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出用片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9166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浸出用片材1是由至少一部分为高熔点树脂的合成纤维组成且单位重量为5~30g/m↑[2]的长纤维无纺布2和至少一部分为低熔点树脂的合成纤维组成且单位重量为3~15g/m↑[2]的短纤维无纺布3的层合片材构成的。短纤维无纺布3是由纤维长度为3~15mm的纤维经干法无规分散、堆积,并相互热粘接而形成的。表示浸出用片材空隙的孔径及其分布率关系的孔径分布图中,最大峰的分布率是其它峰分布率的10倍或以上。(*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提取红茶、咖啡、绿茶、中药等浸出性原料的浸出用片材
技术介绍
对于用于提取红茶、咖啡、绿茶、中药等浸出性原料的浸出用片材,要求其对提取液具有良好的浸出性,对以茶叶袋形式使用的浸出用片材,还要求其具有制袋性,也就是要求使用热封机能够容易地对其进行制袋。在此众所周知,过去作为浸出用片材,采用了纤维自身的吸水性低而浸出性高的合成纤维制无纺布。此外作为适合于制袋加工的浸出用片材,已知由高熔点聚酯纤维组成的纺粘型无纺布和由低熔点聚酯纤维组成的梳理型无纺布通过层合得到的片材(大纪商事株式会社制,フルベ一ル)。如果采用这种高熔点纺粘型无纺布和低熔点梳理型无纺布层合的浸出用片材,使低熔点的梳理型无纺布处于内侧,将2片浸出用片材叠合,使其通过热封机,则很容易对其进行热封,并且在热封机的加热头部不会产生纤维的熔融附着。但是,如果使用以往的纺粘型无纺布和梳理型无纺布层合的浸出用片材,由于梳理型无纺布的纤维在梳理机的作用下,在一定的特定方向上取向,不能形成在任意方向上均匀分散的,所以无纺布空隙的孔径分布范围宽。因此存在有如果为了得到理想的通液速度,而调整浸出用片材的单位重量时,则有时候浸出性原料的微粉末也能通过浸出用片材,如果要完全防止浸出性原料微粉末通过,那么,通液速度就会极度降低的问题。另外还存在一个问题,即近年来市场上要求茶叶袋周缘部分的密封宽度由过去的5mm左右降低到2mm左右,根据这一要求,如果使用以往纺粘型无纺布和梳理型无纺布层合的浸出用片材,如果缩小密封宽度,由于起密封作用的梳理型无纺布的纤维在特定方向上取向,不能在任意方向上均匀分散,那么在密封部位会出现密封强度低的部分。针对这些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达到在具有制袋性的浸出用片材中,即使缩小密封宽度,在密封部位处也不会出现密封强度低的部分,并保持提取浸出性原料时具有理想的通液速度,同时能防止浸出性原料微粉末通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者发现,在高熔点无纺布和低熔点无纺布层合的浸出用片材中,如果通过用干法使短纤维无规则分散、堆积,再对其交叉点进行彼此热粘接而形成低熔点无纺布,则短纤维在任意方向都能均匀分散,所以在无纺布的任何部位都可以以相同的强度进行热封,并且无纺布空隙的孔径分布集中在非常窄的范围内,所以相对于所需要的孔径,并不存在过大孔径的空隙,在对浸出性原料进行提取时,可以防止浸出性原料的微粉末通过。也就是本专利技术提供浸出用片材,它是由至少一部分为高熔点树脂的合成纤维组成且单位重量为5~30g/m2的长纤维无纺布和至少一部分为低熔点树脂的合成纤维组成且单位重量为3~15g/m2的短纤维无纺布层合而成的浸出用片材,其中短纤维无纺布是由纤维长度为3~15mm的纤维经干法无规分散、堆积,并相互热粘接而形成的,在表示浸出用片材的空隙孔径和其分布率关系的孔径分布图中,最大峰的分布率是其它峰分布率的10倍或以上。附图的简单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浸出用片材的断面图。图2是表示气流法无纺布(a)和梳理型无纺布(b)的纤维取向状态的照片。图3是密封强度试验方法的说明图。图4是实施例1的浸出用片材空隙的孔径分布图。图5是比较例1的浸出用片材空隙的孔径分布图。图6是比较例2的浸出用片材空隙的孔径分布图。图7是实施例2的浸出用片材空隙的孔径分布图。图8是实施例2的浸出用片材空隙的孔径分布图。图9是实施例2的浸出用片材空隙的孔径分布图。图10是实施例2的浸出用片材空隙的孔径分布图。实施专利技术的最佳方案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情况。