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文雅专利>正文

电动公交车智能防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9381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4 2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电动公交车智能防护结构。包括进门台阶和公交车车门,进门台阶上设置限位管组件、联动结构和档杆结构;限位管组件包括一号固定杆、一号连杆、二号连杆、支撑柱和限位管;联动结构包括二号固定杆、大齿轮、小齿轮、一号齿条、三号固定杆和二号齿条;档杆结构包括固定块、弹簧和档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限位管来防止手机或者其他小件从车门与进门台阶之间的间隙处掉落至马路上,同时该限位管能够随着公交车车门的开闭而自动升降,结构简单,操作自动化。

Intelligent protection structure of electric bu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ntelligent protection structure for electric buses. Including the entrance steps and the bus door, the entrance steps are set up the limit tube assembly, the linkage structure, and the rod structure. The limit tube components include a fixed bar, a connecting rod, two connecting rod, support column, and limiting tube. The linkage structure includes two fixed rod, large gear, small tooth wheel, No. 1 rack, three fixed rod and two. The rack structure includes a fixed block, a spring and a gear bar. The invention prevents the mobile phone or other small pieces from falling to the street from the gap between the door and the entrance step by setting the limit tube. At the same time, the limit tube can automatically rise and fall with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of the bus door, and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and the operation is automati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公交车智能防护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公交车
,尤其是电动公交车智能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公交车,又称公共汽车,城市客车,即巴士或大巴,是客车类中大、中型客车的典型车型,是为专门解决城市和城郊运输而设计及装备的商用车。目前,新能源公交车的使用已十分普遍,其为采用电能的公交车,能够实现零排放。而公交车为了保证车门的正常开闭以及增加车内空气与外部空间的流程,通常其车门与进门台阶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但是设置这个间隙的缺点在于,一旦公交车行驶过程中,乘客的手机或者其他小件在车门附近掉落后,极易从该间隙处掉落至马路上导致手机或其他小件的损坏,同时,因公交车无法随时停车,待下一站停车后再回去寻找,不仅难以找到,而且要在马路上捡东西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就算找到了也基本上已经被其他车辆压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电动公交车智能防护结构,其通过设置限位管来防止手机或者其他小件从车门与进门台阶之间的间隙处掉落至马路上,同时该限位管能够随着公交车车门的开闭而自动升降,结构简单,操作自动化。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电动公交车智能防护结构,包括进门台阶和公交车车门,所述进门台阶上设置有限位管组件、联动结构和档杆结构,同时,在所述进门台阶上开设有一号通孔和二号通孔;所述限位管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进门台阶底面上的一号固定杆、设置在所述一号固定杆上的一号连杆、设置在所述一号连杆上的二号连杆、滑动连接在所述二号连杆上的支撑柱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柱上端端部处的限位管,所述限位管中心点、所述支撑柱中心点和所述一号通孔的中心点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联动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进门台阶底面上的二号固定杆、转动连接在所述二号固定杆上的大齿轮、固定设置在所述大齿轮上的小齿轮、与所述大齿轮啮合且设置在所述支撑柱上一号齿条、设置在所述进门台阶底面上的三号固定杆以及滑动连接在所述三号固定杆上且与所述小齿轮啮合的二号齿条,所述大齿轮和所述小齿轮同心设置;所述档杆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进门台阶底面上的固定块、设置在所述固定块上的弹簧以及与所述弹簧相连的档杆,所述档杆一端位于所述二号通孔上方,另一端穿过所述二号通孔并与所述二号齿条相连。