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品最佳实地密度的确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593284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4 2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印刷品最佳实地密度的确定方法,设计四色梯尺,获得过版样张;测量每张样张的实地密度、75%网点面积处密度、50%处的实际网点面积,计算相对反差和网点扩大;建立相对反差、网点扩大与实地密度关系的数学模型;之后找到相对反差最大时网点扩大和实地密度的函数关系;网点扩大在国标15%‑20%范围内,将与此函数最接近的一组数据所对应的实地密度作为最佳的实地密度。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在确定最佳的实地密度时,能够保证相对反差良好,网点扩大适宜,实现印刷品层次细腻、颜色鲜艳。

A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optimum field density of a printed matt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best field density of the printed matter, designs a four color ladder and gets the sample of the over version, measures the field density of each sample, the density of the 75% dot area and the actual dot area in 50% places, calculates the relative contrast and dot expansion, and establishe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relative difference, the expansion of the dot and the density of the field. A funct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ot expansion and the field density is found when the relative contrast is maximum, and the dot expansion is within the range of 15% of the national standard, and the density of the field corresponding to a set of data closest to this function is considered as the best field density. The method can ensure good relative contrast and suitable dot enlargement when determining the best field density, so as to realize fine level and bright color of printed mat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印刷品最佳实地密度的确定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印刷品质量控制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印刷品最佳实地密度的确定方法。
技术介绍
实地密度是印刷工艺中重要的质量控制指标,实地密度控制失误将直接导致其他参数异常,印刷质量出现问题,因此确定最佳的实地密度对印刷品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一种给定的纸张、油墨组合,最重要的问题是确定多大的印刷墨量是最合理的,传统的方法是通过调整印刷时输出墨量大小,获得墨色深浅不同的印张,检测不同印张上的相对反差,以相对反差最大的印张的密度为最佳实地密度。但是在确定最佳实地密度时,我们仅仅考虑到相对反差的问题是不充分的,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利用相对反差确定实地密度的同时也要保证网点扩大在一定的范围内。因此评价印品质量时需要综合考虑印刷反差和阶调还原这两个方面,使得印品能够同时保证相对反差良好,网点扩大适宜,提高印刷品的清晰度、阶调层次和鲜艳程度,对印刷的质量控制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印刷品最佳实地密度的确定方法,该方法能够综合考虑到印刷反差和阶调还原两方面的因素。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印刷品最佳实地密度的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设计色彩梯尺样张,网点面积从0%到100%以一定间隔设计;步骤2:从开始印刷到最终达到水墨平衡的整个过程中,间隔抽取过版样张,并测量抽取的过版样张的实地密度Xj、75%网点面积处密度、50%网点面积处的实际网点面积,根据测量值计算相对反差值和网点扩大值;步骤3:根据过版样张的实地密度测量值Xj、相对反差值和网点扩大值,建立相对反差、网点扩大和实地密度的数学模型:Z=Z0+aX+bY+cX2+dY2+fXY其中Z、X、Y分别是相对反差值、实地密度值和网点扩大值;Z0、a、b、c、d和f为函数关系的系数;步骤4:由所述数学模型确定相对反差最大网点扩大和实地密度的函数关系:步骤5:网点扩大在15%-20%范围内,利用所述函数关系计算相对反差最大时各网点扩大值所对应的实地密度计算值Xi,计算实地密度测量值和实地密度计算值Xi的差值绝对值ΔX;在各网点的计算结果中,选择ΔX最接近0时所对应的实地密度测量值作为最佳的实地密度。进一步地,步骤1所述的梯尺样张,网点面积从0%到100%以3%-10%为间隔设计。进一步地,步骤2所述间隔抽取过版样张为每间隔30-50张抽取一张过版样张。进一步地,步骤3所述建立相对反差、网点扩大和实地密度的数学模型的方法是:将步骤2确定的过版样张的实地密度测量值Xj、相对反差值和网点扩大值,绘制成三维坐标图,其中实地密度为X轴,网点扩大为Y轴,相对反差为Z轴;利用最小二乘法、多项式拟合确定实地密度、相对反差和网点扩大的函数关系,建立相对反差、网点扩大与实地密度的数学模型。