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眼缝纫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1183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锁眼缝纫机,当缝制动作中出现了切换操作机构(55)产生的动作模式切换指示时,通过停止控制机构(11)以缝制数据的一指令单位使缝制动作临时停止。并且,将临时停止时刻的缝制动作进行状态存储在状态存储机构(36)中。动作控制机构(11)从该状态存储机构(36)中存储的临时停止状态开始使切换后的动作模式下的缝制动作继续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照基于缝制数据的动作指令对加工布执行一连串锁眼缝的锁眼缝纫机
技术介绍
以往,有一种在加工布上形成直线孔(平头孔)或圆头孔那样的钮孔并在该钮孔周围缝制锁眼线迹的锁眼缝纫机。在这种锁眼缝纫机中,设定指示每一针(例如内针与外针这2次落针)的送料台的X方向及Y方向的移动量、以及针杆及弯针座的转动量等的缝制数据,根据该缝制数据执行缝制动作。具体来讲,对送料台上的加工布执行如下的一连串缝制动作通过锤子与下切刀的互动来形成圆头孔、圆头孔右侧直线部分的锁边缝、圆头部分的锁边缝、圆头孔左侧部分的锁边缝、端部的打结缝、面线及底线的切断。例如有一种日本专利特开2000-317159号公报所记载的锁眼缝纫机。在这种锁眼缝纫机中,除了自动执行上述的锁眼缝动作的自动模式之外,还具有通过作业者操作滑轮使主轴旋转来逐针地进行缝制动作的手动模式、以及使针杆的上下运动停止而根据作业者的操作来使送料台等动作的测试模式。通过执行上述手动模式,作业者可逐针地确认缝制动作,可调整缝针与弯针相互会合的时间。通过执行上述测试模式,可确认压脚、针、锤子等有无相互干扰。上述的锁眼缝纫机中,在一连串缝制动作的途中,作业者通过进行动作模式的切换操作,可在手动模式与测试模式之间切换动作模式。但是,不能进行从自动模式向手动模式或测试模式的切换、或者从手动模式或测试模式向自动模式的切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在多种动作模式下执行缝制动作、即使在缝制动作途中也能自由地进行动作模式切换的锁眼缝纫机。本专利技术的锁眼缝纫机,可执行多种动作模式下的缝制动作,这多种动作模式包含按照基于缝制数据的动作指令自动地对加工布进行一连串锁眼缝动作的自动模式、以及其他动作模式,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指示所述动作模式的切换的切换操作机构;当缝制动作中出现了所述切换操作机构产生的模式切换指示时以所述缝制数据的一指令单位使缝制动作临时停止的停止控制机构;用于存储该停止控制机构引起的临时停止时刻的缝制动作进行状态的状态存储机构;以及从该状态存储机构中存储的临时停止状态开始使切换后的动作模式下的缝制动作继续进行的动作控制机构。在本专利技术的锁眼缝纫机中,当作业者在缝制动作中使用切换操作机构进行了动作模式切换指示时,停止控制机构以缝制数据的一指令单位使缝制动作临时停止。状态存储机构将临时停止时刻的缝制动作进行状态予以存储。动作控制机构从该临时停止的状态开始使切换后的动作模式下的缝制动作继续进行。通过停止控制机构进行的临时停止控制,能明确缝制动作的中断位置。由于将该中断时刻的缝制动作进行状态存储在状态存储机构中,因此,可通过动作控制机构从该临时停止位置开始使切换后的动作模式下的缝制动作继续进行。可从缝制动作途中的自动模式切换成其他模式,也可从其他模式切换成自动模式,还可防止进行该切换时发生错位这样的不良现象。所述其他动作模式可包含与对手动操作机构进行手动操作对应地进行缝制动作的手动模式、以及不跟随针杆的上下运动地进行模拟性送布动作的测试模式。可从自动模式切换成手动模式或测试模式,也可从手动模式或测试模式切换成自动模式。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状态存储机构还可存储与面线处理相关地进行动作的致动器在临时停止时刻的动作状态。可在维持致动器的动作状态的情况下切换动作模式。作为与面线处理相关地进行动作的致动器,以自动线张力调节装置的驱动源即螺线管以及面线夹持装置的驱动源即气缸等为控制对象。可设置有禁止机构,用于在测试模式下的缝制动作的执行中禁止与面线处理相关地进行动作的致动器的动作。在测试模式中,实际上不使用面线(及底线)进行缝制,故不需要这些致动器进行无效的动作。