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梯双驱式林业山地单轨车轨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66357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1 0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单轨轨道交通车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卧梯双驱式林业山地单轨车轨道,包括轨道本体、行走机构和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用于支撑所述轨道本体,并使整个轨道能够灵活适应于平地或坡地;所述行走机构能够在所述轨道本体上移动;所述轨道本体包括导轨方钢和圆柱销,所述圆柱销的两端部穿过所述导轨方钢相对的两侧面并凸出,形成卧梯形状;所述行走机构与所述圆柱销凸出的两端部实现双驱式啮合传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稳定性较好、安装灵活,并可承载较大载荷,结构简洁和成本也较低。

A double drive forest mountain monorail track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onorail rail traffic vehicles, and discloses a double drive forest mountain monorail track, which includes a track body, a walking mechanism and a supporting mechanism. The supporting mechanism is used to support the track body, and enables the whole track to adapt flexibly to flat ground or slope land; the walking mechanism can be used. The track body consists of a guide rail square steel and a cylindrical pin. The two ends of the cylindrical pin are passed through the two sides of the guide rail square steel and protruding to form the shape of a lying ladder; the walking mechanism and the two ends of the cylindrical pin are double drive meshing transmission. The invention has good stability, flexible installation, large load bearing, simple structure and low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梯双驱式林业山地单轨车轨道
本专利技术涉及单轨轨道交通车辆
,更具体的说,特别涉及一种卧梯双驱式林业山地单轨车轨道。
技术介绍
国外单轨车的研究相对与国内起步较早,在果园运输方面,朝着机械智能化的浇灌、变量施肥技术、机械化采摘和运输等多种功能的机械化作业方向发展。目前除了单双轨式运输机外,还有履带式、两轮式、索道式和动力轮式等。国内在研究单轨车方面起步较晚。目前国内研制出的果园运输机械技术不成熟,均停留在试运行阶段。由于目前的林用山地单轨运输车结构较复杂、单轨车轨道制造成本高、载荷小、效率不高、设备维护成本高,不适于在国内的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卧梯双驱式林业山地单轨车轨道,其稳定性较好、安装灵活,并可承载较大载荷,结构简洁和成本也较低。为了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卧梯双驱式林业山地单轨车的轨道,包括轨道本体、行走机构和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用于支撑所述轨道本体,并使整个轨道能够灵活适应于平地或坡地;所述行走机构能够在所述轨道本体上移动;所述轨道本体包括导轨方钢和圆柱销,所述圆柱销的两端部穿过所述导轨方钢相对的两侧面并凸出,呈卧梯形状;所述行走机构与所述圆柱销凸出的两端部实现双驱式啮合传动。所述行走机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包括驱动轮定位孔、承重轮定位孔和定位杆;所述驱动轮定位孔内设置有驱动轮轴,所述驱动轮轴上套装有传动齿轮;所述行走机构还包括驱动轮,所述驱动轮轴上并位于所述传动齿轮两侧还对称设置驱动轮;所述两个驱动轮分别与所述圆柱销凸出的两端部啮合传动,实现双驱式传动。所述驱动轮采用销轮,其圆周面上均匀分布有与所述圆柱销相配合的凹槽;所述驱动轮采用了驱动轮外圈和驱动轮内圈组合而成。所述行走机构还包括至少两个导向轮,所述导向轮包括导向轮A和导向轮B,两组所述导向轮A和导向轮B同轴相向设置并加工成一体,所述导向轮A的直径小于导向轮B,两个导向轮B的位置相对应,使导向轮上形成导向轮二级凹槽;所述导向轮通过所述定位杆安装在机架上,所述导向轮二级凹槽与所述导轨方钢配合;所述两个导向轮对称位于所述导轨方钢的两侧,并能够沿所述导轨方钢的方向将其夹紧。所述行走机构还包括承重轮,其通过承重轮轴安装在所述机架的承重轮定位孔上;所述承重轮位于所述驱动轮和所述导向轮之间,所述承重轮的圆周面与所述导轨方钢的上表面贴合。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上支撑板、主支撑架和侧支撑架,所述主支撑架通过所述上支撑板安装在所述导轨方钢上;所述主支撑架相对的侧面对称设置有侧支撑架,所述主支撑架与两个侧支撑架共同起到支撑的作用。所述主支撑架和两个所述侧支撑的相对位置分别设置有止沉盘。所述主支撑架通过连接螺栓和所述上支撑板连接,两者之间的角度根据地形状况进行调整,待角度确定后再通过紧定螺钉将两者固定。所述侧支撑架为压弯的支撑架。所述圆柱销与所述导轨方钢的两侧面之间还设置有弹性卡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中专利技术了卧梯式单轨车轨道及其传动方式,采用圆柱销双驱式啮合传动。齿轮齿条结构,虽然传动平稳精确,但是加工成本高,尤其是采用齿条与每一段导轨固接,需要加工的齿条长度大数量多,所需费用极高。因为圆柱销是标准件,可以以低廉的价格直接在市场上购买到,而且导轨方钢上所需的加工仅为打孔,相比于齿轮齿条的结构形式,整个轨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极低。(2)本专利技术将驱动轮分为内圈和外圈两部分,可以方便磨损时替换;在单轨车行驶过程中,驱动轮与圆柱销之间一直处于接触后分离再接触往复循环的状态,其中产生的冲击和摩擦必将对二者造成损耗;将销轮内外分离,外圈采用弹性材料制成,能减缓冲击和摩擦,其组装式的结构使得外圈在磨损严重时可以拆卸替换。