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客货混运的单轨运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222666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6 14: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客货混运的单轨运输系统,涉及交通领域,包括至少一条线路。每条线路均包括:运输轨道和若干个站台。运输轨道的预设位置上设置有站台。运输轨道包括客运轨道和货运轨道。站台包括客运空间和货运空间。客运轨道连接同一条线路的所有客运空间,货运轨道连接同一条线路的所有货运空间。在同一条线路上,客运轨道与货运轨道之间没有平面交叉点,且客运空间和货运空间相互独立。这种单轨运输系统可以解决货物运输和人员运输相互影响,运输效率低的问题。 1

Monorail transportation system based on passenger and freight mixed transporta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onorail transportation system based on passenger and freight mixed transportation, which relates to the traffic field,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line. Each route includes: transport track and several platforms. The preset position of the transport track is set up with a platform. The transportation track includes the passenger rail and the freight track. The platform includes the passenger space and the freight space. The passenger track connects all the passenger space of the same line, and the cargo track connects all the freight space of the same line. On the same route, there is no intersection between passenger track and freight track, and passenger space and cargo space are independent of each other. This Monorail Transport system can solve the problem of low efficiency in transport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of goods. O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客货混运的单轨运输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客货混运的单轨运输系统。
技术介绍
城市就像一位钢铁巨人,而货物的运输则好比这位钢铁巨人血液的流动,维持着它的生命。但随着城市经济及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的货物运输问题日益突出,货物运输问题制约了城市的继续发展。利用货车进行货物运输,单次运货量小、容易造成交通拥堵,且随着城市对环保的要求的不断提高,货车的运输路线与通行时间也收到了很大的限制。为解决这一难题,一般利用如铁路、轻轨等城市现有的轨道交通,在运送乘客的同时进行货物的运输,这种运输系统普遍存在货物运输和人员运输相互影响,运输效率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客货混运的单轨运输系统,可以使货物运输与人员运输互不影响,进而提高运输效率。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客货混运的单轨运输系统,包括至少一条线路;每条所述线路均包括:运输轨道和若干个站台;所述运输轨道的预设位置上设置有所述站台;所述运输轨道包括客运轨道和货运轨道;所述站台包括客运空间和货运空间;所述客运轨道连接同一条线路的所有所述客运空间,所述货运轨道连接同一条线路的所有所述货运空间;在同一条线路上,所述客运轨道与所述货运轨道之间没有平面交叉点,且所述客运空间和所述货运空间相互独立。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客货混运的单轨运输系统,由于在同一条线路上货运轨道与客运轨道之间没有平面交叉点,且客运空间和货运空间相互独立,故货物运输与人员运输互不影响,提高了运输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客货混运的单轨运输系统中线路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客货混运的单轨运输系统中运输轨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客货混运的单轨运输系统中站台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客货混运的单轨运输系统中运输轨道与站台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单轨运输系统中支撑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客货混运的单轨运输系统中支撑单元的一个视角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客货混运的单轨运输系统中支撑单元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客货混运的单轨运输系统中运输轨道与支撑单元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客货混运的单轨运输系统中客运轨道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客货混运的单轨运输系统中客运轨道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客货混运的单轨运输系统中客运载具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客货混运的单轨运输系统中客运载具与客运轨道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客货混运的单轨运输系统中货运轨道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客货混运的单轨运输系统中货运载具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客货混运的单轨运输系统中货运载具与货运轨道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客货混运的单轨运输系统中中间站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客货混运的单轨运输系统中中间站与运输轨道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18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客货混运的单轨运输系统中堆垛机器手与货运载具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19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客货混运的单轨运输系统中转乘站的结构示意图;图20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客货混运的单轨运输系统中转乘站与运输轨道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得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客货混运的单轨运输系统中线路的示意图,该单轨运输系统包括:至少一条线路1000,图1中以该运输系统具有一条线路进行说明,但在实际应用中线路的数量不限于此。