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疏密纬织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7875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织物组织,它特别涉及一种组织结构稳定的疏密纬织物,属纺织品织造技术领域。它的相邻经纱相互缠绕,经纱的缠绕次数为2~8次;两组相互缠绕的经纱之间的间隔经纱为1~20根,形成纬纱沿经纱方向疏密分布。经纱的缠绕次数、两组相互缠绕的经纱之间的间隔经纱根数为等值或不等值。由于纬纱沿织物幅宽方向间隔性地被两相互缠绕的经纱所夹持,使得纬纱在布长方向具有良好的位置稳定性,因此,在印染、裁翦、缝纫或穿着过程中,其纬纱分布方式不易由于摩擦、拉扯或飘荡等外力作用而改变,具有良好的组织稳定性,利于维持织物的预期外观视觉效果和服用性能。(*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织物组织,它特别涉及一种组织结构稳定的 疏密纬织物,属纺织品织造

技术介绍
织物由纬纱和经纱相互交织而成,主要用作服装的原料。由于"衣"是 人类"衣、食、住、行"的四要素之一,所以,作为服装原料的织物具有很 大的市埸需求。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装的耐用性要求已逐渐降 低,而对服装的个性化要求则正在日益提高,人们的上述需求趋势对于作为 服装原料的织物提出了新的要求。纬纱均匀分布的传统织物一_均匀讳密织 物虽然织造印染和裁剪制衣比较方便,制成的服装也比较结实耐用,但由于 织物外观平实单调、缺乏变化,所以在服装制作过程中已难以满足服装的某 些个性化要求。用纬纱疏密分布的疏密纬织物制作服装,能使服装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 的纬密,有利于服装张扬个性或实现某些特殊的服用要求,如夏装,在腰部、 臂部或腿部采用低纬密织物能增加服装的悬垂度、飘逸感和透气散热性,由 此可见,疏密纬织物是一种具有良好市埸前景的织物。但是,疏密纬织物的 纬纱分布方式,尤其是织物纬纱分布较稀疏部位的讳纱分布方式,极易在印 染、裁翦、缝纫或穿着过程中,由于摩擦、拉扯或飘荡等外力作用而改变, 并且这种因外力作用导致的纬纱分布方式的改变具有不可预见的随机性,而 上述随机的纬纱分布方式的改变会影响织物的印染、制衣等操作工序,同时 必然会破坏疏密纬织物的预期外观视觉效果和服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有效提高织物在印 染、制衣等环节的可操作性的疏密讳组织结构织物。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疏密纬织物, 它的相邻经纱相互缠绕,经纱的缠绕次数为2 8次;两组相互缠绕的经纱 之间的间隔经纱为1~20根,形成纬纱沿经纱方向疏密分布。所述的经纱的缠绕次数为等值或不等值。所述的两组相互缠绕的经纱之间的间隔经纱为等值或不等值。所述的相邻经纱相互缠绕,其缠绕经纱为2 4根,等值或不等值。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本技术所述的疏密纬织物,由于纬纱沿织物幅宽方向间隔性地被两 相互缠绕的经纱所夹持,使得纬纱在布长方向具有良好的位置稳定性,因此, 该疏密纬织物在印染、裁翦、缝纫或穿着过程中,其纬纱分布方式不易由于 摩擦、拉扯或飘荡等外力作用而改变。与一般的疏密纬织物相比,组织稳定 性良好的所述织物有利于织物的印染、裁剪和缝纫等操作,且利于维持织物 的预期外观视觉效果和服用性能。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疏密纬织物结构示例。 其中l为纬纱,2为经纱,3为相互缠绕的两根经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参见附图1所示,参见附图1所示, 一种疏密绎织物,它为 采用经纱和纬纱交织的织物。图中,1为纬纱,2为经纱,3为相互缠绕的 两根经纱。S为相邻两纬纱之间的间距, 一般由经纱的缠绕次数决定,两讳纱之间 的间距随纬纱的缠绕次数的增多而增大;相互缠绕两经纱以纬纱为界交替改 变缠绕方向,可取的缠绕次数为2 8次,可以是等值的,也可以是不等值 的,根据设计风格与结构要求而决定。本实施例织物中,相互缠绕两经纱在 相邻两纬纱之间的缠绕次数不同,第一次,相互缠绕的相邻两经纱以讳纱1 为界改变缠绕方向,并沿该方向缠绕2次织造至另一纬纱;第二次,相互缠绕的相邻两经纱以该纬纱为界,改变缠绕方向并沿该方向缠绕3次至下一讳纱;以同样的方式改变相互缠绕的相邻两经纱的缠绕次数,完成疏密纬织物 织造。d为两组相邻的相互缠绕两经纱之间的距离, 一般以它们之间间隔的经 纱根数表示,各相互缠绕两经纱到相邻的相互缠绕两经纱之间的间距可以是 等值的,也可以是不等值的。本实施例中,相间经纱为18根。实施例2:一种采用经纱和纬纱交织的疏密纬织物,纬纱沿经纱方向疏密分布,经 纱沿纬纱方向等间距的相邻两经纱相互缠绕,间距为相间经纱12根;相互 缠绕两经纱在相邻两纬纱之间的缠绕次数为3次;相互缠绕两经纱单向缠 绕、不改变缠绕方向。实施例3:一种采用经纱和纬纱交织的疏密纬织物,纬纱沿经纱方向疏密分布,经 纱沿纬纱方向不等间距的相邻两经纱相互缠绕,间距分别为相间经纱4、 8、 12根循环分布;两纬纱之间的间距随相互缠绕两经纱在相邻两纬纱之间的 缠绕次数的增多而增大,相邻两讳纱之间的经纱缠绕次数分别按3、 4、 5次 循环分布;相互缠绕两经纱单向缠绕、不改变缠绕方向。权利要求1、一种疏密纬织物,其特征在于它的相邻经纱相互缠绕,经纱的缠绕次数为2~8次;两组相互缠绕的经纱之间的间隔经纱为1~20根。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疏密纬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经纱的 缠绕次数为等值或不等值。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疏密纬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组相 互缠绕的经纱之间的间隔经纱为等值或不等值。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疏密纬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邻经 纱相互缠绕,其缠绕经纱为2 4根,等值或不等值。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织物组织,它特别涉及一种组织结构稳定的疏密纬织物,属纺织品织造
它的相邻经纱相互缠绕,经纱的缠绕次数为2~8次;两组相互缠绕的经纱之间的间隔经纱为1~20根,形成纬纱沿经纱方向疏密分布。经纱的缠绕次数、两组相互缠绕的经纱之间的间隔经纱根数为等值或不等值。由于纬纱沿织物幅宽方向间隔性地被两相互缠绕的经纱所夹持,使得纬纱在布长方向具有良好的位置稳定性,因此,在印染、裁翦、缝纫或穿着过程中,其纬纱分布方式不易由于摩擦、拉扯或飘荡等外力作用而改变,具有良好的组织稳定性,利于维持织物的预期外观视觉效果和服用性能。文档编号D04C1/00GK201148501SQ20082003081公开日2008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9日专利技术者钱志良 申请人:苏州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疏密纬织物,其特征在于:它的相邻经纱相互缠绕,经纱的缠绕次数为2~8次;两组相互缠绕的经纱之间的间隔经纱为1~20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志良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