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茅木泉专利>正文

全电脑双针筒袜机落袜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7040 阅读:4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全电脑双针筒袜机落袜控制装置,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与出袜装置连接使用,包括机架(1)、转动臂(2a、2b)、气缸(4)、风管(8)、拉簧(10)、挡风叶片(11)和小轴(12),所述风管固定于机架,挡风叶片位于风管内,固定于小轴,小轴垂直于风管,活动地套于风管上下孔内,转动臂分别固定于小轴的上下二端与小轴联动,气缸与转动臂(2a)相触接,拉簧的一端与位于风管下端的转动臂(2b)相连接,风管的一端用皮管与风机相连接,另一端用皮管与出袜装置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落袜控制装置相比,零部件可采用塑料件,原材料低廉,且以简单结构的机械调整代替电脑程序的设置,操作简单方便,结构简化,维修费用降低。(*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纺织机械
,具体涉及双针筒袜机部件,尤其是全 电脑双针筒袜机的出袜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双针筒袜机具有上、下两个针筒,可在袜机上编织罗纹袜口及袜坯各部段, 由电脑控制的全电脑无滚筒双针筒袜机因其可带来高效率的生产,得到受到纺 织行业的广泛使用。现有技术中韩国兄弟公司生产的HDL型全电脑双针筒袜机以及其他国内外许多同类全电脑双针筒袜机,其出袜控制装置都是在机架下方固定一件结构较 复杂,笨重的铸件座,座内装有一件受压簧作用的圆盘,其外面需装一只大型 气缸来控制圆盘的动作,从而达到开关风道的目的。采用这种结构,不但成本 高,调节复杂,而且安装不便,机器外观也很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落袜控制装置结构复杂,整件体积庞大、沉重的缺陷,本实用 新型之目的是提供一种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结构紧凑、调整简单的全电脑双 针筒袜机出袜控制装置。为实现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全电脑双针筒袜机落袜控制装置,与出袜装置连接使用,其特征在于 包括机架,上端转动臂、下端转动臂,气缸,风管,拉簧,挡风叶片和小轴, 所述风管固定于机架,挡风叶片位于风管内,固定于小轴,小轴垂直于风管, 活动地套于风管上下孔内,上下端转动臂分别固定于小轴的上下二端与其联动, 气缸与上端转动臂相触接,拉簧的一端与位于风管下端的下端转动臂相连接, 风管的一端用皮管与风机相连接,另一端用皮管与出袜装置相连接。进一步,所述风管通过风管压板的作用固定在风管安装座内,风管安装座 固定于机架,气缸装于气缸座,气缸座固定在风管压板的上方。本技术全电脑双针筒袜机落袜控制装置还包括调节件,所述调节件包 括调节座和调节螺钉,调节螺钉装在调节座,调节座固定于风管下方,调节螺 钉的旋转使转动臂与调节座的距离改变,拉簧的另一端连接调节座。本技术全电脑双针筒袜机落袜控制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 益效果(1) 本技术的零部件可采用塑料件,相比现有技术落袜控制装置结构 的金属件,原材料低廉,成本降低;(2) 本技术落袜控制装置的安装位置随意,安装简单,且可适用于双 针筒袜机。改动后整机更加美观;(3) 本技术落袜控制装置以简单结构的机械调整代替电脑程序的设 置,操作简单方便;(4) 与现有落袜控制装置相比,结构简化,维修方便,维修费用降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全电脑双针筒袜机出袜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向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俯向示意图。图4是图1的仰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 图4所示,全电脑双针筒袜机出袜控制装置,包括机架l,上端转 动臂2a和下端转动臂2b,气缸座3,气缸4,风管压板5,风管8,风管安装座 9,拉簧IO,挡风叶片ll,小轴12。风管安装座9固定在机架1上,风管压板5将风管8压在风管安装座9内, 气缸座3固定在风管压板5的上方,气缸4装在气缸座3上,调节座6固定在 风管压板5的下方,小轴12活动套在风管8的上下二小孔内,挡风叶片ll位 于风管8内,固定在小轴12上,转动臂2a和2b分别固定在小轴12的上下二 端,拉簧10的一端与位于风管8下端的转动臂2b相连接,风管8—端用皮管 与风机相连接,另一端用皮管与出袜装置相连接。