每条线路1000包括:运输轨道100和若干个站台200,运输轨道1000的预设位置上设置有站台200,图1中以一条线路包括4个站台为例进行说明,但在实际应用中站台的数量不限于此。请参阅图2,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客货混运的单轨运输系统中运输轨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运输轨道100包括客运轨道110和货运轨道120。请参阅图3,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客货混运的单轨运输系统中站台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每个站台200包括客运空间210和货运空间220。请参阅图4,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客货混运的单轨运输系统中运输轨道与站台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4中仅以运输轨道连接两个站台为例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在同一条线路上的运输轨道与所有站台的位置关系均与图4所示的位置关系相同,客运轨道110连接同一条线路的所有客运空间210,货运轨道120连接同一条线路的所有货运空间220。结合图2至图4,在同一条线路上,客运轨道110与货运轨道120之间没有平面交叉点,且客运空间210和货运空间220相互独立。需要说明的是,在同一条线路上,客运轨道110与货运轨道120之间没有平面交叉点是指,在同一条线路上客运轨道110与货运轨道120在同一平面内不存在相交的部位,故在同一条线路上,客运轨道110与货运轨道120的运行互不影响,提高了运输的效率。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同一条线路上货运轨道与客运轨道之间没有平面交叉点,且客运空间和货运空间相互独立,故货物运输与人员运输互不影响,提高了运输效率。请参阅图5,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客货混运的单轨运输系统中支撑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与上述图1至图4所示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客货混运的单轨运输系统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客货混运的单轨运输系统中:进一步地,客运轨道110和货运轨道120悬空假设,运输轨道100还包括多个支撑单元130,各支撑单元130之间的距离相等,用于支撑客运轨道110和货运轨道120。如图5所示,支撑单元130包括:横梁131和若干根立柱132。优选的,横梁131的数量为1根。在其他应用例中,横梁131的数量也可以是多根,多根横梁131并列地铺设在一起。结合图6和图7,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客货混运的单轨运输系统中支撑单元的一个视角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客货混运的单轨运输系统中支撑单元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分解示意图。横梁131包括横梁顶面131A和横梁底面131B,横梁顶面131A和横梁底面131B均与地面平行,横梁底面131B与地面的距离小于横梁顶面131A与地面的距离。每根立柱132包括立柱顶面132A和立柱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基于客货混运的单轨运输系统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客货混运的单轨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条线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客货混运的单轨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条线路;每条所述线路均包括:运输轨道和若干个站台;所述运输轨道的预设位置上设置有所述站台;所述运输轨道包括客运轨道和货运轨道;所述站台包括客运空间和货运空间;所述客运轨道连接同一条线路的所有所述客运空间,所述货运轨道连接同一条线路的所有所述货运空间;在同一条线路上,所述客运轨道与所述货运轨道之间没有平面交叉点,且所述客运空间和所述货运空间相互独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轨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客运轨道和所述货运轨道悬空架设,所述运输轨道还包括多个支撑单元,各所述支撑单元之间的距离相等,用于支撑所述客运轨道和所述货运轨道;所述支撑单元包括:横梁和若干根立柱;所述横梁包括横梁顶面和横梁底面,所述横梁顶面和所述横梁底面均与地面平行,所述横梁底面与地面的距离小于所述横梁顶面与地面的距离;每根所述立柱均包括立柱顶面和立柱底面,所述立柱底面与地面连接,所述立柱顶面与所述横梁底面接触;所述横梁顶面与所述客运轨道接触,所述横梁底面与所述货运轨道相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轨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客运轨道包括行走面、承载面和导向面,所述行走面与所述承载面平行,所述导向面与所述行走面垂直;所述承载面与所述行走面均与地面平行,所述承载面与地面的距离小于所述行走面与地面的距离;所述单轨运输系统还包括客运载具;所述客运载具包括客运车体、承重轮、导向轮和稳定轮,所述承重轮、导向轮与所述稳定轮均位于所述客运车体的底部并与所述客运车体连接,所述导向轮和所述稳定轮位于所述承重轮的两侧;所述承载面与所述横梁顶面接触,所述行走面与所述承重轮接触,所述导向面与所述导向轮和所述稳定轮接触,以将所述客运载具跨坐在所述客运轨道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轨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货运轨道为倒T型金属梁,所述倒T型金属梁包括翼缘和腹板,所述腹板的顶面与所述横梁的底面连接;所述单轨运输系统还包括货运载具,所述货运载具包括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钦杨永泰莫义弘徐明亮项奕凡侯宇菲李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技术大学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