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丙硫唑和氟菌螨酯的杀菌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16288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7 1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有丙硫唑和氟菌螨酯的杀菌组合物,有效活性成分由丙硫唑和氟菌螨酯组成,丙硫唑和氟菌螨酯的重量比为20:1~1:20。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杀菌组合物对小麦上的纹枯病、赤霉病、白粉病等病害具有优异的防治效果,持效期长,对小麦安全。丙硫唑和氟菌螨酯复配后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可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使用成本,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延缓病原菌抗药性的产生,增加农药使用寿命。

Bactericidal composition containing fluoside and fluacit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actericidal composition containing sodium sulfide and acaris acaris. The effective active component is composed of the mite and the acarus acaris, and the weight ratio of the sodium sulfide and the acaron acaris is 20:1 to 1:20. The bactericidal composition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has excellent control effect on the diseases such as sheath blight, scab and powdery mildew on wheat. It has a long holding period and is safe for wheat. The synergistic synergistic effect of the compound of methyl sulfide and acaron acaris can reduce the use of pesticides, reduce the cost of use, reduce the pollution to the environment, delay the production of the resistance of the pathogenic bacteria and increase the life of the pestici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有丙硫唑和氟菌螨酯的杀菌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药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领域,具体地说是以丙硫唑和氟菌螨酯为有效活性成分复配的二元复合物,主要应用于农作物上病害的防治。
技术介绍
丙硫唑(albendazole):为苯并咪唑类内吸性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对病原菌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能有效阻止病原菌三磷酸腺苷合成。其对多种植物病害有显著的防效,并有一定的增产作用,同时,对植物上的线虫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氟菌螨酯(flufenoxystrobin):是一种新型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作用机理为通过阻止细胞色素b和c1间电子传递而抑制线粒体呼吸作用,使线粒体不能产生和提供细胞正常代谢所需要的能量(ATP),最终导致细胞死亡。其具有广谱的杀菌活性,兼具保护和治疗作用。农业生产上病害的抗性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一直是农业科技工作者关注的重点课题。随着使用农药防治病害一年又一年的延续、农药使用量的增加以及不科学使用农药等因素,导致病原菌的抗性日益严重,产生抗性的病原菌种类不断增多。同时,高强度的使用农药,导致了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污染环境和农民用药成本增加等一系列问题,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专利技术人在深入研究丙硫唑和氟菌螨酯复配配方的过程中,令人意外地发现丙硫唑和氟菌螨酯进行复配,在一定的复配比例范围内对农作物上的多种病害,尤其是对小麦上的纹枯病、赤霉病、白粉病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经进一步研究,完成了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分合理,协同增效作用显著、防治农作物上的病害效果优秀、持效期长、用药成本低、能延缓病原菌产生抗药性,且对农作物安全的杀菌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丙硫唑和氟菌螨酯的杀菌组合物制剂剂型。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杀菌组合物在防治小麦上的纹枯病、赤霉病、白粉病等病害中的用途。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含有丙硫唑和氟菌螨酯的杀菌组合物,有效活性成分由丙硫唑和氟菌螨酯组成,丙硫唑和氟菌螨酯的重量比为20:1~1:20,优选丙硫唑和氟菌螨酯的重量比为10:1~1:10,最优选丙硫唑和氟菌螨酯的重量比为3: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杀菌组合物中,丙硫唑和氟菌螨酯的总重量百分含量为1%~85%,优选丙硫唑和氟菌螨酯的总重量百分含量为10%~70%。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可以制备成适合农业生产上使用的任一剂型,比较好的剂型有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等。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制备的各种应用剂型中,除了有效活性成分外,还包括农药中允许使用和可以接受的各种辅助成分。所述的辅助成分包括但不限于润湿剂、分散剂、防冻剂、消泡剂、增稠剂、崩解剂、填料等,都是农药制剂中常用或允许使用的成分,并无特别限定,具体成分和用量根据配方要求通过试验确定。本专利技术所述杀菌组合物的各种制剂剂型的生产工艺均属现有已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丙硫唑和氟菌螨酯复配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较之单剂单独使用明显提高了对农作物上病害的防治效果。