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方案的浸出用片材1,它具有长纤维无纺布2和短纤维无纺布3的层合结构。其中,长纤维无纺布是由至少一部分为高熔点树脂的合成纤维,优选至少一部分为熔点在170℃或以上的高熔点树脂的合成纤维形成的。据此,当使短纤维无纺布处于内侧,把2片浸出用片材叠合,使其通过热封机时,可以防止在热封机的加热头上产生纤维熔融附着的现象。这里所谓由至少一部分是熔点在170℃或以上的高熔点树脂的合成纤维形成长纤维无纺布,包括形成长纤维无纺布的合成纤维是仅由熔点在170℃或以上的合成树脂组成的情况,由熔点在170℃或以上的合成树脂构成的纤维和熔点低于170℃的合成树脂构成的纤维的混合纤维组成的情况,由至少表层(外皮)是由熔点在170℃或以上的合成树脂构成的皮芯结构纤维组成的情况。作为熔点在170℃或以上的合成树脂可以列举高熔点聚酯(高熔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熔点245℃)、聚酰胺(尼龙66熔点245℃)、聚苯硫(熔点290℃)、聚乳酸(熔点178℃)等。从无纺布单位重量的稳定性考虑,形成长纤维无纺布的合成纤维的纤维直径优选在3μm或以下。作为使这种合成纤维形成无纺布的方法,也可以使用熔喷法等,但从不产生堵塞并获得高强度的角度考虑,最好使用纺粘法。把长纤维无纺布单位重量定为5~30g/m2。如果单位重量低于5g/m2,则强度不够,相反如果超过30g/m2,则浸出性和机械适应性变差,是不理想的。另一方面,在本专利技术浸出用片材中,短纤维无纺布是由至少一部分为低熔点树脂的合成纤维,优选至少熔点在80℃或以上、并低于170℃的低熔点树脂的合成纤维形成的。据此,使短纤维无纺布处于内侧,把2片浸出用片材叠合,使其通过热封机,则可以很容易对其进行热封。这里所谓由至少一部分是熔点在80℃或以上、并低于170℃的低熔点树脂的合成纤维构成短纤维无纺布,包括形成短纤维无纺布的合成纤维是仅由熔点在80℃或以上、并低于170℃的合成树脂组成的情况,由熔点在80℃或以上、并低于170℃的合成树脂构成的纤维和其它纤维的混合纤维组成的情况,由至少表层为由熔点在80℃或以上、并低于170℃的合成树脂组成的皮芯结构纤维构成的情况。其中,从对长纤维无纺布和短纤维无纺布进行粘合时,不破坏无纺布空隙的角度考虑,优选使用皮芯结构的纤维。此外,从提高长纤维无纺布和短纤维无纺布的粘接强度考虑,优选形成长纤维无纺布的纤维和形成短纤维无纺布的纤维是同种树脂,特别是当使用皮芯结构的纤维时,优选其表层(外皮)树脂是同种树脂。作为熔点在80℃或以上、并低于170℃的合成树脂,可以列举如低熔点聚酯(低熔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熔点100~160℃)、聚乙烯(熔点90~140℃)、聚丙烯(熔点160~168℃)等。作为皮芯结构的纤维,可以列举芯/皮为高熔点聚酯/低熔点聚酯、高熔点聚酯/聚乙烯、聚丙烯/聚乙烯等。形成短纤维无纺布的合成纤维的纤维长度为3~15mm,优选5~7mm。如果纤维长度太短,则无纺布的强度降低,同时纤维密度增大,通液速度变慢。相反,如果纤维长度太长,则纤维难以均匀分散。形成短纤维无纺布的合成纤维的纤维直径,也要根据浸出性原料按浸出用片材所要求的孔径分布而定,例如,将浸出性片材用于一般红茶的茶叶袋时,优选纤维直径为0.1~3.0d(旦尼尔)、更优选0.5~2.0d,如果纤维直径太细,则无纺布的孔径变小,通液速度变慢。相反,如果纤维直径太粗,则茶叶等浸出性原料的微粉末通过无纺布,提取液的口感和外观都变差。作为将这种合成纤维制成无纺布的方法,首先可以用干法,将纤维无规地分散、堆积,形成纤维网,然后使纤维的交点互相进行热粘接形成无纺布,更具体讲是采用气流法形成纤维网,然后用压花辊或平轧辊等对其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浸出用片材,它是由至少一部分为高熔点树脂的合成纤维构成且单位重量为5~30g/m↑[2]的长纤维无纺布和至少一部分为低熔点树脂的合成纤维构成且单位重量为3~15g/m↑[2]的短纤维无纺布层合而成的浸出用片材,其中短纤维无纺 布是由纤维长度为3~15mm的纤维,经干法无规分散、堆积,并相互热粘接而形成的,表示浸出用片材空隙的孔径及其分布率关系的孔径分布图中,最大峰的分布率是其它峰分布率的10倍或以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原文夫山口南生子安光保二
申请(专利权)人:大纪商事株式会社金星制纸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