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72968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1 0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卡规,包括:卡规本体具有两个在第一方向上相对且间隔设置的测量尖头,其中一个测量尖头在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有通端和止端。上述卡规实现了对轴元件上的沟槽的加工精度的快速、准确测量,提高了具有沟槽的轴元件的检测精度及检测效率。

Callip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aliper, comprising: a caliper body has two measuring points set relative and spaced in the first direction, and one of the measuring points is arranged in a second direc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first direction with a pass end and a stop end. The above caliper gauge realizes the rapid and accurate measurement of the machining precision of the groove on the shaft element, and improves the detection precision and detection efficiency of the shaft element with groo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卡规
本技术涉及量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卡规。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水平的进步,沟槽类的轴应用越来越广泛,为确保产品质量,需要对沟槽类轴进行质量检验。目前,普遍采用卡规检验沟槽类轴是否合格,然而,沟槽槽宽通常很窄,而传统卡规的测量端与卡规本体厚度相同,卡规的测量端具有一定的厚度,测量宽度窄的沟槽时无法伸入到槽底进行测量,无法准确的检测槽的直径是否合格。并且,检测过程中需要反复尝试以尽可能接近槽底,测量效率低。因此,急需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准确的检验沟槽类轴是否合格的量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卡规,能够实现沟槽类轴的快速、准确检验。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卡规,包括:卡规本体,卡规本体具有两个在第一方向上相对且间隔设置的测量尖头,其中一个测量尖头在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有通端和止端。上述的卡规,在卡规本体上设置测量尖头,测量尖头可以伸入到沟槽槽底,准确测量轴的槽底直径,使用上述卡规测量沟槽类轴产品,将测量尖头卡入轴的沟槽内,如果通端能通过,止端不能通过,则为合格;反之,则为不合格,测量时直接将测量尖头卡入沟槽内即可,测量操作简单方便,能够提升检测效率。与传统卡规相比,上述的卡规实现了快速、准确测量沟槽类轴元件,具有提高沟槽类轴元件的检测精度及检测效率的有益效果。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测量尖头包括在第一方向上依次连接的过渡段、稳定段和尖头段;过渡段的厚度由卡规本体至稳定段逐渐减小;稳定段的厚度由过渡段至尖头段不变;尖头段的厚度由稳定段至末端逐渐减小。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过渡段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稳定段与尖头段的长度之和。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稳定段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尖头段的长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卡规本体上开设有加工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卡规本体上开设有标识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标识牌,标识牌设置在标识槽内,且标识牌的厚度小于标识槽的深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标识牌与标识槽通过螺栓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标识牌与标识槽胶接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测量尖头上涂覆有防锈涂层。附图说明图1是一个实施例中卡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一个实施例中卡规的仰视图;图3是图2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2所示的卡规的B-B剖视图。图中:10-卡规本体,11-测量尖头,12-加工槽,13-标识槽;111-通端,112-止端112,113-卡槽,114-过渡段,115-稳定段,116-尖头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同时参阅图1至图4,一实施方式的卡规包括卡规本体10,卡规本体10具有两个在第一方向上相对且间隔设置的测量尖头11,其中一个测量尖头11在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有通端111和止端112,通端111和止端112之间设置有卡槽113,通端111的宽度小于止端112的宽度。上述的卡规,在卡规本体10上设置测量尖头11,测量尖头11可以伸入到沟槽槽底,准确测量轴的槽底直径,使用上述卡规测量沟槽类轴产品,将测量尖头11卡入轴的沟槽内,如果通端111能通过,止端112不能通过,则为合格;反之,则为不合格,测量时直接将测量尖头11卡入沟槽内即可,测量操作简单方便,能够大大提升检测效率。