2、丙硫唑和氟菌螨酯两种活性成分复配,减少了农药使用量,降低了使用成本,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3、丙硫唑和氟菌螨酯两种活性成分复配,作用机理互不相同,作用位点增加,延缓了病原菌抗药性的产生,增加了农药的使用寿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实质,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作进一步说明,但不能视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以下所述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对于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原则所做的修改、替换或改进,均属于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丙硫唑和氟菌螨酯复配对小麦纹枯病病原菌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试验方法:参考《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NY/T1156.2-2006》,采用平皿法。用DP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药剂的EC50,并根据孙云沛法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C值),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增效作用;共毒系数(CTC)≤80表现为拮抗作用;80<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相加作用。表1丙硫唑和氟菌螨酯复配对小麦纹枯病病原菌的室内毒力测定从表1可以看出,丙硫唑和氟菌螨酯在10:1~1:10(按重量)的范围内复配时,共毒系数(CTC)均大于120,说明对小麦纹枯病病原菌表现出协同增效作用;尤其是丙硫唑和氟菌螨酯以3:1(按重量)复配时,协同增效作用最为显著,共毒系数(CTC)达到最大,为198.84。可见,丙硫唑和氟菌螨酯复配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实施例二丙硫唑和氟菌螨酯复配对小麦赤霉病病原菌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试验方法:参考《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NY/T1156.2-2006》,采用平皿法。用DP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药剂的EC50,并根据孙云沛法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C值),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增效作用;共毒系数(CTC)≤80表现为拮抗作用;80<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相加作用。表2丙硫唑和氟菌螨酯复配对小麦赤霉病病原菌的室内毒力测定从表2可以看出,丙硫唑和氟菌螨酯在10:1~1:10(按重量)的范围内复配时,共毒系数(CTC)均大于120,说明对小麦赤霉病病原菌表现出协同增效作用;尤其是丙硫唑和氟菌螨酯以3:1(按重量)复配时,协同增效作用最为显著,共毒系数(CTC)达到最大,为212.47。可见,丙硫唑和氟菌螨酯复配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实施例三丙硫唑和氟菌螨酯复配对小麦白粉病病原菌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试验方法:参考《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NY/T1156.4-2006》,采用盆栽法。用DP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药剂的EC50,并根据孙云沛法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C值),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增效作用;共毒系数(CTC)≤80表现为拮抗作用;80<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相加作用。表3丙硫唑和氟菌螨酯复配对小麦白粉病病原菌的室内毒力测定从表3可以看出,丙硫唑和氟菌螨酯在10:1~1:10(按重量)的范围内复配时,共毒系数(CTC)均大于120,说明对小麦白粉病病原菌表现出协同增效作用;尤其是丙硫唑和氟菌螨酯以3:1(按重量)复配时,协同增效作用最为显著,共毒系数(CTC)达到最大,为184.01。可见,丙硫唑和氟菌螨酯复配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实施例四20%丙硫唑·氟菌螨酯悬浮剂以下各物质的含量均为重量百分含量:丙硫唑15%、氟菌螨酯5%、木质素磺酸钙8%、皂角粉7%、黄原胶1%、硅油0.1%、丙三醇3%,去离子水补足至100%。将上述物料按比例混合,经高速剪切分散均匀、砂磨机中砂磨后,即可制得20%丙硫唑·氟菌螨酯悬浮剂。实施例五60%丙硫唑·氟菌螨酯可湿性粉剂以下各物质的含量均为重量百分含量:丙硫唑30%、氟菌螨酯30%、甘油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醚6%、月桂醇基硫酸钠8%、白炭黑5%,高岭土补足至100%。将上述物料按比例混合,机械粉碎后再经气流粉碎、混合均匀后,即可制得60%丙硫唑·氟菌螨酯可湿性粉剂。实施例六40%丙硫唑·氟菌螨酯水分散粒剂以下各物质的含量均为重量百分含量:丙硫唑10%、氟菌螨酯30%、十二烷基苯磺酸钙10%、无患子粉7%、硫酸铵5%,硅藻土补足至100%。将上述物料按比例混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有丙硫唑和氟菌螨酯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活性成分由丙硫唑和氟菌螨酯组成,丙硫唑和氟菌螨酯的重量比为20:1~1: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有丙硫唑和氟菌螨酯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活性成分由丙硫唑和氟菌螨酯组成,丙硫唑和氟菌螨酯的重量比为20:1~1: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丙硫唑和氟菌螨酯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丙硫唑和氟菌螨酯的重量比为10:1~1: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丙硫唑和氟菌螨酯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丙硫唑和氟菌螨酯的重量比为3: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丙硫唑和氟菌螨酯的杀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锦恒工业模具设计合伙企业普通合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