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进门台阶顶面上开设有若干防滑槽。通过设置防滑槽,增大摩擦力,避免雨天乘客上车时滑倒。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档杆上端端部处设置有橡胶圆球。通过设置橡胶圆球与公交车车门接触,磨损后可直接更换橡胶圆球,维护方便,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限位管来防止手机或者其他小件从车门与进门台阶之间的间隙处掉落至马路上,同时该限位管能够随着公交车车门的开闭而自动升降,结构简单,操作自动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电动公交车智能防护结构,包括进门台阶1和公交车车门2,所述进门台阶1上设置有限位管组件、联动结构和档杆结构,同时,在所述进门台阶1上开设有一号通孔11和二号通孔12。所述限位管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进门台阶1底面上的一号固定杆21、设置在所述一号固定杆21上的一号连杆22、设置在所述一号连杆22上的二号连杆23、滑动连接在所述二号连杆23上的支撑柱24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柱24上端端部处的限位管25,所述限位管中心点、所述支撑柱中心点和所述一号通孔的中心点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联动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进门台阶1底面上的二号固定杆31、转动连接在所述二号固定杆31上的大齿轮32、固定设置在所述大齿轮32上的小齿轮33、与所述大齿轮32啮合且设置在所述支撑柱24上一号齿条34、设置在所述进门台阶1底面上的三号固定杆35以及滑动连接在所述三号固定杆35上且与所述小齿轮33啮合的二号齿条36,所述大齿轮32和所述小齿轮33同心设置。所述档杆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进门台阶1底面上的固定块41、设置在所述固定块41上的弹簧42以及与所述弹簧42相连的档杆43,所述档杆43一端位于所述二号通孔12上方,另一端穿过所述二号通孔12并与所述二号齿条36相连。所述进门台阶1顶面上开设有若干防滑槽13。通过设置防滑槽,增大摩擦力,避免雨天乘客上车时滑倒。所述档杆43上端端部处设置有橡胶圆球431。通过设置橡胶圆球与公交车车门接触,磨损后可直接更换橡胶圆球,维护方便,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公交车车门关闭时,其与汽车左右侧壁相平行;公交车车门关闭时,其与汽车左右侧壁相垂直,公交车车门工作原理为现有技术,不作过多赘述。隔磁板为采用隔磁材料制成的板,为现有技术,不作过多赘述。当公交车车门关闭时,档杆无外力作用,受弹簧作用回复到原位,此时,限位管位于一号通孔上方,挡住公交车车门和进门台阶之间的间隙,同时,限位管不堵住该间隙,保证车内外空间的流通;当公交车车门打开时,车门与档杆接触并推动档杆水平移动,档杆移动后,带动二号齿条水平移动,二号齿条带动小齿轮和大齿轮逆时针旋转,使得一号齿条向下移动,从而将限位管降落至一号通孔内或一号通孔下方,保证乘客正常上下车。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动公交车智能防护结构,包括进门台阶和公交车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门台阶上设置有限位管组件、联动结构和档杆结构,同时,在所述进门台阶上开设有一号通孔和二号通孔;所述限位管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进门台阶底面上的一号固定杆、设置在所述一号固定杆上的一号连杆、设置在所述一号连杆上的二号连杆、滑动连接在所述二号连杆上的支撑柱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柱上端端部处的限位管,所述限位管中心点、所述支撑柱中心点和所述一号通孔的中心点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联动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进门台阶底面上的二号固定杆、转动连接在所述二号固定杆上的大齿轮、固定设置在所述大齿轮上的小齿轮、与所述大齿轮啮合且设置在所述支撑柱上一号齿条、设置在所述进门台阶底面上的三号固定杆以及滑动连接在所述三号固定杆上且与所述小齿轮啮合的二号齿条,所述大齿轮和所述小齿轮同心设置;所述档杆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进门台阶底面上的固定块、设置在所述固定块上的弹簧以及与所述弹簧相连的档杆,所述档杆一端位于所述二号通孔上方,另一端穿过所述二号通孔并与所述二号齿条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动公交车智能防护结构,包括进门台阶和公交车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门台阶上设置有限位管组件、联动结构和档杆结构,同时,在所述进门台阶上开设有一号通孔和二号通孔;所述限位管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进门台阶底面上的一号固定杆、设置在所述一号固定杆上的一号连杆、设置在所述一号连杆上的二号连杆、滑动连接在所述二号连杆上的支撑柱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柱上端端部处的限位管,所述限位管中心点、所述支撑柱中心点和所述一号通孔的中心点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联动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进门台阶底面上的二号固定杆、转动连接在所述二号固定杆上的大齿轮、固定设置在所述大齿轮上的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文雅
申请(专利权)人:林文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