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应用于非线性超声检测的换能器夹具及工作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74370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1 0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非线性超声检测的换能器夹具及工作台,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上侧内部左右对称通过第一导向孔转动连接有悬臂丝杆,所述悬臂丝杆的左侧通过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内部通过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有高度丝杆,所述高度丝杆的下侧通过第三螺纹孔螺纹连接有旋转头,所述旋转头的下侧内部套接有夹头主体,所述夹头主体的上侧设有上压板,所述上压板的两侧对称通过第一螺母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杆。该应用于非线性超声检测的换能器夹具及工作台,实现换能器与被检测碳纤维层合板之间的耦合调节,实现激励和接收的距离调整,可以配合旋转头和夹头主体对换能器方向的调整。

A transducer fixture and worktable for nonlinear ultrasonic testin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ransducer fixture and a worktable for nonlinear ultrasonic testing, including a frame. The upper side of the upper side of the frame is rotated and connected by a first guide hole. The left side of the cantilever wire rod is connected with a first slider through the first thread hole thread, and the interior of the first slide block is inside. A high silk rod is connected through a second threaded hole thread. The lower side of the height silk rod is connected with a rotating head through a third threaded hole. The lower side of the rotating head is covered with a chuck body. The upper side of the head is provided with an upper pressure plate, and the sides of the upper pressure plate are symmetrically connected by the first nut thread to be connected to second stud screws. Rod. It is applied to the transducer fixture and the worktable of the nonlinear ultrasonic detection. The coupling adjustment between the transducer and the detected carbon fiber laminates can be realized. The distance adjustment of the excitation and reception is realized, and the adjustment of the direction of the transducer can be adjusted with the rotating head and the main body of the spli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非线性超声检测的换能器夹具及工作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无损检测领域,具体为一种应用于非线性超声检测的换能器夹具及工作台。
技术介绍
针对非线性超声检测的测试环境和技术要求,换能器夹具应有如下特点,(1)激发和接收的距离可调,(2)夹头能良好的适应换能器外形,保证夹持可靠,(3)换能器和碳纤维层合板的接触力可控,保证检测条件稳定,(4)尽量减小被测碳纤维层合板受边界条件的影响。目前,现有的应用于非线性超声检测的换能器夹具及工作台,不具有高度丝杆粗调节结构和四分置弹簧细调节结构,无法实现换能器与被检测碳纤维层合板之间的耦合调节,无法为检测创造良好的耦合条件,检测质量比较低,而且,不具有悬臂丝杆调节结构,无法实现换能器沿X轴方向的调节,无法改变检测中激励和接收的距离调整,另外,不具有双向丝杆调节结构和弧形滑槽结构,无法实现夹块的间距和角度的调整,不能够配合旋转头和夹头主体对换能器方向的调整,导致激励和接收无法沿着碳纤维层合板的某一方向仍在一条直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非线性超声检测的换能器夹具及工作台,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非线性超声检测的换能器夹具及工作台,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上侧内部左右对称通过第一导向孔转动连接有悬臂丝杆,所述悬臂丝杆的左侧通过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内部通过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有高度丝杆,所述高度丝杆的上端表面设有把手,所述高度丝杆的下侧通过第三螺纹孔螺纹连接有旋转头,所述旋转头的下侧内部套接有夹头主体,所述夹头主体的上侧设有上压板,所述上压板的两侧对称通过第一螺母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所述第二螺杆的下侧通过第二通孔贯穿连接有下压板,所述下压板的两侧内部第一通孔贯穿连接有弹簧压杆。优选的,所述弹簧压杆的下端表面压紧连接有碳纤维层合板,所述碳纤维层合板的两端表面卡接有夹块,所述夹块的下侧通过第三通孔贯穿连接有第三螺杆,所述第三螺杆的上侧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所述第三螺杆的下侧外表面通过弧形滑槽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优选的,所述第二滑块的下侧内部中间通过第五螺纹孔螺纹连接有双向丝杆,所述第二滑块的下侧前后两侧通过第三导向孔滑动连接有导杆,所述导杆的两侧通过导杆座固定连接有机架。优选的,所述旋转头的前后侧内部通过第二导向孔滑动连接有细导杆,所述旋转头的下侧表面设有廓形块,所述廓形块的内部通过第四螺纹孔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左端表面压紧连接有上压板。优选的,所述弹簧压杆的上侧通过销孔插接有插销,所述下压板的下侧对称设有开口槽,所述下压板的中间内部设有穿透滑槽,所述下压板通过穿透滑槽滑动连接有夹持块螺栓,所述夹持块螺栓的上侧螺纹连接有夹持块螺母。