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凝结例如棉、合成纤维或类似物的可输送纤维网的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9048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用于凝结例如棉、合成纤维或类似物的可输送纤维网的设备中,在离开粗梳机、梳理机或类似物的引出端处设置一个连同送出罗拉的纤维网漏斗,纤维网漏斗的出口区域具有基本上矩形的横截面,并且在纤维网漏斗的下游设置一个循环回转凝棉装置,例如包括两个辊。为了改进用于凝结的设备,凝棉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将一个设置在另一个之后的罗拉对,它们受力偏压并且其回转速度可以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凝结(consolidating)例如棉、合成纤维或类似物的可输送纤维网的设备,其中纤维网漏斗连同送出罗拉设置在离开盖板梳棉机、罗拉梳理机或类似的引出端处,纤维网漏斗的出口区域具有基本上矩形的横截面,并且在纤维网漏斗的下游设置一个循环回转凝棉装置,例如包括两个罗拉,纤维网在它们之间穿过。
技术介绍
在已知设备中(DE-A-101 56 734),向前输送纤维原料并将其凝结的两个表面成形罗拉设置在送出罗拉的下游。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对用于凝结例如棉、合成纤维或类似物的可输送纤维网的设备做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所述问题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的特征解决。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有可能生产基本上更加均匀的纤维网。具体地,可以导致成品中重量变化的短周期不匀率被有效地校平。另外,纤维网条的强度被有利地提高。权利要求2-45包含本专利技术的有利进步。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将在下文中参考附图中示出的示例性实施方案被更详细地描述,其中图1以示意性侧视图显示了用于根据本专利技术设备的梳理机;图2以侧视图显示了离开根据图1的梳理机的引出端,具有两个上升的压缩罗拉;图3以正视图显示了离开根据图1的梳理机的出口,具有设置在送出罗拉下游的纤维网引导装置; 图4是具有矩形出口区域的纤维原料漏斗的透视图;图5以示意性侧视图显示了以气动偏压拉伸机构(drawingmechanism)构形式的凝棉装置,以及控制装置第一配置的概括线路图;图6以侧视图显示了连同控制装置的第二配置的拉伸机构;图7显示了连同控制装置的第三配置的拉伸机构;以及图8显示了连同控制装置的第四配置的拉伸机构;图9显示了在纤维网引导装置和拉伸机构之间的带式拉伸机构;图9a详细显示了带式拉伸机构的入口部分;图9b详细显示了带式拉伸机构的出口部分;图10显示了上和下部分的配置,在所有情况中具有两个反向罗拉(return roller);图11显示了在入口部分和出口部分之间的可调节加压元件;以及图12显示了在入口部分和出口部分之间的三个加压元件。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显示了一个梳理机,例如是Trützschler TC03梳理机,具有进料辊1,进料盘2、刺辊3a、3b、3c,锡林4,道夫5,剥取罗拉6,纤维网集合元件7,送出罗拉8、9以及具有慢速回转梳理顶杆(cardtop bars)11的回转梳理盖板(card top)10。弯曲箭头指示梳理机罗拉的回转方向。附图标记A指工作方向(纤维原料流的方向)。在道夫5和剥取罗拉6之间设置两个压缩辊13,14,它们收集纤维原料以便形成厚重纤维网。剥取罗拉6顺时针旋转并使纤维原料从上面落入纤维网集合元件7中。纤维网收集元件7为漏斗形结构(参见图3)并且垂直设置。在纤维网集合元件7的下端处是两个送出罗拉8、9(参见图3),在其下游并且在其下方设置了一个纤维网引导装置15(参见图3)。根据图2,设置在道夫5下游的压辊13和14与剥取罗拉6以上升的方式配置。作为结果,纤维原料升高到一定高度。作为结果,纤维网集合元件7可以设置在剥取罗拉6的下方,因此送出的纤维网原料借助重力向下落入纤维网集合元件7中,所述重力帮助原料流动。送出罗拉8、9从纤维网集合元件7的出口孔送出压缩纤维条16。