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来将合成纤维铺放成无纺布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8636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来将合成纤维铺放成无纺布的装置。这里通过牵引喷嘴借助于气流向铺放带方向输送纤维。为了将纤维从牵引喷嘴引导到铺放带上设置一导引甬道,所述导引甬道在纵侧上在朝向铺放带的端部上具有可运动地支承的活门挡板。为了在活门挡板具有可变的位置时在铺放带上得到一与周围隔开的铺放区,按照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活门挡板由一支架和一弹性密封唇口构成,所述密封唇口与铺放带滑动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用来将合成纤维铺放成无纺布的装置
技术介绍
在制造纺粘型非织造织物时通常借助于一牵引喷嘴将刚纺出的合成纤维从纺丝装置中抽出并输送到一铺放带上进行铺放。纤维的引导和输送通过牵引喷嘴的气流来实现,所述气流通过设置在铺放带下方的抽吸装置接收和输出。聚集在铺放带表面上的纤维形成通过铺放带连续输送的无纺布。无纺布的结构取决于纤维在铺放带上的撞击(Auftreffen)及带的速度。特别是纤维的撞击可通过改变气流来控制。例如由DE3740893A1已知一种用来将合成纤维铺放成无纺布的装置,其中在一设置在铺放带前面的导引甬道内设置多个可运动的活门挡板(Stauklappe),以一方面控制牵引喷嘴的气流,另一方面控制在到达铺放带时的气流。因此导引甬道在朝向铺放带的端部处分别具有一可摆动地保持的活门挡板,可以以不同的冲角/攻角(Anstellwinkel)相对于铺放带保持所述活门挡板。但是所述已知装置有这样的缺点,即在导引甬道(Führungsschacht)的端部和铺放带之间形成缝隙。这种缝隙导致抽吸装置除输入的气流外还同时吸入很大一部分的环境空气。因此除较大的空气消耗量以外特别是还会对形成无纺布的纤维铺言辞产生直接影响。由此出现在无纺布内发生所谓的吹散(Verwehung)的危险。由US6,379,136已知一种用来将合成纤维铺放成无纺布的装置,其中在导引甬道的端部处用密封辊相对于周围环境密封纤维的铺放区。但是这种装置有这样的缺点,即纤维只能铺放在保持不变的铺放区内。铺放带上的铺放区不能改变。
技术实现思路
现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地改进这种类型的用来将合成纤维铺放成无纺布的装置,即,在没有明显的外部作用的情况下,可以以尽可能大的灵活性控制纤维的铺放。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来将合成纤维铺放成无纺布的装置,利用所述装置可以制造具有可再现的无纺布质量的无纺布。按照本专利技术,所述目的这样来实现,即导引甬道的活门挡板由一支架和一弹性密封唇口构成,所述密封唇口与铺放带滑动/摩擦接触。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是,在导引甬道纵侧上在铺放带和导引甬道的端部之间进行密封,所述密封相对于外界屏蔽铺放区,密封唇口的弹性使得形成预紧作用,这种预紧作用在以滑动接触时防止密封唇抬起或分开。另一方面可通过密封唇口有利地补偿铺放带的不平度。从而可以避免抽吸外界空气。为了实现对铺放带上的铺放区尽可能完整的屏蔽,按本专利技术一种有利的改进方案,导引甬道在相对的纵侧上具有一可运动地保持的第二活门挡板,所述活门挡板由一第二支架和第二弹性密封唇口构成,该密封唇口在运行时与铺放在铺放带上的无纺布保持滑动接触。因此在导引甬道的、无纺布在其上从铺放区中引出的纵侧上可以有利地实现防止外界空气吸入的高的密封作用。因此,纤维的铺放可以基本上不受所抽吸的外界空气的影响地进行。此外可完全保持活门挡板相对于铺放带的可调整性。为此支架连同固定在上面的弹性密封唇口可被引导到相对于铺放带不同的位置。由于支架和密封唇口的可调整性,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即控制纤维的铺放角度及整个铺放图形。因此可以在铺放带上设置宽或窄的铺放区。按照本专利技术一种有利的改进方案,密封唇口可更换地与支架连接,因此在密封唇口磨损时可迅速地进行相应的维修工作。为了获得尽可能长的使用寿命,密封唇口优选由薄钢板制成,所述钢板以其自由端贴放在铺放带或无纺布上。为了进一步改善,还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即密封唇口设计成至少在接触区内带有磨损保护部。在采用钢板时,这种磨损保护部可以由接触区内的特殊涂层形成。为了调整在铺放带上的铺放区,已经证明特别有效的是,可摆动地支承支架,并给每个支架分别配设一调整驱动装置,通过所述调整驱动装置可以改变和调整铺放带和密封唇口之间夹的冲角。