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釜内实现固液分离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89054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4 1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机械设备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反应釜内实现固液分离的装置,包括反应釜及反应釜底部的排液管,所述排液管两侧高低错落设置有第一放液管和第二放液管,所述第一放液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二放液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排液管下部法兰连接有升降阀,所述升降阀包括置于排液管内的导杆、手轮和位于排液管管口的过滤部,所述过滤部包括两个底板、置于两个底板之间的多层滤网及密封两个底板边缘的密封环,每个所述底板上均匀开设有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替代了现有技术中将反应釜内固体、液体物料全部放出通过离心机实现分离、清洗的手段,大大降低了操作难度及劳动强度,有效改善了作业环境,提高了产品质量。

A device for solid-liquid separation in a reactor

The utility model,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chanical equipment preparation, relates to a device for solid-liquid separation in a reaction kettle, including a reactor and a liquid discharge tube at the bottom of the reaction kettle. The two sides of the drain pipe are staggered and arranged with a first discharge pipe and a second discharge pipe. The first valve is provided on the first discharge pipe, and the second discharge tube is arranged. Second valves are arranged on the liquid pipe; the lower flange of the drain pipe is connected with a lifting valve. The lifting valve comprises a guide rod, a handwheel and a filter section located in the outlet of the drain pipe. The filter section comprises two floors, a multilayer filter net placed between the two floors and a seal ring sealed on the edge of the two bottom plates, each of which is sealed. The bottom plate is uniformly opened with a through hole. The utility model substitutes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for the separation and cleaning of the solid and liquid materials in the reaction kettle through the centrifuge, greatly reducing the operation difficulty and the labor intensity, effectively improving the working environment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he produ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应釜内实现固液分离的装置
本技术属于机械设备制备
,涉及一种反应釜内实现固液分离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反应釜内实现固体颗粒与液体分离的装置。
技术介绍
在化工领域,很多产品的生产步骤中需要将固体颗粒状产品使用有机溶剂或者水等液体进行反复清洗,或者反应液需要更换,如固载催化剂生产领域,载体通常为球形树脂、分子筛或多晶硅,负载上催化活性物质后需要将杂质清洗掉,而清洗往往需要3遍以上。而这种清洗过程一般都是将反应釜内固体+液体物料全部放出来,然后通过离心机离心分离固液,需要反复清洗的话直接在离心机里加溶剂进行清洗,这种方法的缺点在于:(1)操作麻烦,需要将分离的固体再次加入反应釜;(2)密封性差,有机溶剂容易挥发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危害人体健康;(3)产品摩擦、接触空气等因素会导致产品品质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应釜内实现固液分离的装置,替代了现有技术中将反应釜内固体、液体物料全部放出通过离心机实现分离、清洗的手段,大大降低了操作难度及劳动强度,有效改善了作业环境,提高了产品质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反应釜内实现固液分离的装置,包括反应釜及反应釜底部的排液管,所述排液管两侧高低错落设置有第一放液管和第二放液管,所述第一放液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二放液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排液管下部法兰连接有升降阀,所述升降阀包括置于排液管内的导杆、手轮和位于排液管管口的过滤部,所述导杆一端固定连接手轮、另一端可拆卸连接过滤部,所述过滤部包括两个底板、置于两个底板之间的多层滤网及密封两个底板边缘的密封环,每个所述底板上均匀开设有通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放液管的位置高于第二放液管。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环的外径与底板的直径一致,所述底板的直径大于排液管的直径。进一步地,所述两个底板之间穿过有多个螺钉、螺钉一端用螺母固定。进一步地,所述可拆卸连接为在导杆上端及在底板中部设置的凹槽内侧面开设相匹配的螺纹。