(3)本专利技术采用阶梯式的导向轮,起到很好的防侧翻作用;导向轮二级凹槽可以很好地与导轨方钢外表面紧密贴合,并且能够沿所述导轨方钢的方向将其夹紧,使得行走机构能在轨道本体上平稳地运行,不易发生侧翻;此外,导向轮采用上下一体的对称设计,大大降低了装配的复杂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卧梯双驱式林业山地单轨车轨道的整体轴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轨道本体的端面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行走机构中支架的轴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驱动轮的安装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驱动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导向轮的局部剖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承重轮的局部剖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支撑机构的局部轴测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支撑机构的局部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轨道本体、2-行走机构、3-支撑机构、11-导轨方钢、12-弹簧卡圈、13-圆柱销、21-机架、211-驱动轮定位孔、212-承重轮定位孔、213-定位杆、22-驱动轮、221-驱动轮外圈、222-驱动轮内圈、23-驱动轮轴、24-传动齿轮、25-驱动轮内轴套、26-端盖、27-导向轮、271-导向轮二级凹槽、28-承重轮轴、29-承重轮轴套、210-承重轮、31-上支撑板、32-主支撑架、33-连接螺栓、34-紧定螺钉、35-侧支撑架、36-止沉盘。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参阅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卧梯双驱式林业山地单轨车轨道,包括轨道本体1、行走机构2和支撑机构3,所述支撑机构3用于支撑所述轨道本体1,并使整个轨道能够灵活适应于平地或坡地;所述行走机构2能够在所述轨道本体1上移动。参阅图2所示,所述轨道本体1包括导轨方钢11,所述导轨方钢11相对的侧面相对应加工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圆柱销13,即所述圆柱销13的两端部穿过所述导轨方钢11相对的两侧面并凸出,形成卧梯形状。为了保证所述圆柱销13轴向定位的可靠性,所述圆柱销13与所述导轨方钢11的两侧面之间还设置有弹性卡圈12。本实施例中,所述导轨方钢11相对的侧面上均匀设置有通孔,所述导轨方钢11的截面尺寸为100mm×100mm,壁厚5mm,通孔直径为20mm,导轨方钢11的长度为1700mm,相邻两个通孔之间间隔50mm。上述中,采用弹性卡圈12来固定圆柱销13与导轨方钢11的相对位置,弹性卡圈12由弹性材料制作而成,安装时用卡圈钳使其张开,套在圆柱销13的固定位置;松开卡圈钳后,弹性卡圈12由于自身弹性自动收缩,紧紧卡在圆柱销13的外壁上,而且弹力引起的径向压力导致弹性卡圈12与圆柱销13的在轴向存在较大的摩擦力,卡圈不易左右滑动。弹性卡圈12是标准件,可以以低廉的价格直接在市场上购买到,而且安装方便,固定效果好,避免了焊接或其他固定方式所造成的成本、能源和时间上的损耗。参阅图4所示,所述行走机构2包括机架21,所述机架21包括驱动轮定位孔211、承重轮定位孔212和定位杆213。所述驱动轮定位孔211内设置有驱动轮轴23,所述驱动轮轴23与所述机架21之间设置有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卧梯双驱式林业山地单轨车轨道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卧梯双驱式林业山地单轨车轨道,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本体(1)、行走机构(2)和支撑机构(3),所述支撑机构(3)用于支撑所述轨道本体(1),并使整个轨道能够灵活适应于平地或坡地;所述行走机构(2)能够在所述轨道本体(1)上移动;所述轨道本体(1)包括导轨方钢(11)和圆柱销(13),所述圆柱销(13)的两端部穿过所述导轨方钢(11)相对的两侧面并凸出,呈卧梯形状;所述行走机构(2)与所述圆柱销(13)凸出的两端部实现双驱式啮合传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梯双驱式林业山地单轨车轨道,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本体(1)、行走机构(2)和支撑机构(3),所述支撑机构(3)用于支撑所述轨道本体(1),并使整个轨道能够灵活适应于平地或坡地;所述行走机构(2)能够在所述轨道本体(1)上移动;所述轨道本体(1)包括导轨方钢(11)和圆柱销(13),所述圆柱销(13)的两端部穿过所述导轨方钢(11)相对的两侧面并凸出,呈卧梯形状;所述行走机构(2)与所述圆柱销(13)凸出的两端部实现双驱式啮合传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梯双驱式林业山地单轨车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2)包括机架(21),所述机架(21)包括驱动轮定位孔(211)、承重轮定位孔(212)和定位杆(213);所述驱动轮定位孔(211)内设置有驱动轮轴(23),所述驱动轮轴(23)上套装有传动齿轮(24);所述行走机构(2)还包括驱动轮(22),所述驱动轮轴(23)上并位于所述传动齿轮(24)两侧还对称设置驱动轮(22);所述两个驱动轮(22)分别与所述圆柱销(13)凸出的两端部啮合传动,实现双驱式传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梯双驱式林业山地单轨车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22)采用销轮,其圆周面上均匀分布有与所述圆柱销(13)相配合的凹槽;所述驱动轮(22)采用了驱动轮外圈(221)和驱动轮内圈(222)组合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梯双驱式林业山地单轨车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2)还包括至少两个导向轮(27),所述导向轮(27)包括导向轮A和导向轮B,两组所述导向轮A和导向轮B同轴相向设置并加工成一体,所述导向轮A的直径小于导向轮B,两个导向轮B的位置相对应,使导向轮(27)上形成导向轮二级凹槽(27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道春祝浩哲李文彬李胤李媛媛周可成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