优选的,所述夹持块螺栓的下侧通过第四通孔贯穿连接有爪型夹块,所述爪型夹块的右端内表面压紧连接有换能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应用于非线性超声检测的换能器夹具及工作台,通过高度丝杆粗调节结构和四分置弹簧细调节结构,实现了换能器与被检测碳纤维层合板之间的耦合调节,为检测创造良好的耦合条件,有效提高了检测质量,通过悬臂丝杆调节结构,实现了换能器沿X轴方向的调节,从而改变检测中激励和接收的距离调整,通过双向丝杆调节结构和弧形滑槽结构,实现了夹块的间距和角度的调整,可以配合旋转头和夹头主体对换能器方向的调整,使得激励和接收沿着碳纤维层合板的某一方向仍在一条直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夹具装配轴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高度调节机构装配轴测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换能器夹头总成装配轴测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下压板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换能器轴测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碳纤维层合板夹持机构装配轴测示意图。图中:1机架、101第一导向孔、2悬臂丝杆、3第一滑块、301第一螺纹孔、4高度丝杆、401第二螺纹孔、5把手、6导杆座、7导杆、8旋转头、801细导杆、802第一螺杆、803第三螺纹孔、804第二导向孔、805第四螺纹孔、806廓形块、9夹头主体、901上压板、902第一螺母、906第二螺杆、907第二通孔、910弹簧、914夹持块螺母、914b夹持块螺栓、918换能器、918b爪型夹块、918c第四通孔、919弹簧压杆、921插销、922销孔、923下压板、923b第一通孔、923c穿透滑槽、923d开口槽、10第二滑块、10a第二螺母、10b第三通孔、10c第三螺杆、10e弧形滑槽、10g夹块、11双向丝杆、11a第三导向孔、11b第五螺纹孔、12碳纤维层合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非线性超声检测的换能器夹具及工作台,包括机架1,机架1的上侧内部左右对称通过第一导向孔101转动连接有悬臂丝杆2,将悬臂丝杆2逆时针转动,并通过第一螺纹孔301带动第一滑块3向右移动,通过下侧的旋转头8带动夹头主体9向右移动,通过其下侧的爪型夹块918b带动换能器918沿X轴方向向右平移,从而改变检测中激励和接收的距离调整,悬臂丝杆2的左侧通过第一螺纹孔301螺纹连接有第一滑块3,第一滑块3的内部通过第二螺纹孔401螺纹连接有高度丝杆4,顺时针旋转把手5,带动高度丝杆4顺时针转动,并通过第三螺纹孔803带动旋转头8向下移动,通过夹头主体9带动爪型夹块918b向下移动,带动换能器918向下移动,待换能器918的下端表面与碳纤维层合板12的上端表面接触压紧时为止,使压力接近预期值,此时,可以同时逆时针转动上压板901的第一螺母902,并通过第二螺杆906螺旋向上移动,此时弹簧910会给予下压板923向下的力,带动下压板923向下移动,通过爪型夹块918b带动换能器918向下移动,其下端表面会与碳纤维层合板12进行压实并实现耦合,实现了换能器918与被检测碳纤维层合板12之间的耦合调节,为检测创造良好的耦合条件,有效提高了检测质量,高度丝杆4的上端表面设有把手5,高度丝杆4的下侧通过第三螺纹孔803螺纹连接有旋转头8,旋转头8的前后侧内部通过第二导向孔804滑动连接有细导杆801,细导杆801为沿着Z向彼此平行延伸的两根导向杆,使得旋转头8仅可沿着细导杆801和高度丝杆4作垂直运动,且保持较高的直线度,保证了在高度丝杆4下压时,下侧的夹头主体9不会随着高度丝杆4的旋转而旋转,而只是沿Z轴方向上下移动,旋转头8的下侧表面设有廓形块806,廓形块806的内部通过第四螺纹孔805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802,逆时针转动第一螺杆802并通过第四螺纹孔805旋转向右退出,第一螺杆802左端不再压紧夹头主体9,以高度丝杆4为中心在XOY平面内顺时针转动,带动换能器918顺时针转动,待将换能器918调整到合适角度后,在顺时针转动第一螺杆802并压紧夹头主体9,实现了换能器918在XOY平面内角度朝向的调整,第一螺杆802的左端表面压紧连接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应用于非线性超声检测的换能器夹具及工作台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非线性超声检测的换能器夹具及工作台,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上侧内部左右对称通过第一导向孔(101)转动连接有悬臂丝杆(2),所述悬臂丝杆(2)的左侧通过第一螺纹孔(301)螺纹连接有第一滑块(3),所述第一滑块(3)的内部通过第二螺纹孔(401)螺纹连接有高度丝杆(4),所述高度丝杆(4)的上端表面设有把手(5),所述高度丝杆(4)的下侧通过第三螺纹孔(803)螺纹连接有旋转头(8),所述旋转头(8)的下侧内部套接有夹头主体(9),所述夹头主体(9)的上侧设有上压板(901),所述上压板(901)的两侧对称通过第一螺母(902)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杆(906),所述第二螺杆(906)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910),所述第二螺杆(906)的下侧通过第二通孔(907)贯穿连接有下压板(923),所述下压板(923)的两侧内部第一通孔(923b)贯穿连接有弹簧压杆(91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非线性超声检测的换能器夹具及工作台,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上侧内部左右对称通过第一导向孔(101)转动连接有悬臂丝杆(2),所述悬臂丝杆(2)的左侧通过第一螺纹孔(301)螺纹连接有第一滑块(3),所述第一滑块(3)的内部通过第二螺纹孔(401)螺纹连接有高度丝杆(4),所述高度丝杆(4)的上端表面设有把手(5),所述高度丝杆(4)的下侧通过第三螺纹孔(803)螺纹连接有旋转头(8),所述旋转头(8)的下侧内部套接有夹头主体(9),所述夹头主体(9)的上侧设有上压板(901),所述上压板(901)的两侧对称通过第一螺母(902)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杆(906),所述第二螺杆(906)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910),所述第二螺杆(906)的下侧通过第二通孔(907)贯穿连接有下压板(923),所述下压板(923)的两侧内部第一通孔(923b)贯穿连接有弹簧压杆(9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非线性超声检测的换能器夹具及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压杆(919)的下端表面压紧连接有碳纤维层合板(12),所述碳纤维层合板(12)的两端表面卡接有夹块(10g),所述夹块(10g)的下侧通过第三通孔(10b)贯穿连接有第三螺杆(10c),所述第三螺杆(10c)的上侧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10a),所述第三螺杆(10c)的下侧外表面通过弧形滑槽(10e)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铁瑛张青松李成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