进一步地,所述滤网为不锈钢滤网。进一步地,所述滤网的网孔直径为0.4~10mm。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在排液管两侧高低错落设置第一放液管和第二放液管,在排液管下部法兰连接升降阀,只需开关阀门即可在反应釜内完成固体、液体分离或排出,替代了现有技术中将反应釜内固体、液体物料全部放出通过离心机实现分离、清洗的手段,大大降低了操作难度及劳动强度;整个固体颗粒的清洗步骤,都在反应釜内进行,不暴露在外,减少了有机溶剂挥发带来的环境污染,有效改善了作业环境;同时固体、液体分离完成后,固体产品留在反应釜内,无摩擦、不接触空气,保证了产品质量。2.本技术过滤部与导杆为可拆卸连接,拆装方便,容易更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反应釜内实现固液分离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反应釜内实现固液分离的装置的过滤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反应釜内实现固液分离的装置的过滤部的俯视示意图。附图中标号:1为反应釜,2为第一阀门,3为第二阀门,4为导杆,5为手轮,6为底板,7为滤网,8为密封环,9为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中所用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如图1~图3所示,一种反应釜内实现固液分离的装置,包括反应釜1及反应釜1底部的排液管,所述排液管两侧高低错落设置有第一放液管和第二放液管,所述第一放液管的位置高于第二放液管,所述第一放液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2,所述第二放液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3;排液管下部法兰连接有升降阀,所述升降阀包括置于排液管内的导杆4、手轮5和位于排液管管口的过滤部,所述导杆4一端固定连接手轮5、另一端可拆卸连接过滤部,所述过滤部包括两个底板6、置于两个底板6之间的两层滤网7及密封两个底板6边缘的密封环8,所述两个底板6之间穿过有十六个螺钉、螺钉一端均用螺母固定,所述可拆卸连接为在导杆4上端及在底板6中部设置的凹槽9内侧面开设相匹配的螺纹,所述密封环8的外径与底板6的直径一致,所述底板6的直径大于排液管直径,每个所述底板6上均匀开设有通孔,所述滤网7为不锈钢滤网,所述滤网7的网孔直径为0.4~10mm。值得说明的是,本技术反应釜1内搅拌物料为刚性固体颗粒与普通可流动液体。导杆4的下端及法兰的中心孔内侧面设置有相匹配的螺纹,导杆4上端的螺纹与法兰中心孔内侧面的螺纹方向相反,转动手轮5可使导杆4向上或向下运动,排液管管口形成间隙即升降阀开启,或与使过滤部位于排液管管口即升降阀关闭。使用时,若需要将固体颗粒保留在反应釜1内,只需排出液体时,保持升降阀关闭,第二阀门3关闭,打开第一阀门2,向反应釜1内打入气体形成压力(气压大小视反应釜内可承受气压来定)。随着反应釜1内压力上升,液体会经底板6上的通孔流到过滤部的滤网7,经第一阀门2流出第一放液管,第一放液管下端接废液桶,而固体颗粒被留在反应釜1内。然后通入溶剂清洗反应釜1内固体颗粒,清洗完毕,将液体排出,具体步骤如上不再赘述。重复清洗几遍后,最后将固体颗粒和液体一起排出,保持升降阀开启,关闭第一阀门2,打开第二阀门3。无需向反应釜1内充气,固体颗粒和液体物料经第二阀门3流出第二放液管,第二放液管下端接离心机,离心,得到产品。固体颗粒和液体的分离、排放过程只需要开启或关闭升降阀即可,操作简单,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整个清洗步骤,溶剂和固体颗粒都在反应釜1内,不暴露在外,减少了有机溶剂挥发带来的环境污染,有效改善了劳动强度及作业环境。固体、液体分离完成后,固体产品留在反应釜1内,无摩擦、不接触空气,只在最后离心时接触一次空气,减少了接触次数及时间,保证了产品质量。当需要更换过滤部时,将过滤部从导杆4上端拧下即可,更换方便。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非限制本技术实施范围,对于本
的技术人员来说,当然可根据本说明书中所公开的
技术实现思路
,通过置换或改变的方式轻易做出其它的实施方式,故凡在本技术的原理及工艺条件所做的变化和改进等,均应包括于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反应釜内实现固液分离的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应釜内实现固液分离的装置,包括反应釜(1)及反应釜(1)底部的排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管两侧高低错落设置有第一放液管和第二放液管,所述第一放液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2),所述第二放液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3);排液管下部法兰连接有升降阀,所述升降阀包括置于排液管内的导杆(4)、手轮(5)和位于排液管管口的过滤部,所述导杆(4)一端固定连接手轮(5)、另一端可拆卸连接过滤部,所述过滤部包括两个底板(6)、置于两个底板(6)之间的多层滤网(7)及密封两个底板(6)边缘的密封环(8),每个所述底板(6)上均匀开设有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应釜内实现固液分离的装置,包括反应釜(1)及反应釜(1)底部的排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管两侧高低错落设置有第一放液管和第二放液管,所述第一放液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2),所述第二放液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3);排液管下部法兰连接有升降阀,所述升降阀包括置于排液管内的导杆(4)、手轮(5)和位于排液管管口的过滤部,所述导杆(4)一端固定连接手轮(5)、另一端可拆卸连接过滤部,所述过滤部包括两个底板(6)、置于两个底板(6)之间的多层滤网(7)及密封两个底板(6)边缘的密封环(8),每个所述底板(6)上均匀开设有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内实现固液分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液管的位置高于第二放液管。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生付涛王存江王庆林
申请(专利权)人:林州市科能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