从而可以在导引甬道上规定任意的可再现的冲角。还可以这样来有利地提高纤维铺放可调整性的灵活性,即借助于一支座将导引甬道保持在牵引喷嘴下方,其中在纵侧中相对的保持元件使得可对相配的甬道元件进行移动和调整,从而在纤维离开牵引喷嘴时便已经可以立即对铺放进行控制。此外,为了除铺放区以外也尽可能地对纤维铺放的形状进行控制,还建议在铺放带下方形成一可调整的抽吸口,抽吸装置通过所述抽吸口与铺放带的下侧连通。这里抽吸口可以有利地在两块可彼此相对移动的盖板之间形成,从而例如在抽吸口较窄时可以非常紧凑地进行纤维铺放,或在抽吸口相应较宽时散开地进行。为了防止在铺放区之外无纺布从铺放带上抬起,盖板和铺放带之间形成的抽吸缝隙证明是特别有利的,所述抽吸缝隙使得可以从铺放区以外的区域内确定地吸入外部空气。这里在盖板和铺放带之间形成的抽吸缝隙优选设计成可调的,从而所抽吸的外部空气的量可以单独地与过程参数相匹配。其中可调性可以通过盖板的高度调整来实现。在本专利技术一种得到特别验证的改进方案中,在盖板和铺放带之间设置多个间隔件,所述间隔件在朝向铺放带的上侧具有一倒圆部,尤其是半圆形的截面,从而可保证对铺放带的支承和引导。在间隔件下侧和盖板之间分别形成抽吸缝隙,只有确定量的外部空气可以通过所述缝隙进入抽吸区。这里抽吸缝隙最好在1至1.5mm范围内调整。为了进一步改进可调整性的灵活性,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改进方案中,存在改变和调整牵引喷嘴和铺放带之间的铺放高度的可能性。这里高度差可以通过更换密封唇口或通过改变活门挡板冲角来实现。因此本专利技术装置的特征在于纤维铺放最大程度的灵活性。这里可以根据纤维类型、纤维材料和对无纺布的要求调整用于制造确定无纺布所希望的调整参数。这里存在通过可控制的执行器实现调整的可能性,例如借助于控制装置按过程参数的规定值自动地控制起动所述执行器。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借助于几个实施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其中图1示出本专利技术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示出本专利技术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示意性横向剖视图,图3至5示出处于不同的运行调整状态的图2的实施例,图6示出本专利技术装置又一种实施例的示意性横向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中示意性示出按本专利技术的用来将合成纤维铺放成无纺布的装置的第一实施例。按图1的实施例示出一带一中间的纤维通道12的长方体形牵引喷嘴11。在纤维通道12内成排地引导多股纤维13。纤维13此前借助于一这里未示出的纺丝装置由合成聚合物熔体纺出。在牵引喷嘴1内在纤维通道12中输入压缩空气,从而将纤维13连续地从纺丝装置中抽出并将其输送到牵引喷嘴1的出口侧。在牵引喷嘴1的出口侧上设置一导引甬道2和一设置在导引甬道2端部处的铺放带3。导引甬道2具有两个相对的甬道壁10.1和10.2,所述甬道壁基本上平行于牵引喷嘴1的纤维通道12设置。这里甬道壁10.1和10.2最好密封地保持在牵引喷嘴1的出口侧上。在导引甬道2的纵侧上,在甬道壁10.1和10.2的延长部中分别设置两个活门挡板5.1和5.2。这里活门挡板5.1和5.2分别由一支架6.1和6.2及与支架6.1和6.2可更换地连接的密封唇口7.1和7.2构成。支架6.1和6.2可分别通过摆动轴8.1和8.2改变其冲角。这里冲角是铺放带3和活门挡板5.1和5.2之间夹的角。密封唇口7.1和7.2设计成具有这样的弹性,即,使密封唇口7.1和7.2的下端与铺放带3或在铺放带3上被引导的无纺布14滑动接触,这里在导引甬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利用牵引喷嘴(1)将合成纤维(13)铺放成无纺布(14)的装置,通过牵引喷嘴借助于气流输送所述纤维(13),所述装置具有一铺放带(3)、一配设给铺放带(3)的抽吸装置(4)和一设置在牵引喷嘴(1)和铺放带(3)之间的导引甬道(2),其中导引甬道(2)至少在纵侧的一个朝向铺放带(3)的端部处具有一可运动地保持的活门挡板(5.2),为了铺放纤维(13),所述活门挡板是可调的,其特征为:所述活门挡板(5.2)由一支架(6.2)和一弹性密封唇口(7.2)构成,所述密封唇口(7.2)与铺放带(3)保持滑动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G博斯科洛HH黑施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比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IT[意大利]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