可设置有恢复机构,在测试模式的执行中,将致动器在动作指令中的动作状态存储在状态存储机构中,当从该测试模式切换成别的动作模式(手动模式或自动模式)时,所述恢复机构使该致动器恢复到状态存储机构存储的动作状态。在测试模式的执行中,即使致动器的动作停止,在其后切换成别的动作模式(手动模式或自动模式)时也能恢复到原来的致动器动作状态。附图说明图1为表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锁眼缝纫机本体的右视图。图2为送料台的俯视图。图3为表示操作面板的主要部分构成的主视图。图4为表示电气构成的方框图。图5为表示在加工布上形成的圆头锁眼线迹的例子的图。图6为模式表示缝制数据构成的图。图7为表示自动模式的控制顺序的流程图。图8为表示手动模式的控制顺序的流程图。图9为表示测试模式的控制顺序的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适用于在加工布W上形成圆头孔1并形成圆头锁眼线迹2的电子圆头锁眼缝纫机。如图1、图2所示,用箭头F表示圆头锁眼缝纫机的前方。图1表示本实施例的圆头锁眼缝纫机的本体3的外观(右侧面)。该圆头锁眼缝纫机的缝纫机本体3包括呈大致矩形箱状的底板部4、从该底板部4的后部向上方延伸的立柱部5、以及从该立柱部5的上部向前方延伸的机壳部6。将该缝纫机本体3设置在缝纫机作业台7上。虽未作详细图示,但在所述缝纫机作业台7上设置有仅在图4中作了图示的作为缝制机构驱动源的缝纫机电动机8、后述的操作面板9、脚踏式的启动·停止开关(开始开关)10等。如后所述,在该缝纫机作业台7上设置有控制各机构动作的由微型计算机等组成的控制装置11。虽未图示,但在缝纫机作业台7上设置装有缝纫机线的线筒的线供给部。如图1所示,在所述机壳部6的前端部设置有下端具有缝针12的针杆13。虽未作详细图示,但将针杆13设置成由针杆导向构件支承并可相对于机壳部6进行上下运动及左右摆动的形态。在所述立柱部5内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主轴14。该主轴14在所述缝纫机电动机8的驱动下进行旋转。在所述立柱部5的右侧面部设置有用于手动旋转所述主轴14的作为手动操作机构的手动滑轮15。所述针杆13通过未图示的由凸轮机构构成的针杆上下运动机构传递所述主轴14的旋转力而进行上下驱动。针杆13通过公知的针杆摆动机构在规定的针摆幅度内左右摆动。针杆13的针摆幅度可由未图示的调整机构自由调整。所述针杆13通过设于所述底板部4内的转动机构16与后述的弯针座17一体地绕垂直轴进行转动。在所述机壳部6的上面部设置有用于自动调整面线张力的线张力调节装置18。该线张力调节装置18由作为致动器的线张力调节用螺线管19(仅图示在图4中)进行驱动。通过线张力调节装置18将来自所述线供给部的面线供给到所述缝针12。也如图2所示,在所述底板部4的上面部设置有保持加工布W的送料台20。该送料台20作为整体是下面开放的薄形的矩形箱状体。如图1所示,在底板部4内设置有与所述针杆13相向的弯针座17。虽未图示,但在该弯针座17内装入具有2根弯针的双链式的弯针机构,这种弯针机构的作用是通过与所述缝针12互动而在加工布W上形成锁眼线迹。向弯针机构供给底线。该弯针机构(2根弯针)跟随所述主轴14的旋转与所述针杆13的上下运动同步地进行驱动。如上所述,弯针座17(弯针机构)通过转动机构16与所述针杆13同步地绕垂直轴转动。众所周知,该转动机构16具有设于底板部4内的由步进电机构成的θ方向驱动电动机21、以及将θ方向驱动电动机21的驱动力传递给针杆13及弯针座17的齿轮机构等。如图2所示,在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锁眼缝纫机(3),可执行多种动作模式下的动作,这多种动作模式包含:按照基于缝制数据的动作指令自动地对加工布(W)进行一连串锁眼缝动作的自动模式、以及其他动作模式,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指示所述动作模式的切换的切换操作机构(55);    当缝制动作中出现了所述切换操作机构(55)产生的动作模式切换指示时以所述缝制数据的一指令单位使缝制动作临时停止的停止控制机构(11);    用于存储该停止控制机构(11)引起的临时停止时刻的缝制动作进行状态的状态存储机构(36);以及    从该状态存储机构(36)中存储的临时停止状态开始使切换后的动作模式下的缝制动作继续进行的动作控制机构(11)。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蒲野淳
申请(专利权)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