本技术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当开机编织袜子时,挡风叶片11在风管8内处于部分开启状态,其开启程 度以袜子编织时,在不影响织物的前提下,使袜子顺利牵拉到出袜装置内为标 准,具体位置可通过调整调节螺钉7来确定。此时,安装在气缸座3上的气缸4 不动作,且与位于风管8上方的转动臂2相接触。当袜子编织完成,且被吸到出袜装置的挡板上后,气缸4开始动作,推动转动臂2,使挡风叶片ll转动,从而关闭风管8的风道,使出袜装置内外失去 风压,出袜装置上的挡板在自重的作用下向下转动,这样位于出袜装置挡板上 的袜子就落到机器外面。之后,气缸4停止动作,挡风叶片11在拉簧10的作用下,通过位于风管8 下方的转动臂2的作用复位,风管8内的风道重新处于部分开启状态,使出袜 装置内外产生一定的风压,出袜装置的挡板在风压的作用下复位,机器开始下 一轮的编织。牵拉力的大小对织物编织相当重要,不同的织物应有不同的牵拉力。 一般 编织支数较大的原料时,其牵拉力应较小,即挡风叶片11在风管8内的开启程度应较小,当编织支数较小的原料时,其牵拉力应较大,即挡风叶片ll在风管8内的开启程度应较大。因此本技术在风管8下方设置调节件,包括调节座6和调节螺钉7,调节螺钉7装在调节座6,调节座6固定于风管下方,拉簧IO一端连接转动臂2,另一端连接调节座6,调节螺钉7的旋转使转动臂2b与调节座6的距离改变,由拉簧10的作用改变挡风叶片11在风管8内的开启程度,使得根据以上原理分析,当织物原料发生更换时,应根据经验及时调整调节螺钉7的位置。权利要求1、一种全电脑双针筒袜机落袜控制装置,与出袜装置连接使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转动臂(2a、2b)、气缸(4)、风管(8)、拉簧(10)、挡风叶片(11)和小轴(12),所述风管(8)固定于机架(1),挡风叶片(11)位于风管(8)内,固定于小轴(12),小轴(12)垂直于风管(8),活动地套于风管(8)上下孔内,转动臂(2a、2b)分别固定于小轴(12)的上下二端与小轴(12)联动,气缸(4)与转动臂(2a)相触接,拉簧(10)的一端与位于风管(8)下端的转动臂(2b)相连接,风管(8)的一端用皮管与风机相连接,另一端用皮管与出袜装置相连接。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电脑双针筒袜机落袜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风管(8)通过风管压板(5)的作用固定在风管安装座(9)内,风管安装座(9) 固定于机架(1),气缸(4)装于气缸座(3),气缸座(3)固定在风管压板(5) 的上方。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电脑双针筒袜机落袜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调节件,所述调节件包括调节座(6)和调节螺钉(7),调节螺钉(7) 装在调节座(6),调节座(6)固定于风管下方,调节螺钉(7)的旋转使转动 臂(2b)与调节座(6)的距离改变,拉簧(10)的另一端连接调节座(6)。专利摘要全电脑双针筒袜机落袜控制装置,属于纺织机械
,与出袜装置连接使用,包括机架(1)、转动臂(2a、2b)、气缸(4)、风管(8)、拉簧(10)、挡风叶片(11)和小轴(12),所述风管固定于机架,挡风叶片位于风管内,固定于小轴,小轴垂直于风管,活动地套于风管上下孔内,转动臂分别固定于小轴的上下二端与小轴联动,气缸与转动臂(2a)相触接,拉簧的一端与位于风管下端的转动臂(2b)相连接,风管的一端用皮管与风机相连接,另一端用皮管与出袜装置相连接。本技术与现有落袜控制装置相比,零部件可采用塑料件,原材料低廉,且以简单结构的机械调整代替电脑程序的设置,操作简单方便,结构简化,维修费用降低。文档编号D04B15/92GK201125308SQ20072019282公开日2008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28日专利技术者鲁红良 申请人:茅木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电脑双针筒袜机落袜控制装置,与出袜装置连接使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转动臂(2a、2b)、气缸(4)、风管(8)、拉簧(10)、挡风叶片(11)和小轴(12),所述风管(8)固定于机架(1),挡风叶片(11)位于风管(8)内,固定于小轴(12),小轴(12)垂直于风管(8),活动地套于风管(8)上下孔内,转动臂(2a、2b)分别固定于小轴(12)的上下二端与小轴(12)联动,气缸(4)与转动臂(2a)相触接,拉簧(10)的一端与位于风管(8)下端的转动臂(2b)相连接,风管(8)的一端用皮管与风机相连接,另一端用皮管与出袜装置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红良
申请(专利权)人:茅木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