如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测量尖头11包括在第一方向上依次连接的过渡段114、稳定段115和尖头段116。其中,过渡段114的厚度由卡规本体10至稳定段115逐渐减小;稳定段115的厚度由过渡段114至尖头段116不变;尖头段116的厚度由稳定段115至末端逐渐减小。具体地,测量尖头11由卡规本体10向外渐缩延伸形成,本实施例中,为确保测量尖头11的结构强度,将测量尖头11分三段设置,其中,过渡段114和尖头段116的厚度均由起始位置至结束位置逐渐减小,以在末端形成顶尖结构,而稳定段115的则由过渡段114至尖头段116保持不变,可有效避免尖头段116断裂,大大增强测量尖头11的整体强度。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过渡段114由卡规本体10向稳定段115呈弧形渐缩,有助于进一步增强测量尖头11的结构强度。在一个实施例中,过渡段114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稳定段115与尖头段116的长度之和。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稳定段115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尖头段116的长度。具体地,通过上述设计可有效避免测量尖头11上厚度较薄的区域过长而发生断裂,进一步增强测量尖头11的结构强度。如图2、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卡规本体10上开设有加工槽12,以方便对卡规本体10端部进行加工形成测量尖头11。具体地,测量尖头11是通过对卡规本体10的端部进行切削加工而制成的,通过对卡规本体10的端部进行切削得到过渡段114、稳定段115和尖头段116,形成测量尖头11。加工过程中,如果仅在卡规本体10的一侧进行切削加工,操作难度较大且加工精度难以保证。本实施例中,在卡规本体10上与两个测量尖头11对应的位置处开设加工槽12,使得切削工具可以穿过加工槽12,实现在卡规本体10的两侧对卡规本体10的端部进行切削操作。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卡规本体10上开设加工槽12,使切削工具可以穿过卡规本体10进行切削,降低了加工难度,方便测量尖头11的加工操作,且提高了测量尖头11的加工精度。在一个实施例中,卡规本体10上开设有标识槽13。具体地,标识槽13用于标记卡规的型号及尺寸等卡规标识信息。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可在标识槽13内雕刻卡规标识信息。如图1所示,本实施中,标识槽13设置在卡规本体10上用于方便工作人员持握的手持部位,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标识槽13可设置在卡规本体10表面的任意位置,本实施例并不做具体限定。一般的,卡规标识信息直接记录在卡规本体10表面上(如直接雕刻在卡规本体10表面或咋卡规本体表面粘贴标识牌),卡规使用较长时间后表面会产生使用磨损而造成标识信息字迹不清楚,使得用户使用不方便。本实施例中,设置标识槽13记录卡规卡规标识信息,标识槽13的表面低于卡规本体10的表面,能够有效避免使用磨损,确保标识信息长期清晰有效,方便用户使用。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卡规还包括标识牌(未示出),标识牌设置在标识槽13内,且标识牌的厚度小于标识槽13的深度。本实施例中,采用标识牌记录卡规的标识信息,标识牌设置在标识槽13内,且标识牌的厚度小于标识槽13的深度,卡规在使用过程中标识牌不会发生表面磨损,可保持标识信息长期清晰有效,方便用户使用。具体地,标识牌可以采用金属、塑料或纸中的一种或多种材料制成。在一个实施例中,标识牌与标识槽13可通过螺栓锁紧连接。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标识牌与标识槽13也可以胶接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标识牌还可通过其它方式固定在标识槽14内,如标识牌还可以与标识槽13焊接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卡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卡规,包括卡规本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卡规本体(10)具有两个在第一方向上相对且间隔设置的测量尖头(11),其中一个所述测量尖头(11)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有通端(111)和止端(1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卡规,包括卡规本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卡规本体(10)具有两个在第一方向上相对且间隔设置的测量尖头(11),其中一个所述测量尖头(11)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有通端(111)和止端(1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规,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尖头(11)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依次连接的过渡段(114)、稳定段(115)和尖头段(116);所述过渡段(114)的厚度由所述卡规本体(10)至所述稳定段(115)逐渐减小;所述稳定段(115)的厚度由所述过渡段(114)至所述尖头段(116)不变;所述尖头段(116)的厚度由所述稳定段(115)至末端逐渐减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段(114)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稳定段(115)与所述尖头段(1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伟高云魏杰宋月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精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