进一步地,所述色彩为黄Y、品M、青C、黑BK中任一颜色。本专利技术印刷品最佳实地密度的确定方法的有益效果是,在确定最佳的实地密度时可以同时保证相对反差良好,网点扩大适宜,实现印刷品层次细腻、颜色鲜艳,对印刷的质量控制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附图说明图1是传统方法中模拟的K-Ds关系曲线;其中K为印刷品相对反差;Ds为是实地密度。图2是本专利技术绘制的品红油墨M的K-Ds、Δdot三维坐标图;其中Δdot为网点扩大值;图3是本专利技术绘制的青油墨C的K-Ds、Δdot三维坐标图;其中Δdot为网点扩大值。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印刷品最佳实地密度的确定方法,适用于确定黄Y、品M、青C、黑BK中任一颜色的最佳实地密度,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设计色彩梯尺样张:制作黄Y、品M、青C、黑BK色块从0%到100%按照3%-10%为间隔的梯尺样张。之后用胶版印刷机在温度是20±2℃,相对湿度是35%-60%的环境下进行印刷,印刷色序为BK,C,M,Y;加网线数是133-200线/英寸;印刷的压力是8-18丝;印刷速度5000-8000张/每小时;承印材料选用定量为70g/m2~200g/m2纸张。步骤2:抽取过版样张并测量数据:从开始印刷到最终达到水墨平衡的整个过程中,每隔30-50张抽取一张过版样张,并用分光光度计测量每张抽取的样张的实地密度、75%网点面积处密度、50%网点面积处的实际网点面积,根据测量值计算相对反差值和网点扩大值。相对反差K:衡量印刷图像暗调保留程度的重要指标。反映印刷实地密度和网点增大之间的内在联系,也是衡量印刷品层次的一个重要参数。相对反差是用如下公式描述的:其中,Dt为75%区域的密度;Ds为实地密度(即实地密度测量值Xj)。K-Ds关系如图1所示。网点扩大值是指承印物上网点的实际面积覆盖率和印版对应处的网点实际面积覆盖率之差,它影响印品的阶调还原。在印刷过程中,网点扩大变形是不可避免的,网点增大过大会使图像暗调处密度整体上升细微层次损失,而高光部分因为网点很小,着墨量少色调变化不太明显,从而使图像整体反差被拉大了,影响了图像整体阶调的再现。所以在印刷过程中,要将网点扩大控制在允许增大的范围内。步骤3:建立相对反差、网点扩大和实地密度的数学模型:将步骤2中确定的实地密度、相对反差和网点扩大值在Origin数学软件中绘制成三维坐标图,其中实地密度为X轴,网点扩大为Y轴,相对反差为Z轴。利用最小二乘法多项式拟合确定实地密度、相对反差和网点扩大的函数关系,建立相对反差K、网点扩大与实地密度关系的数学模型:Z=Z0+aX+bY+cX2+dY2+fXY其中Z、X、Y分别是相对反差、实地密度和网点扩大;Z0、a、b、c、d和f为函数关系的系数。四种颜色各自对应一套数学模型,其形式一致,但系数不同。步骤4:确定相对反差最大时网点扩大和实地密度的函数关系:利用步骤3中得到的数学模型,找到相对反差K最大时网点扩大和实地密度的函数关系。具体步骤为:对Z、X进行求导:Z′=a+2cX+fY令Z’=0,此时Z轴斜率为0,Z值最大,得到:a+2cX+fY=0由此可以得到相对反差最大时实地密度和网点扩大的函数关系:同理,四种颜色各自对应如上的函数关系,其形式一致,但系数不同。步骤5:确定最佳实地密度:针对任一种颜色,网点扩大在国标范围15%-20%内,利用上述相应颜色的函数关系计算各网点扩大值所对应的实地密度计算值Xi,定义原实地密度测量值为Xj,计算实地密度测量值Xj和实地密度计算值Xi的差的绝对值:ΔX=|Xj-Xi|当ΔX接近0时所对应的测量实地密度确定为该颜色最佳的实地密度。实施例1现以品红M油墨、青C油墨的最佳实地密度的确定为例,具体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与操作过程。步骤1:制作品红M、青C色块从0%到100%以5%为间隔的21级梯尺样张。用海德堡胶版印刷机在温度是20℃,相对湿度是38%的环境下进行印刷,印刷色序为BK,C,M,Y;加网线数是175线/英寸;印刷的压力是13丝;印刷速度6000张/每小时;承印材料是157g/m2的铜版纸。步骤2:从开始印刷到最终达到水墨平衡的整个过程中,每隔40张抽取一张过版样张,共抽取27张过版样张,并用分光光度计测量每张样张的实地密度、75%网点面积处密度、50%网点面积处的实际网点面积,根据测量值计算相对反差K和网点扩大。步骤3:将步骤2数据绘制成三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印刷品最佳实地密度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设计色彩梯尺样张,网点面积从0%到100%以一定间隔设计;步骤2:从开始印刷到最终达到水墨平衡的整个过程中,间隔抽取过版样张,并测量抽取的过版样张的实地密度Xj、75%网点面积处密度、50%网点面积处的实际网点面积,根据测量值计算相对反差值和网点扩大值;步骤3:根据过版样张的实地密度测量值Xj、相对反差值和网点扩大值,建立相对反差、网点扩大和实地密度的数学模型:Z=Z0+aX+bY+cX2+dY2+fXY其中Z、X、Y分别是相对反差值、实地密度值和网点扩大值;Z0、a、b、c、d和f为函数关系的系数;步骤4:由所述数学模型确定相对反差最大网点扩大和实地密度的函数关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刷品最佳实地密度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设计色彩梯尺样张,网点面积从0%到100%以一定间隔设计;步骤2:从开始印刷到最终达到水墨平衡的整个过程中,间隔抽取过版样张,并测量抽取的过版样张的实地密度Xj、75%网点面积处密度、50%网点面积处的实际网点面积,根据测量值计算相对反差值和网点扩大值;步骤3:根据过版样张的实地密度测量值Xj、相对反差值和网点扩大值,建立相对反差、网点扩大和实地密度的数学模型:Z=Z0+aX+bY+cX2+dY2+fXY其中Z、X、Y分别是相对反差值、实地密度值和网点扩大值;Z0、a、b、c、d和f为函数关系的系数;步骤4:由所述数学模型确定相对反差最大网点扩大和实地密度的函数关系:步骤5:网点扩大在15%-20%范围内,利用所述函数关系计算相对反差最大时各网点扩大值所对应的实地密度计算值Xi,计算实地密度测量值和实地密度计算值Xi的差值绝对值ΔX;在各网点的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凌华王晶孙栗媛龙浩温蕾党玲玉刘明磊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