希望的时期用手动进行针杆停止位置与针杆动作位置之间的转换。另外,在用螺线管作为驱动机构时,必须使用自保持型螺线管,但自保持型螺线管体积大而且贵。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以驱动机构本身而无须具有保持机构的、且便宜的驱动机构的针杆驱动机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用手动且简单地进行针杆停止位置与针杆动作位置之间转换操作的针杆驱动机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1提供的针杆驱动机构,设有针杆驱动连杆机构190t和针杆停止机构190s,上述针杆驱动连杆机构,具有与主轴连动且能以一个固定轴线为中心摆动地被支撑的摆动体104、与摆动体连接的第一连接臂106、以及相对于第一连接臂在规定的连接点111连接并向针杆传递摆动的第二连接臂107;上述针杆停止机构,以将上述规定的连接点移动于与上述摆动体的摆动中心一致的针杆停止位置和从上述摆动中心离开的针杆动作位置的方式与上述规定的连接点连接,并且能切断对针杆传递主轴的驱动力,其特征在于上述针杆停止机构,具有移动机构和反转机构130、240,上述移动机构,由可摆动地支撑在被支撑于缝纫机机架上的支撑轴110a上且通过其摆动而直接或间接地将上述连接点移动于上述针杆停止位置与针杆动作位置的作用摆动体110、210、310、410、510、610、710,和使上述作用摆动体向一个位置摆动的驱动机构120,和设于限制上述作用摆动体摆动量的摆动方向前后的限制部件121、122构成;上述反转机构,一端支撑在被支撑于缝纫机机架上的转动轴127上且另一端连接在上述作用摆动体上;该反转机构具有压缩弹簧136,该压缩弹簧,在上述作用摆动体摆动时,在到达其摆动运动的中间点之前对摆动运动施加阻止方向的力Fn,在越过该中间点时,施加朝向摆动方向的力Fn。此时,作为驱动机构可以使用螺线管、脉冲马达等的电驱动机构,或用以往的气缸实施。本专利技术2提供的针杆驱动机构,是根据本专利技术1所述的针杆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反转机构,随着上述作用摆动体从上述中间点的移动而增加对该作用摆动体施加的上述力Fn。本专利技术3提供的针杆驱动机构,是根据本专利技术1所述的针杆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反转机构,具有一端支撑在被支撑于缝纫机机架上的上述转动轴上的压缩弹簧136,和一端与该压缩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并且将另一端与上述作用摆动体连接的转动杆240,和能与该转动杆的动作方向的前后靠接地限制该转动杆的动作角度的、设在上述作用摆动体上的一对靠接部241a、241b。本专利技术4提供的针杆驱动机构,是根据本专利技术1所述的针杆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移动机构上,设有与上述作用摆动体连接的螺线管(120)。本专利技术5提供的针杆驱动机构,是根据本专利技术1所述的针杆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移动机构上,设有螺线管120、被支撑于缝纫机机架上的中间轴551、可摆动地支撑于该中间轴上且一端与上述螺线管连接而另一端与上述作用摆动体510连接的中间臂550。本专利技术6提供的针杆驱动机构,是根据本专利技术1所述的针杆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移动机构上,设有螺线管120、被支撑于缝纫机机架上的中间轴651、可摆动地支撑于该中间轴上且一端与上述螺线管连接的中间臂650、具有与上述中间轴与支撑轴110a的距离大致相等长度且一端与上述中间臂连接并且另一端与上述中间轴与支撑轴的连接线几乎平行地连接在上述作用摆动体610上的传递臂653。本专利技术7提供的针杆驱动机构,是根据本专利技术5或6所述的针杆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中间轴551、651与转动轴127兼用。本专利技术8提供的针杆驱动机构,是根据本专利技术1所述的针杆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移动机构,具有螺线管120、被支撑于缝纫机机架上的中间轴751、可摆动地支撑于该中间轴上并与上述螺线管连接的中间臂750、一端与中间臂连接并且另一端与作用摆动体710连接且只在上述螺线管的往动时至少在上述压缩弹簧136与作用摆动体的连接点通过连接支撑轴110a和转动轴127的直线之前向作用摆动体传递驱动力的往动用传递臂753a、一端与中间臂连接并且另一端与作用摆动体连接且只在上述螺线管的回动时至少在上述压缩弹簧与作用摆动体的连接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后藤圣司公文哲
申请(专利权)人:重机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