根据图3,在纤维原料流动的方向中观察,纤维网集合元件7具有一个纤维网集合区域和一个纤维网压缩区域。根据图3,纤维网集合元件7由纤维网引导元件17和纤维网漏斗18组成,纤维网-引导元件17形成纤维网集合区域,纤维网漏斗18形成纤维网压缩区域。纤维网-引导元件17和纤维网漏斗18在除了各自用于纤维原料的入口和出口孔以外的所有侧面上封闭。纤维网引导元件17的入口孔设置为以间隔f远离剥取罗拉6,间隔f例如约50毫米。向前输送纤维原料并将其凝结的纤维网引导装置15设置在送出罗拉8、9的下游并处于其下方(罗拉8受弹簧19偏压)。送出罗拉8、9以及纤维网引导装置15的罗拉的轴线互相平行定向。从漏斗18排出的纤维条子的宽侧(相应于图4中的a)穿过罗拉8、9之间的钳口。纤维网引导装置15由两个共同运转的输送带12、21组成,它们分别绕反向罗拉22a、22b和23a、23b循环回转。分别与输送带12、21联系的是支撑和引导罗拉24a-24e以及25a-25e。在两个输送带12、21之间向前输送的条形纤维网16由纤维网引导装置15输送,从垂直方向进入一个以一定角度上升的方向C中。反向罗拉22a、22b、23a、23b以及支撑和引导罗拉24a-24e、25a-25e由例如驱动马达的驱动装置(未示出)驱动。在纤维网引导装置15的下游设置一个以拉伸机构20形式的凝棉装置,并条结构20具有在C方向中将一个设置在另一个之后的三对罗拉,该拉伸机构在图5中示出并且在下文中参考图5更详细地描述。根据图4,纤维网漏斗18的出口孔高度b为约2-3毫米。纤维网漏斗18的出口孔18a的宽度a为至少约30-100毫米,优选约2-30毫米。宽度a通过这样的事实可以被改变,在出口孔18a区域中的壁元件18c可以在箭头D、E的方向中移动。矩形区域18a形成有锐边。通过该方法,从纤维网漏斗排出的扁平纤维条16具有锐边横截面的形状。根据图5,设置拉伸机构20,其设计为3-上-3拉伸机构,就是说它由三个下部罗拉I、II、III(I下部输出罗拉,II下部中间罗拉,III下部输入罗拉)和三个上部罗拉26、27、28构成。纤维条29的牵伸在拉伸机构20中执行。牵伸由预牵伸和主牵伸组成。罗拉对28/III和27/II形成预牵伸区域,罗拉对26/I形成主牵伸区域。下输出罗拉I由主动电机30驱动并因此控制输送速度。下部输入和中间罗拉,分别为III和II,由受控电机31驱动。上部罗拉26-28通过以推臂形式的气动加压元件32-34受迫抵着下部罗拉I、II、III,推臂可以绕旋转底座枢转,并因此通过摩擦连接使它们运转。曲线箭头指示罗拉I、II、III;26、27、28的旋转方向。由纤维网条组成的纤维条29在C方向中在罗拉对28/III、27/II和26/I之间前进,并且在该过程中被牵伸和凝结。作为提高罗拉对28/III、27/II和26/I在方向中的圆周速度的结果,纤维网29被凝结。在主牵伸区域中设置了一个压杆48。在拉伸机构20的入口处,也就是在罗拉对28/III的上游和位于上游的纤维网引导装置15的引出端的下游,设置了一个测量装置35,例如微波测量装置,其记录纤维网29的质量变化。测量元件35被连接到一个具有期望值存储器37的电子控制和调节装置36,并与控制和调节装置38连通,上游的梳理机和纤维网引导装置15借助于该控制和调节装置进行控制和调节。电子控制和调节装置36此外与驱动电机30和31连通。附图标记43a-43c指气动管路,附图标记44指压缩空气源。根据图6,包括线圈39a和铁心39b的感应位移传感器39与可移动安装、弹簧偏压的送出罗拉8机械连接。如果纤维网质量变化,位移传感器39记录当罗拉8、9之间的钳口改变时送出罗拉8偏移的距离,钳口改变是穿过的纤维网的质量变化的结果。作为控制回路的测量装置,位移传感器39连接到电子控制和调节装置36,后者与各个受控电机I、II和III连通。上部罗拉26、27、28与之一起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凝结例如棉、合成纤维或类似物的可输送纤维网的设备,其中一个纤维网漏斗连同送出罗拉臂设置在离开盖板梳棉机、罗拉梳理机或类似的引出端处,纤维网漏斗的出口区域具有基本上矩形的横截面,并且在纤维网漏斗的下游设置一个循环回转凝棉装置,例如包括两个罗拉,纤维网在该罗拉之间穿过,其特征在于:凝棉装置(20)包括至少两个一个设置在另一个之后的罗拉对(Ⅰ/26、Ⅱ/27、Ⅲ/28),该罗拉对受力偏压(32、33、34),并且至少对所述罗拉的旋转速度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G杜达G埃申布吕歇
申请(专利权)人:特鲁菲舍尔股份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