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布料防霉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88748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04:36
一种布料防霉剂,由以下重量份数原料组成:多菌灵6‑12份、水杨酰苯胺11‑15份、水10‑14份、木质素16‑18份、肉桂醛1‑4份、高岭土18‑26份、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30‑40份、苯酚10‑14份、肉桂醛18‑22份、环氧树脂40‑50份、硅藻土40‑50份、二甲苯70‑80份;将上述重量份数原料混合均匀加热至40‑50℃,再放入搅拌机中充分搅拌50‑70min,冷却至室温即得所述布料防霉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发明专利技术防霉效果好,持久度高,同时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使布料更加的透气,对布料和人体均无危害;(2)生产方法简单易操作,生产成本不高,可以推广使用。

A kind of mildew inhibitor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 kind of mildew proof agent consists of the following weight ingredients: carbendazim, 12, salicylaniline, 11, 15, 10, 14, 16 lignin, 4, 4, 18, kaolin, kaolinone 26, phenol, cinnamaldehyde, epoxy resin and silicon The algal soil is 40, 50 and 70, 80 copies of xylene. Heat the weight portion of the raw material to 40 of 50 centigrade, and then stir up the 50 70min in the mixer, and cool to the room temperature to get the mildew inhibitor.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invention is as follows: (1) the invention has good anti mildew effect, high endurance, good bactericidal effect, more air permeable cloth, no harm to the cloth and the human body; (2) the production method is simple and easy to operate, the production cost is not high, and it can be populariz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布料防霉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纺布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布料防霉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防霉剂,能防止微生物引起发霉的药剂。有酚类(如苯酚)、氯酚类(如五氯酚)、有机汞盐(如油酸苯基汞)、有机铜盐(如8-羟基喹啉铜)、有机锡盐(如氯化三乙或三丁基锡等),及无机盐硫酸铜、氯化汞、氟化钠等。用于塑料、橡胶、纺织品、油漆和绝缘材料等。防霉剂的防霉效果、持久度、环保性能都是选用之前要考虑的因素;同时现有防霉剂的生产步骤繁琐,成本高,不适合大范围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布料防霉剂及其制备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布料防霉剂,由以下重量份数原料组成:多菌灵6-12份、水杨酰苯胺11-15份、水10-14份、木质素16-18份、肉桂醛1-4份、高岭土18-26份、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30-40份、苯酚10-14份、肉桂醛18-22份、环氧树脂40-50份、硅藻土40-50份、二甲苯70-80份。进一步的,由以下重量份数原料组成:多菌灵6份、水杨酰苯胺11份、水10份、木质素16份、肉桂醛1份、高岭土18份、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30份、苯酚10份、肉桂醛18份、环氧树脂40份、硅藻土40份、二甲苯70份。进一步的,由以下重量份数原料组成:多菌灵12份、水杨酰苯胺15份、水14份、木质素18份、肉桂醛4份、高岭土26份、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40份、苯酚14份、肉桂醛22份、环氧树脂50份、硅藻土50份、二甲苯80份。进一步的,由以下重量份数原料组成:多菌灵9份、水杨酰苯胺13份、水12份、木质素17份、肉桂醛3份、高岭土22份、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35份、苯酚12份、肉桂醛20份、环氧树脂45份、硅藻土45份、二甲苯75份。一种制备上述布料防霉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上述重量份数原料混合均匀加热至40-50℃,再放入搅拌机中充分搅拌50-70min,冷却至室温即得所述布料防霉剂。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防霉效果好,持久度高,同时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使布料更加的透气,对布料和人体均无危害;(2)生产方法简单易操作,生产成本不高,可以推广使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实施例1一种布料防霉剂,由以下重量份数原料组成:多菌灵6份、水杨酰苯胺11份、水10份、木质素16份、肉桂醛1份、高岭土18份、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30份、苯酚10份、肉桂醛18份、环氧树脂40份、硅藻土40份、二甲苯70份。一种制备上述布料防霉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上述重量份数原料混合均匀加热至40℃,再放入搅拌机中充分搅拌50min,冷却至室温即得所述布料防霉剂。实施例2一种布料防霉剂,由以下重量份数原料组成:多菌灵12份、水杨酰苯胺15份、水14份、木质素18份、肉桂醛4份、高岭土26份、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40份、苯酚14份、肉桂醛22份、环氧树脂50份、硅藻土50份、二甲苯80份。一种制备上述布料防霉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上述重量份数原料混合均匀加热至50℃,再放入搅拌机中充分搅拌70min,冷却至室温即得所述布料防霉剂。实施例3一种布料防霉剂,由以下重量份数原料组成:多菌灵9份、水杨酰苯胺13份、水12份、木质素17份、肉桂醛3份、高岭土22份、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35份、苯酚12份、肉桂醛20份、环氧树脂45份、硅藻土45份、二甲苯75份。一种制备上述布料防霉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上述重量份数原料混合均匀加热至45℃,再放入搅拌机中充分搅拌60min,冷却至室温即得所述布料防霉剂。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防霉效果好,持久度高,同时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使布料更加的透气,对布料和人体均无危害;(2)生产方法简单易操作,生产成本不高,可以推广使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布料防霉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原料组成:多菌灵6‑12份、水杨酰苯胺11‑15份、水 10‑14份、木质素16‑18份、肉桂醛1‑4份、高岭土18‑26份、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30‑40份、苯酚10‑14份、肉桂醛18‑22份、环氧树脂40‑50份、硅藻土40‑50份、二甲苯70‑8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布料防霉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原料组成:多菌灵6-12份、水杨酰苯胺11-15份、水10-14份、木质素16-18份、肉桂醛1-4份、高岭土18-26份、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30-40份、苯酚10-14份、肉桂醛18-22份、环氧树脂40-50份、硅藻土40-50份、二甲苯70-8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布料防霉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原料组成:多菌灵6份、水杨酰苯胺11份、水10份、木质素16份、肉桂醛1份、高岭土18份、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30份、苯酚10份、肉桂醛18份、环氧树脂40份、硅藻土40份、二甲苯70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布料防霉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原料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芦茂庆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宏远无纺布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